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東印度公司與台灣貿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荷蘭人在台灣的轉口貿易,受到鄭成功的競爭,有許多貿易品無法順利取得,所以必須跳過台灣找尋新的貿易路線,使得台灣作為轉口站的功能逐漸減低。
壹、生絲路線
1640年後鄭芝龍也往日本競爭生絲貿易,荷蘭人無法在台灣獲得足夠的中國生絲。日本白銀的獲得也跟著減少。荷蘭人轉而在東京(越南)購買越南生絲,1643年公司運送到日本的越南生絲就已經超過中國生絲的數量。然而華商在越南的競爭勢力亦不小,到1650年初,東京生絲的利益也逐漸減少。公司也試著運送波斯以及孟加拉的生絲到日本,但波斯的生絲在日本不受歡迎,而孟加拉的生絲成本較低,於是荷蘭人大量購買孟加拉的生絲銷往日本。1653年公司由孟加拉輸往日本的生絲已經超越由越南輸往日本的生絲。從1655年開始,有些年甚至根本沒有來自東京的生絲。1653-1660年8年間,荷蘭人輸入日本的生絲之中,孟加拉生絲除了在1654年占56%以外,其餘7年全都高達60%以上,更有1658、1660兩年間的生絲全都來自孟加拉的紀錄。
據統計,1637年公司輸往日本的中國生絲與華人輸往日本的中國生絲比率是93%與7%;但是到1662年的比率變成8%與92%,數字完全倒過來,也就是荷蘭人利用台灣轉運中國生絲到日本的功能消失。但是,公司輸往日本的生絲總數與華人輸往日本的生絲總數,在1650年代約是40%與60%,顯然大部分來自孟加拉。
貳、金銀路線
黃金是荷蘭從中國取得的主要貨物之一,供給印度一帶。華商也經常用黃金到台灣來換取貨物,雖然鄭芝龍控制貿易,對黃金輸入台灣帶來影響。不過黃金是輸往印度半島,華商當時沒有這條貿易路線,為了利益,還是會將黃金賣給荷蘭人,只是荷蘭人的購買價格沒有以前理想。
鄭成功與荷蘭人對立後,荷蘭人的黃金收入經常不如預期。但是數量仍比1640年代多。1655-1656年,鄭成功與滿州人戰爭,在中國炒作黃金,派人到處收購黃金,迫使台灣提高黃金收買價格,黃金的利潤少,減低荷蘭人的利潤,降低購買慾望。
白銀方面,日本的白銀主要是用來交換中國的生絲。後來中國生絲運到台灣愈來愈少,日本運到台灣的白銀也減少。荷蘭人逐漸將生絲採購重點漸漸移向越南以及印度,白銀的使用也漸漸移向該地方。1647年荷蘭人的報吿,運往東京的日本白銀約運到台灣白銀的6.5倍。1651年12月更報吿,台灣因為貿易蕭條,不需要平常數量的資金。
1641-1654年,當時公司輸入的日本物資每年約有12.8百萬盾,其中有54%為生絲或絲織品。約有一半,超過3.5百萬盾直接來自東京越南,運到日本交換日本銀。公司由日本輸出的銀,每年有1/4,約1.5百萬盾,輸向東京,其中80%是購買東京生絲到日本去賣,其餘買絲的半成品。
孟加拉方面,公司從1656年開始將日本白銀使用於孟加拉,以確保孟加拉生絲的購買,運回歐洲的生絲也以孟加拉為主。1656-1672年,公司的生絲主要來自孟加拉。
參、砂糖貿易路線
台灣早期並不生產砂糖,荷蘭人透過進口中國砂糖到台灣,然後再轉運出去,運銷的地點以日本為主。1636年台灣也輸出自行生產的砂糖,後來砂糖受到中國砂糖銷往日本的競爭,日本的砂糖市場利益下降。台灣的蔗糖工業乃將製成的糖漿大量運往中國加工,從1648年起,每月有數百擔的糖漿輸出。1650年代初期,台灣行政當局便不斷地降低砂糖的收購價錢,顯然台灣的砂糖生產在中國的競爭之下,已經過剩,銷往日本的砂糖受到中國砂糖的競爭,無法再成為有力的貿易品。
1655年以後台灣的砂糖,除了作為壓艙運往日本之外,一部分未加工的糖水也運往中國。另外,公司找到另一條貿易路線,將大部分砂糖銷往波斯。1657年砂糖運到波斯的利益是96.75%,1658年的利益是194%。改變了貿易路線與市場,讓台灣的製糖工業可以存續下來。荷蘭從台灣撤退之後,仍然在巴達維亞經營製糖工業。
肆、台灣與中國的貿易品
1650年代以後,台灣輸出到中國的貨物,東南亞運來的香料因為鄭成功的競爭利益減少,剩下的是本地生產鹿產品、魚品為主,後來連砂糖也成為輸出中國的產品。
