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題目:講不完的教育(十五)法律與失效的見義勇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最近鐵路警察因為處理列車長的查票事件,殉職了,社會上開始一面噠伐,為什麼車上那麼多人在拿手機拍照上網卻沒有人願意出手幫忙?大剌剌的說這個社會見義勇為的人變少了嗎?沒有人要見義勇為了嗎?


關於這件事也有人出面反駁,網友呂自家:『以2016年一個精神異常男子沿街砸車與警發生衝突,有一黃姓男子見義勇為幫助警察,結果該精神異常男子回到家一個禮拜就死亡,這名見義勇為的男子被法官判刑17年和賠償一千八百萬元。』這件法律事件是否屬實,相信法院一定有公告與案底,各位可以去查看看。現在我要針對「見義勇為」這事件來談談台灣現在的法律出了什麼問題。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7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花非花聊起物中物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立婷隨寫人生沙龍街
50會員
408內容數
1.各類自然文化與社會政治議題 2.各類生活關察文 3.講不完的教育專題文章 4.各類主題徵文 5.菩提道次第廣論 6.現代詩 7.現代小說
2023/06/14
一場世紀大病毒之戰,引發了各行各業為了生存,本該由政府扶植的中小企業讓產業升級。在機器產業時代來臨,用少少的人工可以做更多事的。可惜了,官員只管配合大財團炒地皮。搞得民不聊生,用缺工的藉口引進外勞,害台灣勞工無法生存。 首先談福利國。效仿北歐國家,結果北歐瑞典高達40%的所得稅收,台灣呢?只見有錢人
Thumbnail
2023/06/14
一場世紀大病毒之戰,引發了各行各業為了生存,本該由政府扶植的中小企業讓產業升級。在機器產業時代來臨,用少少的人工可以做更多事的。可惜了,官員只管配合大財團炒地皮。搞得民不聊生,用缺工的藉口引進外勞,害台灣勞工無法生存。 首先談福利國。效仿北歐國家,結果北歐瑞典高達40%的所得稅收,台灣呢?只見有錢人
Thumbnail
2022/11/10
隨著科技文明,各種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生活科技犯罪也逐漸增加,過去街巷宵小弄戰,街巷打鬥事件變成城市弄戰,幫派集結集體混戰的情況轉變為網路混戰與欺騙和誘拐的行為,這些似乎都是人性的弱點,也是人性最黑暗的一面。因為是人性的黑暗面,所以才需要教育來養成人性光明的一面促成社會和諧和樂的生活。隨著科技犯罪
Thumbnail
2022/11/10
隨著科技文明,各種的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生活科技犯罪也逐漸增加,過去街巷宵小弄戰,街巷打鬥事件變成城市弄戰,幫派集結集體混戰的情況轉變為網路混戰與欺騙和誘拐的行為,這些似乎都是人性的弱點,也是人性最黑暗的一面。因為是人性的黑暗面,所以才需要教育來養成人性光明的一面促成社會和諧和樂的生活。隨著科技犯罪
Thumbnail
2022/10/19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失衡,也
Thumbnail
2022/10/19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中小學教師年齡結構失衡,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扭曲的正義,是否仍是正義?「正義是什麼?」的提問,不只是法哲學的大問題,也是政治哲學的大問題,雖說今日已非爭論不休,但至少到人類的終結時也不會有定論。 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放棄思考的理由。這就像難道人都會死,就不用好好活嗎?一般。
Thumbnail
扭曲的正義,是否仍是正義?「正義是什麼?」的提問,不只是法哲學的大問題,也是政治哲學的大問題,雖說今日已非爭論不休,但至少到人類的終結時也不會有定論。 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放棄思考的理由。這就像難道人都會死,就不用好好活嗎?一般。
Thumbnail
如果要符合人民期待,那就是「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一命償一命。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法律並不是這樣設計的。
