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在台北,你的父母在東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失智而狀況增多的老爸

這一件事情,網路上應該已經漸漸淡忘,這時候應該是娓娓道來的好時機。

先來說一說我老爸,之前老爸在安養中心,狀況很多,吵架打架像是家常便飯,走錯房間被誤認小偷,隨身物品幾乎都掉過一輪,還曾經找不到回來的路,現在搬到了失智中心,在更密集的照顧下,情況終於穩定許多。在此過程中,要感謝許多照護員很盡心地照顧老爸,內心很感謝。

有幾位比較熟悉的照護員,有時候會跑來跟我說:會請假回大陸去一段時間。

問了一下怎麼了?單純探親嗎?還是有什麼事情?

聽到的緣由大都是要回去照顧老爸、老媽。

當時不覺得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只是有一點小小的感觸,自己的老爸在台北,發生這麼多狀況,跑來跑去自己都嫌有點兒累,而這些陸配現在有照顧父母的需求,卻無法在旁邊協助照顧,有一位還遠在東北,必須花很多時間往返在兩岸之間。

有時候會多塞一點紅包給他們,做這些底層的工作賺沒多少錢,光回去的機票錢大概也是不小的負擔。

●當年蜂擁來台的外籍配偶現況

分析一下這些陸配朋友,來台高峰期2001-2003年之間,其中2004年降到15,000人以下,隨著對岸經濟逐漸發展,來台人口繼續下滑,2015年已經跌破10,000人。

raw-image

如上圖,與大陸、東南亞人士結婚者(迄今總數約50萬人),如果以25至30歲來台結婚估算,當初高峰來台的那一批外籍配偶,推估現在年齡區間大概是40-50歲,其父母年齡粗估是65-75歲之間,對照本文一開始提到照護員定期返鄉照顧父母的案例,所以應該是有實質需求。

●要讓老人來定居嗎?

立委黃昭順日前提案修正《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16條,增列「符合《長期照顧服務法》第三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者」,得申請定居,但卻遭網友批評是讓台灣門戶洞開,讓中國人入侵,淪中國人的長照天堂。(黃昭順:修《兩岸條例》讓陸配盡孝道 立意良善勿無限上綱)

經過我翻找了一下當初的提案,提案原因略以:陸籍移民因婚姻或歷史等因素來台,因為身處異鄉,隨著年歲漸長、患疾在身,或因工作等其他要務分身乏術,亟需陸籍雙親或子女來台照料。

其中有一種情況,父母年邁需要兒女照顧,正是本文一開始所提到照護員的情況。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16條第2項的規定,主要是規定符合一定情況下,可以申請定居,像是臺灣地區人民之父母及配偶、說配偶死亡有照顧小朋友的需求、早年因戰爭滯留大陸或被俘虜者。

這一個法案希望能加上「符合《長期照顧服務法》第3條第1款、第2款、第3款者」,簡單來說身心失能一定期間而需要長期照顧,或者是能協助照顧的家庭照顧者,可以列為申請定居的範疇。

雖然此一法案算是有實際上之需求,但定居範圍主要是失能者,對於我國整體人口結構改善,且有消耗我國資源之虞,加上並逢陸必反的氛圍,於是遭到許多網民之批評與抵制;在吵鬧聲中,這一個法律提案在4月26日草草撤回。

●結論

筆者多年來研究我國人口結構,深知人口老化、少子化的嚴重性,對於本法案提出的需求背景,若是引進老年人口,多多少少會消耗掉目前有限的資源,有可能增加政府財政的負擔,也未必會符合我國人口結構的需求。

換言之,筆者對於是否要以此作為可以來台定居的原因,認為有討論的空間並暫時持保留的態度;只是應該還有其他的修法方式來幫助這些外籍配偶,這些也都有討論的空間,但如果聽到大陸的就反對,連討論都還沒開始,那可能就少了點替別人著想的心了。

前幾天在7-11打字的時候,遇到旁邊賣藥燉排骨的老闆娘,也是陸籍配偶,經詢問過之後,其於2006年來台灣,也表示很多當時來台的陸籍配偶現在都有一些照顧家人的需求,並非有些網友說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沒了照顧父母的義務。