魚類:台灣輸出到中國最固定的是鹿產品以及魚類。魚類以冬季的烏魚為主。大約12月就會有戎克船來捕烏魚,持續到3月。一般是到南部去,範圍大約到恆春。捕到的魚主要銷售到中國。以中國漁夫為主,而且沒有荷蘭人的競爭,數量一直很穩定。
鹿製品:鹿製品並不限定在冬季,而且是台灣壟斷後再輸出中國,也不會涉及外銷上中國的競爭問題。1650年代中國戰亂,台灣輸出的鹿肉可作為中國人民糧食的補助品。
至於中國運到台灣的轉口貿易品生絲、黃金數量減少。特別是生絲,荷蘭人幾乎無法取得。主要轉口貿易品減少,但是日常生活品如菸草、酒、日常用品等卻增加。
運到台灣酒類相當多,而且種類多。日本學者中村孝志認為有人比較有閒暇,消費不同的酒類。另外相當多日常用品輸入,包括瓷器、鐵鍋、草蓆、女用鞋子。建築用品有瓦、鐵釘。還有鐵犁、糖鍋、石臼等。另外中國人增多,死亡的祭祀用品也輸入,如棺木、棺材板以及拜拜的金紙等。中村孝志認為輸入這些日常用品與漢人社會發展有關,認為台灣的中國人逐漸增多,社會也多樣化,所以輸入各項生活日常用品給台灣的中國人使用。另外,酒類與菸草也大量提供給原住民。
因此,1650年代,荷蘭人在台灣拿不到中國生絲,無法換取日本的白銀,而以孟加拉生絲取代中國生絲運送到日本。這條航路逐漸跳過台灣,嚴重影響台灣作為貿易轉運站的地位。
轉口貿易貨品減少,相對地,台灣輸出到中國的貨品以台灣生產居多。中國輸入到台灣的貨品,則是供應台灣正在擴大的漢人社會以及原住民使用為主。在競爭上,沒有荷蘭人競爭,都是由中國人輸入,台灣逐漸由國際貿易轉向兩岸貿易。
書名:典藏台灣史(三)大航海時代
作者:林偉盛
出版時間:2018年6月
出版社:玉山社出版公司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文化部為培育國內文學創作新秀、提升臺灣文學創作能量,自106年推出獎助創作計畫,創作類型多元,充分展現創作者挑戰不同題材的活力。 期能以「創作成果發表會」展現多元的成果樣貌,除了讓讀者更加認識這些優異的青年創作者之外,也想藉機推廣「青年創作獎助計畫」,吸引更多有志寫作者展開創作計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五○年代被捕的政治犯,每一種社會階層的人都有,如果說他們都在反政府,豈不從知識分子一直到工農階級,全民都在反抗國民黨政府?
外來物品輸入和台灣玉器輸出之間形成的交換體系實有其發展背景,應當是南島人群較早階段遷移或往來所形成的交通體系。這個新形成的交通與交換體系,筆者稱之為「南島之路」,此一環南海東、南半側的交通動線,造成今日台灣南島系原住民的文化與人群構成的重大變遷。
華人離鄉背井移居「萬島之國」印尼,動機與目的不盡相同,有人滿懷雄心壯志,為的是另闖一片新天地;有些出走則是因為母國的環境所逼,為了繼續生存下去而遠離家園。但無論如何浪跡異鄉,遲早都得面對生命的掙扎與抉擇,到底是回溯臍帶的源頭「落葉歸根」?還是毅然決然讓異鄉變家鄉「落地生根」!
當時鳳山戲院專門播電懋公司的電影,電懋衰落後才開始播永華等其他電影公司的片,對手東亞則是以邵氏公司的電影為主,各自的路線分得很清楚。當邵氏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紅遍全台,連鳳山戲院裡的職員小姐都紛紛跑到東亞去一睹樂蒂、凌波的丰采;幾年後,瓊瑤電影當紅,就換成東亞影城的小姐特地跑來鳳山戲院看《彩雲飛》。
臺灣女性投入職場、擔任加工廠女工,其實早從日本時代就已開始。這是因為以在來種鳳梨為原料的工廠,須仰賴人工去除芽目,這是製造過程中唯一無法用機器取代的部分,加之當時臺灣女性的工資低廉,因此未機械化生產的舊式工廠,高度依賴女工進行除芽目等加工工作。
秋季開始的時候,降落馬公機場前,機上就開始廣播著「因受東北季風影響,下飛機時要小心」的提醒,顯然和夏天不同。
五○年代被捕的政治犯,每一種社會階層的人都有,如果說他們都在反政府,豈不從知識分子一直到工農階級,全民都在反抗國民黨政府?
