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養兒防老」不是理想,是必要(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十五歲那年,成了遊子。
我在雲林的鄉下出生長大,十五歲那年考上北一女,就隻身離家北上,展開遊子的生活。學校沒有宿舍,我在外租屋。沒有家人在身邊,吃不到母親預備的飯菜,心情十分落寞孤單。當年交通不是那麼便利,家裡也還有弟弟妹妹,父母難得北上來看我。那一年,因為想家,常常在租屋處,痛哭流涕。
離開鄉下到城市求學,從父母的角度來看,這帶給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希望;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這是追求成功的機會,必須好好把握。為了所謂的成功,父母和子女,都覺得這是最好的安排。
可是,每次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到了要離家的那天,父母送我去車站,開車前那一刻的揮手,總讓我揪心。父母和子女,如果可以不用分開,該有多好。離鄉背井,究竟是為了什麼?
chuttersnap null on Unsplash
為了求學,為了找工作,鄉村的孩子不得不離家到很遠的地方去,因為一般人認為的好學校和好工作,大多在城市裡。孩子會往城市去,大多是父母的鼓勵和安排。當父母還年輕,身體還硬朗時,最在乎子女是否能就讀好學校,畢業後能不能找到好工作,然後找到好對象成家。父母並不希望子女回來鄉下。
但是,當父母年老多病,甚至失能時,心裡會開始想念子女,私下希望子女能回到自己身邊,卻不敢開口,因為大家會說這樣的要求太自私。
從子女的角度來看,年少時,在父母的資助和鼓勵下,到遠處求學和工作,習慣了異地的生活,也喜歡上異地的生活,加上工作得來不易,無法輕易放下。但眼看著父母逐漸老去,需要陪伴與照顧,自己卻遠在異地,內心只有虧欠和掙扎。
我的父親身體一向健康,沒想到晚年突患重症。當時,我只能勤搭高鐵,南北奔波探視,能做的事實在太少。我自己也有家庭的責任,有四個孩子要照顧,無法離家太久。但父親已經走到人生最後一段路,我必須多回去看看他。
Gigi null on Unsplash
我無法斷然拋下台北的一切,舉家南遷,但內心多麼渴望能夠多陪陪父母。父母的需要,跟我自己家庭的需要,互相拔河。
我成了所謂的「不孝女兒」,但我身不由己,因為這是一步步走來的漫長過程,也是一個惡性循環:父母年輕時,把子女送到遠處追求出人頭地的機會;而子女最終也習慣了大都會的生活,不想再回鄉下,或是無法回到鄉下謀生。等到父母年老,開始期盼子女能回來承歡膝下,但子女已經在外地成家立業,有自己的責任和牽絆。父母內心失望,子女內心虧欠......在兩難的情況下,雙方都難受。
回想古時的大家族生活,多令人羨慕。在古猶太文化中,如果兒子要成家,父親會在自家的主屋旁邊,加蓋一間屋,給兒子和媳婦住。在古中國文化中,也是全家人住在一個大宅院中,各家有自己的屋,但都在一起,有時甚至一起吃飯。那是一種強大的家庭支援系統,若有一家的男人失業,不怕馬上沒飯吃。若有一家的女人生孩子,或是需要有人幫忙看孩子,家族中其他的女人都能來幫忙。
今天大多是小家庭,不再有這樣的家庭支援系統,一切都要靠自己。一家之主失業,生活無著落,逼得全家燒炭自殺。這樣的新聞太常見了。
我不希望自己年老後,只有老伴,沒有兒孫圍繞,甚至老伴若是先走,自己成了獨居老人,或是被送到安養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3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買農地、蓋農舍、過農莊生活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0K會員
309內容數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蓋了一間農舍 的其他內容
李老今年七十歲,老伴兒六十八歲。退休前,李老夫婦都是省城電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李老的兩個兒子,一個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一個畢業於清華大學, 之後繼續深造,取得了高學歷後,如今都在北京定居。  
買農地、蓋農舍這條路,充滿挑戰,難度高,很多人可能因此卻步,不敢奢想有一天能夠離開都市,回歸單純的鄉間生活。 其實想過鄉居生活,不見得要買農地、蓋農舍,尤其目前蓋農舍的門檻如此難跨,實在沒有必要跟自己過不去。如果預算許可.......
我們一家六口從台北移居台東,買農地,耕種作物,取得蓋農舍的資格,到農舍完工入住,一共花了四年的時間。搬進農舍兩個月後,武漢肺炎爆發。而兩個月後的今天,疫情在全球各地越演越烈,對生活造成的衝擊空前之大,令人難以置信。居住台東偏鄉,生活日用品和各類乾糧大多靠網購的我們,最近開始買不到衛生紙.....
兩年前,有一天下午,先生帶著三個孩子在農地上幹活。突然間,聽到一陣非常淒厲的狗叫聲,像是垂死前的哀號。老二緊張的說:「聽起來像是我們的狗咪咪!」那叫聲是從農地北方傳來,跟我們的農地,隔著一道深大約十幾公尺的河谷。 先生聞言立刻快速掄起一把開山刀和一把大剪子.......
