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讀後感:談談競爭迷思2:巨頭不會想做這個,阿里巴巴怎麼可能會做養豬生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主要段落分成:

1.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2.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3. 內容重點
4. 心得

原文網址:談談競爭迷思2:巨頭不會想做這個,阿里巴巴怎麼可能會做養豬生意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 重新思考對競品的定義與可能性
  • 工作上遇到競品的思考題,這篇文章可以給予啟發
  • 很多事情不是不可能,而是我們想不到,或是不相信

作者想表達甚麼?

  • 競爭者可能跟你不在同一個行業,只要能解決你顧客的問題,他們就是你的競爭者。
  • iPhone的問世,代表智慧型手機重新形塑工作與生活面貌,以及對許多產業造成顛覆性的影響
  • 外送平台的崛起,對於泡麵銷量的影響
  • 為什麼中國巨頭紛紛投入「人工智慧養豬」的行業?這背後的思維

重點內容

巨頭的垂直整合

  • Jobs發明iPhone的上市簡報:
今天,我們要推出三個產品:
  1. 第一個是可觸控的大螢幕iPod
  2. 第二個是革命性的手機
  3. 第三個是革命性的網路溝通設備

其實就是→iPhone!

  • 從2007年iPhone發明,到智慧型手機在2019年的出貨量,從第一台成長到14.86億台
  • 智慧型手機v.s數位相機
  • 智慧型手機發明之前,雖然手機也有拍照功能,但是解析度低,而且手機容量小,無法存太多張,傳統手機無法上網,照片也比較難分享
  • iPhone上市後,具備拍照、連網、使用app分享的功能,加上臉書的崛起,拍照、上網,分享的情境,單一功能的數位相機就被打趴了
  • 柯達的例子
停滯於底片業務,錯過數位相機的崛起,
憑藉著在攝影產業的經驗與通路,數位相機賣得還不錯,
最後是死於「智慧型手機」的興起。
  • iPhone顛覆了多少市場?
  1. 傳統手機市場
  2. mp3播放器市場: 改革了iPod
  3. 個人電腦市場:原本需要電腦來處理資訊,現在一支手機就搞定了,也排擠了購買電腦的預算
  4. 遊戲產業:手遊的興起,影響其他平台的遊戲銷售
  5. 電信產業:Line的朋友清單取代手機的通訊錄
  6. 手機app產業
  7. 攝影市場:iPhone攝影的效果越來越好,也帶動許多素人影片拍攝者的興起
並不是只有「行業內」的競爭,才是競爭
  • 有時候巨頭並不是想顛覆你,但是在他們發展的過程當中,一不小心就滅了一個產業
  • iPhone是「故意」要顛覆這個產業的嗎?
不是,他只是所到之處,吸納了許多場景,創造更多價值。
一台手機整合了越來越多功能,因此不小心把單一功能的競爭者給取代掉。
這種競爭來自於巨頭的「整合」。

相同用途的潛在競爭者

  •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教授:提出「創新的用途理論」
  • 你可能認為所謂的競爭者,就是跟你做類似產品的人
但其實競爭者,是能滿足類似「用途」的人。
因此你要去問,客戶「雇用」這個產品,想解決什麼問題?獲得什麼進步?
競爭者可能跟你完全不在同一個行業,只要他們能解決你顧客的問題,他們就是你的競爭者

近年來中國泡麵銷量的跌幅巨大,一年少賣了好幾十億包泡麵,為什麼?

  • 如果你問人們對泡麵的需求是什麼?
很可能得到「更多口味」、「更便宜」、「更好吃」的答案
泡麵這個產業專注的東西
  • 如果你問人們「雇用」泡麵,是要完成什麼事?
可能會聽到:「讓我方便快速吃飽,且能吃到熱熱湯湯鹹鹹的一餐」
  1. 中國的餐飲外送市場爆發之後,消費者隨時拿起手機訂購,很快也能吃到熱熱湯湯鹹鹹的一餐。
  2. 也就是消費者「雇用」泡麵的這個目的與情境,幾乎能被熱食外送取代,所以就大大打擊了泡麵的市場。
  3. 泡麵製造廠商只把同樣生產泡麵的廠商當成競爭者:努力研發更多種口味,或是加了調理包的泡麵
這些差異化面對餐飲外送的崛起,完全沒有招架之力。

效率較低但利潤豐厚的傳統產業,有機會用科技大幅增加效率

運作無效率,利潤又龐大,就值得進去
  • 巨頭紛紛投入「人工智慧養豬」的行業
  • 正是因為這個產業很龐大,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豬肉消費市場
  • 傳統養豬生意,是靠傳統技術活
  1. 如果阿里的技術,可以大幅優化這個產業的運作效率呢?
  2. AI技術能大幅優化許多傳統要靠人工或經驗判斷的事,取代傳統無效率的情況,輾壓既有的分散型養豬場,如果正好這個產業又夠大,有利可圖,就值得巨頭進入。
  • 金融產業也有這樣的特徵,所以吸引很多科技巨頭跨入,發展金融科技
Google為什麼要做支付,蘋果為什麼要做支付又做信用卡呢?這樣的跨界,是屬於科技業,還是金融業呢?

