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被回歸」中國,香港人不埋怨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月底有PTT鄉民提到關於香港的問題,我讓編輯把回文整理在這裡。首先是歷史問題:
  1. 1842年《南京條約》清國割讓香港給英國
  2. 1860年《北京條約》清國割讓九龍給英國(重覆一次:割讓)
  3. 1898年清國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才租借新界給英國九十九年;新界是「新租界」的意思
  4. 絕不是《南京條約》一次把香港九龍新界處理掉,九龍也不是租借的,別分不清了
香港特別行政區十週年的公車廣告。Source: PearlStars CC BY-SA 3.0
狹義的香港,也就是指香港島一帶,居民本來就很少,所以英國當時接收是很簡單的,甚至不存在「接受」的問題,因為也無異於在荒地上建立殖民地。但廣義的香港,最主要是新界,那就有點不同了。
新界和香港開埠時空上相差很遠,香港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割讓的,而新界卻是1898年才租借的,而且有九十九年的租借期,這也是1997年「回歸」的肇因。(編按:割讓是永久轉移,租界才有到期收回的問題)

英國移交香港,是做符合他們利益的事

再來的問題是,被「回歸」中國,香港人不埋怨英國嗎?
誰說沒有埋怨,埋怨的人多的是。埋怨了三四十年了,移民的人移民,走不掉的人死心,而且英國人走的時候還不給香港人居英權,只給了一個BNO護照。但去到今天香港還是有人主張「歸英」,就是認為香港應回到英國統治。
只是埋怨是一種奢侈,因為非常簡單的問題是,香港人也很理解英國,英國並不是一個你埋怨他、他就會過來幫你的國家。他們對於利益是非常清楚而且果決的,他們覺得放棄香港對他們比較有利,你香港人再怎樣埋怨都動搖不了他們,更不會過來幫你。既然埋怨了也不會令他幫你,那不如連埋怨都省了。
  • 編按:可以說,如果香港人真的都歡迎97回歸,也不會有《香港97》這款知名kuso game誕生。
英國人相信一切皆是利益,沒永遠的朋友,也沒永遠的敵人,香港人也不能不接受這點,放棄香港對英國有利,甚麼條約甚麼義務甚麼承諾,都是次要的。我們不是第一天認識英國人,他們也對你沒甚麼責任,對於他們而言,香港大不了就只是一個在遠東上一代遺下的遠房親戚而已。
英國沒能力保衛香港是事實,而他們撤出是結果,他們撤出時向中國拿到了一些利益也是必然,這很像他們會做的事。
我想合理的人,不會想要跟英國外交政策講道義。

當年的香港人,不像今天有意志和決心

而且也不是只有英國人的錯,當年的香港人,也不像今天一樣有抗爭的意志和決心。如果在六四的時候,香港做的事情是更強硬的,例如針對中國銀行抽乾他們的銀根,進行更積極的經濟打擊;在六四後不要捐款去中國搞甚麼「希望工程」,罷工罷課沒有被叫停,可能六四的結局就全然不同。但當年的香港人不像今天的,我們的上一代就是只接受到街上和平的走走。
像那時候我就只是八歲,我在想,北京出了坦克車了,為何香港人拿上北京的不是火箭筒或者更厲害的武器,而是一堆現金還被沒收呢?我年紀太少,我以為大人們拿200萬港幣去被沒收,有他們的用意,去到今天我覺得這其實就是我們那時代的人的思想限制就如此。
如果我是決定的人,我不會拿錢給北京學生,錢有更多更好的用途,不過八歲的我說甚麼都沒用的吧?只是相信和平示威就可以有好結果,我想是太天真了。
去到今天,我對英國人的期望不高,至少他們有停止向香港政府再賣鎮壓裝備例如催淚瓦斯,這我也接受收貨。沒甚麼好埋怨的,那是上一代的事情和責任,現在已過了三四十年,現在的英國人也不再是當年的英國人,而是另一世代了。我也不覺得現在的英國人統治香港,對香港是甚麼好事,或者他們有這能力。
自己想辦法去生存就夠忙的,哀怨而多愁善感的事情,等有空才做吧。
有讀歷史就知道,這世界沒有永恆的帝國,所有帝國都有興衰,英國如是,中國如是,大英帝國就是個在倒塌的舊帝國,與其纏著那亡魂,不如追求一個新生,屬於自己的新國家吧。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8K會員
209內容數
我並不介意觸及一些可能你們覺得很敏感的問題,例如臺灣為何不是獨立國家呢?如何穩固中港臺的人的基本人權?要如何面對中國那不可定的未來,會帶來經濟、政治和主權上的種種疑問?</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香港人有沒有救,不在於香港人有沒有錢。也不在於香港政府是否多一點寬容,更不在於中國是否要放棄香港。而是在於香港人有沒有決心的去奪取自己的故鄉。
元朗事件後,洪門發表了一篇聲明文章,大意是要洪門的各個社團團結。你想想,有甚麼時候會有人出來說要團結、要勸架呢?
