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說 Merde 要說 Fuck?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撰文/林佳蕙

大喊「幹」字,總讓人覺得斯文掃地,但是這樣的髒字用語不管在哪個文化都普遍存在,當我們學習一個外國語的時候,最先學會的100個單字裡面,一定也多少包含這樣的語彙。就算媽媽教我們不可以說髒話,這樣的用語卻竄行於每一個文化之中,在男性的成長過程中,更是一種青春叛逆期的附帶產物。

然而,即便大家對於在每個社會竄行的髒字見怪不怪,聽到一個女性喊出這樣的字眼,還是引人側目。在那樣的當下,使用髒字的女性,似乎瞬時悖離了這個社會給予女性的「優雅端莊」行為框架,比起男性脫口而出的瞬間,更具挑釁意味。

raw-image

《大聲說幹的女孩》這本法文書,原文書名是Celle qui a dit FUCK,硬生生的譯起來「就是說Fuck的女性」(現用的中文書名幾乎就是直譯),而不論選用哪個版本的書名,「女性」和「幹」字這兩個在語言意象上看來十分對立的元素同時並列,都足以在讀者的腦中引爆炸彈,並讓人不禁好奇,這公開大喊幹字、離經叛道的女孩,到底想告訴我們些什麼事情?

她們不是要為群眾再塑一個形象完美的女主角,而是透過「不完美的」艾莉絲看見女性的真實處境,並為平凡的女人找到生活的出口。

這本書的原文作者安—索菲・樂莎傑(Anne-Sophie Lesage )和 芳妮・樂莎傑(Fanny Lesage)是一對三十幾歲的雙胞胎姐妹,兩人皆畢業於大眾傳播科系,因發現每個女人其實都曾試圖讓自己的生命過得更精彩,因此發起了「Holi me」的生活挑戰計畫。在這個計畫中,每個訂閱者會在電子報中得到如「為職場與生活取得平衡」或「為日常事務增添新意」的當期生活挑戰主題,透過專業的建議以及社群內訂閱者相互鼓勵的力量,推動女性的生活改革。這樣的方式獲得了廣大的迴響,在出版商的鼓勵下,她們先是將52個生活挑戰的主題和挑戰者迴響內容,加上專家的行動建議集結成書。而這一本《大聲說幹的女孩》則可被視為前者的續篇,不同的是,這一本書採用了一個33歲女性的日記形式,令讀者仿若進入一個都會女性的私密世界,藉著對主角的同理過程,進行自我的反思並改善己身的狀態。

raw-image

學習說出不在乎

這本書也延續著「Holi me」兩位發起者最初的創導精神,她們不是要為群眾再塑一個形象完美的女主角艾莉絲,而是透過「不完美的」艾莉絲看見女性的真實處境,並為平凡的女人找到生活的出口。因此,《大聲說幹的女孩》一書一開始,便呈現了艾莉絲「最糟糕的一天」:一早她就因為做人計畫不順而和先生大吵一架、老是出現事故的巴黎地鐵再度讓她上班遲到、實習生非常不上道的拿出一堆問題讓她煩不勝煩、面臨生育焦慮的她聽到閨蜜再度懷孕的消息…連平時最包容她的老媽都終於表現出對她的不耐煩…...生活的種種不順簡直讓她感到天崩地裂。

感覺受夠一切的艾莉絲,開始反省她面對事件的態度,她決定重拾自己對生命的掌控權。身為生命的主人,她決定「不再對什麼事都有罪惡感」、「學習說出『我不在乎』、『不要緊』」,她要成為「說FUCK的那個女孩」!

而這本書有趣的地方便在於,書中的法籍女主角在所有的粗話用語中選用了一個英語外來字Fuck,而沒有選擇Merde (屎) 或Putain(妓女) 這兩個在法國文化中經常用來飆罵的髒字。而這個F開頭的字,對於中文世界的讀者來說,也不陌生。這一方面顯示了這個用字的文化普及性,另一方面,這個字兼具名詞與動詞詞性,又比Merde (屎) 或Putain(妓女)這兩個單純的名詞有了更多的積極感(或侵略性?)。在法語中,如果硬要把這個字翻譯了,則有foutre或baiser這兩種可能的選擇,但要構成真正的髒字挑釁感,還得加上一些字詞構成短句,不若單字出口生猛有力。而Fuck這個外來語所帶來的異質感,也消除了一部份母語對髒字所賦予的文化包袱,對於不被授與使用髒話正當性的(女性)使用者而言,用起來心理負擔相對較小。因而,在這樣的一本法語書中,它成為女主角艾莉絲用來解除心理負擔、突破生命框架的用語應非偶然。

Fuck it!請你就放下吧!

