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樣的人,就會做出怎樣的行銷

更新於 2019/09/2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從出生開始就開始透過生活經驗來建立自己的理論框架,這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與情境所發展出來的,舉個例子來說,現在兩三歲的小朋友,出生在觸控螢幕的網路環境,因此你會發現這些小朋友,看到類似的平板玻璃彩色的物體(你客廳的電視機),就會用手指去滑它一下,若他滑了滑該物體沒反應,他直覺上就覺得這玩意是壞掉了,這就是一個理論框架,在這個框架內設定的就是一個彩色的螢幕應該是可以用手指頭操作的。
你不是看證據說話,實際上的情況其實是反過來的。
你是透過個人生活經驗與學習先有了一個”理論框架”之後,根據你的理論框架去發現了某個證據與你的理論相符。
回過頭來談行銷,當你要做個行銷計劃的時候,你必然要先建立自己觀點的理論框架(假設),根據這個理論框架來設計目標客戶區隔、媒體計畫等等,然後你才知道要尋找那些證據來證明自己的理論是正確的(確認),然後對於反面證據抱持懷疑甚至視而不見的潛意識。
人只要少量的證據,就會建立特定模式,這種天份在生活上很有用,否則你可能會認得拉不拉多是狗而不確定德國狼犬是不是狗,通常我們只要見過幾種狗的種類,就能建立狗的模式,就算你未來見到不同種類的狗,也能毫無困難的辨識出它是"狗"。
所以當這個理論框架發展成為特定模式,就是一個信念,就成為俗語說的成見、偏見(因為只看過、體驗過少量證據)。
說到這裡,你應該已經發現為甚麼我說知道你是誰、認識自己是行銷人員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因為你自己限制的你所有的行銷創意,也限制了你對消費者產生同理心的能力(感同身受)的能力,例如你本身是男性的話,要求你對於女性生產的辛勞產生同理心進而發想行銷創意是極其不容易的。
我們也常說”突破框架”,其實這個框架不是外部的東西,最關鍵的框架就是你自己的心理框架、生活框架、思考框架、想像框架。
如何突破框架?
第一步就是先確實的”知道”、”理解”自己其實是受限於框架內的。
接下來清楚自己的框架限制在哪裡? 你的過往經驗、生活的地理範圍、社會的文化影響…都劃下了界線,這是你從未思考過的,當然也從未跨出過。
你的所知所學所體驗都侷限在一個極小的範圍內,當然我自己也是,但我知道我自己的不足,同時也尊重所有與我有不同觀點的人,因為他們的生活經驗與文化與我不同,事情沒有對錯,只有詮釋角度、觀察角度不同的問題。
了解自己並不特別,並不比別人聰明,將自己去中心化,才能將中心讓給他人、讓給消費者,產生同理心。
這將是成為成功行銷人的關鍵作業,你做到了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會員
54內容數
在梅迪奇資本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總經理 之前在聯合報擔任 udn買東西 營運本部經理 之前在燦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擔任網銷暨行銷經理 之前在春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行銷經理 之前在商業周刊(商周.com) 擔任 manager 之前在台灣大車隊 TaiwanTaxi 擔任新商模發展部資深經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文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來讓我們看看日本的商品銷售頁怎麼設計 認知心理學研究指出,大腦在接收細節之前,必須先看清整體。分子生物學家約翰.麥迪納這麼解釋: 「原始人碰到老虎時,不會想這隻老虎有幾顆牙齒,而是想:我會不會被牠吃掉?」 所以你在灌輸消費者商品細節之前,應該先讓他們有個整體的概念。 以下是一個銷售日本水手服(學
今天我們來談談一個貫穿網路商業的本質概念,現在不論你是開店、創業家、上班族…你都離不開網路的影響,所以今天要跟各位介紹的概念十分重要。 商業,本質上來說只有兩件事,那就是創造價值與傳遞價值。 我直接舉例給各位,譬如說以一家餐廳來說,創造價值的就是這一家餐廳,而傳遞價值的就是UberEat等外送APP
