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硬體不賺錢,光靠軟體和服務就可以嗎?/黃金龍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自從小米創辦人雷軍的「風口論」廣為流傳之後,「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埋單」這種論調,對硬體創業者的影響非常大;特別是有過網路相關行業背景的人,更非常熱衷於這種模式。但是,這樣真的能讓每個人都賺到錢嗎?

黃金龍
連續創業者;前惟易、小西科技創始人。十八年以上軟硬體技術開發與產品經驗,曾自主研發小西機器人、拼我智能積木等產品。本站已或作者直接授權刊登作品。
首先要認識一點:商業的本質是獲取利潤;而企業獲取利潤的方式只有兩個:
「出售商品」,或者「出售服務」。
大道至簡,所有的商業模式,最終的結果都是圍繞這兩點展開的。
硬體企業的商業模式,大部分都是銷售產品來獲得利潤,非常簡單,而網路業則複雜得多;由於網路業的一些特性,很多服務是沒辦法直接向使用者收費的,所以便有了「C端(個人用戶)免費,向B端(企業用戶)收費」的商業模式。
例如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主要的業務,都是銷售廣告和收取交易傭金;也就是為C端用戶提供產品服務,向B端用戶收費。
「羊毛出在豬身上」這句話,用來形容網路公司是合適的;因為網路公司多半是以開發網站、或提供免費軟體服務來獲取用戶。
我們使用QQ或微信,並沒有付費給騰訊公司;我們使用百度搜尋,也沒有付費給百度公司。我們使用淘寶或美團外賣,只是支付商品的價格,支付傭金給阿里巴巴的卻是商家。而這種向B端收費的商業模式,已經被驗證是成功的。

硬體公司與網路公司的模式差異

而硬體公司的商業模式比較直接,就是靠銷售產品為公司帶來收入;這也就決定了必須要有合理的利潤,才可以保證企業的持續發展。
以我的經驗判斷,只要是有研發投入和通路銷售的硬體公司, 如果毛利率小於20%,獲利能力都是堪憂的。
那麼硬體公司是不是也適合這種模式呢?我們來比較一下網路公司和硬體公司的差異點:
  1. 網路公司的邊際成本幾乎相對為零,也就是服務10萬用戶和100萬用戶,所需要的開支可能只是增加幾台伺服器的成本;而硬體公司生產10萬台產品和100萬台產品,成本並不會少太多。
  2. 網路公司的研發成本,基本上只需要軟體開發人員;而硬體公司需要硬體、軟體、結構、生產、測試、認證等等成本,研發人員和成本都幾倍於網路公司。
  3. 網路公司的銷售成本非常低,甚至大部分公司只有行銷部,而沒有業務部;只需要做好市場推廣和營運,銷售都是自然達成。而硬體公司除了市場推廣,還需要通路銷售;而且產品的營業額之中,還有很高的比例是代理商的利潤、以及通路的成本。
  4. 網路公司賣的是虛擬物品,不涉及商品的物流運輸、售前售後等各種服務。
我們來看看最成功的案例:業界最早提出「和用戶交個朋友」的不是羅永浩,而是雷軍。雷軍開始把小米手機價格定為1999元(人民幣,以下同)的時候,就是「交個朋友」,確實轟動整個業界。
小米充電寶定價69元的時候,也確實是在虧本賣。那麼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小米的財報,看看「朋友們」為小米貢獻了多少收入(資料來源:小米公司2019年財報)。
  • 2019年全年營收2,058億元,淨利潤115億元。
  • 其中手機收入1,221億元,IoT智能硬體收入621億元,網路業務收入198億元。
  • 手機賣了1.25億支,電視賣了1,280萬台。
  • MIUI的手機用戶累積3.1億,小米電視每月活躍用戶數(MAU)2,700萬,IoT已連接設備數累積2.35億。
由此可知,那個所謂「羊毛出在豬身上」的「羊毛」是網路業務收入,全年198億元;而累積了多少「豬」呢?手機3.1億、電視2,700萬、IoT有2.35億。
我相信網路業務的收入,大部分是由手機和電視用戶帶來的,IoT用戶身上羊毛太少了。也就是說,大約3.4億用戶帶來了198億的收入:算下來一個「手機+電視」用戶一年只帶來了58元的羊毛,一個月5元都不到。

