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台灣港人速寫日記#69 別小看「便當盒」 台港環保意識大不同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台灣港人速寫日記#69 別小看「便當盒」 台港環保意識大不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台灣稱便當,香港叫飯盒,就是利用一個盒子盛裝飯菜,讓你能在外邊吃飯。台灣外食文化普及,很多台灣人買一個便當便是一頓飯,或是到廉價的自助餐店買幾個小菜,用便當盒帶回家中享用。台灣人的生活離不開便當,但大家知道台灣的便當文化,跟香港的飯盒文化有多大的差異嗎?

raw-image

我們先討論便當的盒子!即使在天爸二十多年前在台北升學的時候,台灣已經普遍使用紙餐盒或竹餐盒,至今大概不變。這種紙餐盒分兩種,一種是沒有間格的,飯的上方就是主菜,一般是雞腿、雞排、排骨(豬排)等等…

或許受日本文化影響,台灣會使用木片或竹片便當盒

或許受日本文化影響,台灣會使用木片或竹片便當盒

而另一種是有間格的,上方有三格用來放小菜,青江菜、蘿蔔絲、滷蛋之類,下方的一大格是放飯及主菜。這些餐盒大同小異,無甚可書,但有一點值得讚揚的,是台灣人對環保的堅持,例如一些吃便當的餐廳,會指導食客如何處理廚餘,並有序地將餐盒疊起,以節省空間。別小看這個疊上去的動作,香港人完全不習慣,覺得既然是垃圾,不就掉進垃圾筒就好,為何還要大費周章作額外的處理呢…但節省處理垃圾的空間,本身已經是環保的一部份了。

說到環保,前陣子天爸去上課,辦學單位為學員預備便當午餐。天爸以為是傳統的台灣便當,一個紙盒,裏面盛着兩三道小菜、一道主菜,還有飯…所以天爸沒有任何期待。直至看到實物被嚇一跳,便當盒不是常見的紙盒,而是能不斷重用的陶瓷餐盒,天爸當然眼前一亮!厚重的質感帶來真實的感覺,使用後清洗歸還,沒有額外的收費,對環境對自身的飲食體驗都是很好的。後來打聽這一家餐廳,堅持只用陶瓷餐盒,有客人表示住得遠,為免要歸還餐盒而希望用即棄餐盒,就被店家霸氣回絕…真的,如果連一點點麻煩都想省下,環保也只是口惠而沒有落實於生活之中。

(⋯⋯⋯⋯一張圖片)

而香港呢?其實因為香港地小人多,更有本錢發展這類陶瓷餐盒,但香港的外賣文化仍然是極不環保。而香港的外賣盒完完全全是塑料。傳統一點的是發泡膠盒,就是那些又白又脆的保麗龍盒,聽說這種物料因為可耐高溫而被用於存放食物之用…但天爸的經驗是這類發泡膠盒經常會因為高溫而變形,例如將一隻鮮炸出來的雞腿放入發泡膠盒之中,盒子就會被壓出一隻雞腿的形狀…你敢不敢吃這隻雞腿?你還敢不敢用發泡膠盒?

(⋯⋯⋯⋯一張圖片)

大約十多年前開始,香港人好像意識到發泡膠盒的問題,有些較好的食肆就提供可重用的透明膠盒,不少朋友都會清淨重用,但當膠盒堆積如山之後,最後還是掉進垃圾筒。香港的垃圾分類做得不好,這些難以分解的塑膠就如此長埋土地了。

最過份的是,大約90年代末開始,賣魚蛋的路邊攤突然提供膠盒,以免沙嗲汁辣汁弄髒衣服…天啊,就為了自己的一時方便,而不斷破壞環境…但普羅大眾樂於如此,未有反省此舉對環境帶來的影響。

(⋯⋯⋯⋯一張圖片)

說了一輪香港不環保的餐盒,大家知道嗎,台灣的紙餐盒其實有塑膠物料混在其中,但幸好時代進步,可以透過分離技術分開處理,成為另一種環保產業。但如果我們能減少外帶,即使外食也盡量在餐廳內用餐,自備餐具、自備餐盒…的確可以為地球減輕負擔。每人每星期都有一餐飯是零塑料的,一年就減少52份塑料,台灣加香港人口大約3000萬人,一年就能省下15億6千萬份塑料了。我們的一小步,是永續未來的一大步,希望大家能身體力行,盡量減塑。謝謝!

註1:「⋯⋯⋯⋯」的部份是收費讀者才看到的資訊喔!

註2:你的訂閱是給天爸天媽最佳的支持喔,始終要維持三個仔女的生活費不容易啊⋯一個月只需要60元,你就能看到所有文章囉,不然部份收費文章就可能會錯過啊!訂閱請按我,謝謝!

註3:不管你有沒有訂閱,你都可以按以下「贊助」來支持天爸及天媽喔!謝謝!

