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永續建築專題]不再與水相爭,而是與水共生:漂浮建築與漂浮城市(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現今全球許多國家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以及愈來愈強烈的氣候變遷,都面臨著極為嚴重的水患,像是去年,日本因破紀錄暴雨,發生的嚴重水災,造成了近兩百人身亡。台灣一直以來也飽受水患所苦,即便隨著政府及人們越加的重視,這樣的現況卻似乎沒有好轉。

傳統的治水方式,是全面加強河流與海岸的整治,這種方式基本上和建起更高的堤防,擋住洪水沒什麼兩樣,而且這樣對於河流、海岸原有的生態,也會有重大的影響,促使這些地方被水泥化。這樣的防洪方式,長遠來看,無力於改善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越加嚴重。如果回到源頭重新思考。或許水患最根本的原因,很大部分是因為過去人們對於自然的不了解,導致人與水爭地的情況成出不窮。

為了因應不斷成長的人口,人們需要更多的土地。包含新加坡、日本的東京、荷蘭等許多國家,都有不少人居住在填海造陸的土地上。另一方面,許多原本隨著季節的變動,河水會自然流向的區域,被經過人為整治,拿來使用。水的流向本來就難以改變,如果沒有適當的處理,只是一味地和水搏鬥,終究改變不了水患的威脅,也因此,生活在此類地區的人時常飽受水災所苦。


荷蘭的自然防洪思維

要解決水患的問題,我們仍需要改變過去這種與水相爭的模式,走向與水共生。根據社企流的專題報導,幾個世紀來一直與水相爭的荷蘭,雖然在1930年代完成了位於荷蘭南海的「亞斯浪大堤」,並將那塊土地拿來做現代農業發展,解決了荷蘭在當時的糧食自給率問題。

但即使受到大堤保護,在1950年代,荷蘭仍然發生了他們史上最嚴重的水災,河水沖垮了堤防,近兩千人因而身亡。經過多次嚴重水患以後,荷蘭決定放棄過去與水相抗的生活模式,尋求與水共存的契機。

他們於2008年在萊茵河流域開始執行「還地於河」(Room for the River)計畫,這個計畫直接放棄了過去不斷補強堤防,阻擋洪水的做法,而是將堤防往後移,把原本拿來發展農業的區域還給河流,讓這裡回歸自然狀態。這樣一來,河水與堤防之間有了這個緩衝地帶,就不會再造成威脅。

raw-image

漂浮建築

「還地於河」這個計畫固然有用,但對於地狹人稠的都市來說,顯然難以實行。因此荷蘭進一步發展出漂浮建築、乃至漂浮社區。荷蘭至今已經有數十個漂浮社區,未來甚至可望發展漂浮城市。隨著海平面上升,不少城市都面臨著水患威脅,如果未來城市能建在海上,這自然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做法。 不但城市不再受水災所苦,讓城市真正與水共生,同時對於生態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漂浮的整體概念大致如下,在漂浮屋的底下,有一個浮動的漂浮平台,是漂浮屋的基座。這個平台是採用中空的混泥土製成,以增強平台的浮力,為了讓平台不要隨意浮動,四周會打入樁子,然後再使用套環,把平台與樁子像鐵鍊一樣扣再一起,這樣平台既不會飄移,建築也能跟著水位自然升降。在平台之上的建築,大致與一般建築並無太大差異。目前已有的漂浮社區,是以多個漂浮平台組成,未來進步擴爭漂浮平台,有望建造一座漂浮城市。

raw-image


活起來的漂浮城市

介紹完漂浮建築的概念與優點,讓我們來想像一下,一座浮動的城市會是什麼樣子。漂浮城市最為特別的一點,是它打破了城市靜態的侷限,普遍城市要做都市更新或改造是一個非常困難且龐大的工程,但漂浮城市並沒有這個問題,因為比起地形複雜又靜止的陸地,水是動態且性質單純的。漂浮城市可以依據不同季節、不同時刻的需求,增加或減少城市規模。只要新增漂浮平台,自然就可以擴大城市,而若想把城市縮小,反之即可。

荷蘭目前計劃在2040年會完成一座漂浮市區,到時預計會有1200戶人將住在水上。未來如果漂浮城市廣泛出現在世界各地,這的確很值得期待。但筆者個人認為,現今我們仍然需要持續觀察,畢竟現在還沒有任何一座漂浮城市誕生,如果未來如果真的有的話,相關的防護措施,包含海流的變動因素、建築與漂浮平台的保養,以及漂浮城市與陸地的距離該怎麼衡量等等。究竟該如何安排,這值得我們關注與思考。