除此之外,這個F開頭的字眼,在這本書裡還有更積極的意義。隨著故事的進展,我們發現艾莉絲在心靈成長互助會中所習得的Fuck it 態度。英文的Fuck it,直譯就是「算了」的意思。面對生活的情緒糾結,她需要的就是一種「因為受夠了,所以放下」的不執著態度,對於事事在乎而讓自己的生活總是感覺不順的女主角來說,是一項重要的學習。這裡的F字眼轉進了另一個更深層的層次,它不再只是情緒性的發洩字眼,而提醒使用者採取一種「放下執念」的人生步調。而「放下」其實不若「放棄」看來那麼消極,那其實是一種非常積極的態度,艾莉絲發現因盤旋腦中的執念所產生的不快樂,其實可以透過丹麥的hygge樂活方式、艾森豪優先矩陣、365法則、親切管理術…...等等不同的方式有效紓解。當她不再為一時的執念所困,生活也朝著正面的方向逐漸運轉了起來。

《大聲說幹的女孩》,看似情緒化,其實一點也不然。面對生活的不順和隨之而來的情緒困擾,我們可以有更正向積極的作為,而這一本書,就是最好的指南。


raw-image


你可以不用太完美,
這樣生活才有樂趣。


《大聲說幹的女孩》日記式法譯圖文書。美編排版設計上完全忠於原著。

面對充滿鳥事的人生,你可以做個大聲說「幹」的女孩!大聲說「幹!」,就像唸個咒語,把所有的不順和執念一倒而盡,生命豁然開朗。

陪你一同放下生命執著的每件小事,讓你的生活更輕鬆更快樂的幸福之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聯合文學出版社的沙龍
44會員
40內容數
2020/03/30
因為向來有書寫日記的習慣,筆和紙就成為日常不忘的循序動作;十八歲至今每天握筆寫字,不僅是日記留憶,文學創作的流程也成為彷彿自省和修行的心靈洗滌,現實生活中紛擾、困頓、紊亂間,反倒是靜好的尋求淨心。 我遙想:百年前,中國文人如何以毛筆敬謹的賦詩論文,西方史哲以鵝毛筆紀實在羊皮卷上的莊重……想見在一筆一
Thumbnail
2020/03/30
因為向來有書寫日記的習慣,筆和紙就成為日常不忘的循序動作;十八歲至今每天握筆寫字,不僅是日記留憶,文學創作的流程也成為彷彿自省和修行的心靈洗滌,現實生活中紛擾、困頓、紊亂間,反倒是靜好的尋求淨心。 我遙想:百年前,中國文人如何以毛筆敬謹的賦詩論文,西方史哲以鵝毛筆紀實在羊皮卷上的莊重……想見在一筆一
Thumbnail
2020/03/13
手機裡三千多個瞬間,智利百內國家公園雄奇的塔山、安地斯山脈快意奔躍的羊駝、卡拉法提冰河國家公園、伊瓜蘇大瀑布在不同國境趁勢而下的沸騰節奏等等。文字沒法抵達的,還有跨越國度之際分不清日夜曖昧的天色,大雨將至浮盪在空氣中的潮濕氣息,步行超越兩萬時流淌周身的汗水……
Thumbnail
2020/03/13
手機裡三千多個瞬間,智利百內國家公園雄奇的塔山、安地斯山脈快意奔躍的羊駝、卡拉法提冰河國家公園、伊瓜蘇大瀑布在不同國境趁勢而下的沸騰節奏等等。文字沒法抵達的,還有跨越國度之際分不清日夜曖昧的天色,大雨將至浮盪在空氣中的潮濕氣息,步行超越兩萬時流淌周身的汗水……
Thumbnail
2020/02/07
不論政權如何移轉,台灣人總在問:政府將「如何」代表「誰」參與「什麼」國際組織。當然這都會受到台灣國際地位的影響,尤其是與美中兩大國之間的關係。台灣過去曾經參加過WHA,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呢?
Thumbnail
2020/02/07
不論政權如何移轉,台灣人總在問:政府將「如何」代表「誰」參與「什麼」國際組織。當然這都會受到台灣國際地位的影響,尤其是與美中兩大國之間的關係。台灣過去曾經參加過WHA,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性解放和女性主義的內心糾結。「性解放」應該被看作是一個個體化的選擇和可能的道路,而不是一個唯一的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現代女性的內心糾結,探索女性主義、性解放、約砲以及性解放的培力經驗。香水百合提出了思考方向與執行之間的矛盾,希望女性能夠有自己的態度,並且分享了關於愛與性之間的感情故事。
Thumbnail
性解放和女性主義的內心糾結。「性解放」應該被看作是一個個體化的選擇和可能的道路,而不是一個唯一的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現代女性的內心糾結,探索女性主義、性解放、約砲以及性解放的培力經驗。香水百合提出了思考方向與執行之間的矛盾,希望女性能夠有自己的態度,並且分享了關於愛與性之間的感情故事。
Thumbnail
metoo運動的好書推薦,女人與女孩的原罪 The Seven Necessary Sins for Women and Girls 激進女性主義的宣言,以滿口髒話、粗魯行為訴諸憤怒可以嗎? 推薦指數:❤❤❤❤❤
Thumbnail
metoo運動的好書推薦,女人與女孩的原罪 The Seven Necessary Sins for Women and Girls 激進女性主義的宣言,以滿口髒話、粗魯行為訴諸憤怒可以嗎? 推薦指數:❤❤❤❤❤
Thumbnail