外來物品輸入和台灣玉器輸出之間形成的交換體系實有其發展背景,應當是南島人群較早階段遷移或往來所形成的交通體系。這個新形成的交通與交換體系,筆者稱之為「南島之路」,此一環南海東、南半側的交通動線,造成今日台灣南島系原住民的文化與人群構成的重大變遷。
華人離鄉背井移居「萬島之國」印尼,動機與目的不盡相同,有人滿懷雄心壯志,為的是另闖一片新天地;有些出走則是因為母國的環境所逼,為了繼續生存下去而遠離家園。但無論如何浪跡異鄉,遲早都得面對生命的掙扎與抉擇,到底是回溯臍帶的源頭「落葉歸根」?還是毅然決然讓異鄉變家鄉「落地生根」!
當時鳳山戲院專門播電懋公司的電影,電懋衰落後才開始播永華等其他電影公司的片,對手東亞則是以邵氏公司的電影為主,各自的路線分得很清楚。當邵氏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紅遍全台,連鳳山戲院裡的職員小姐都紛紛跑到東亞去一睹樂蒂、凌波的丰采;幾年後,瓊瑤電影當紅,就換成東亞影城的小姐特地跑來鳳山戲院看《彩雲飛》。
臺灣女性投入職場、擔任加工廠女工,其實早從日本時代就已開始。這是因為以在來種鳳梨為原料的工廠,須仰賴人工去除芽目,這是製造過程中唯一無法用機器取代的部分,加之當時臺灣女性的工資低廉,因此未機械化生產的舊式工廠,高度依賴女工進行除芽目等加工工作。
秋季開始的時候,降落馬公機場前,機上就開始廣播著「因受東北季風影響,下飛機時要小心」的提醒,顯然和夏天不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甘蔗品種的引進與育種簡史 二戰嚴重摧殘台灣糖業 引進N:CO 310 【高糖度、抭病性強、適應性強】特性使台糖起死回生 N:CO 310 的貢獻與影響
Thumbnail
說到威尼斯共和國的貿易,大家可能馬上就會想到中世紀最暴利的國際貿易產品:香料。然而鋼鐵不是一日造就的。威尼斯剛起步時,並不是靠參與人人搶破頭的香料貿易,而是「吃海」:食鹽貿易。 鹽在古代,無論在東西世界,都是穩定好賺的生意。威尼斯既然是坐落在潟湖的諸島上,那就擁有了製造鹽田的天然地理環境。從威尼斯
1661年,鄭成功進攻台灣,漢人政權在台開始形成強勢 1683年,施琅攻下台灣,清朝訂渡臺禁令 1875年,沈葆楨上奏解除禁令 1895年,日本拿到台灣 清朝到日本治台之間200年,平埔媽是17世紀就開始與渡海移民的唐山公成家,然後生出混血後代,到19世紀尾日本時期已經混血6代以上。因為缺乏女性以
治臺後期 清廷對臺灣的消極態度一直要到19世紀中葉才改變,其原因是由於國際環境的改變。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歐洲勢力衝擊著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同意讓臺灣開港通商(安平、淡水),不久又開放打狗和雞籠二港。此後,臺灣的對外貿易相當熱絡,臺灣盛產的茶、蔗糖和樟腦大量出口,這增加了就業
Thumbnail
清治時期 治臺前期 從荷蘭治台時期所引進的西方生產方式、生產項目加上台灣得天獨厚的氣候,稻米一年二熟、三熟。台灣又盛產蔗糖及茶;在水產有烏魚,每年所生產的烏魚子是世界名產,全世界僅有俄羅斯所生產的魚子醬可與比擬;在礦產上又有金、煤、硫磺等;在林產上有極為高貴的檜木木材及樟腦,故在經濟上有極重大的
EP.40 臺灣第一座蔗作移民的糖廠—花蓮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ujjx5t7000501vj1vhke0di 花蓮地區新式糖業的奠基,始自明治32年(西元1899年)的賀田金三郎東臺灣開發計畫,然而其開發過程並非事事順利,究竟
荷西時期 臺灣的信史則大約從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展開統治開始。目前有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最早可上溯至1582年7月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因風擱淺臺灣75天時所寫的三篇文字記錄。 15、16世紀,歐洲國家對外擴張勢力,開闢往東亞的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縮短了亞洲與歐
Thumbnail
上次做完咖啡簡史的筆記,著重在世界方面。這次來記錄台灣咖啡簡史吧~ 荷治~清領時期 1624~1662期間,荷蘭人於台灣殖民,可以說在台灣最早開始喝咖啡的是荷蘭人,但當時也只限於荷蘭人自己飲用,並未在台種植或將喝咖啡的習慣帶入台灣。 1884年(清光緒10年)清朝時期,英商德記洋行從馬尼拉引進
Thumbnail
