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讓生命盡情發揮

2019/09/0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早陣子除了和女兒趕演出,還抽空上了一課反思。反思的主題是「讓生命盡情發揮」,講者正是對育兒素有研究的陳廷三博士。士別一年仍然刮目相看。去年聽過他的講座,今年再聽温故仍然知新,這課反思也再次刺激我為人母的種種。
陳博士不多寒喧,講座一起始就開玩笑說聽過他講座的其實不用再來,他說來說去都差不多。言笑了,每次聽他的話都有得着,不少母親朋友更說有到教堂「辦告解」之感。
陳博士說的雖然簡單卻是老生常談。老生常談最易入耳可惜也最易被遺忘。他道現今學習成本因互聯網興起而日趨減輕,學校和知識的角色早已轉變多了。從前識字要入學烹飪要看書學樂器要拜師,如今若果有人告訴你因為我想學習而入學,可能不少人會笑他傻瓜。學校已由教授書本知識場所轉型為實地給學生練習人際關係和汲取生活經驗的體驗場所。「從前主婦學烹飪得看『婦女新姿』或上廚藝班對嗎?今時今日若果有個人說因為要學懂煮晚飯而去上課,你會否側着頭看他?以為他是數十年前『穿越』而來的古人?」互聯網令知識從無價變為「無價值」,不少師長以為「書中自有黃金屋」只需改掉首兩字成「網上」就可照推如儀,卻知其一而昧其二。
還記得千禧年後入行當記者,老總說記者像八婆,可惜當時互聯網社交網初熱,人人都可當八婆,記者甚至曾經上了因為互聯網誕生而會於數十年內「絕種」的行業之一。老總淡淡定道:「那你們初入行我不妨告訴你:記者不會滅絕,只是若你有意入行,你必須要比你的前輩更努力當一個稱職的『八婆』!從前是得消息得天下,現在分析、組織、調查、報告才是王道!時代巨輪輾碎的只會是平庸人的飯碗。AI做不了深入調查的搜證報道,新世代記者要知道自己定位不是和AI爭一日之長短,而是好好利用AI替自己更多快好卻不省地做好每一篇報道!」
十多年前的話放諸今時今日仍然管用,這個老總當然沒被時間巨輪輾過遇強越強,記者也沒像當天預言般被「滅絕」。互聯網雖比我晚出生,但發展比光速快,為了不被其蠶食,人要守住的除了清醒頭腦還有公義和道德。放在學生身上,陳廷三博士言簡意賅:生活的實際經驗要比虚擬世界更令人着迷。生在互聯網後的孩子很容易被置在「網上學習」的不同系統內,這是對孩子而言最壞的毒藥。孩子是人,人最需要的是生活經驗。只有沒機會接觸現實汲取人生經驗的人才會荒廢時光只流連在虚擬世界。他這說非要否定互聯網是搜尋知識的上佳渠道,而是他認為孩子必須同時在現實生活學做人,同時以互聯網資訊去充實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令他痛心的是環顧四周父母師長甚至不少學校卻本末倒置,寧讓孩子做科技的奴隸都不做科技的主人。
怎讓生命䀆情發揮?陳博士說孩子必須要從生活上找出自己熱愛點,迷上了頭也不回地沉迷研究,才能令其生活䀆情發揮。他舉自己兒子兒時經驗作例:兒子從小迷上一切會飛的東西,閒時他會帶兒子到九龍城看飛機;到玩具店看飛機模型;也會和兒子到郊外放飛機。你以為陳博士懂飛機?非也,他半點不懂,也不捨得出錢買昂貴的飛機模型或搖控給兒子。兒子沒辦法,看看書上上網自己用材料三湊兩拼地自行「研發」。頭幾次放飛機駕車一小時放不過廿秒就墮落,可兒子仍不放棄,努力鑽研。及至中學要把他放洋留學,親朋勸他:「嘩去加拿大這麼遠不怕孩子學壞嗎?你知道那邊有人啃大麻泡女嗎?」他聽後真有一絲擔心,可隨即放心不已:「要知道我兒子可能都想試那些無聊事,不過他沒空沒錢無聊。因為他一有空一有錢,都栽在放飛機去。放洋留學,某程度上他也是因為熱愛飛機才肯去。加拿大學駕飛機的機會多成本也低,他一過去就繼續沉迷造飛機駕飛機放飛機,大麻?女友?半點沾不上邊。」結果兒子不但學有所成,更在飛機工程機械方面有其一定的事業發展。
陳廷三認為人之所以染上惡習,很多時是無所事事所致。孩子若果從小找到其興趣得以發展,日後青春期風暴趕至也不致被吹得東歪西倒。可是「興趣」非等同「興趣班」,這點和「public’s interest」非「public interest」一樣充滿奧秘。他認為快樂學習是假象,若果一個人遇上熱愛的東西,如他兒子對於飛機的迷戀,沉迷時應該痛苦不堪才是。他回憶着孩子怎得午夜夢迴忽然有砌機的靈感而起牀砌機;或忘餐只為改良飛機以利飛行......學習當然苦樂並存哪來只得「快樂」?陳博士一言驚醒夢中人,聽講座此刻小女正在紅館後台捱飯盒等出台,還未計她得每天趕着完成所有功課温習才可享受舞台演出。我這懶媽再懶都懂點心理學,和女兒一早約法三章:你要無限auditions?沒問題,不被排練影響你學習分毫為母便放行。結果不但影響,而且影響得很厲害:女兒每逢有演出時做功課温習都額外努力,深怕我會一手「摧毀」其演出機會。
當然這勒索不應持久,但女兒漸長,她終究知道演出機會實在寶貴而且主動權不在她手上。要盡情讓生命發揮,她就得每台戲都做得好,才令自己有些微的進步。這些所謂的進步外人看來微不足道,只她一人知道。和外子說笑:「你得努力點賺錢,藝術不就都是靠錢堆砌出來嗎?藝術家就是靠老父的錢堆砌出來的啊!」他笑着回問:「女兒說要搞藝術你真的放行嗎?」我想了想:「其實我不知道她喜歡這項目會有多持久,但既然她這一刻喜歡又從中掌握到處事做人的態度,我想讓她盡情做下去,至一刻她說不幹了,起碼她自己也不可惜,還可袋走多年難得儲下的態度和堅持。」這可能和陳博士說的「讓生命盡快發揮」有點不約而同。我不知道,也許每一位父母都在摸索自己的孩子要往哪一方向走,但世界既然屬於下一代,我們除了努力給予不同的生活體驗機會(當然要為不良嗜好劃界,告訴孩子有些事情不可一不可再),鼓勵孩子嘗試和接受失敗,再嘗試至其有一定程度和態度,才對得起生命的寶貴。
陳博士這反思課也讓我這陣子混亂了一陣子:究竟我生為人,又有甚麼讓我盡情發揮?陳博士很狡猾地警告了一句:「沒有讓自己生命盡情發揮的人,別說小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像站在懸崖邊一樣危險。因為沒有滿足的心靈,很多壞想法一靠近,就是人和魔鬼打交道之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9會員
160內容數
本來以為一邊當媽一邊學做媽,怎知反過來被女兒每天調教的是小女子。所謂親子,原來是互動而非從上而下的教養。拋棄八股的君臣父子兄弟等包袱,原來當媽所得更教我驚喜萬分。有孩子的人,是上天多賜重活一趟的機會。把握這機會把點滴記下來,提醒自己無論當媽當爸當甚麼,最重要其實是當好一個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