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台灣港人速寫日記#71 牛墟 趁墟 回到傳統社會的市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天爸天媽很愛逛農產品市集,不同縣市都有在辦,主要推廣自家的農產品。大家知不知道這些大大小小的農墟原來都各有差異…有的是有主辦單位規劃的戶外免費入場市集、有的是農會自主經營的假日市集、亦有農業社會留下來的墟市。最近去了台南善化的牛墟,體驗廣東話「趁墟」的感覺。
所謂墟,一般是指農民約定匯聚擺攤交易的地點或活動,因為貨物集中所以會引來人流,買賣易物皆比較方便。「趁墟」是粵語「到墟市湊熱鬧」的意思,以前的人只要有墟市舉行,就會去「趁墟」湊湊熱鬧,除了可以買點東西以外,也成為那個年代社交不可或缺的活動。但農民還是要專心農務,所以不會每天跑墟,不少傳統的農墟都是不定期舉行。像台南善化的牛墟,就只有每月2、5、8、12、15、18、22、25、28日開市。
大家都知道台南溫體牛之所以盛名,就因為台南善化的牛隻屠宰場規模為台灣最大,所以才足以讓店家在近距離購得新鮮牛肉。但自從1999年的口蹄疫,牛墟不能再買賣牛隻,牛墟的牛隻交易盛況不再。但牛墟沒有就此消失,反而以農民市集的方式延續牛墟的生命。
農民會買賣些甚麼?例如跟農耕有關的機器、幼雞、無敵便宜的農產物、一些祖傳的身體護理湯方…等等。在這種農墟中遊走,能完全感受到農業社會的氣息,例如完全沒有國語的溝通空間、老闆比較內斂不多言的作風、產物的陳列擺放比較隨意等等,都是這種真農業市集的特色。
(⋯⋯⋯⋯一張圖片:天爸第一次看到那麼多的幼雞拿出來售賣)
(⋯⋯⋯⋯一張圖片:東西隨便擺一擺就能賣)
(⋯⋯⋯⋯一張圖片:有的直接放地上就賣)
(⋯⋯⋯⋯一張圖片:保健湯水的食材)
(⋯⋯⋯⋯一張圖片:你的農田還需要甚麼工具?)
到牛墟當然就要品嚐牛肉湯,當天有營業的熟食攤不算很多,天爸隨意走進一家,發現有一些食物是市區比較少見的。例如牛肉焿,雖然湯焿比較濃味,但依然品嚐到牛肉的鮮味;湯類的選擇也不再只是單調的牛肉湯,而是還有牛雜湯、牛心湯、牛肚湯與牛肝湯等等的選擇。天爸點了牛雜湯與牛肚湯,真的,湯頭清而甜,牛肚(牛栢葉)爽脆易嚼,新鮮的果然是不一樣。老闆佛心送我們家試嚐牛肝湯,天啊!很少有機會一次過吃那麼多牛肝,也是非常的爽口,要不是顧慮到身體的狀況,一定可以一碗接着一碗的。
(⋯⋯⋯⋯一張圖片:牛肉焿,天爸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吃法)
(⋯⋯⋯⋯一張圖片:牛雜湯)
(⋯⋯⋯⋯一張圖片:牛肚湯,超爽的)
(⋯⋯⋯⋯一張圖片:牛肝湯,大推,可惜不能多吃⋯)
附近的熟食攤,除了有牛肉湯以外,也有魚湯與蛇肉湯,天爸也是很想試,但以上幾碗湯已經讓天爸太飽了,所以只好下次有機會再來吃吃看,看台灣蛇肉湯與香港蛇羹有沒有差別。
漫遊農墟真的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一邊以獵奇的心態來看看這個陌生的農業世界,另一方面更清楚我們這個地方的農物。在香港,農業被扼殺,政府寧願保留高爾夫球場,也不願意面積相約的農田,所以香港愈來愈少自己的農產品了。大家知道嗎,香港錦田的米曾經是貢品,香港也曾經是鹽田的重鎮,但隨着土地如黃金之後,香港愈來愈少自己的農產品了。
天爸以前住元朗,是香港還保留一點點農業的地方,有些年老的農民會拿些鮮採的蔬菜到街市旁邊擺賣,警察一般會視而不見走過就算,容讓老人家過過日子賺點生活費。新鮮的食物當然好吃,有一次天爸在一家藥材店門外看到新鮮的龍眼,如寶般馬上全部買下,回家品嚐真的又鮮甜又薄皮的龍眼,那種是如甘泉的清甜,而不像菜市場買到的死甜。
有農業,才能有選擇。天爸也希望有一天能在香港逛農民市集,而不是已經中產化的農物市集。你們有去過哪些真正的農民市集?有去哪裏「趁墟」的習慣嗎?