Apple的案例

我們再來比較一下Apple的「羊毛」有多少。
如下圖,Apple App Store 2019年的全年營收是5,190億美元;其中中國區佔47%,約2,460億美元,換成人民幣就是17,400億人民幣。
App Store的營收「蘋果稅」是30%,也就是中國區為Apple貢獻了5,220億元的利潤。
2014年,Apple老闆Tim Cook因為個資隱私問題發表了聲明,裡面也提到他們的商業模式是「銷售出色的產品」,而不是「羊毛出在豬身上」。
在Apple,你的信任對我們而言意味著一切。

我們的商業模式非常直接:就是銷售出色的產品。我們不會根據你的電子郵件內容或網頁瀏覽習慣來建立檔案,然後出售給廣告商。

我們不會用你存放在iPhone或iCloud上的信息來賺錢,而且我們不會讀取你的電子郵件或訊息,再從中獲取資料來向你推銷相關商品。

我們軟體和服務的設計初衷,是讓我們的設備更為出色。一切就這麼簡單。

──Tim Cook闡述Apple對個人隱私的承諾
當然這麼比是不公平的,因為iOS和小米的生態基本上完全無法類比,小米的規模和Apple也差很多。
這上面的數據只是想說明一件事:小米公司是中國做得最好的「硬體+網路公司」代表,擁有幾億的活躍用戶;然而,每個活躍用戶一個月也只不過貢獻了5元。

智能音箱的案例

另外一個產品類別,是百度和阿里持續燒錢投入的「有螢幕智能音箱」;在這一點上,我也沒看到能成功的機會,畢竟它在使用頻率上必定比手機要低很多。
大廠虧錢力推智能音箱,是為了人工智能戰略、佔據流量入口、獲取用戶數據,這才是主要目的;再者,這個賽道並不是普通選手玩的,阿里說「今年投入100億做天貓精靈的生態」,這種手筆,普天之下誰能抵擋?
齊白石有句名言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小米的模式套用這句話,應該叫「學我者死」。縱觀這五六年來,小米模式就沒有模仿成功的案例。
小米當初入行做手機,價格戰確實是一個快速的方法;因為這個產業的競爭者都是巨頭,小米的低價策略可以快速佔領市場。但現在看來,小米其實對巨頭們影響不大,反而消滅了眾多山寨廠商。
而後來小米生態鏈的模式,我認為確實是非常創新,但是至少在中國也沒有第二家能學得會了。

網路思維、硬體生意的條件

如果硬要學習網路思維、學小米模式,也就是「硬體不賺錢,靠未來的軟體和服務來賺錢」,我整理了需要滿足的一些條件:
  1. 要和雷軍一樣,有「花不完的錢」,持續投入研發和服務;
  2. 硬體產品要有用戶生態概念,未來能提供增值服務的功能;
  3. 產品銷量有數百萬台以上的規模,或者產品有超高付費率;
  4. 有通路直銷的能力,不需要通過代理商就可以銷售產品;
  5. 產品客單價略高,用戶品質好,有付費習慣或意願。
綜上所述,我只想到有手機、平板、智能電視、遊戲機等少量品類,而目前也只看到小米一家做成功了。
小米模式能成立,是建立在手機的千億營收、和200億的網路業務收入上;如果你的產品是類似行動電源、或是智能家居這樣的品類,而又想接受硬體不賺錢的事實、或者保持非常低的毛利率,我覺得是沒有機會成功的。

