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忽然很想看電影,特別google了網路去年度推薦的影片,挑選其中一部:大娛樂家(英:The Greatest Showman),劇情大意不在此贅述,想知道的可以到
這裡查閱,算是介紹蠻完整的。
對於該片,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有幾個部分:
首先,是該片的音樂,幾乎每一首都很觸動心弦,對我來說又特別以這首:
Never Enough,深深撼動自己。後來找資料過程中,曾看到有一個描述是歌曲雖然唱的是關於愛情的永遠不夠,但卻隱喻地指出男主角巴納姆對於金錢永不足夠的追尋,這個追尋的背後,則投射出他一心想要賺更多錢證明自己的心理。
不過,把這群在社會裡畸型、被人嘲笑的怪物做為娛樂收費的對象中,我也讀到另一個部分:社會中的弱勢團體。片尾時,他們一起來找挫敗的巴納姆,除了想給予支持和鼓勵外,也感謝因為他,當他們被大眾,甚至自己的家人嘲笑時,是因為有巴納姆,他們才可以把馬戲團當一個家。
維基百科中,這樣定義「弱勢群體」(以下摘自
維基百科):
socially vulnerable groups,又稱弱勢社群或弱勢族群,指的是社會上生活困難的弱者群體。例如 低收入戶者、雙失青年、獨居長者、性工作者、失業工人、上訪民眾、露宿者、農民與農民工、殘障(身心障礙)者、「N無人士」等。相對於優勢群體而言,弱勢群體往往因競爭力不足、適應力不佳、缺乏某些生活能力或環境因素,而遭受不同程度的壓抑、剝削或不平等的對待,以致較無創造財富的能力,社會地位低,無權、無勢、無人脈關係、無投票權,在社會被標籤化及歧視。
在這群弱勢中,我特別想提幾個生命中與新移民相關的事情:
以前就知道這群人的存在,但印象其實很差:一群人會聚集在如:公車、火車站或某地,大聲地說著聽不懂的話,又有些粗魯的感覺,假日偶爾會一群聚集騎單車打打鬧鬧,根本無視於旁人存在。
往後,再多一點認識時,是因為工作關係要去訪問桃園地區的社區大學,當時的校長曾提及鄰近地區有群聚的新移民,想在該社區裡為他們做點事情。不過,在當時,我只是一種:哦~原來中壢有這樣一個特別的區域的發現。
及至近期,因為一堂「新移民與失學民眾教與讀」的課程分享,首次聽見這群人的辛苦之處,但很奇怪的,這些事其實我們也能想像得到,只是好像由別人口中再提起時,才又開始感覺不一樣。
那一天,彰化的某社區大學帶著這群新移民學員來分享課程,由他們講述著來台後的情況。
社會上其實也不乏聽見原本想幫忙家裡賺更多錢而嫁來台灣的移民女子,卻在來到台灣後發現一切跟想像不一樣。而台上的她們說著當時下了機場後看到高樓大廈,以為台灣很繁榮,不料車子越往南部開,房子越少,開始出現更多的稻田時,心中忽然涼了一大半,原來她們嫁去的是務農人家。
初到台灣,不僅語言不通、文化不適應,就連對於孩子的教育也都很無力,那個時候,那樣的年代裡,社區大學即便推動新移民的教與讀課程時,許多長者都認為不需要,然而,這些新移民女子卻也同時提到,幸好是因為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學習中文,也因為這樣環境交到朋友,他們如今才可以走得順利一些,其中不乏很努力學習的人,最後還擔任了課長。這對於她來說,是非常大的肯定,從她述說的表情和眼神中,我讀到了這種被肯認的感受。
對照這個課程經驗,則是在三峽的小草書屋。當年,也是因為工作關係而到書屋裡參訪。一開始小草書屋為了照顧一群高風險家庭的孩子(高風險家庭:家庭貧困,有的父母工作繁忙、有的是單親家庭、有的存在隔代教養問題等)在經費上有著很大的困難,那時,除了對於承辦人的精神感佩外,好像能幫忙的也就是協助募款。不過數年過去,近幾年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關注小草書屋。
書寫這些的時候,我並沒有預期這些過去經驗的東西會在此刻浮現。然而,不爭的事實是,這一類族群的確一直都很辛苦的存於社會之中。就像劇中的那群小人物,從頭至尾也都沒屬於他們自己的名字,而只以代號稱之,如:鬍子女、拇指將軍(除了那位空中飛人安妮·惠勒),但在劇中,他們也唱出了自己的聲音:
This Is Me 這就是我。
或許,他們之所以能勇敢地唱出自己的聲音,正是因為有一個收容、接納他們的家,姑且先不論現實世界裡巴納姆究竟是怎樣的人,至少在劇中,他對於這群人是有益的。而我們的社會裡,面對這些弱勢群體,除了依賴反應慢的政府機構外,如果也能先開始多份了解,多些尊重,也許就能少點對立,甚至積極地朝向共好的生活道路邁進。而最初的最初,或許則端看我們是否願意去成為那第一個伸出雙手的人。
若讀完這篇文章您也有收穫,歡迎收藏、隨喜贊助、轉分享或留言,你的鼓勵是支持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謝謝 ❤
思嘉女郎的粉絲頁,也邀請您按讚追蹤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