註1:「⋯⋯⋯⋯」的部份是收費讀者才看到的資訊喔!
註2:你的訂閱是給天爸天媽最佳的支持喔,始終要維持三個仔女的生活費不容易啊⋯一個月只需要60元,你就能看到所有文章囉,不然部份收費文章就可能會錯過啊!訂閱請按我,謝謝!
註3:不管你有沒有訂閱,你都可以按以下「贊助」來支持天爸及天媽喔!謝謝!
註4:歡迎到《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粉絲專頁,了解更多天爸的想法喔!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三個仔女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237會員
271內容數
一位普通不過的爸爸,分享生活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三個仔女 的其他內容
住在台灣的香港人,每次看到招牌上寫着「港式」二字,心底裡一定很掙扎,因為一般的「港式餐廳」都不「香港」,但因為思鄉又很難抵抗「港式」這兩個字的誘惑,結果一次又一次中伏。所謂中伏,就跟地雷同一個意思,香港人會說這家店很「伏」,就是這家店是「地雷店」的意思。你去吃「港式餐廳」有中伏過嗎?
台灣稱便當,香港叫飯盒,就是利用一個盒子盛裝飯菜,讓你能在外邊吃飯。台灣外食文化普及,很多台灣人買一個便當便是一頓飯,或是到廉價的自助餐店買幾個小菜,用便當盒帶回家中享用。台灣人的生活離不開便當,但大家知道台灣的便當文化,跟香港的飯盒文化有多大的差異嗎?
母愛偉大,所以不管是台灣還是香港,都會在五月第二個星期天來慶祝母親節。你以為真的只是一天母親節,香港台灣過的就都一樣嗎?別太天真了,天爸今年大開眼界,原來母親節可以是這樣子過的! 天爸懷疑母親節是繼農曆新年後最大的一個節日,國道上滿是趕回家的年輕人,星期五高鐵的票聽說賣清光…星期五六日這三天⋯⋯
日本皇位交接,由平成踏入令和,朋友都分享平成最後一餐、令和第一個日出之類…整個世界都在回顧美好的平成年代,也在慶祝令和元年的誕生。這時候天爸才意識到歷史書中的乾隆四年、萬曆十五年的年號,原來從未消失。而今活在台灣的民國曆,彷彿也讓我們從公元的角度跳入民國的世代之中。
前陣子天爸借用了學校的視聽教室辦活動,當然要提早去視察場地,當老師把視聽教室的門打開,天爸準備踏入去之時…老師馬上很不好意思地提醒:「抱歉,進視聽教室要脫鞋子!」脫鞋子?對,在台灣很多地方要脫鞋子,天爸至今仍然有點不習慣,但入鄉隨俗也只好如此。
最近半夜風嘯雲變,一陣急雨打到鄰居的鐵皮屋頂之上,嘩啦嘩啦響過不停,有如數十個大漢同時擊打巨鼓,擾人入眠。天爸心中不禁罵了一句:「都已經住三層高的透天了,地方還不夠大嗎?為甚麼還要在屋頂加蓋鐵皮屋…」香港人很在意如何善用空間,仔細再想,原來香港人與台灣人對空間的運用上,甚至是生活習慣上是有所差別的。
住在台灣的香港人,每次看到招牌上寫着「港式」二字,心底裡一定很掙扎,因為一般的「港式餐廳」都不「香港」,但因為思鄉又很難抵抗「港式」這兩個字的誘惑,結果一次又一次中伏。所謂中伏,就跟地雷同一個意思,香港人會說這家店很「伏」,就是這家店是「地雷店」的意思。你去吃「港式餐廳」有中伏過嗎?
台灣稱便當,香港叫飯盒,就是利用一個盒子盛裝飯菜,讓你能在外邊吃飯。台灣外食文化普及,很多台灣人買一個便當便是一頓飯,或是到廉價的自助餐店買幾個小菜,用便當盒帶回家中享用。台灣人的生活離不開便當,但大家知道台灣的便當文化,跟香港的飯盒文化有多大的差異嗎?