結語

當然,或許還有另外一些做硬體的網路公司,不是靠銷售產品來獲利的;比如共享單車和共享行動電源等等,但他們的商業模式更多是以「租賃」形式來提供服務。
如果是純粹的硬體公司,我還是建議向華為、Oppo、Vivo這些廠商學習:腳踏實地投入研發、做好產品、保持較高的毛利率,別走某些網路公司的歪路邪路,也不要擔心什麼降維打擊。
坦白講,如果真像阿里、百度的智能音箱這種產品來降維打擊,99%的公司都扛不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如果用 8 位數資金做價值投資,每年能從股市中賺多少錢呢?這篇(系列)文章主要是讓我用輕鬆的方式記錄我的投資心路歷程、里程碑或各種投資想法,讀者可以當作是一般輕小說輕鬆看過就好。 目標 : 6 年股票市值達到 9 位數
Thumbnail
avatar
市井小王
2024-06-05
在主要用來群組聊天互動的程式軟體或APP裡面, 如果要加入WEB3電玩功能, 有哪些題材適合發展? 會有龐大的商機 在主要用來群組聊天互動的程式軟體或APP裡面, 如果要加入WEB3電玩功能, 有哪些題材適合發展? 會有龐大的商機 幸福課程 fb 幸福教練黃老師 潮資訊媒體 在群組聊天互動的程式軟體或APP中加入WEB3電玩功能, 確實是一個有潛力的市場。 以下是一些適合發展的題材,
avatar
leader
2024-05-30
如果用最低的物慾來生活會是怎樣?(下)  接續上一篇文章,所以說,以為自己沒吃什麼,但熱量卻已超標;以為自己沒花什麼,但預算卻已超過。那些多餘的熱量和多餘的開銷,真是自己的人生所需要的嗎?就算知道道理就擺在那,還是要逐一去確認才行。也知道是要少吃而不是不吃,但到底要吃哪些食物好,總得要先列出來才是。也正因為食物和開銷皆有限量,
Thumbnail
avatar
深邃月光
2024-05-23
如果用最低的物慾來生活會是怎樣?(中)  接續上一篇文章,月光認為,依照極簡生活的大方向,是有可能實現即使在都市地區生活,依然可以達到長壽且健康的目標。因為已經透過日綜的好吃驚系列觀察到長者的生活方式,所以可以理解到一些達到長壽且健康的因素是什麼,然後在現在就可以這樣去執行,也就可以增加達成目標的機率。人喜歡囤積東西,是因為怕是
Thumbnail
avatar
深邃月光
2024-05-22
【閱讀書評】歡迎光臨夢境百貨(中)-如果能在夢中體驗一次不同的人生,你會想體驗什麼呢? 在諮商室中,我常常會遇到很多不滿意自己當下生活的人。可能會羨慕其他人過的生活,可能是對於自己的外型、工作、婚姻不太滿意,也可能是覺得生活日復一日,空洞乏味,鬱鬱寡歡。 這篇文章想要針對書中第八章「他人的人生之夢」,分享我的閱讀心得。
Thumbnail
avatar
§詹惠文§ 諮商獅
2023-08-13
如果你爸不姓『郭』, 做品牌前先想清楚目標是什麼?經營品牌會遇到的瓶頸與建議 做品牌你最終要的是賺錢還是認同感、影響力?
Thumbnail
avatar
曾蘋果
2022-04-20
如果不知道如何前進,後退也是一種方向!想談談在人生這條路上真的是一直在往前嗎?梁啟超曾曰:「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想他想表達的是心境上的成長!而我們的心是被允許可以走回頭路的,人的智慧一直在累積,我們因著面對和經歷的總總而在人生的不同時期做出了不同選擇。
Thumbnail
avatar
Lily Chen
2022-01-02
如果二十年前賞小女孩巴掌,就不會有現在的我了--《架空歷史》觀後感本文為2019年的動畫選集《愛x死x機器人》中,《架空歷史》的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Thumbnail
avatar
患子
2021-11-19
avatar
艾莎解結-跨界生涯顧問
2021-10-11
如果我們生活離不開錢,就該試著學習如何管錢!我常在想,財務上的「手足無措」,到底是突發狀況,還是多年累積所造成?
Thumbnail
avatar
蔣竣植
202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