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異鄉變故鄉:印尼的山口洋

2019/04/2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華人離鄉背井移居「萬島之國」印尼,動機與目的不盡相同,有人滿懷雄心壯志,為的是另闖一片新天地;有些出走則是因為母國的環境所逼,為了繼續生存下去而遠離家園。但無論如何浪跡異鄉,遲早都得面對生命的掙扎與抉擇,到底是回溯臍帶的源頭「落葉歸根」?還是毅然決然讓異鄉變家鄉「落地生根」!
廣東梅縣或其他客家縣市,是客家人從中國中原地區南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中繼站,也是留或不留的抉擇點,留下的,這些村莊就成了家族們的新原鄉;而休養生息後繼續漂洋過海,前往台灣、下南洋或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則只能把祖先們開發落戶時的新原鄉,當成自己的心靈故鄉。
堅持「不忘本」的客家人,有些得以代代相傳,甚至如鮭魚般溯游原鄉,但是,隨著遷徙這條命運大河流轉的過程中,大多數客家人在異鄉幾代後,就變成了當地人,踏踏實實的在他鄉落地生根,並包容當地或其他族群的文化,綿延不絕的合力塑造另一個客族故鄉。客語San Khew Jong,即山口洋(Singkawang),就是客家人下南洋後,落腳生根再創另一個新故鄉的典型之一。
重塑新故鄉
南遷華人漂洋過海登陸,並選定棲身之地後,每個族群的拓荒者都會想盡辦法,從自己的心靈故鄉,招兵買馬以壯聲勢,由某個特定宗族或聯合幾個宗族形成聚落定居,在異鄉彼此照應,以策安全。
早期遷徙到山口洋落戶的客家人,以廣東省揭揚縣西北部的河婆鎮客家人為主,即現在揭揚市揭西縣中西部的河婆街道,當地的客家腔調稱河婆腔,是客語系統中比較少人使用的腔調。河婆客家人陸續移民山口洋後,不斷與當地原住民達雅(Dayak)族人、荷蘭殖民者與馬來(Malayu)族人接觸互動,逐漸形成特殊音韻與語彙的客家話,當地客家人自稱「硬話」,就是所謂的山口洋客家話。
應該是因為福建華人下南洋的時間比客家人早,就像移民台灣的漢族一樣,所以移居印尼後的福建人因為始終保留原鄉的歲時節慶,過農曆年也慶祝元宵,年復一年,而逐漸被印尼當地原住民接納。因此,印尼人就約定成俗,直接以福建話稱呼華族的農曆新年為Imlek(陰曆),元宵節為Cap Go Meh(十五暝),內化成印尼語言與文化中的一個個精彩元素。
華人遷徙印尼至少有數百年歷史,其間曾經歷過無數次的大小排華事件,影響最深遠的一次是1967年至2000年,長達30幾年的政策性同化華人行動,印尼政府全面禁止華語、華文、華報、華校與華社出現,當然也包括華人最重視的農曆新年與元宵節等節慶活動。山口洋地區的客族華人,雖地屬偏鄉,也無法置身事外,曾經陷入失根族群的慘白歲月中。
特別是在印尼蘇哈托政府極力清共的1960年代未期,大部分山口洋華人因為在意識形態與行動上,傾向支持由中國共產黨所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例如當地華校開學典禮的場面猶如八路軍誓師大會,學生校服是仿八路軍的草黃色軍裝,頭戴的也是白色仿八路軍的八角鴨舌布帽,大夥看中國的書報與雜誌,也大跳秧歌舞劇與看五星紅旗的表演,當然更少不了大肆慶祝中國國慶等等,因而讓當地華人廣遭池魚之殃,從此受到印尼政府冷落以對的特別待遇,欲任其自生自滅。
當時,在山口洋的華人社區裡,有人無計可施或已置生死於度外的留了下來,一些家境稍好者,選擇再度移民國外或回歸中國原鄉,更有些族人選擇離開山口洋,到印尼其他大城市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印尼首都雅加達因為機會較多,也成了山口洋鄉親們外移落腳的首選地區。
雖然印尼逐漸民主開放後,2000年由瓦希德(Abdurrahman Wahid)總統發出第6號總統決定書(Kepres No.6/2000),撤銷蘇哈托前總統於1967年發佈的第14號禁華活動指令,再度允許印尼華人公開舉行各式宗教儀式及習俗節慶。2001年又發出第19號(Kepres No.19/2001)總統決定書,宣佈農曆新年是慶祝該節日的印尼華人,得以自由選擇的假日。最後於2002年再經梅嘉娃蒂(Megawati Sukarnoputri)總統正式把農曆新年定位為印尼的「國定節日」。只是,久經禁錮的華人,有些人早已淡忘自己的母語與姓氏,他們的下一代甚至連華族的傳統歲時節慶,也不知道該如何重新開始慶祝,對印尼政府排華的心理障礙,更是一時難以釋懷。
