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係裡,我想說的其實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們如此地愛著對方,卻也用錯了語言傷愛彼此.....

我們如此地愛著對方,卻也用錯了語言傷愛彼此.....

在工作的過程裡,偶爾會聽聞一些類似這樣的事情:來抱怨另一半的當事人(可能是夫妻、情侶或親子等),帶著滿滿憤怒情緒指控對方種種的不是,然而隨著對話進行到後來,生氣、不滿的情緒開始轉變為失落、委屈、傷心.....,指控的背後其實在訴說著「我需要你.....」、「我渴望能......」,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一旦見著了對方,真正想說的話說不出口,臭臉又先擺起來,誰都不想先示弱,但內在其實都期待對方主動先做點什麼。

於是,我們在關係裡受了傷,越是親密的人,傷得越重。

怎麼了呢?對於最親的、最愛的另一半,卻反而有著最難說出口的話,試著整理張牙舞爪的情緒背後,似乎不外這些心思:

一、你應該要最懂我......

夫妻或男女朋友相處好一段時間後,總覺得很多話不用說,你(對方)應該要知道,如果不知道或知道仍沒做,就表示你不夠關心我、不在乎我、不夠愛我.....,開始的時候,其中一方擺著臭臉,有點耐性的另一半或許看到了還會問上一句:「OOO,怎麼啦?」,不過,如果被關心的那一方仍堅持著要對方猜而不肯說的話,通常這句問話不會收到好臉色和好的回應,而爭吵種子也就在其中慢慢地醞釀、發芽、成長.......,最終爆發。

真要如此嗎?

什麼原因讓你認定了對方應該要看臉色就知道你的心思?人有時都有無法了解自己心思的時候,又怎麼奢望他人應該要明白?若是對方夠了解你,那是因為他真的愛你,願意花許多心思,但是這樣的了解卻不等同於他必須要這麼做。人終其一生,最後還是要學會回來面對自己,你的需求只是你的需求,反映了你渴望被了解、被尊重、被疼愛,與其等待,不如做第一個了解自己、關愛自己的那個人?

二、如果你在乎我,就應該會.....

延續第一種情況,因為認為對方懂,所以,「他在乎,他就會....」的心情也就藏其於中,又或者吵架後如果雙方冷戰,通常都期望對方先主動做點什麼,心態上則抱持著「如果你在乎我,你就應該會..... 」的想法,於是,男女朋友拿著手機滑來滑去等著對方捎來訊息,但就是無法做那個先發訊息的;夫妻見了面卻假裝沒看見又或者擺張臭臉給對方,萬一真得交待一些事情,有孩子的多半就由孩子傳話(孩子無辜),畢竟,心中都有種:「為什麼每次都要我先示弱?」「這次一定要他先求和」等心理。

這是你要的嗎?

如果下一刻,最愛的那一半可能就會離開人世,你是否還這樣堅持?千萬別說不可能!因為身邊已有不少意外而離開的案例,當然,更不要意氣用事回答這個問題,除非事後你真的‧真的‧真的‧不會後悔。而如果你還是在乎對方,那麼,更要問自己,在關係裡,你要的是面子或是裡子?有時候,贏了面子最後可能失去得更多,也許要親口說有難度,但是,用什麼方法不是重點,你可以書寫、可以錄音、可以是一份小禮物.....,意願會為你找到方法的。

但如果對方一直都不理不睬不回應呢?如果這樣的情況在給彼此空間冷靜過後仍然如此,那麼,一種可能是對方已鐵了心再也不想理你,否則,這段關係也許值得你好好想一想,到底對方真正在乎你?或者更在乎自己?而你,又願意待在這樣失衡的關係多久?

三、 為你做那麼多,你怎麼能.....

第三種情況則有一點阿信的心理(以前日劇電視劇中那位刻苦耐勞、犠牲奉獻的女主角),若任勞任怨也心甘情願並不會有問題,但很多時候犠牲背後藏有一種交換心理時就衍生出問題了,通常付出的那一方要不到自己想要的回報時,可能會有:「我為你做那麼多,所以你也應該.....」的心情,也因此,爭吵就從這裡一點一滴開始累積。

但是,親愛的,究竟,你的付出是為了什麼?