香港抗爭以來,陸續有人自殺。因為在電視螢幕上看不到的,是很多抗爭者家裡的戰爭,這其實更慘烈,也更少得到支援與同情。
7月21日晚上,一群白衣黑社會在元朗毆打香港市民。並不是看到穿黑衣的抗爭者就打,而是你不論穿甚麼衣服,不論男女老幼都打。很多人根本不是抗爭者也沒有穿黑衣,就是普通無關的老百姓,都被打了。
目前很多香港人都熱切的談政治庇護的問題。在這時勢下,我必須普及一些常識,請大家盡量廣傳。沒有耐性看完的人,先把結論說在前面,就是:絕對不要跑去別人國家或大使館,大聲要求政治庇護。另外有三個重點。
我們香港人並沒有默默過了22年,只是和那些賺足賺飽的上一代相比,很多人年紀少,社會資本少,少到你不能在臺灣的媒體上看到他們而已。但他們的呼聲不是第一天才這樣。為了香港而流血汗,為了香港而勇抗橫暴,為了香港而死。香港人的年輕一代做到了,我以他們為榮。
香港人有沒有救,不在於香港人有沒有錢。也不在於香港政府是否多一點寬容,更不在於中國是否要放棄香港。而是在於香港人有沒有決心的去奪取自己的故鄉。
元朗事件後,洪門發表了一篇聲明文章,大意是要洪門的各個社團團結。你想想,有甚麼時候會有人出來說要團結、要勸架呢?
香港抗爭以來,陸續有人自殺。因為在電視螢幕上看不到的,是很多抗爭者家裡的戰爭,這其實更慘烈,也更少得到支援與同情。
7月21日晚上,一群白衣黑社會在元朗毆打香港市民。並不是看到穿黑衣的抗爭者就打,而是你不論穿甚麼衣服,不論男女老幼都打。很多人根本不是抗爭者也沒有穿黑衣,就是普通無關的老百姓,都被打了。
目前很多香港人都熱切的談政治庇護的問題。在這時勢下,我必須普及一些常識,請大家盡量廣傳。沒有耐性看完的人,先把結論說在前面,就是:絕對不要跑去別人國家或大使館,大聲要求政治庇護。另外有三個重點。
我們香港人並沒有默默過了22年,只是和那些賺足賺飽的上一代相比,很多人年紀少,社會資本少,少到你不能在臺灣的媒體上看到他們而已。但他們的呼聲不是第一天才這樣。為了香港而流血汗,為了香港而勇抗橫暴,為了香港而死。香港人的年輕一代做到了,我以他們為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日治時期頭七年台灣人民的武裝抗日雖未令日軍大量傷亡,但卻大大增加日本治理台灣的成本,日本甚至一度想放棄台灣,將台灣賣給法國等其他列強。相較之下,英國統治香港時當地雖有反抗事件,但都很快就被平定,其他亞非拉美大洋洲殖民地狀況也不比香港好多少,那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下面分項詳述之。 台灣地勢起伏大且
2024年7月1日,香港淪陷五週年,臺灣舉辦追思會,分享了一群香港人的故事。香港政府的偏袒大陸人政策,以及國安法23條讓臺灣人不敢支持香港人,限制了香港人的政治自由與前途。活動詳情請留意赴湯 2.0專頁。
近年來,香港的遭遇屢屢獲得國際社會的同情,但是作爲大陸人,我實在不能同情香港。因爲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都是富人同情窮人,强者同情弱者。現在就大陸人的境況來說,怎可比香港呢? 香港雖然遭到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是畢竟還沒有發展到64的程度。想想當初被坦克車碾過的學生,被子彈打死的市民。。。過去香港人笑
香港在1997回歸了,享有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但實際情況如大家所見,加拿大就只有對香港有著不一樣的待遇。 是因為台灣還不夠慘嗎? 我不覺得。
Thumbnail
很多年前有首老歌,名為「香港香港」,歌詞中寫道:「說一聲香港 香港 你永遠是尋夢鄉,香港香港你那色調難忘,香港香港載有我童年夢想...」雖然我對香港沒有鄉愁,但三次到訪香港,卻有著全然不同的感受。 過往的職涯中,曾經與香港人共事約莫三年,雖然時間不長,但卻讓我感受到不少的價值觀衝擊,香港因為歷
Thumbnail