我們這六口之家,每天早餐都需要煎七個荷包蛋,一個月需要用到210個蛋,這還不算偶爾煮個蛋花湯或炒個蕃茄炒蛋。 為什麼這麼仔細計算每個月需用的蛋量呢? 因為,好的蛋,實在不便宜。 我們是買沒施打抗生素和荷爾蒙的雞蛋,價格相對高很多。我們喜歡向附近的養雞人家買蛋,但如果他們的蛋量不夠,我們就需要網購。
四年前,我們剛搬到台東時,收入尚未穩定,各樣的支出卻十分驚人。存褶裡的錢,大多是要留著兩年後蓋房子用的,雖然有撥出一些預算,在收入青黃不接的時期做為補貼生活費之用,但是燒錢之快,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原因大約如下:
李老今年七十歲,老伴兒六十八歲。退休前,李老夫婦都是省城電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李老的兩個兒子,一個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一個畢業於清華大學, 之後繼續深造,取得了高學歷後,如今都在北京定居。  
買農地、蓋農舍這條路,充滿挑戰,難度高,很多人可能因此卻步,不敢奢想有一天能夠離開都市,回歸單純的鄉間生活。 其實想過鄉居生活,不見得要買農地、蓋農舍,尤其目前蓋農舍的門檻如此難跨,實在沒有必要跟自己過不去。如果預算許可.......
我們一家六口從台北移居台東,買農地,耕種作物,取得蓋農舍的資格,到農舍完工入住,一共花了四年的時間。搬進農舍兩個月後,武漢肺炎爆發。而兩個月後的今天,疫情在全球各地越演越烈,對生活造成的衝擊空前之大,令人難以置信。居住台東偏鄉,生活日用品和各類乾糧大多靠網購的我們,最近開始買不到衛生紙.....
兩年前,有一天下午,先生帶著三個孩子在農地上幹活。突然間,聽到一陣非常淒厲的狗叫聲,像是垂死前的哀號。老二緊張的說:「聽起來像是我們的狗咪咪!」那叫聲是從農地北方傳來,跟我們的農地,隔著一道深大約十幾公尺的河谷。 先生聞言立刻快速掄起一把開山刀和一把大剪子.......
我們這六口之家,每天早餐都需要煎七個荷包蛋,一個月需要用到210個蛋,這還不算偶爾煮個蛋花湯或炒個蕃茄炒蛋。 為什麼這麼仔細計算每個月需用的蛋量呢? 因為,好的蛋,實在不便宜。 我們是買沒施打抗生素和荷爾蒙的雞蛋,價格相對高很多。我們喜歡向附近的養雞人家買蛋,但如果他們的蛋量不夠,我們就需要網購。
四年前,我們剛搬到台東時,收入尚未穩定,各樣的支出卻十分驚人。存褶裡的錢,大多是要留著兩年後蓋房子用的,雖然有撥出一些預算,在收入青黃不接的時期做為補貼生活費之用,但是燒錢之快,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原因大約如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這一代中老年人,常常需要面對父母年老的照顧需求,甚至是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自己的工作壓力。 疲累時似乎難免會心生抱怨,為何其他兄弟姊妹袖手旁觀、或做得不多,責任都由自己在承擔,財產權利等卻未必等比例。 從五年前與母親一起照顧父親,就訂下一個立場, 設想自己是獨生子女。
Thumbnail
法律允許父母要求成年或已婚未成年子女搬離家中,也就是「由家分離」的程序,需基於正當理由提出申請。主要考慮子女的家庭貢獻和自我維持能力。透過此種法律程序,法律旨在解決家庭成員間的矛盾,促進家庭關係和諧,同時強調成年子女的自立責任。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別因為自己選擇做對的事而內疚。」 – 《白日之下》這一句,是我對下一代的期望。但願這期望沒有耽誤她的人生路。 「你知道為甚麼Asian parents都多要子女讀專業學科畢業後當專業人士嗎?」女兒說因想子女生活安定能賺錢養活自己。「同意,不過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如果逐漸年老的父母,因為怕打攪、麻煩子女,就自己主動表示以後要去住養老院。這個父母會想自己要去養老院,他不要麻煩子女;或如果感染瘟疫就算是救好了,也怕自己身體狀況變得相當不好,麻煩子女,就跟子女交代不要搶救。這個年老的人已經有問題,他已經被傷心了,做子女的自己要檢討。要去檢視正常老人不講
這一代中老年人,常常需要面對父母年老的照顧需求,甚至是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自己的工作壓力。 疲累時似乎難免會心生抱怨,為何其他兄弟姊妹袖手旁觀、或做得不多,責任都由自己在承擔,財產權利等卻未必等比例。 從五年前與母親一起照顧父親,就訂下一個立場, 設想自己是獨生子女。
Thumbnail
法律允許父母要求成年或已婚未成年子女搬離家中,也就是「由家分離」的程序,需基於正當理由提出申請。主要考慮子女的家庭貢獻和自我維持能力。透過此種法律程序,法律旨在解決家庭成員間的矛盾,促進家庭關係和諧,同時強調成年子女的自立責任。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別因為自己選擇做對的事而內疚。」 – 《白日之下》這一句,是我對下一代的期望。但願這期望沒有耽誤她的人生路。 「你知道為甚麼Asian parents都多要子女讀專業學科畢業後當專業人士嗎?」女兒說因想子女生活安定能賺錢養活自己。「同意,不過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