2000年前羅馬橫掃世界的時期,世界超夯的商品是中國絲綢。絲綢是征服埃及之後,充滿財富的羅馬貴族最想要的奢侈品。 同等重量的絲綢和黃金的價格相同。 羅馬的一位歷史學家寫道:每年流向絲綢之國(漢朝)的黃金達7噸。
Thumbnail
400年前荷蘭人進入臺灣,在此之前原住民曾以簡易方式取得少量的食鹽,以滿足生活上的需求。荷蘭人在臺南留有闢建鹽田的紀錄,至明鄭時期開始曬鹽,是臺灣鹽業發展的濫觴。歷經清領、日治時期至二戰後等不同階段,臺灣不斷改良曬鹽方法,擴展鹽場面積,提升食鹽總產量。就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探索臺灣鹽業發展的重要事蹟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甘蔗品種的引進與育種簡史 二戰嚴重摧殘台灣糖業 引進N:CO 310 【高糖度、抭病性強、適應性強】特性使台糖起死回生 N:CO 310 的貢獻與影響
Thumbnail
說到威尼斯共和國的貿易,大家可能馬上就會想到中世紀最暴利的國際貿易產品:香料。然而鋼鐵不是一日造就的。威尼斯剛起步時,並不是靠參與人人搶破頭的香料貿易,而是「吃海」:食鹽貿易。 鹽在古代,無論在東西世界,都是穩定好賺的生意。威尼斯既然是坐落在潟湖的諸島上,那就擁有了製造鹽田的天然地理環境。從威尼斯
1661年,鄭成功進攻台灣,漢人政權在台開始形成強勢 1683年,施琅攻下台灣,清朝訂渡臺禁令 1875年,沈葆楨上奏解除禁令 1895年,日本拿到台灣 清朝到日本治台之間200年,平埔媽是17世紀就開始與渡海移民的唐山公成家,然後生出混血後代,到19世紀尾日本時期已經混血6代以上。因為缺乏女性以
治臺後期 清廷對臺灣的消極態度一直要到19世紀中葉才改變,其原因是由於國際環境的改變。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歐洲勢力衝擊著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同意讓臺灣開港通商(安平、淡水),不久又開放打狗和雞籠二港。此後,臺灣的對外貿易相當熱絡,臺灣盛產的茶、蔗糖和樟腦大量出口,這增加了就業
Thumbnail
清治時期 治臺前期 從荷蘭治台時期所引進的西方生產方式、生產項目加上台灣得天獨厚的氣候,稻米一年二熟、三熟。台灣又盛產蔗糖及茶;在水產有烏魚,每年所生產的烏魚子是世界名產,全世界僅有俄羅斯所生產的魚子醬可與比擬;在礦產上又有金、煤、硫磺等;在林產上有極為高貴的檜木木材及樟腦,故在經濟上有極重大的
EP.40 臺灣第一座蔗作移民的糖廠—花蓮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ujjx5t7000501vj1vhke0di 花蓮地區新式糖業的奠基,始自明治32年(西元1899年)的賀田金三郎東臺灣開發計畫,然而其開發過程並非事事順利,究竟
荷西時期 臺灣的信史則大約從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展開統治開始。目前有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最早可上溯至1582年7月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因風擱淺臺灣75天時所寫的三篇文字記錄。 15、16世紀,歐洲國家對外擴張勢力,開闢往東亞的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縮短了亞洲與歐
Thumbnail
上次做完咖啡簡史的筆記,著重在世界方面。這次來記錄台灣咖啡簡史吧~ 荷治~清領時期 1624~1662期間,荷蘭人於台灣殖民,可以說在台灣最早開始喝咖啡的是荷蘭人,但當時也只限於荷蘭人自己飲用,並未在台種植或將喝咖啡的習慣帶入台灣。 1884年(清光緒10年)清朝時期,英商德記洋行從馬尼拉引進
Thumbnail
2000年前羅馬橫掃世界的時期,世界超夯的商品是中國絲綢。絲綢是征服埃及之後,充滿財富的羅馬貴族最想要的奢侈品。 同等重量的絲綢和黃金的價格相同。 羅馬的一位歷史學家寫道:每年流向絲綢之國(漢朝)的黃金達7噸。
Thumbnail
400年前荷蘭人進入臺灣,在此之前原住民曾以簡易方式取得少量的食鹽,以滿足生活上的需求。荷蘭人在臺南留有闢建鹽田的紀錄,至明鄭時期開始曬鹽,是臺灣鹽業發展的濫觴。歷經清領、日治時期至二戰後等不同階段,臺灣不斷改良曬鹽方法,擴展鹽場面積,提升食鹽總產量。就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探索臺灣鹽業發展的重要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