個人心得

  • 許多產業被顛覆,都來自產業外的世界,或是跨界打截
  1. 台積電→晶圓代工
  2. AirB&B →民宿平台
  3. UBER→外送平台
  4. Amazon →零售電傷
  5. Youtube→傳統媒體
  • 對於競爭的認知,影響對產業邊界、競品的看法
  1. 直接競爭與間接競爭
  2. 替代品思維
  3. 雞排與消夜
  4. 手遊、影音與休閒時間
  5. 手搖杯與咖啡
  6. 海尼根0.0酒精啤酒的定位
  • 在某個領域專精越深,越專業的同時,當巨頭整合其他產業時,被取代的風險也越大
  • 科技帶來顛覆產業認知的可能性
  • 個人的競爭優勢,也可能被技術顛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0會員
490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一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讀後感系列文章》之摘要筆記正式上架拉! 即便沒有買這份筆記,讀者同樣能透過筆者在方格子發布的內容,免費看到〈讀後感〉系列文章,以及筆記參考的文章出處。 內容本身無價,讀者單純買的是:筆者梳理內容與整理筆記的過程,以及出於對筆者的一份信任與支持。
Thumbnail
2025/02/28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一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讀後感系列文章》之摘要筆記正式上架拉! 即便沒有買這份筆記,讀者同樣能透過筆者在方格子發布的內容,免費看到〈讀後感〉系列文章,以及筆記參考的文章出處。 內容本身無價,讀者單純買的是:筆者梳理內容與整理筆記的過程,以及出於對筆者的一份信任與支持。
Thumbnail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6/29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
Thumbnail
2023/06/29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戰略4.0」的關鍵商業模式 戰略4.0的平台和以往有何不同呢?那就是IT的活用。妥善運用IT的話,就能夠以極低的成本建立極有效率、效果超乎以往的商業模式。以下會以Apple的App Store作例子。 平台 App Store的最大特徵就是擁有「兩種用戶」。 第一種用戶,是「購買iPhone後,下
Thumbnail
「戰略4.0」的關鍵商業模式 戰略4.0的平台和以往有何不同呢?那就是IT的活用。妥善運用IT的話,就能夠以極低的成本建立極有效率、效果超乎以往的商業模式。以下會以Apple的App Store作例子。 平台 App Store的最大特徵就是擁有「兩種用戶」。 第一種用戶,是「購買iPhone後,下
Thumbnail
「消費者爭奪戰」,永遠是企業最艱難的戰役,但卻也是最重要不可淪陷的戰場,丟了消費者,就等於丟了市場,尤其在今日這個資訊透明且快速傳播的網路時代,消費者聰明絕頂,永遠懂得如何在網路中找到對自己最有利的交易,而且說變就變毫不考慮,品牌忠誠度對某些消費者而言並不具意義。
Thumbnail
「消費者爭奪戰」,永遠是企業最艱難的戰役,但卻也是最重要不可淪陷的戰場,丟了消費者,就等於丟了市場,尤其在今日這個資訊透明且快速傳播的網路時代,消費者聰明絕頂,永遠懂得如何在網路中找到對自己最有利的交易,而且說變就變毫不考慮,品牌忠誠度對某些消費者而言並不具意義。
Thumbnail
每次美國某資訊科技業者推出新版iPhone智慧型手機,就吸引大批忠實支持者搶買。台灣知名專欄作家狄驤認為,其他品牌手機的規格及品質,不輸給價錢較高的iPhone,如收入很有限就該理性消費,才不會被iPhone搞窮。 但iPhone的形象及操作有特色,不少支持者為此而買,卻不想因此變窮,該怎麼辦?
Thumbnail
每次美國某資訊科技業者推出新版iPhone智慧型手機,就吸引大批忠實支持者搶買。台灣知名專欄作家狄驤認為,其他品牌手機的規格及品質,不輸給價錢較高的iPhone,如收入很有限就該理性消費,才不會被iPhone搞窮。 但iPhone的形象及操作有特色,不少支持者為此而買,卻不想因此變窮,該怎麼辦?
Thumbnail