暫且撇開貪得無厭,只會拿取卻不願給予的人,這種人其實也不值得你一再付出,其他的正常情況裡,相信你付出的當下是出於愛的給予(若不是,可要好好想想為何你“「選擇」”那樣做),那麼,那份關愛之情,何以會變成日後的索取?又或者在親子關係中,變成拿來對孩子說教時的利器?要知道,或許當下可以用這些話讓對方就範,卻也可能因此把二個人的關係推得更遠,畢竟這樣沈重的愛並不是每個人都揹得起。

四、這麼做還不是為你好....

還有另一種常出現的情況則是:「這麼做還不是為你好....」 ,「為你好」三個字也是很沈重的愛啊!可是,人們常常以自己的出發點覺得是為對方好,卻很少過問對方需要的真正是什麼?以最常見的親子為例,照顧者可能因為過去經驗,為了避免孩子走上相同的路,所以就替子女做了決定,出發點的確是愛,卻未察覺那是帶著自己過去的經驗與眼光來做出現在的決定。

當然,我絕對不否認親子之間有很多時候的決定是基於孩子尚未成熟,最直白的例子如:為了孩子安全而禁止年紀尚淺的孩子用火,然而,同樣是使用火,不同年紀孩子,身為長輩就要覺察並做出不同的判斷與決定,只可惜很多時候很多事,並不能像用火這麼明白,中間尚有許多需要照顧者本身的覺察、拿捏與判斷,也確實不容易三言二語就劃清。

為你好可能是真心,卻也可能背後藏有自己過往未竟事宜而期待他人滿足(像是小時候想學琴卻不能,長大就要孩子學),要小心地辨別自己內在的需求,「為你好」才不致於成為另一道卡住雙方關係的枷鎖。

或許中國文化使然吧,我們很不擅常用「我訊息」來表達自己的需求,聽到對方耳裡,關心就變得像指責,當對方一直聽不見,感覺更糟時,難以言說或者自己也還理不清的需求也就在高漲的情緒裡想說得更用力,但是,偏偏對方反而躲更遠,關係更加惡化,實在很可惜。

愛的語言需要練習,「你死到哪裡去了!那麼晚回家又不打電話!」可以換成「你晚回家又沒有一通電話讓我很擔心」,「你不准跟那個女人一直有說有笑的!!」其實是「你一直和那個女人有說有笑,我心中感到很不安」,千萬不要認為對方應該要知道你的心思,晚歸的那一方也許擔心家人睡了,電話反而打擾家人,和異性有說有笑,也可能並不知道原來另一半會因此不安,而且也可能沒有覺得自己是“一直”。在用自己認知的濾境看對方前,試著溝通出內在的感受與需求吧!當然,這其中也會需要勇氣的!

然而,只有開始用不同的語言表達,雙方才可能靠得更近,祝福我們都有足夠的智慧與勇氣。


本文同步刊登於Xuite隨意窩


若讀完這篇文章您也有收穫,歡迎收藏、隨喜贊助、轉分享或留言,你的鼓勵是支持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謝謝 ❤