「幾個月前去台灣找你還說着無法再習慣香港,半年不到竟然回來了。」朋友家中生變,暫時離開移居的苦寒國度,回港處理事務。他人緣好,連連筳席,累過返工。這日他約舊友入長洲BBQ,拍了張維港的照片,害我也有點想回去看一看。 離港一年又四個月,身分安定下來,第一時間去火車站買全月通。去年行政院推出T P
Thumbnail
中國最近通過[中港民商事判決互認]協議,引發爭議。該協議對香港的司法獨立性產生影響,可能影響香港經濟穩定。文章探討協議帶來的後果和可能的影響,提出質疑和關懷。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回到香港後,我並沒有太感知到一切有沒有變,因為好像我也不知不覺的忘掉了離開前的香港曾是怎樣,即便中間其實只隔了一年。 其實好像我也沒有說離了哪個地方不能生活,離開前雖預想了會呼天搶地的思鄉,而事實上也的確無時無刻在批評宜居的移居地沉悶乏味,但卻一直沒什麼要必定要回去一趟的衝動。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日治時期頭七年台灣人民的武裝抗日雖未令日軍大量傷亡,但卻大大增加日本治理台灣的成本,日本甚至一度想放棄台灣,將台灣賣給法國等其他列強。相較之下,英國統治香港時當地雖有反抗事件,但都很快就被平定,其他亞非拉美大洋洲殖民地狀況也不比香港好多少,那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下面分項詳述之。 台灣地勢起伏大且
2024年7月1日,香港淪陷五週年,臺灣舉辦追思會,分享了一群香港人的故事。香港政府的偏袒大陸人政策,以及國安法23條讓臺灣人不敢支持香港人,限制了香港人的政治自由與前途。活動詳情請留意赴湯 2.0專頁。
近年來,香港的遭遇屢屢獲得國際社會的同情,但是作爲大陸人,我實在不能同情香港。因爲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都是富人同情窮人,强者同情弱者。現在就大陸人的境況來說,怎可比香港呢? 香港雖然遭到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是畢竟還沒有發展到64的程度。想想當初被坦克車碾過的學生,被子彈打死的市民。。。過去香港人笑
香港在1997回歸了,享有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但實際情況如大家所見,加拿大就只有對香港有著不一樣的待遇。 是因為台灣還不夠慘嗎? 我不覺得。
Thumbnail
很多年前有首老歌,名為「香港香港」,歌詞中寫道:「說一聲香港 香港 你永遠是尋夢鄉,香港香港你那色調難忘,香港香港載有我童年夢想...」雖然我對香港沒有鄉愁,但三次到訪香港,卻有著全然不同的感受。 過往的職涯中,曾經與香港人共事約莫三年,雖然時間不長,但卻讓我感受到不少的價值觀衝擊,香港因為歷
Thumbnail
「幾個月前去台灣找你還說着無法再習慣香港,半年不到竟然回來了。」朋友家中生變,暫時離開移居的苦寒國度,回港處理事務。他人緣好,連連筳席,累過返工。這日他約舊友入長洲BBQ,拍了張維港的照片,害我也有點想回去看一看。 離港一年又四個月,身分安定下來,第一時間去火車站買全月通。去年行政院推出T P
Thumbnail
中國最近通過[中港民商事判決互認]協議,引發爭議。該協議對香港的司法獨立性產生影響,可能影響香港經濟穩定。文章探討協議帶來的後果和可能的影響,提出質疑和關懷。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回到香港後,我並沒有太感知到一切有沒有變,因為好像我也不知不覺的忘掉了離開前的香港曾是怎樣,即便中間其實只隔了一年。 其實好像我也沒有說離了哪個地方不能生活,離開前雖預想了會呼天搶地的思鄉,而事實上也的確無時無刻在批評宜居的移居地沉悶乏味,但卻一直沒什麼要必定要回去一趟的衝動。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