# 51《疫後大未來》(下):我們今天將解析破壞性創新、教育業、科技業的疫後發展,以及未來趨勢。最後的結論我會再提出我的觀點,跟作者略有不同,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商機吧!
Thumbnail
# 51《疫後大未來》(下):我們今天將解析破壞性創新、教育業、科技業的疫後發展,以及未來趨勢。最後的結論我會再提出我的觀點,跟作者略有不同,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商機吧!
Thumbnail
你猜猜iPhone顛覆了多少產業?這是Evonne跟你一起討論產品議題的第38篇,上次的PM下午茶,我們討論到「如果巨頭要做這個生意,我該怎麼辦(連結點我)」,從三個角度我們分析了,如何選擇一個巨頭不想投入,也不能投入的產業,另外還有靠在地營運以及使用者體驗,讓巨頭無法和你競爭。
Thumbnail
你猜猜iPhone顛覆了多少產業?這是Evonne跟你一起討論產品議題的第38篇,上次的PM下午茶,我們討論到「如果巨頭要做這個生意,我該怎麼辦(連結點我)」,從三個角度我們分析了,如何選擇一個巨頭不想投入,也不能投入的產業,另外還有靠在地營運以及使用者體驗,讓巨頭無法和你競爭。
Thumbnail
Zoom是怎麼在視訊會議眾多巨頭中崛起?PChome為什麼不早點輾壓蝦皮?小蝦米如何和巨頭競爭?你在思考「競爭」這件事時,有沒有想過,如果巨頭進來做這個生意,你怎麼辦呢?
Thumbnail
Zoom是怎麼在視訊會議眾多巨頭中崛起?PChome為什麼不早點輾壓蝦皮?小蝦米如何和巨頭競爭?你在思考「競爭」這件事時,有沒有想過,如果巨頭進來做這個生意,你怎麼辦呢?
Thumbnail
在智慧型手機以及網路服務產業上,已經蓬勃發展超過15年以上的時間,我觀察到只要是已經進入成熟型的產業,其實因為資本,市場,資源需求的高度集中需求下,以及進入資本的優化情形下,其實大部分都會進入寡佔甚至獨佔的情況(Winner Takes All)。只要是類似的市場,法律,法規,產業規格才會是鞏固市
Thumbnail
在智慧型手機以及網路服務產業上,已經蓬勃發展超過15年以上的時間,我觀察到只要是已經進入成熟型的產業,其實因為資本,市場,資源需求的高度集中需求下,以及進入資本的優化情形下,其實大部分都會進入寡佔甚至獨佔的情況(Winner Takes All)。只要是類似的市場,法律,法規,產業規格才會是鞏固市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談談競爭迷思2:巨頭不會想做這個,阿里巴巴怎麼可能會做養豬生意?巨頭整合、相同用途、不同產品的顛覆、產業無效率又太肥 就可能吸引巨頭進去顛覆。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談談競爭迷思2:巨頭不會想做這個,阿里巴巴怎麼可能會做養豬生意?巨頭整合、相同用途、不同產品的顛覆、產業無效率又太肥 就可能吸引巨頭進去顛覆。
Thumbnail
建立在前一篇你我都耳熟能詳的音樂背後的跨界商業模式解析,與個人最推崇企業之一Amazon的會員平臺商業模式上,接著我們來談談Apple的跨界;在此同時,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目前全世界最大(渠道通路數量)的生鮮電商是哪間企業? 【佐2013年份電影“實習大叔”】
Thumbnail
建立在前一篇你我都耳熟能詳的音樂背後的跨界商業模式解析,與個人最推崇企業之一Amazon的會員平臺商業模式上,接著我們來談談Apple的跨界;在此同時,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目前全世界最大(渠道通路數量)的生鮮電商是哪間企業? 【佐2013年份電影“實習大叔”】
Thumbnail
自從小米創辦人雷軍的「風口論」廣為流傳之後,「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埋單」這種論調,對硬體創業者的影響非常大;特別是有過網路相關行業背景的人,更非常熱衷於這種模式。但是,這樣真的能讓每個人都賺到錢嗎?
Thumbnail
自從小米創辦人雷軍的「風口論」廣為流傳之後,「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埋單」這種論調,對硬體創業者的影響非常大;特別是有過網路相關行業背景的人,更非常熱衷於這種模式。但是,這樣真的能讓每個人都賺到錢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