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還是雨林?龍頭還是龍尾?/程天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財訊》謝金河社長今天的〈「發大財」可能是帖迷幻藥!〉這篇文章寫得真好,引發了我心裡的共鳴。國家經濟的成長,必然依靠產業發展,而產業發展則紮根於技術;最近有許多「發大財」的口號,但如果沒有真正的龍頭帶領,恐怕仍然只是空泛的夢想。

raw-image

文中提到:

過去一年來,台灣民眾都陷在「發大財」迷思中,以為「發大財」可以用喊的!其實發大財背後必須一步一腳印,真正深耕與努力,大家要發的財絕對不會憑空從天上掉下來。
── 〈謝金河:「發大財」可能是帖迷幻藥!

生長於寒帶高山上的神木,經過百年才能茁壯高大;而生長於熱帶雨林的大樹,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然而,高山上的神木可以屹立千年而不倒,但快速成長的熱帶雨林卻經常熬不過一場風暴。

一個能夠領導全球的產業地位,是需要幾代人的力量來建構的。

產業鏈就如同「舞龍」的那條龍,要有龍頭、龍身和龍尾,密切配合;但龍要舞得漂亮,靠的是在龍頭前引導的一顆「龍珠」。

撐著龍珠的人就是「政府」,而這顆龍珠則是「產業政策」。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高通拉警報!蘋果宣布以 10 億美元收購英特爾手機晶片事業〉,其中提到:

週四 (25 日) 美股盤後時段,蘋果與英特爾發表重磅聲明,蘋果同意以 10 億美元收購大部分英特爾機晶片事業,預計在第四季達成一項包括專利和員工的協議。此收購案將助力蘋果擺脫對高通晶片的依賴,高通盤後股價應聲下挫,跌幅一度逾 1%。

在我看來,其實英特爾手機晶片事業早就該賣掉;而Apple則撿了個大便宜,才花10億美元就將它買到手。何況,高通在手機市場近乎壟斷的地位,也早該被打破了。

就以這個併購為例,Apple是手機產業的「龍頭」當之無愧;而這條龍的產業鏈雖然散佈全球,但是在蘋果眼中都是可控的;而唯二不可控的關鍵,則在於「龍腦」(作業系統、軟體)和「龍芯」(晶片)。

Apple這次併購,更加增強了在5G時代的競爭力;期望透過掌握關鍵的「龍腦」與「龍芯」技術,以坐穩手機龍頭的地位。

Apple崛起於熱帶雨林,現在正朝著高山神木的地位在前進;而中國大陸的小米手機,則是在熱帶雨林中茁壯,逐漸成最大的一顆樹。至於能夠存活多久,暫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中美貿易戰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其中牽涉到許多層次的鬥爭,包括關稅、貿易、技術、製造、產業、金融、體制等,讓旁觀的吃瓜群眾們看得眼花撩亂。

仔細瞧瞧,只要眼球抓住了中美這兩條快速舞動中的「龍」,就可以看到兩條龍之間虛實強弱的差別。

各種「層次」的談判,只是兩條龍中各節龍身的磨擦;真正主導攻防戰爭的,其實是中美龍頭上的這兩顆「龍珠」。

反觀台灣,擁有強大的龍身與龍尾,但還是必須跟隨著各國、各產業的各個龍頭舞動。

說得好聽一點,就是即使龍頭換了,我們照樣跟著新龍頭舞動;說得難聽一點,我們就是為人作嫁、替人抬轎,賺點辛苦錢。

好不容易,台灣曾經有個自己的「龍頭」hTC出現,卻是棵標準的「熱帶樹木」,經不起一場風暴的吹打;沒有一顆「龍珠」的引導,以hTC為手機龍頭的這條台灣龍,就舞得七零八落了。

那麼,台灣產業的「龍珠」到底在那裡呢?