今天讓我們來聊聊,關於你的廣告或內容製作的秘訣,要知道你的廣告或內容對於消費者來說並不是免費的,消費者雖然沒有花錢買,但他花了時間去注意你的訊息,消費者是拿時間跟你交易,你最好不要讓消費者浪費時間。 0.5秒 2秒 10秒 100秒 以上就是一般消費者會給你的廣告或內容的分期注意力。 為什麼說分期呢
注意幾個關鍵點: 1.由小做大。從一個小社區、小群體開始,不要一開始就想要面向大眾市場,這不是小資本的我們能夠做到的。 2.廣宣不是只有投FB廣告、SEO、關鍵字廣告,要知道你現在的位置,用適合的宣傳工具,該發DM的你就先發DM,該辦體驗會的就辦體驗會。 3.要清楚你的核心競爭優勢是什麼,不要一昧地
Prinstein 是北卡羅萊納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對於 “歡迎度” 這個概念有著深度的研究, 並且研究出來的結果都超乎一般人直覺的想像。比如說, 大家覺得「喜歡」的反義詞會是什麼呢?大家直覺一定都是「討厭」嘛! 不過這位教授卻透過具體的實驗觀察得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結論, 喜歡的跟討厭, 根本不是在同
1.行銷=銷售? 銷售策略是行銷環節的一部分,因此說行銷=銷售是一種謬誤,若用這種邏輯看,企業的目的也是營利,那麼我們可以說企業=銷售嗎? 2.行銷就是請一個小編寫吸引人的內容放到社群就好? 社群是一個名詞,指的是具有共同信念或興趣的群眾,因此這個問題也是邏輯不通,在萬千種行銷作為之中,針對特
今天來讓我們看看日本的商品銷售頁怎麼設計 認知心理學研究指出,大腦在接收細節之前,必須先看清整體。分子生物學家約翰.麥迪納這麼解釋: 「原始人碰到老虎時,不會想這隻老虎有幾顆牙齒,而是想:我會不會被牠吃掉?」 所以你在灌輸消費者商品細節之前,應該先讓他們有個整體的概念。 以下是一個銷售日本水手服(學
今天我們來談談一個貫穿網路商業的本質概念,現在不論你是開店、創業家、上班族…你都離不開網路的影響,所以今天要跟各位介紹的概念十分重要。 商業,本質上來說只有兩件事,那就是創造價值與傳遞價值。 我直接舉例給各位,譬如說以一家餐廳來說,創造價值的就是這一家餐廳,而傳遞價值的就是UberEat等外送APP
今天讓我們來聊聊,關於你的廣告或內容製作的秘訣,要知道你的廣告或內容對於消費者來說並不是免費的,消費者雖然沒有花錢買,但他花了時間去注意你的訊息,消費者是拿時間跟你交易,你最好不要讓消費者浪費時間。 0.5秒 2秒 10秒 100秒 以上就是一般消費者會給你的廣告或內容的分期注意力。 為什麼說分期呢
注意幾個關鍵點: 1.由小做大。從一個小社區、小群體開始,不要一開始就想要面向大眾市場,這不是小資本的我們能夠做到的。 2.廣宣不是只有投FB廣告、SEO、關鍵字廣告,要知道你現在的位置,用適合的宣傳工具,該發DM的你就先發DM,該辦體驗會的就辦體驗會。 3.要清楚你的核心競爭優勢是什麼,不要一昧地
Prinstein 是北卡羅萊納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對於 “歡迎度” 這個概念有著深度的研究, 並且研究出來的結果都超乎一般人直覺的想像。比如說, 大家覺得「喜歡」的反義詞會是什麼呢?大家直覺一定都是「討厭」嘛! 不過這位教授卻透過具體的實驗觀察得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結論, 喜歡的跟討厭, 根本不是在同
1.行銷=銷售? 銷售策略是行銷環節的一部分,因此說行銷=銷售是一種謬誤,若用這種邏輯看,企業的目的也是營利,那麼我們可以說企業=銷售嗎? 2.行銷就是請一個小編寫吸引人的內容放到社群就好? 社群是一個名詞,指的是具有共同信念或興趣的群眾,因此這個問題也是邏輯不通,在萬千種行銷作為之中,針對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擱著不處理,對於像我這種什麼事情都希望明快的人來說,是非常艱鉅的挑戰。但一次、兩次、三次,我發現,擱著不處理的最大好處是:時間能夠判定,它的重要性是否為真。
Thumbnail
在這些過程中的感覺: 要留意的可能是有時候會出現的心態:我都做這麼多了,為什麼你們還看不見、不懂、不明白?當這樣的感受出現時,內心裡會有另外一股聲音質疑自己:是不是方法不對?或者你並沒有真正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這件事。另外,情況持續沒有改善時,放棄的念頭也會出現。但我發現,當放棄的念頭出現時....