1960年代末期,因遭受印尼政府排華政策影響,而不得不遠離家園,或少小即隨家人遠走他鄉的山口洋人,在雅加達埋名辛勤奮鬥幾十年後,也各自闖出一片小天地。2000年排華政策的解禁,讓這一批山口洋遊子們,終於有了機會以實際行動回饋故里。
他們聯合組成的山口洋旅椰(椰城是雅加達的古老稱呼)鄉親會,在大夥無怨無悔、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努力下,全力配合2007年底獲選為首位華裔山口洋市長的黃少凡(Hasan Karman)及其執政團隊,接二連三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先透過山口洋的乩童表演、美食、十五暝攝影展與文化座談等系列造勢活動,吸引都會區媒體與民眾參與,然後再將新聞焦點轉回山口洋,展開一系列農曆正月15元宵節的Cap Go Meh(十五暝)慶祝活動,使山口洋成為印尼「十五暝」節日,也就是客家人「正月半」(Jang Ngiet Ban)元宵燈節裡最耀眼的一個亮點。不但為山口洋打開了印尼的全國知名度,只要想到十五暝,就會想到山口洋,也為家鄉引進了不少的觀光客與商機,以及支持家鄉未來發展的多元能量。最後更讓印尼政府認定山口洋的「Cap Go Meh」為印尼的文化節慶活動之一,並勻撥經費補助該活動舉辦。
元宵十五暝
山口洋素有「千廟之城」(Kota Seribu Kuil, City of Thousand Temple)的雅稱,顧名思義,眾神寺廟林立,廟多神通也就多。
山口洋因為沒有機場,也無海港,僅有小型的天然河港,離南方約150公里的西加里曼丹首府—坤甸(Pontianak),行車時間約需3個半小時。早期在坤甸地區橫跨印尼境內最長河流卡布阿斯(Kapuas)的橋樑未建之前,還須換舟渡河,幾經接駁,整個路程需時近10小時。由於交通不便,山口洋始終得以保持多一點的特殊原味,十五暝慶元宵以及地方簡樸小吃美食,就是其中一些例子。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華人的元宵節,也是山口洋人一年一度的迎神日。將華人道教儀式與達雅族原住民巫術結合呈現的乩童(印尼語為Tatung 或Pantung),塑造成迎神賽會的主角。十五暝活動通常是以建於清光緒年間,並於1933年重修的大伯公廟(Vihara Tri Dharma Bumi Raya)為中心,等待所有神轎與刀轎等陣頭集結完成後,再浩浩蕩蕩出巡山城,喧天鑼鼓聲引領著人潮在街頭緩緩湧動。
赤身彩繪或身著各式豔麗道服的乩童,透過法力,以長短大小不等的銀針穿過臉頰,爬上刀轎,揮舞令劍或其他法器,再以割舌刺胸與釘球打擊背部等震懾人心的動作,讓神明附身,也令旁觀者目瞪口呆,甚至屏息以對。
以千奇百怪的乩童與陣頭為主角的大遊行隊伍,均依規劃確認的固定路線遊行,不得亂竄,以示對其他族群及宗教信仰市民的充分尊重。
山口洋慶祝十五暝活動通常分2到3天進行,內容包括燈籠與元宵花車大遊行,各路神轎陣頭分別到大伯公廟前行儀,在大運動場舉辦文化娛樂晚會,拜天公,並於元宵節當天讓所有乩童神明與陣頭齊聚大運動場,再依序遊行山口洋的主要街道,午後時分結束這個十五暝重頭戲後,山口洋再度恢復平日寧靜。下午與晚上會分別舉辦兩場以拍賣生果,如貼上「福」與「吉」的大柚子,以及其他三牲祭品等籌款活動收尾,為陰曆新年與十五暝元宵劃上圓滿的休止符。
新書發表會
時間:5月11日(六)晚上7點
地點: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一段135巷1號
主講:李東明(本書作者)
作者:李東明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出版社:玉山社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玉山社出版公司
玉山社出版公司
分享與重建台灣共同的歷史記憶, 以自信與寬容,用生活的態度, 為本土文化灌注豐富的生命及活力! 台灣文史書籍,第一選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