生活不總是能盡如人意如你所願,職場慣老闆、愛情渣騙男老是碰不完, 歷史總是重蹈覆轍,只是主角不同,也或許其實到最後主角都會同一個樣, 面對困窘失意,與其抱怨不妨試著...
Thumbnail
生活不總是能盡如人意如你所願,職場慣老闆、愛情渣騙男老是碰不完, 歷史總是重蹈覆轍,只是主角不同,也或許其實到最後主角都會同一個樣, 面對困窘失意,與其抱怨不妨試著...
Thumbnail
《殺死惡女》在一大票穿越到異世界、就在當地過的風生水起的樂觀作品不同,相反地,這部作品瀰漫的悲觀氛圍和無力感,以及那些看起來像是表面上只在故事中發生、實則世界隨處可見的女性困境,其實才是這一部的精髓所在。 能夠用如此通俗的作品,去精緻的體驗一種也許你生命從未想像或經歷的情境,物超所值。
Thumbnail
《殺死惡女》在一大票穿越到異世界、就在當地過的風生水起的樂觀作品不同,相反地,這部作品瀰漫的悲觀氛圍和無力感,以及那些看起來像是表面上只在故事中發生、實則世界隨處可見的女性困境,其實才是這一部的精髓所在。 能夠用如此通俗的作品,去精緻的體驗一種也許你生命從未想像或經歷的情境,物超所值。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我們總當過那麼幾回他人故事中的反派。—p.48 許多人說追劇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我完全不認同。 看電影、追劇,除了是調劑心靈、還有滋潤文彩的必要。也許不是沒一部劇都能達到教育啟迪的作用,卻能或多或少在每個人心中留下點什麼。 我是個電影狂熱份子,在疫情前每個禮拜進電影院是我的固定行程。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我們總當過那麼幾回他人故事中的反派。—p.48 許多人說追劇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我完全不認同。 看電影、追劇,除了是調劑心靈、還有滋潤文彩的必要。也許不是沒一部劇都能達到教育啟迪的作用,卻能或多或少在每個人心中留下點什麼。 我是個電影狂熱份子,在疫情前每個禮拜進電影院是我的固定行程。
Thumbnail
近期討論度極高的美劇《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看過了嗎?追劇的同時來談談我們的性別意識吧!
Thumbnail
近期討論度極高的美劇《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看過了嗎?追劇的同時來談談我們的性別意識吧!
Thumbnail
最近Netflix上的《艾蜜莉在巴黎 Emily in Paris》熱潮已經延燒一陣子,除此之外,這幾天還發生所謂「女性被性侵是男人的動物性」討論話題,因此才觸發我動手談談劇中的經典案例(以下含劇透):
Thumbnail
最近Netflix上的《艾蜜莉在巴黎 Emily in Paris》熱潮已經延燒一陣子,除此之外,這幾天還發生所謂「女性被性侵是男人的動物性」討論話題,因此才觸發我動手談談劇中的經典案例(以下含劇透):
Thumbnail
而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在於,書中的法籍女主角在所有的粗話用語中選用了一個英語外來字Fuck,而沒有選擇Merde (屎) 或Putain(妓女) 這兩個在法國文化中經常用來飆罵的髒字。這個F開頭的字,對於中文世界的讀者來說,也不陌生。這一方面顯示了這個用字的文化普及性,另一方面,這個字兼具名詞與動詞性
Thumbnail
而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在於,書中的法籍女主角在所有的粗話用語中選用了一個英語外來字Fuck,而沒有選擇Merde (屎) 或Putain(妓女) 這兩個在法國文化中經常用來飆罵的髒字。這個F開頭的字,對於中文世界的讀者來說,也不陌生。這一方面顯示了這個用字的文化普及性,另一方面,這個字兼具名詞與動詞性
Thumbnail
單看雌性物種的簡介與書籍分類,可能會錯將這本書認為是近幾年中國戲劇流行的大女主,女主角在受盡屈辱之後,得到了某些能力、開始訓練自己,最終大殺四方的故事。原本我打開這本書,抱持著也是這種爽快之感......
Thumbnail
單看雌性物種的簡介與書籍分類,可能會錯將這本書認為是近幾年中國戲劇流行的大女主,女主角在受盡屈辱之後,得到了某些能力、開始訓練自己,最終大殺四方的故事。原本我打開這本書,抱持著也是這種爽快之感......
Thumbnail
<p>這群自由女性的主張,並不是為強暴犯開脫,而是覺得男性有追求的自由,女性也有拒絕的自由。強暴是犯罪,而調情是情趣。她們的主張是女人今天要能夠分辨什麼是追求,什麼是性侵犯。</p>
Thumbnail
<p>這群自由女性的主張,並不是為強暴犯開脫,而是覺得男性有追求的自由,女性也有拒絕的自由。強暴是犯罪,而調情是情趣。她們的主張是女人今天要能夠分辨什麼是追求,什麼是性侵犯。</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