或許兩岸關係很容易挑起島內民眾的神經,然而很多政策必須要平心靜氣地檢視,是否有其需要、提案是否正確、國內資源是否能夠負擔,而不是一聽到大陸人,直接反應就是NO的立場,這種反應好像是當年希特勒的崛起,逐漸屠殺猶太人的時代,讓人感覺到非常憂慮。這些外籍配偶嫁入了台灣,就是我們的一份子,很多底層不做的事情他們做,很多在安養中心的長輩都是外籍配偶協助照顧,他們也有一定的需求,即使我們能力上做不到,也要像家人一樣地聆聽他們的需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ckie Chien的沙龍
1.6K會員
854內容數
這個出版專題的內容能讓大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看看我是如何克服心魔,或者是無法克服心魔的窘態,正如同災難投資法那本書,並不是一本歌功頌德自己的投資法有多厲害,而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如何從不斷的犯錯中,找出問題的關鍵,並逐漸改善自己個性的缺失,也讓自己投資報酬率愈來愈好的過程。
Jackie Chi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先說結論: 獲利下滑。 但Q1持續資本支出、合約負債增加、存貨體質良好,前景值得期待。 財務穩健 114年3月31日現金及約當現金為1,158,343仟元(約11.58億元),113年3月31日為1,053,166仟元。 增幅為(1,158,343-1,053,166)/1,053,166
Thumbnail
2025/05/02
先說結論: 獲利下滑。 但Q1持續資本支出、合約負債增加、存貨體質良好,前景值得期待。 財務穩健 114年3月31日現金及約當現金為1,158,343仟元(約11.58億元),113年3月31日為1,053,166仟元。 增幅為(1,158,343-1,053,166)/1,053,166
Thumbnail
2025/05/01
G-AI輔助分析方法 財報分析檢查表(Claude.ai) 台達電子電源及零組件事業群分析(Claude.ai) 台達電子四大事業群 2024-2025 Q1營收比較(Claude.ai) 台達電 AI相關電源產品預計將佔2025年總營收13-14%是否正確(Felo.ai) 台達電公司的
Thumbnail
2025/05/01
G-AI輔助分析方法 財報分析檢查表(Claude.ai) 台達電子電源及零組件事業群分析(Claude.ai) 台達電子四大事業群 2024-2025 Q1營收比較(Claude.ai) 台達電 AI相關電源產品預計將佔2025年總營收13-14%是否正確(Felo.ai) 台達電公司的
Thumbnail
2025/04/28
今天應許老師的邀約,來到東吳大學講授一場G-AI輔助分析財報的課程。 原本以為學生是資訊背景,結果現場一問,才發現是政治系、心理系、社會系、日文系等科系的學生,來上商學院跨領域的課程。 AI時代,學生出了校園,會不知道怎麼找工作,這些學員一出社會,馬上面對的就是各企業瘋狂導入AI,不會AI的學生
Thumbnail
2025/04/28
今天應許老師的邀約,來到東吳大學講授一場G-AI輔助分析財報的課程。 原本以為學生是資訊背景,結果現場一問,才發現是政治系、心理系、社會系、日文系等科系的學生,來上商學院跨領域的課程。 AI時代,學生出了校園,會不知道怎麼找工作,這些學員一出社會,馬上面對的就是各企業瘋狂導入AI,不會AI的學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盡量好好地多存點錢,多關注一下政府的長照計畫。有空了解一下,越蓋越多的安養中心。
Thumbnail
盡量好好地多存點錢,多關注一下政府的長照計畫。有空了解一下,越蓋越多的安養中心。
Thumbnail
「熟齡照護」已經成為台灣這個高齡社會中的重要議題,尤其在子女盡孝,與本身的家庭與工作間,該如何找到平衡點?《新孝道》這個觀念的出現,其實就是因應這樣的困境所形成而來。
Thumbnail
「熟齡照護」已經成為台灣這個高齡社會中的重要議題,尤其在子女盡孝,與本身的家庭與工作間,該如何找到平衡點?《新孝道》這個觀念的出現,其實就是因應這樣的困境所形成而來。
Thumbnail
前言 2022-12-06的聯合報,有篇薛承泰寫的<「養兒妨老」的獨老危機>。意思是台灣有"獨老"的危機,而且,以往社會有「養兒防老」:老後存款不多,年金又少,無法應付生活開銷,但因子女較多,每人拿一點孝親費,就能生活無虞,甚至還能有點餘款;然而,那種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要注意的是「養兒妨老」或
