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夏天一進房間,就冷氣、電扇全開。然而在過去沒有空調設備的年代,老建築是如何散熱、遮陽的呢?本期路上觀察學專題,帶大家定睛仔細瞧瞧,幾個老建築空間設計上的散熱秘訣!
出屐起
牆壁與屋簷相接的地方,利用屋頂的屋面延伸出挑的作法,藉由類似「斗栱」的結構系統來創造一個具有遮蔽功能的空間。這樣的設計有利於遮陽與減少壁體淋雨的機會,且因為外型跟木屐很像,因此又名為出屐起。受到氣候影響,在台灣南部較為常見,但仔細觀察,在新竹的傳統建築中還是找得到。
亭仔腳(騎樓)
許多人都以為亭仔腳只有躲雨和行人空間的功能,其實在設計最初,遮陽也是重要的功用。亭仔腳常見於住商混合的傳統街屋中,根據歷史時期不同,也有不同的樣貌。例如:清代初期的通常較為狹窄,而到了清末及日治中期,更常見到磚砌拱廊的設計,走進去有如隧道一般。新竹中央路一帶,保存了相對完整的日治時期街屋與亭仔腳。
通氣孔與通氣口
台灣位於季風氣候區,空氣濕熱,缺乏現代通風設備的傳統建築,會在建築的屋身、屋頂上透過盲窗或通氣孔的方式,幫助熱空氣上升,帶動室內空間的空氣流動。通氣孔的型態多元,有純粹屋身上的孔洞,也有的以花磚作為裝飾。而具有日式建築特色的辛志平校長故居,更可以在屋舍底下看到以前的通氣口,相當有趣!
老虎窗
有時,在一些具備西洋建築元素的傾斜屋頂上,會看到突出類似小屋頂的窗戶。這樣的設計叫做「老虎窗」,因為遠看像是老虎的嘴巴而被這樣稱呼(另有一說是因為英文「Roof」音似老虎)。老虎窗兼具採光、裝飾和通風的功能,可說是幫助沉悶的屋頂呼吸。在新竹要找老虎窗,絕對不能錯過新竹火車站經典的老虎窗設計,下次來搭車,抬頭看看吧!
土墼(埆)厝
除了在建築元素上動腦筋,建材本身也深深影響建築的散熱特性。傳統的土墼厝(俗稱為土埆厝)便透過建材本身的特性,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土墼厝」顧名思義,就是以土漿製成土角作為牆壁的材料,土漿通常由具有黏性的泥土構成,也會添加稻草或粗糠的原料。由於厚重的泥土熱傳導係數低,利於隔熱,因此幫助室內降溫。然而,土墼厝也有怕水、不耐震等缺點,因此保存至今的數量非常稀少。
參考資料
李乾朗,2003,《臺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遠流。
王惠君,2004,《新竹市市定古蹟辛志平校長故居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新竹市政府。
葉佩芬,2010,《台灣傳統民居中誘導式設計手法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