註4:因為付費文章比例增加,所以不會每一篇都貼到《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粉絲專頁,如果你想更直接與天爸天媽交流,或者知道每一篇的題目,歡迎按讚及追蹤《台灣港人速寫日記》粉專,謝謝!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三個仔女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三個仔女
237會員
271內容數
一位普通不過的爸爸,分享生活日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三個仔女 的其他內容
母愛偉大,所以不管是台灣還是香港,都會在五月第二個星期天來慶祝母親節。你以為真的只是一天母親節,香港台灣過的就都一樣嗎?別太天真了,天爸今年大開眼界,原來母親節可以是這樣子過的! 天爸懷疑母親節是繼農曆新年後最大的一個節日,國道上滿是趕回家的年輕人,星期五高鐵的票聽說賣清光…星期五六日這三天⋯⋯
日本皇位交接,由平成踏入令和,朋友都分享平成最後一餐、令和第一個日出之類…整個世界都在回顧美好的平成年代,也在慶祝令和元年的誕生。這時候天爸才意識到歷史書中的乾隆四年、萬曆十五年的年號,原來從未消失。而今活在台灣的民國曆,彷彿也讓我們從公元的角度跳入民國的世代之中。
前陣子天爸借用了學校的視聽教室辦活動,當然要提早去視察場地,當老師把視聽教室的門打開,天爸準備踏入去之時…老師馬上很不好意思地提醒:「抱歉,進視聽教室要脫鞋子!」脫鞋子?對,在台灣很多地方要脫鞋子,天爸至今仍然有點不習慣,但入鄉隨俗也只好如此。
最近半夜風嘯雲變,一陣急雨打到鄰居的鐵皮屋頂之上,嘩啦嘩啦響過不停,有如數十個大漢同時擊打巨鼓,擾人入眠。天爸心中不禁罵了一句:「都已經住三層高的透天了,地方還不夠大嗎?為甚麼還要在屋頂加蓋鐵皮屋…」香港人很在意如何善用空間,仔細再想,原來香港人與台灣人對空間的運用上,甚至是生活習慣上是有所差別的。
 有一天,在台中路過一間烤鴨店,店內不設座位只能外賣,門外一牆掛滿烤鴨,收銀機前排了一條長長的人龍…天爸看到這家店的情況不禁嚇一跳,在香港再紅再好吃的燒味店,也不會有這種壯觀的風景。而天爸突然心想,為什麼台灣沒有烤鵝店,而香港的燒鵝卻是遊客至愛?
前陣子宵夜,約朋友到熱炒店喝一杯。熱炒店有點像香港的小菜館或大牌檔,反正有數不完的小炒美食,幾個朋友點幾道小菜,啤酒妹(推銷啤酒的售酒員)會來問大家要多少啤酒…如果要一手,即半打(六瓶),然後各路英雄就開始融入熱炒店內的熱鬧氣氛。店內人人舉杯暢飲,以不醉無歸的意志,誓要展示自己肚中的酒精胃如何可撐船
母愛偉大,所以不管是台灣還是香港,都會在五月第二個星期天來慶祝母親節。你以為真的只是一天母親節,香港台灣過的就都一樣嗎?別太天真了,天爸今年大開眼界,原來母親節可以是這樣子過的! 天爸懷疑母親節是繼農曆新年後最大的一個節日,國道上滿是趕回家的年輕人,星期五高鐵的票聽說賣清光…星期五六日這三天⋯⋯
日本皇位交接,由平成踏入令和,朋友都分享平成最後一餐、令和第一個日出之類…整個世界都在回顧美好的平成年代,也在慶祝令和元年的誕生。這時候天爸才意識到歷史書中的乾隆四年、萬曆十五年的年號,原來從未消失。而今活在台灣的民國曆,彷彿也讓我們從公元的角度跳入民國的世代之中。
前陣子天爸借用了學校的視聽教室辦活動,當然要提早去視察場地,當老師把視聽教室的門打開,天爸準備踏入去之時…老師馬上很不好意思地提醒:「抱歉,進視聽教室要脫鞋子!」脫鞋子?對,在台灣很多地方要脫鞋子,天爸至今仍然有點不習慣,但入鄉隨俗也只好如此。
最近半夜風嘯雲變,一陣急雨打到鄰居的鐵皮屋頂之上,嘩啦嘩啦響過不停,有如數十個大漢同時擊打巨鼓,擾人入眠。天爸心中不禁罵了一句:「都已經住三層高的透天了,地方還不夠大嗎?為甚麼還要在屋頂加蓋鐵皮屋…」香港人很在意如何善用空間,仔細再想,原來香港人與台灣人對空間的運用上,甚至是生活習慣上是有所差別的。
 有一天,在台中路過一間烤鴨店,店內不設座位只能外賣,門外一牆掛滿烤鴨,收銀機前排了一條長長的人龍…天爸看到這家店的情況不禁嚇一跳,在香港再紅再好吃的燒味店,也不會有這種壯觀的風景。而天爸突然心想,為什麼台灣沒有烤鵝店,而香港的燒鵝卻是遊客至愛?
前陣子宵夜,約朋友到熱炒店喝一杯。熱炒店有點像香港的小菜館或大牌檔,反正有數不完的小炒美食,幾個朋友點幾道小菜,啤酒妹(推銷啤酒的售酒員)會來問大家要多少啤酒…如果要一手,即半打(六瓶),然後各路英雄就開始融入熱炒店內的熱鬧氣氛。店內人人舉杯暢飲,以不醉無歸的意志,誓要展示自己肚中的酒精胃如何可撐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