責任編輯:曹立寬 核稿編輯:賴澤霖

前往粉專了解更多

閱讀更多:

六零年代後 一個嶄新的契機:綠色建築的誕生(一)

拾回在時間長河漂流的瑰麗 商行不僅賣商品也賣故事

荷蘭again! 不再需要買電燈 我們,要買「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的沙龍
79會員
316內容數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2025/04/27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Thumbnail
2025/04/27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Thumbnail
2025/04/26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Thumbnail
2025/04/26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Thumbnail
2025/04/23
歐盟於2023年5月6日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這是全球首個針對進口產品碳排放徵收額外費用的機制,旨在防止企業將生產轉移至環保標準較低的國家。
Thumbnail
2025/04/23
歐盟於2023年5月6日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這是全球首個針對進口產品碳排放徵收額外費用的機制,旨在防止企業將生產轉移至環保標準較低的國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探討日本面對南海海槽地震威脅,提出以「安全」為核心,重新規劃國土的新思路。日本應重視低災害風險地區的發展潛力,如日本海沿岸和內陸地區,並以歷史人口變遷為例,說明人口分佈並非一成不變。過度集中發展的風險,主張建設「日本海側國土軸」,以實現區域均衡。重新思考交通建設的優先順序,並提出應對人口減少的策略。
Thumbnail
探討日本面對南海海槽地震威脅,提出以「安全」為核心,重新規劃國土的新思路。日本應重視低災害風險地區的發展潛力,如日本海沿岸和內陸地區,並以歷史人口變遷為例,說明人口分佈並非一成不變。過度集中發展的風險,主張建設「日本海側國土軸」,以實現區域均衡。重新思考交通建設的優先順序,並提出應對人口減少的策略。
Thumbnail
來荷之前就知道荷蘭填海造陸聲名遠播,原來早在「南海工程」之前,他們便已有數百年的在湖泊周圍築堤、排空湖水、轉蒼海為沃田的經驗; 有鑑於19世紀下半葉人口激增,對農牧業土地需求不斷增加,所以在上世紀之初 -- 想要"玩更大"? -- 便開始規劃「南海工程」。
Thumbnail
來荷之前就知道荷蘭填海造陸聲名遠播,原來早在「南海工程」之前,他們便已有數百年的在湖泊周圍築堤、排空湖水、轉蒼海為沃田的經驗; 有鑑於19世紀下半葉人口激增,對農牧業土地需求不斷增加,所以在上世紀之初 -- 想要"玩更大"? -- 便開始規劃「南海工程」。
Thumbnail
全球氣候變遷肇因於歐美工業國家對自然環境的剝削,這些國家的財富也建立在自然環境的衰敗上,如今科學界大聲疾呼氣候變遷對全人類造成衝擊,富裕的工業國家​卻沒有真正負起責任。工業國家稱氣候變遷為(將會發生的)威脅,但對帛琉等島國來說,氣候變遷的惡果就是他們現在每天必須面對的現實。
Thumbnail
全球氣候變遷肇因於歐美工業國家對自然環境的剝削,這些國家的財富也建立在自然環境的衰敗上,如今科學界大聲疾呼氣候變遷對全人類造成衝擊,富裕的工業國家​卻沒有真正負起責任。工業國家稱氣候變遷為(將會發生的)威脅,但對帛琉等島國來說,氣候變遷的惡果就是他們現在每天必須面對的現實。
Thumbnail
荷蘭武裝帆船重新集結,再次與漢人發戰鬥。搶奪物資燒毀村莊,掠取海上商船財寶,強壓無辜村民成為俘虜,更將俘虜帶往澎湖強迫建造城堡,築城中死亡1300漢人。城堡建造完成後,榨乾最後僅存的價值,將這些人送往萬丹販售為奴。
Thumbnail
