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老師等人及其所創辦的《現代文學》,創造了臺灣文壇迄今難以跨越的高牆。而《臺北人》是認識白先勇老師一定要閱讀的重要作品之一。
1960年代是臺灣文學的黃金時期,這時代的臺灣作家是戰後第二世代的作家。他們跟隨父母輩隨著蔣中正流亡到臺灣,不但直接感受到戰爭的殘酷,更有了類似國破家亡的經驗,甚至開始懷疑今生是否能再回到故鄉的感概。更直接地說,這時期的作家以白先勇老師等人為首,一方面深刻體會到來臺的中國大陸人民,面對鄉愁,內心水土不服的強烈感受。另一方面則因為白先勇老師創辦的《現代文學》,直接譯介了西方文學,甚至引入了西方文學的分析方式,遂創造了臺灣文學史上前所未有的創作及呈現方式。
沒有了白先勇老師與《現代文學》,也許便沒有70年代鄉土文學的札實經營,或許將影響80年代女性主義文學的崛起。而鄧勇星導演的挑戰,便是要從怎樣的角度切入拍攝《奼紫嫣紅開遍》,要能喚醒熟悉白老師的書迷的情感,同時又能夠爬梳白老師的生命軌跡,將其介紹給年輕的書迷,是作為書迷之一的筆者所看重的事。
透過《奼紫嫣紅開遍》的敘事布局、音樂選用及攝影、構圖,可知鄧永星導演有意的想以紀錄片承襲白先勇老師作品裡憂傷寂寞的生命圖景。
所幸,鄧勇星導演並未讓筆者過於失望。一名創作者的每字每句,都是創作者靈魂的一部分,都參雜了創作者的思想精髓。而這些精髓,源自於創作者的成長與生命軌跡。也因此鄧導選擇以《父親與民國》一書裡的幾段往事作為起手式。從白老師的童年往事,父母與廚子老央展開,更能深入一名作家的老靈魂。而老作家的一抹孤獨身影及深白色略帶傷感情懷的鋼琴音符,則為《奼紫嫣紅開遍》的鄉愁底蘊作出定位。
鄧導《奼紫嫣紅開遍》的整體結構經緯十分清楚,先以白老師的現身說法,帶出全片往事鄉愁的情感色彩,再以白老師的著作篇章,作為白老師映照生命軌跡的鏡子,強化了情感能量。又以教授柯慶明、葉朗、作家隱地、奚淞等人、導演曹瑞原等白老師的朋友與合作夥伴作為側寫,厚實了全片。且鄧導不加入自己的評論及觀點,盡量讓自己隱形,讓鏡頭成為導演的視角,也成為觀眾了解白老師的窗口。因此白老師在臺灣文壇的歷史地位、作品的文學高度這種主觀的評論,並不是《奼紫嫣紅開遍》所關心的。也因為這層客觀的敘事角度,反而更能讓觀眾走入白老師的生命軌跡裡,體會白老師所感受的每一次歡笑與淚水,並真正在老作家的靈魂裡,感受白老師每次回望生命的鄉愁與痛楚。
相較於白先勇老師在作品裡鑿開小人物內心痛楚、絕望的一面,鄧導反而賦予《奼紫嫣紅開遍》更多面對傷口的溫柔撫觸,美麗且動人。
若您深入研究過白老師的文字與生平,便會明白《奼紫嫣紅開遍》的敘事風骨,和白老師小說人物在生命裡掙扎的孤獨、痛楚感暗合,鄧導可說是全然將這層文字上的情感內化,並影像化到《奼紫嫣紅開遍》中。
較不同的是在白老師作品裡的小人物,終生都在悲涼的生命裡泅泳。但在《奼紫嫣紅開遍》裡,無論白老師望向自己親手打造的《孽子》舞台劇、曹導的電視劇版或是青春版《牡丹亭》,我們在白老師的淚痕裡,看到白老師藉由影像、舞台劇、崑曲等等創作形式進行自我心靈傷口的淨化與舔舐。
鄧導以溫柔且傷感的筆觸,描繪白先勇老師回望生命的鄉愁,也拍出了白先勇老師對待過往傷口的溫柔與坦然。
藉由《奼紫嫣紅開遍》,鄧導邀請觀眾伴隨白老師再走一回青春來時路,重新爬梳成長經歷對白老師創作的影響,甚至不忘和白老師作品流著一樣血脈的《牡丹亭》和《紅樓夢》納入其中,並與白老師的生命交互輝映。使得《奼紫嫣紅開遍》不只是一部記錄白先勇老師生命歷程的作品,也是一封獻給新舊書迷的動人情書。在電影的最後,我彷彿看到老作家靈魂深處,那一抹浪漫又美麗的回眸一笑。
文翼電影光譜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