Thumbnail
前言 2022-12-06的聯合報,有篇薛承泰寫的<「養兒妨老」的獨老危機>。意思是台灣有"獨老"的危機,而且,以往社會有「養兒防老」:老後存款不多,年金又少,無法應付生活開銷,但因子女較多,每人拿一點孝親費,就能生活無虞,甚至還能有點餘款;然而,那種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要注意的是「養兒妨老」或
Thumbnail
長照計畫會產生,其實也反應了台灣社會需要去思考整體人口老化的問題,勞動輸出人口少了,需要被照顧的人多了。 那另一層面,其實很多人是經濟狀況不佳,只能提供被照顧者基本的能活下來的照顧。台上一位講師曾經訪視一位偏遠地區的阿嬤,阿嬤跟他說他想趕快死時,他真的沒辦法說什麼。
Thumbnail
長照計畫會產生,其實也反應了台灣社會需要去思考整體人口老化的問題,勞動輸出人口少了,需要被照顧的人多了。 那另一層面,其實很多人是經濟狀況不佳,只能提供被照顧者基本的能活下來的照顧。台上一位講師曾經訪視一位偏遠地區的阿嬤,阿嬤跟他說他想趕快死時,他真的沒辦法說什麼。
Thumbnail
在疫情風暴來臨前,原本得以透過日照中心的社交活動與照護服務,讓失智老人有機會走動暖身、上課互動,也讓夜間與周末忙於照護的家人能因而獲得喘息時間。五月中開始,從雙北到六都及老人比率特別高的幾個縣市,陸續宣布暫停日照活動。如同學校關閉孩童返家一樣,失智老人的家屬成為24小時的照護承擔者,毫無喘息的機會。
Thumbnail
在疫情風暴來臨前,原本得以透過日照中心的社交活動與照護服務,讓失智老人有機會走動暖身、上課互動,也讓夜間與周末忙於照護的家人能因而獲得喘息時間。五月中開始,從雙北到六都及老人比率特別高的幾個縣市,陸續宣布暫停日照活動。如同學校關閉孩童返家一樣,失智老人的家屬成為24小時的照護承擔者,毫無喘息的機會。
Thumbnail
返鄉後,面臨腳色的轉換,在家的時間變多了,家人相處的時間也變多了,會遇到甚麼狀況呢? 臨床心理師黃耀庭分析,台幹回台若就業不順、待在家,就要面對跟老婆、小孩重建關係的課題,然而,中高齡男性卻也是最吝於尋求協助的族群,沒處理好,問題很快浮出檯面。 文章出處: https://www.busin
Thumbnail
返鄉後,面臨腳色的轉換,在家的時間變多了,家人相處的時間也變多了,會遇到甚麼狀況呢? 臨床心理師黃耀庭分析,台幹回台若就業不順、待在家,就要面對跟老婆、小孩重建關係的課題,然而,中高齡男性卻也是最吝於尋求協助的族群,沒處理好,問題很快浮出檯面。 文章出處: https://www.busin
Thumbnail
(圖說:這個秋天,只能看著舊照片,用記憶去旅行了啊! 〔1〕 「有句成語叫『衣錦還鄉』,這句話,擺到現代根本不是適用,畢竟,混得好的,有誰要回鄉呢!」帶著三分酒意,朋友B對大叔這麼說。 〔2〕 不是沒嚐過衣錦還鄉的滋味。 1987年政府開放大陸探親,隔年,B的老爸辦理了提前退休,帶著媽媽跟大哥一起返
Thumbnail
(圖說:這個秋天,只能看著舊照片,用記憶去旅行了啊! 〔1〕 「有句成語叫『衣錦還鄉』,這句話,擺到現代根本不是適用,畢竟,混得好的,有誰要回鄉呢!」帶著三分酒意,朋友B對大叔這麼說。 〔2〕 不是沒嚐過衣錦還鄉的滋味。 1987年政府開放大陸探親,隔年,B的老爸辦理了提前退休,帶著媽媽跟大哥一起返
Thumbnail
我十五歲那年,成了遊子。我在雲林的鄉下出生長大,十五歲那年考上北一女,就隻身離家北上,展開遊子的生活。學校沒有宿舍,我在外租屋。沒有家人在身邊,吃不到母親預備的飯菜,心情十分落寞孤單。當年交通不是那麼便利,家裡也還有弟弟妹妹,父母難得北上來看我。那一年,因為想家,常常在租屋處,痛哭流涕。
Thumbnail
我十五歲那年,成了遊子。我在雲林的鄉下出生長大,十五歲那年考上北一女,就隻身離家北上,展開遊子的生活。學校沒有宿舍,我在外租屋。沒有家人在身邊,吃不到母親預備的飯菜,心情十分落寞孤單。當年交通不是那麼便利,家裡也還有弟弟妹妹,父母難得北上來看我。那一年,因為想家,常常在租屋處,痛哭流涕。
Thumbnail
我38歲之前一直生活在中國大陸,之後的十幾年生活在歐洲和美國。但是,沒有想到,我那心中揮之不去的鄉愁,卻在台灣。
Thumbnail
我38歲之前一直生活在中國大陸,之後的十幾年生活在歐洲和美國。但是,沒有想到,我那心中揮之不去的鄉愁,卻在台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