荷蘭武裝帆船重新集結,再次與漢人發戰鬥。搶奪物資燒毀村莊,掠取海上商船財寶,強壓無辜村民成為俘虜,更將俘虜帶往澎湖強迫建造城堡,築城中死亡1300漢人。城堡建造完成後,榨乾最後僅存的價值,將這些人送往萬丹販售為奴。
Thumbnail
在檳威大橋以北的地方有一處豐富的海草床生態,是介於檳島與威省之間的淺灘,稱為中途灘(Middle Bank)。漲潮時海水會將中途灘淹沒,只有退潮時才會讓這片125英畝的淺灘浮現,因此在這裡開船的漁民都會特別注意。
Thumbnail
在檳威大橋以北的地方有一處豐富的海草床生態,是介於檳島與威省之間的淺灘,稱為中途灘(Middle Bank)。漲潮時海水會將中途灘淹沒,只有退潮時才會讓這片125英畝的淺灘浮現,因此在這裡開船的漁民都會特別注意。
Thumbnail
天降大雨,淹沒大地,人怎麼辦?挪亞方舟只是神話嗎? 孟加拉有「兩極」,人口密度極高和國民所得極低!麻煩來自「水」,雨量極高,土地極低!孟加拉在恆河下游,有肥沃的三角洲。但國土有85%在海平面10公尺以下...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天降大雨,淹沒大地,人怎麼辦?挪亞方舟只是神話嗎? 孟加拉有「兩極」,人口密度極高和國民所得極低!麻煩來自「水」,雨量極高,土地極低!孟加拉在恆河下游,有肥沃的三角洲。但國土有85%在海平面10公尺以下...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1604年秋天,三艘荷蘭克拉克大帆船來到澎湖灣,和明朝對戰、在東亞劫掠,從此改變了澎湖與台灣的命運。 大航海時代開啟,歐洲人相繼東來,交織成無比複雜,精彩萬分的悲喜劇。海盜與海商勾心鬥角,日本豐臣秀吉想征服世界而征戰朝鮮,明朝大將帶領水師對戰荷蘭紅毛船,歐洲崛起大國將內部戰爭延伸至海外殖民地。
Thumbnail
1604年秋天,三艘荷蘭克拉克大帆船來到澎湖灣,和明朝對戰、在東亞劫掠,從此改變了澎湖與台灣的命運。 大航海時代開啟,歐洲人相繼東來,交織成無比複雜,精彩萬分的悲喜劇。海盜與海商勾心鬥角,日本豐臣秀吉想征服世界而征戰朝鮮,明朝大將帶領水師對戰荷蘭紅毛船,歐洲崛起大國將內部戰爭延伸至海外殖民地。
Thumbnail
魚雷浮標相當於船上的救生圈,可用於自救或救助他人。 在台灣地區,所有舉辦海泳活動的主辦單位,對於海泳的服裝規定雖並不一致,但均規定魚雷浮標這一項是每位泳者的必備器具,足見魚雷浮標的重要性。
Thumbnail
魚雷浮標相當於船上的救生圈,可用於自救或救助他人。 在台灣地區,所有舉辦海泳活動的主辦單位,對於海泳的服裝規定雖並不一致,但均規定魚雷浮標這一項是每位泳者的必備器具,足見魚雷浮標的重要性。
Thumbnail
台灣人一談到挪威想到的會是什麼?或許是賞極光或是雷神索爾,喜歡政治的人或許會說挪威模式,喜歡歷史的人或許會說維京人,但喜歡地理的人會說挪威連綿不絕、深部見底的峽灣。挪威為了要連接整個西海岸線, 建造了一個個極度艱難、所費不貲甚至可以用夢幻來形容,卻對於整個地區有顯著影響的交通基礎建設。
Thumbnail
台灣人一談到挪威想到的會是什麼?或許是賞極光或是雷神索爾,喜歡政治的人或許會說挪威模式,喜歡歷史的人或許會說維京人,但喜歡地理的人會說挪威連綿不絕、深部見底的峽灣。挪威為了要連接整個西海岸線, 建造了一個個極度艱難、所費不貲甚至可以用夢幻來形容,卻對於整個地區有顯著影響的交通基礎建設。
Thumbnail
現今全球許多國家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再加上氣候變遷越演越烈,這些地方都面臨著極為嚴重的水患,像是去年,日本因破紀錄暴雨,發生的嚴重水災,造成了近兩百人身亡。台灣一直以來也飽受水患所苦,即便隨著政府及人們越加的重視,這樣的現況卻似乎沒有好轉...
Thumbnail
現今全球許多國家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再加上氣候變遷越演越烈,這些地方都面臨著極為嚴重的水患,像是去年,日本因破紀錄暴雨,發生的嚴重水災,造成了近兩百人身亡。台灣一直以來也飽受水患所苦,即便隨著政府及人們越加的重視,這樣的現況卻似乎沒有好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