考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天空

頭破血流

溫熱的深色液體

流滿骯髒的軀殼

為了一次虛偽的註解

掏出了心肺肝腸

無數次卑鄙的甜美笑容

葬送於閃爍著的夜空



這絕對算不上深夜,但我卻必須開始考慮安眠藥的劑量。醫囑之類的言詞呢?這種問題永遠在失眠的真空中失重。

我只想要好好睡個覺,一夜無夢。

林黛玉式的長期憂傷在現實中絕對不優雅,失眠的後果讓我在數小時後無法正常工作,並影響我表現在外的脾氣、行為、反應,讓我成為群體中的怪咖,接連而來的不只是學習、工作表現低落,同學同事朋友們也漸漸準備好要爆發了。

失眠只是最初的徵兆,所謂的文明病之一,這是許多現代人共同的痛苦,然而癌症有藥,身心科(美妝版精神科)處方藥卻處處被帶著威脅的警告著說:吃藥不好喔!

難道徹夜不眠會比較健康嗎?

也許他人難以感受失眠的困境,對每一種生物來說,睡眠與呼吸是相同的本能,像進食一樣自然,幾乎是不加思索的生命反應,比宗教的經典更加接近真理。

所以理所當然被認定,睡不著睡不好,都是因為情緒,因為現實環境的壓力太大,背負的責任、債務排山倒海,或寶貴的情感、幸福驟然失卻,這種種悲劇造成了生理反應,也是理所當然。


唯獨難以接受的是病。


與其說是心理病,不如說是腦病,或說內分泌病。

我本身經歷過排斥精神病患如同排斥非異性戀者般的年代,瘋子、瘋子、人們鄙視或同情去脈絡化地加在患者身上,即使患者可憐可嘆,他仍是個羞恥的存在,這種羞恥感極具傳染力,感染了所有人的認知,反倒像患了想像力的黑死病。


如今環境改變,躁症鬱症成為潮流(的確,無論病患或醫護治療人員),甚至聽過把憂鬱症視為時尚配件般加在自己身上的,這是什麼物是人非?怎麼不把思覺失調(美妝版的精神分裂,聽說近期又改了更厚的妝了,但也並非完全無用,至少病患及其家屬心裡好受一點,有鼓勵就醫的意義)也當時尚來加入「我們」的行列一起瘋狂?

我承認我腦子有病,我長期服藥,但我自我感覺良好到喃喃自語的時候,都說那些人才是有病的瘋子。


(憂鬱症的入門認識請點以下影片,版權歸屬請見影片中)


首先我十分感謝文明社會所培植出來的科技進步,現代醫療技術的進展讓我決定就醫時,就受到非常妥善的治療,儘管所費不貲,但我得到了有效的幫助,而不是被迫去電擊之類的(我懷疑那時代的醫生才有病)。

開篇的〈瘋子詩歌〉是我大學時期所寫下,根本不能算是作品的痕跡,當時我尚未就醫,但處在相對穩定且較具備自我價值感的一段時期裡,儘管如此,我仍然時常感到腦內無法遏止的混亂,沮喪與挫敗攙和著焦躁、恐懼裡夾藏著安於現狀的不安,用憤怒悲傷抵抗外界,然而這還算不錯,至少有反應,大多數時間我的內在只是一片虛無,什麼都沒有,只有已經成為某種形狀的軀體無意義地慌亂著。

不是站在懸崖邊逆著風思索下一步的人,而是被封進水泥沉入海底的活屍──我還有意識但什麼都做不到,或,我僅剩軀殼在動但毫無意識。


所以有一天我終於存夠了錢,主動就醫服藥,之後,縱使我仍然感受不到所謂的正向思考,但我至少不再是被封進水泥沉入海底的活屍。吃藥、加藥,好好地睡覺,努力地生活下去,我不知道自己的大腦何時才能正常分泌血清素、正腎上腺素等等的化學物質,但至少可以保住理智。儘管可能僅僅只保住了理智。

我不知道這場災難何時了結,但無所謂,沒有人知道自己的人生如何了結,我們把眼前的這一步走好,那就是人生中最好的一刻了,我們每一天都可以。



十幾年前寫出開篇的那一首〈瘋子詩歌〉,已經忘了當時的心境與事件,或者是否發生過什麼事件,但總之在網路上貼出後,得到了一首回應,因為是網路上的文友,因此也不知真實姓名,彼此也從沒見過面,不過也許日後有機會相遇呢!以下貼出回應的部分:


大地
灰頭土臉
劇烈的紅色心跳
震動乾枯的靈泉
為了一次相遇的悸動
求教於名士風流
無窮盡冗長的寂寞詩篇
忘卻在低吟著的塵念


感謝當時的文友共襄盛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君陵的沙龍
12會員
113內容數
久久浮出水面一次,只是想再貼篇文章證明本人沒有憑空消失。
君陵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1
小俊其實不喜歡被同學叫「小熊」,說起來,就像他今天打破的杯子一樣讓讓人心碎。 小俊不是那種小心翼翼的孩子,有點大而化之,又有些粗心,但他心胸寬闊又樂觀開朗,在同學間其實頗受歡迎。 可是小俊長得快,高大的他,那行動間不太小心翼翼又大而化之的結果,就是扯破書本、撞倒同學、砸破窗戶……今天摔碎馬克杯,
Thumbnail
2025/01/01
小俊其實不喜歡被同學叫「小熊」,說起來,就像他今天打破的杯子一樣讓讓人心碎。 小俊不是那種小心翼翼的孩子,有點大而化之,又有些粗心,但他心胸寬闊又樂觀開朗,在同學間其實頗受歡迎。 可是小俊長得快,高大的他,那行動間不太小心翼翼又大而化之的結果,就是扯破書本、撞倒同學、砸破窗戶……今天摔碎馬克杯,
Thumbnail
2024/11/24
      嘗嘗我家好滋味 來,來嘗我家拿手菜 邀請蘑菇和豬腳 洗洗切切再泡澡 青蔥大蒜湊熱鬧
2024/11/24
      嘗嘗我家好滋味 來,來嘗我家拿手菜 邀請蘑菇和豬腳 洗洗切切再泡澡 青蔥大蒜湊熱鬧
2024/09/14
阿廷最愛打球,他的專長也是打球,足球、籃球、羽毛球,沒有一項難得倒他,是名符其實的小球王! 他雖然活力十足,有時會調皮搗蛋,但他也是二年級的「友善大使」,喜歡幫助人,是老師的小幫手,所以阿廷還是同學中的「人氣王」。
Thumbnail
2024/09/14
阿廷最愛打球,他的專長也是打球,足球、籃球、羽毛球,沒有一項難得倒他,是名符其實的小球王! 他雖然活力十足,有時會調皮搗蛋,但他也是二年級的「友善大使」,喜歡幫助人,是老師的小幫手,所以阿廷還是同學中的「人氣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失眠和內心感受的文章,作者在混亂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中感到迷失與痛苦。在最後卻發現友情的定義似乎在我眼中已經模糊不清。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失眠和內心感受的文章,作者在混亂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中感到迷失與痛苦。在最後卻發現友情的定義似乎在我眼中已經模糊不清。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許多睡眠障礙,睡眠障礙的成因往往很複雜,可能源自於大腦神經,也可能與心理壓力有關,相較於其他器官,我們對大腦的所知有限,治療方法也相當受限,神經的損傷也常常是不可逆的,所以睡眠障礙常常無法根治,只能想辦法減輕或者與之共存。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許多睡眠障礙,睡眠障礙的成因往往很複雜,可能源自於大腦神經,也可能與心理壓力有關,相較於其他器官,我們對大腦的所知有限,治療方法也相當受限,神經的損傷也常常是不可逆的,所以睡眠障礙常常無法根治,只能想辦法減輕或者與之共存。
Thumbnail
譫妄小外號〔ICU症候群〕是常常出現在長期臥床的案主。譫妄的原因很多,包括腦傷、感染、毒癮等。文章描述了對患者造成的影響以及家庭成員的狀況。
Thumbnail
譫妄小外號〔ICU症候群〕是常常出現在長期臥床的案主。譫妄的原因很多,包括腦傷、感染、毒癮等。文章描述了對患者造成的影響以及家庭成員的狀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失眠的夜晚,充滿負面情緒和憂鬱的心境。透過描述作者的心理掙扎和倔強的節奏,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掙扎和無奈。文章深刻描繪了失眠帶來的黑暗和沮喪,同時也暗示著對生活的期許和渴望。這篇文章的關鍵字包括失眠、黑暗、憂鬱、生命低谷、期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失眠的夜晚,充滿負面情緒和憂鬱的心境。透過描述作者的心理掙扎和倔強的節奏,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掙扎和無奈。文章深刻描繪了失眠帶來的黑暗和沮喪,同時也暗示著對生活的期許和渴望。這篇文章的關鍵字包括失眠、黑暗、憂鬱、生命低谷、期許。
Thumbnail
因為白天嗜睡太嚴重,即使睡了八九小時,白天也常會昏迷打瞌睡,假日睡到自然醒後,有時午覺竟然還睡了兩小時,於是去北醫睡眠門診掛號看診。 尷尬的是我本身睡前就有吃身心科開的助眠藥物,醫生無法判斷是否是藥物影響,但我助眠的藥吃了好幾年,也不知該如何解釋為何在近期嗜睡特別嚴重,於是醫生安排睡眠檢測。檢測共
Thumbnail
因為白天嗜睡太嚴重,即使睡了八九小時,白天也常會昏迷打瞌睡,假日睡到自然醒後,有時午覺竟然還睡了兩小時,於是去北醫睡眠門診掛號看診。 尷尬的是我本身睡前就有吃身心科開的助眠藥物,醫生無法判斷是否是藥物影響,但我助眠的藥吃了好幾年,也不知該如何解釋為何在近期嗜睡特別嚴重,於是醫生安排睡眠檢測。檢測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國中開始感受到情緒上的不對勁,經歷了躁狂與憂鬱交替的折磨,最終認識並接受自己患有躁鬱症。作者描述了躁期和鬱期的特點,以及對藥物的依賴和自我調整的過程。這篇文章對於瞭解躁鬱症患者的心路歷程有著獨特的價值,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調適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國中開始感受到情緒上的不對勁,經歷了躁狂與憂鬱交替的折磨,最終認識並接受自己患有躁鬱症。作者描述了躁期和鬱期的特點,以及對藥物的依賴和自我調整的過程。這篇文章對於瞭解躁鬱症患者的心路歷程有著獨特的價值,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調適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