思嘉女郎的粉絲頁,也邀請您按讚追蹤哦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嘉的書寫與藝術陪伴
106會員
143內容數
沙龍分二部分,一個專以「心理」、「陪伴」、「藝術」、「生命故事」等為主軸的專題,另一部分則在上述專題以外的書籍或日常分享。期待透過這些用心書寫的文句,與不同時空的 你/妳 相遇,也因為書寫,帶來連結、感動或對話。
2023/05/17
薩提爾的對話與練習來到應對姿態以及姿態底下的情緒。 上一篇有提到應對姿態,包含: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以及一致型,而每一種應對姿態底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可能是:生氣、難過、害怕、不安、自責、委屈、焦慮、煩躁⋯⋯等,如果留意一下,會發現多是負向情緒,那是因為⋯⋯
Thumbnail
2023/05/17
薩提爾的對話與練習來到應對姿態以及姿態底下的情緒。 上一篇有提到應對姿態,包含: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以及一致型,而每一種應對姿態底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可能是:生氣、難過、害怕、不安、自責、委屈、焦慮、煩躁⋯⋯等,如果留意一下,會發現多是負向情緒,那是因為⋯⋯
Thumbnail
2023/04/27
第一期的藝術陪伴課程劃下了句點,這一期,算是我的另一種突破,很感謝參與成員在課堂最後的回饋,有的成員看見自己不懂求救,有的成員透過對話中發現自己好像容易追求完美,有的成員喜於自己的突破,有的成員則是因為每週的創作帶給自己安定的力量⋯⋯
Thumbnail
2023/04/27
第一期的藝術陪伴課程劃下了句點,這一期,算是我的另一種突破,很感謝參與成員在課堂最後的回饋,有的成員看見自己不懂求救,有的成員透過對話中發現自己好像容易追求完美,有的成員喜於自己的突破,有的成員則是因為每週的創作帶給自己安定的力量⋯⋯
Thumbnail
2022/03/25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忘記這一句話是在哪裡聽來的,但是,卻記憶了好多好多年。 後來,當小王子電影版再次上映時,我又記下了另一段話: 想要馴服一個人,就得冒著流淚的風險。 而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對於「關係」,每個人的看法、經驗各自不同,不知你的會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2/03/25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忘記這一句話是在哪裡聽來的,但是,卻記憶了好多好多年。 後來,當小王子電影版再次上映時,我又記下了另一段話: 想要馴服一個人,就得冒著流淚的風險。 而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對於「關係」,每個人的看法、經驗各自不同,不知你的會是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是為你好,我都幫你想,你應該怎樣怎樣...」。這是一種很隱微的軟性控制,不自覺地習慣說著這樣的話,無形中抹煞了對方的想法與發言權,還認為自己是施惠的、犧牲的那一方,最後導致對方越來越少表達、距離越拉越遠。
Thumbnail
「我是為你好,我都幫你想,你應該怎樣怎樣...」。這是一種很隱微的軟性控制,不自覺地習慣說著這樣的話,無形中抹煞了對方的想法與發言權,還認為自己是施惠的、犧牲的那一方,最後導致對方越來越少表達、距離越拉越遠。
Thumbnail
我們強迫不會通靈的另一半,必須穿透皮肉看見我們的內心時,實在是很為難人。在關係裡,你我從來都不是為了為難對方而走在一起的。覺知到自己正在「為難」對方,並且停下來,讓緊繃的關係放鬆下來,我想是每個人都想要給彼此的溫柔。
Thumbnail
我們強迫不會通靈的另一半,必須穿透皮肉看見我們的內心時,實在是很為難人。在關係裡,你我從來都不是為了為難對方而走在一起的。覺知到自己正在「為難」對方,並且停下來,讓緊繃的關係放鬆下來,我想是每個人都想要給彼此的溫柔。
Thumbnail