Thumbnail
如果要符合人民期待,那就是「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一命償一命。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法律並不是這樣設計的。
Thumbnail
法官不是神,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會犯錯。 那些卷宗,它們代表的不是案件,而是一個又一個的人生。
Thumbnail
法官不是神,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會犯錯。 那些卷宗,它們代表的不是案件,而是一個又一個的人生。
Thumbnail
警察在執行勤務盤查時,與民眾發生糾紛或衝突,而後來民眾被起訴妨害公務等罪,這樣的情況時有所聞,但只要民眾有動手反抗就算是妨害公務嗎?在台中有個案例,警察進行盤查過程中,男子因有動手攻擊警察,所以遭檢察官起訴妨害公務及傷害罪,後來經過法院審判後,法院判決男子無罪。
Thumbnail
警察在執行勤務盤查時,與民眾發生糾紛或衝突,而後來民眾被起訴妨害公務等罪,這樣的情況時有所聞,但只要民眾有動手反抗就算是妨害公務嗎?在台中有個案例,警察進行盤查過程中,男子因有動手攻擊警察,所以遭檢察官起訴妨害公務及傷害罪,後來經過法院審判後,法院判決男子無罪。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 報導】 台灣警方濫權時有所聞,亂用罪名移送不僅造成民怨,也是浪費司法資源。公民團體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以下簡稱機促會)近日發文表示抗議:「最近有越來越多警察把騎機車的人用公共危險罪移送的新聞」。 機促會表示,刑法185條應該是用來處罰破壞道路的人,然而最近竟然有下列情況被用此法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 報導】 台灣警方濫權時有所聞,亂用罪名移送不僅造成民怨,也是浪費司法資源。公民團體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以下簡稱機促會)近日發文表示抗議:「最近有越來越多警察把騎機車的人用公共危險罪移送的新聞」。 機促會表示,刑法185條應該是用來處罰破壞道路的人,然而最近竟然有下列情況被用此法
Thumbnail
2021年10月7日這天早上不分朝野,在紅樓召開的交通委員會共同限縮檢舉人可以檢舉的項目。不像環保署會針對環保違規編列獎金預算,警政署當了25年的免費仔,但因為政治的關係即將終止服務。 中華民國 85 年(1996年) 12 月 31 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七條之一橫空出世,當時立法精神是為了彌
Thumbnail
2021年10月7日這天早上不分朝野,在紅樓召開的交通委員會共同限縮檢舉人可以檢舉的項目。不像環保署會針對環保違規編列獎金預算,警政署當了25年的免費仔,但因為政治的關係即將終止服務。 中華民國 85 年(1996年) 12 月 31 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七條之一橫空出世,當時立法精神是為了彌
Thumbnail
最後仍有六名員警被判決有罪,刑度均為一年以上有期徒刑。 然後就被切割了
Thumbnail
最後仍有六名員警被判決有罪,刑度均為一年以上有期徒刑。 然後就被切割了
Thumbnail
這幾天出現的火車殺警案一審宣判為無罪,社會的議論沸沸揚揚
Thumbnail
這幾天出現的火車殺警案一審宣判為無罪,社會的議論沸沸揚揚
Thumbnail
接二連三的社會新聞屢屢挑起大眾的情緒神經,然而以暴制暴、失控的正義展現,行道之名帶來的究竟是私刑公義,還是道德直覺的生理快感呢?一個事件經常是結構問題的最終破口,逮懲兇手以外,司法體制面臨的挑戰、安全網漏洞下的破碎縮影,乃至受害者的援助安置,讓我們拾起理性的社會學之眼,洞察那些媒體偷懶沒告訴你的事!
Thumbnail
接二連三的社會新聞屢屢挑起大眾的情緒神經,然而以暴制暴、失控的正義展現,行道之名帶來的究竟是私刑公義,還是道德直覺的生理快感呢?一個事件經常是結構問題的最終破口,逮懲兇手以外,司法體制面臨的挑戰、安全網漏洞下的破碎縮影,乃至受害者的援助安置,讓我們拾起理性的社會學之眼,洞察那些媒體偷懶沒告訴你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