母愛偉大,所以不管是台灣還是香港,都會在五月第二個星期天來慶祝母親節。你以為真的只是一天母親節,香港台灣過的就都一樣嗎?別太天真了,天爸今年大開眼界,原來母親節可以是這樣子過的! 天爸懷疑母親節是繼農曆新年後最大的一個節日,國道上滿是趕回家的年輕人,星期五高鐵的票聽說賣清光…星期五六日這三天⋯⋯
日本皇位交接,由平成踏入令和,朋友都分享平成最後一餐、令和第一個日出之類…整個世界都在回顧美好的平成年代,也在慶祝令和元年的誕生。這時候天爸才意識到歷史書中的乾隆四年、萬曆十五年的年號,原來從未消失。而今活在台灣的民國曆,彷彿也讓我們從公元的角度跳入民國的世代之中。
前陣子天爸借用了學校的視聽教室辦活動,當然要提早去視察場地,當老師把視聽教室的門打開,天爸準備踏入去之時…老師馬上很不好意思地提醒:「抱歉,進視聽教室要脫鞋子!」脫鞋子?對,在台灣很多地方要脫鞋子,天爸至今仍然有點不習慣,但入鄉隨俗也只好如此。
最近半夜風嘯雲變,一陣急雨打到鄰居的鐵皮屋頂之上,嘩啦嘩啦響過不停,有如數十個大漢同時擊打巨鼓,擾人入眠。天爸心中不禁罵了一句:「都已經住三層高的透天了,地方還不夠大嗎?為甚麼還要在屋頂加蓋鐵皮屋…」香港人很在意如何善用空間,仔細再想,原來香港人與台灣人對空間的運用上,甚至是生活習慣上是有所差別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赤肉裹粉下滾水煮熟,配料有筍子,白菜,香菇等
Thumbnail
什麼是土雞城模式呢 ? 從歷史發展的軌跡來說,就是以山里的野味為主所展開的經營模式,在二OOO年前,台灣郊區的山里因為有許多飼養土雞的農戶,為求生存而產生了一批以土雞料理為主的簡易熱炒店,由於位在深山採購不易,因此店裡所用的食材、如蔥薑蒜野菜瓜果溪蝦等大部分都跟附近居民購買,廚房的設備也只有簡單的爐
Thumbnail
離開善化的牛肉湯,也去假日的牛墟繞了一下沿街的市集。 本來要越過曾文溪往溪北的麻豆佳里去,不是為了文旦柚,是尋訪全台最大供奉趙子龍的永昌宮。卻不知怎地患了空間迷航症,逕望東北奔去,只見沿路愈開愈是鄉下,他還是忍不住問: 「怎麼愈來愈鄉下的感覺?」 我瞧著窗外,低矮的房子錯落田野間,這馬路兩旁是
Thumbnail
新臺祺之家位在臺南的復興市場,提供叻沙、蝦麵、肉骨茶等美食,是臺南人心中的回家味道。
土雞城是一個非常local的地方,可能不會受到美食網紅的青睞,也不太會有雜誌報導。對阿公阿嬤來說,那裡是適合闔家光臨的好所在,大夥兒圍成一桌熱熱鬧鬧。   半開放的空間,有點喧囂吵雜,沒有華麗的裝潢或貴氣的碗盤,菜餚豪邁,份量也很足,裡頭藏有幾道土雞城的特色菜,是難以複刻的美味,溪魚、溪蝦就不多
Thumbnail
牛鬥口位於新竹縣關西鎮,是當地著名的田野景點。這裡有廣闊的稻田、水牛、農舍等,景色優美,空氣清新,是休閒放鬆的好去處。 牛鬥口最著名的景點是「牛鬥口生態公園」。公園內有步道、涼亭、觀景台等設施,遊客可以漫步在田野間,欣賞田園風光。公園內還設有生態池,可以觀察水牛、鷺鷥等野生動物。 牛鬥口也是一個
Thumbnail
一天去台灣山豬城家聚 這是個自耕菜烹調的複合式餐廳 吃飽喝足可到外觀賞美麗風景 和欣賞多樣動物與其互動 印象深刻是看見牛兒 我膚淺感觸: 吃多終究尿多 我深度感觸: 想呈現浩瀚蓬勃勢必博學多才 其他觀眾反應更是精彩 ●牛的表情直白 ●牛一個屁屁三個頭大 ●牛的鳥是什麼
Thumbnail
近期參與了食農教育點子膠囊社團中「日日豬雞哪裡來?」的線上共學會。在一場實體的課程中有機會來到南投的肉品市場參訪,看看我們餐桌上的豬究竟是從何而來的!