Thumbnail
若從片名來看,你可能會認為這部災難片、勵志感人片,但若你直接看英文原名,會發現英文原名很直白易懂,就叫做進入荒野(Into the Wild),而中文的譯名則非常藝術有哲學,譯成《阿拉斯加之死》,除了點出劇情裡的「死亡」,更點出了片中代表夢想與幸福的烏托邦-「阿拉斯加」。
Thumbnail
我們想跟生活索取什麼?要用什麼東西來交換?這是我們人生要面對的問題,而這個問題背後最重要的隱含是,要怎麼縮短差距。我們都必須想想盡辦法縮短〝你會做的〞和〝你想做的〞的這個差距。如果你這個差距愈來愈近,你不會想急著退休、不會想要急著環遊世界,因為環遊世界沒有想像中的這麼好玩。
Thumbnail
  就如唱歌一樣,正因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的音域,勢必也有自己最適合的歌路,又或者,人生。   但也許是因為喜好(情感因素)、他人的建議(親人、朋友)又或者其他因素,你覺得自己始終找不到自己適合的生活,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擱著不處理,對於像我這種什麼事情都希望明快的人來說,是非常艱鉅的挑戰。但一次、兩次、三次,我發現,擱著不處理的最大好處是:時間能夠判定,它的重要性是否為真。
Thumbnail
在這些過程中的感覺: 要留意的可能是有時候會出現的心態:我都做這麼多了,為什麼你們還看不見、不懂、不明白?當這樣的感受出現時,內心裡會有另外一股聲音質疑自己:是不是方法不對?或者你並沒有真正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這件事。另外,情況持續沒有改善時,放棄的念頭也會出現。但我發現,當放棄的念頭出現時....
Thumbnail
若從片名來看,你可能會認為這部災難片、勵志感人片,但若你直接看英文原名,會發現英文原名很直白易懂,就叫做進入荒野(Into the Wild),而中文的譯名則非常藝術有哲學,譯成《阿拉斯加之死》,除了點出劇情裡的「死亡」,更點出了片中代表夢想與幸福的烏托邦-「阿拉斯加」。
Thumbnail
我們想跟生活索取什麼?要用什麼東西來交換?這是我們人生要面對的問題,而這個問題背後最重要的隱含是,要怎麼縮短差距。我們都必須想想盡辦法縮短〝你會做的〞和〝你想做的〞的這個差距。如果你這個差距愈來愈近,你不會想急著退休、不會想要急著環遊世界,因為環遊世界沒有想像中的這麼好玩。
Thumbnail
  就如唱歌一樣,正因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的音域,勢必也有自己最適合的歌路,又或者,人生。   但也許是因為喜好(情感因素)、他人的建議(親人、朋友)又或者其他因素,你覺得自己始終找不到自己適合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