台灣速食文化下的「發大財」,其實也就只是投機賺點小錢罷了;顧得了這頓,顧不了下一頓,其實恐怕比「熱帶雨林」都還不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網銀集團積極收購智冠股權,引市場注目。或許欲提升資產運用、取得股權。台企經營特點為成長後拆分或減資,易遭收購。投資者觀察大股東持股,重視長期價值。 美光公司股價飆升,投報看好。PC和手機市場復甦,預期HBM產品市場佔率10%到20%。HBM產能或成供需瓶頸,投資者需留意實際產能。
Thumbnail
網銀集團積極收購智冠股權,引市場注目。或許欲提升資產運用、取得股權。台企經營特點為成長後拆分或減資,易遭收購。投資者觀察大股東持股,重視長期價值。 美光公司股價飆升,投報看好。PC和手機市場復甦,預期HBM產品市場佔率10%到20%。HBM產能或成供需瓶頸,投資者需留意實際產能。
Thumbnail
上集聊到了中國經濟正在經歷內部消泡沫,外部美國去中風險化(De-risk)的雙重夾擊,這集開頭,我們就先來聊聊對台灣有什麼影響?是中國跌倒,台灣吃飽?還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同為一根繩上的螞蚱?
Thumbnail
上集聊到了中國經濟正在經歷內部消泡沫,外部美國去中風險化(De-risk)的雙重夾擊,這集開頭,我們就先來聊聊對台灣有什麼影響?是中國跌倒,台灣吃飽?還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同為一根繩上的螞蚱?
Thumbnail
跨域轉型已成必然趨勢,人人都在談論創新與轉型,但不可或缺的關鍵思維有哪些?如何在佈局的過程中,取得有效的策略,幫助自己在決策中運籌帷幄? 企業領導者的求勝秘笈是成功關鍵!
Thumbnail
跨域轉型已成必然趨勢,人人都在談論創新與轉型,但不可或缺的關鍵思維有哪些?如何在佈局的過程中,取得有效的策略,幫助自己在決策中運籌帷幄? 企業領導者的求勝秘笈是成功關鍵!
Thumbnail
一棵大樹倒下固然可惜,但同時也把生存的空間讓給其他植物,並成為其他動植物成長所需的養分。諾基亞放棄手機業務後,大量軟硬體人才失去工作,但也讓芬蘭興起一股創業潮。如今,同樣的戲碼將在台灣的媒體圈再上演一次,只是這對台灣究竟是好是壞,恐怕只有天曉得。
Thumbnail
一棵大樹倒下固然可惜,但同時也把生存的空間讓給其他植物,並成為其他動植物成長所需的養分。諾基亞放棄手機業務後,大量軟硬體人才失去工作,但也讓芬蘭興起一股創業潮。如今,同樣的戲碼將在台灣的媒體圈再上演一次,只是這對台灣究竟是好是壞,恐怕只有天曉得。
Thumbnail
當台灣製造業面臨按下「Reset」的關鍵時刻,必須要重新思考企業轉型的策略:要挑戰什麼新領域?需要什麼新技能?有足夠的人才及科技嗎?什麼是現在的阻力?如何落實文化、如何執行?
Thumbnail
當台灣製造業面臨按下「Reset」的關鍵時刻,必須要重新思考企業轉型的策略:要挑戰什麼新領域?需要什麼新技能?有足夠的人才及科技嗎?什麼是現在的阻力?如何落實文化、如何執行?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談談競爭迷思2:巨頭不會想做這個,阿里巴巴怎麼可能會做養豬生意?巨頭整合、相同用途、不同產品的顛覆、產業無效率又太肥 就可能吸引巨頭進去顛覆。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談談競爭迷思2:巨頭不會想做這個,阿里巴巴怎麼可能會做養豬生意?巨頭整合、相同用途、不同產品的顛覆、產業無效率又太肥 就可能吸引巨頭進去顛覆。
Thumbnail
日前本站刊出了〈如果硬體不賺錢,光靠軟體和服務就可以嗎?〉這篇文章。文章不短,但卻似乎好像沒提到一些關鍵字;那麼就讓筆者來做一些觀念上的補充,同時也進一步討論不同模式之間的異同與案例。
Thumbnail
日前本站刊出了〈如果硬體不賺錢,光靠軟體和服務就可以嗎?〉這篇文章。文章不短,但卻似乎好像沒提到一些關鍵字;那麼就讓筆者來做一些觀念上的補充,同時也進一步討論不同模式之間的異同與案例。
Thumbnail
自從小米創辦人雷軍的「風口論」廣為流傳之後,「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埋單」這種論調,對硬體創業者的影響非常大;特別是有過網路相關行業背景的人,更非常熱衷於這種模式。但是,這樣真的能讓每個人都賺到錢嗎?
Thumbnail
自從小米創辦人雷軍的「風口論」廣為流傳之後,「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埋單」這種論調,對硬體創業者的影響非常大;特別是有過網路相關行業背景的人,更非常熱衷於這種模式。但是,這樣真的能讓每個人都賺到錢嗎?
Thumbnail
我對於國產品牌的支持從來不是目的。我從來不會因為某某品牌是國產就一定非用不可,也不會因為某某品牌是敵國就絕對不用。我認為回歸產品的本質,功能、維修、保養、才是理性的消費者。 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個健全的經濟體的根本是製造業,而消費者的選擇會影響製造業的興亡。
Thumbnail
我對於國產品牌的支持從來不是目的。我從來不會因為某某品牌是國產就一定非用不可,也不會因為某某品牌是敵國就絕對不用。我認為回歸產品的本質,功能、維修、保養、才是理性的消費者。 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個健全的經濟體的根本是製造業,而消費者的選擇會影響製造業的興亡。
Thumbnail
《財訊》謝金河社長今天的〈「發大財」可能是帖迷幻藥!〉這篇文章寫得真好,引發了我心裡的共鳴。國家經濟的成長,必然依靠產業發展,而產業發展則紮根於技術;最近有許多「發大財」的口號,但如果沒有真正的龍頭帶領,恐怕仍然只是空泛的夢想。
Thumbnail
《財訊》謝金河社長今天的〈「發大財」可能是帖迷幻藥!〉這篇文章寫得真好,引發了我心裡的共鳴。國家經濟的成長,必然依靠產業發展,而產業發展則紮根於技術;最近有許多「發大財」的口號,但如果沒有真正的龍頭帶領,恐怕仍然只是空泛的夢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