Thumbnail
位在新竹縣竹東鎮的中央市場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客家傳統市場,它位於仁愛路上,並延伸到周邊的街道,有超過四百多個攤位在這邊聚集,有的是鐵皮屋,有的是遮陽棚,形成了一條條熱鬧的商業街。
Thumbnail
來美食之都台南玩,嘴是絕對不能停下的!這篇專題會分享臺南幾個好吃的美食,包括國華街的牛肉湯、番薯碰,永樂市場的鹽糕、椪餅和甘蔗雞,以及安平老街和赤崁樓周邊的美食店,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赤肉裹粉下滾水煮熟,配料有筍子,白菜,香菇等
Thumbnail
什麼是土雞城模式呢 ? 從歷史發展的軌跡來說,就是以山里的野味為主所展開的經營模式,在二OOO年前,台灣郊區的山里因為有許多飼養土雞的農戶,為求生存而產生了一批以土雞料理為主的簡易熱炒店,由於位在深山採購不易,因此店裡所用的食材、如蔥薑蒜野菜瓜果溪蝦等大部分都跟附近居民購買,廚房的設備也只有簡單的爐
Thumbnail
離開善化的牛肉湯,也去假日的牛墟繞了一下沿街的市集。 本來要越過曾文溪往溪北的麻豆佳里去,不是為了文旦柚,是尋訪全台最大供奉趙子龍的永昌宮。卻不知怎地患了空間迷航症,逕望東北奔去,只見沿路愈開愈是鄉下,他還是忍不住問: 「怎麼愈來愈鄉下的感覺?」 我瞧著窗外,低矮的房子錯落田野間,這馬路兩旁是
Thumbnail
新臺祺之家位在臺南的復興市場,提供叻沙、蝦麵、肉骨茶等美食,是臺南人心中的回家味道。
土雞城是一個非常local的地方,可能不會受到美食網紅的青睞,也不太會有雜誌報導。對阿公阿嬤來說,那裡是適合闔家光臨的好所在,大夥兒圍成一桌熱熱鬧鬧。   半開放的空間,有點喧囂吵雜,沒有華麗的裝潢或貴氣的碗盤,菜餚豪邁,份量也很足,裡頭藏有幾道土雞城的特色菜,是難以複刻的美味,溪魚、溪蝦就不多
Thumbnail
牛鬥口位於新竹縣關西鎮,是當地著名的田野景點。這裡有廣闊的稻田、水牛、農舍等,景色優美,空氣清新,是休閒放鬆的好去處。 牛鬥口最著名的景點是「牛鬥口生態公園」。公園內有步道、涼亭、觀景台等設施,遊客可以漫步在田野間,欣賞田園風光。公園內還設有生態池,可以觀察水牛、鷺鷥等野生動物。 牛鬥口也是一個
Thumbnail
一天去台灣山豬城家聚 這是個自耕菜烹調的複合式餐廳 吃飽喝足可到外觀賞美麗風景 和欣賞多樣動物與其互動 印象深刻是看見牛兒 我膚淺感觸: 吃多終究尿多 我深度感觸: 想呈現浩瀚蓬勃勢必博學多才 其他觀眾反應更是精彩 ●牛的表情直白 ●牛一個屁屁三個頭大 ●牛的鳥是什麼
Thumbnail
近期參與了食農教育點子膠囊社團中「日日豬雞哪裡來?」的線上共學會。在一場實體的課程中有機會來到南投的肉品市場參訪,看看我們餐桌上的豬究竟是從何而來的!
Thumbnail
位在新竹縣竹東鎮的中央市場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客家傳統市場,它位於仁愛路上,並延伸到周邊的街道,有超過四百多個攤位在這邊聚集,有的是鐵皮屋,有的是遮陽棚,形成了一條條熱鬧的商業街。
Thumbnail
來美食之都台南玩,嘴是絕對不能停下的!這篇專題會分享臺南幾個好吃的美食,包括國華街的牛肉湯、番薯碰,永樂市場的鹽糕、椪餅和甘蔗雞,以及安平老街和赤崁樓周邊的美食店,一起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