這幾天諮詢了幾個情感類型的案主,心中也很有感觸,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A女是我以前服務的個案,她來諮詢幾次都是在情海中浮浮沉沉,和對方的關係時而甜蜜,時而被忽略。 當被對方忽略時,她這樣描述:這種感覺真的很糟,好像我被他放生一樣,他就人間蒸發,訊息已讀不回,可能一天,兩天,或三天,然後人又突然出現,好
Thumbnail
這幾天諮詢了幾個情感類型的案主,心中也很有感觸,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A女是我以前服務的個案,她來諮詢幾次都是在情海中浮浮沉沉,和對方的關係時而甜蜜,時而被忽略。 當被對方忽略時,她這樣描述:這種感覺真的很糟,好像我被他放生一樣,他就人間蒸發,訊息已讀不回,可能一天,兩天,或三天,然後人又突然出現,好
Thumbnail
「 我們都在一起這麼久了!他應該要懂我吧!」和一位老友久違的見面,她一坐下來便氣呼呼的說著。 五分鐘前,剛和男友鬧得不愉快,我在來的路上,聽他在通訊軟體上說了一點。 大致上是覺得,對方的思考邏輯跟自己不一樣,同樣的問題,對方怎麼會得出,她完全不理解的結論? 跟她想要的,背道而馳。 我問了問:「那你不
Thumbnail
「 我們都在一起這麼久了!他應該要懂我吧!」和一位老友久違的見面,她一坐下來便氣呼呼的說著。 五分鐘前,剛和男友鬧得不愉快,我在來的路上,聽他在通訊軟體上說了一點。 大致上是覺得,對方的思考邏輯跟自己不一樣,同樣的問題,對方怎麼會得出,她完全不理解的結論? 跟她想要的,背道而馳。 我問了問:「那你不
Thumbnail
我累了,怎麼繼續愛? 「我那麼愛你,你為什麼會這樣?」、「你這樣說的意思是你不愛我嗎?」、「沒關係,反正你也不需要我。」
Thumbnail
我累了,怎麼繼續愛? 「我那麼愛你,你為什麼會這樣?」、「你這樣說的意思是你不愛我嗎?」、「沒關係,反正你也不需要我。」
Thumbnail
  我好像有一種讓人家訴說心事的魔力,當然我也是很享受這個技能,甚至說一剛開始的時候我有點刻意地在培養這項能力。   成為這種存在的我,似乎也習慣了別人的信任。最常見的大概就是感情事了吧!偏偏在感情面前,我們總像個孩子一樣。   「愛是付出、是給予以及信任。」
Thumbnail
  我好像有一種讓人家訴說心事的魔力,當然我也是很享受這個技能,甚至說一剛開始的時候我有點刻意地在培養這項能力。   成為這種存在的我,似乎也習慣了別人的信任。最常見的大概就是感情事了吧!偏偏在感情面前,我們總像個孩子一樣。   「愛是付出、是給予以及信任。」
Thumbnail
你跟家人之間都怎麼說話的呢? 家人是我們最親密的人,但為什麼有時候溝通好像不太順暢,你說了對方沒聽,對方說了你故意不聽,到底為什麼會演變成相愛相殺呢?我認為有以下兩種原因: 1.認為對方應該要了解我、包容我 2.認為自己是為對方好
Thumbnail
你跟家人之間都怎麼說話的呢? 家人是我們最親密的人,但為什麼有時候溝通好像不太順暢,你說了對方沒聽,對方說了你故意不聽,到底為什麼會演變成相愛相殺呢?我認為有以下兩種原因: 1.認為對方應該要了解我、包容我 2.認為自己是為對方好
Thumbnail
語言對人的影響之大,不容小覷。它可以摧毀一個人,也可以讓人沉浸在幸福之中。
Thumbnail
語言對人的影響之大,不容小覷。它可以摧毀一個人,也可以讓人沉浸在幸福之中。
Thumbnail
在關係中,可以滿足對方需求的人,就會是被愛的人,因為被滿足需求的人會著實的感受到愛。然而要正確的觀察到對方的需求,有幾個很重要的前提,若是忽略了,則很容易畫虎不成反類犬。這幾個前提如下: 一、付出不見
Thumbnail
在關係中,可以滿足對方需求的人,就會是被愛的人,因為被滿足需求的人會著實的感受到愛。然而要正確的觀察到對方的需求,有幾個很重要的前提,若是忽略了,則很容易畫虎不成反類犬。這幾個前提如下: 一、付出不見
Thumbnail
我們如此地愛著對方,卻也用錯了語言傷愛彼此..... 在工作的過程裡,偶爾會聽聞一些類似這樣的事情:來抱怨另一半的當事人(可能是夫妻、情侶或親子等),帶著滿滿憤怒情緒指控對方種種的不是,然而隨著對話進行......
Thumbnail
我們如此地愛著對方,卻也用錯了語言傷愛彼此..... 在工作的過程裡,偶爾會聽聞一些類似這樣的事情:來抱怨另一半的當事人(可能是夫妻、情侶或親子等),帶著滿滿憤怒情緒指控對方種種的不是,然而隨著對話進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