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你降低做錯決定風險的方法- 《思考的框架》】

【幫助你降低做錯決定風險的方法- 《思考的框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遇過不少不認識的朋友會寫訊息或問我,
希望我這可以幫他做出人生重大選擇。
為什麼會想要尋找他人幫忙做決定呢?
其實是因為他太害怕看不到結果的未知,
怕做錯決定,
你會不會這樣呢?

的確有些決定選擇做錯的話,
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造成巨大成本去收復,甚至有難以收復的影響。

但到底要怎麼樣加強自己做決策,
避免或是減少問題的發生?
在《思考的框架》這本書裡面,
提供了一支「思維模型明星團隊」,
(我好喜歡這個說法)
幫助你降低做錯決定的風險。

▌怎樣可以達到真正理解你學到的東西

我很喜歡書裡面說的一段話:
關於真正的理解。
「雖然朋友在晚餐上一邊喝葡萄酒一邊發表高見可能很有趣,
但卻無法幫助你進步。
想知道自己對於真實的了解程度,
唯一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與理解輸出行動。
如果你不在真實世界裡測試你的想法,
如果你的腳沒有踩在地上,
你如何確定自己是真正的理解。」

<我的反思 >
學這麼多策略與知識,
如果不拿來操作,
那還不能算是你的理解與智慧。
就像是如果學了一堆投資理財的知識,
結果完全沒有做任何的標的投資,
那是真的理解嗎?

像是我也讀了不少個人品牌的書籍,
如果不自己來做點實驗,
那那些知識也不會是我的。

所以要保持與現實的連結。
但為什麼沒有辦法與現實做連結呢:

▌難以保持與現實連結的三個原因

缺乏正確的視角與觀點

因為身在其中,
就很難看清楚系統的全貌。

自尊心造成的否定

過度執著於自己的觀點而看不見世界給的反饋。
自尊心會讓我們無法學習,
導致花力氣在捍衛自己的想法,
而非讓想法升級。

和自己的決策導致的後果距離太遠

當做的決策由他人來執行時,
我們與決策所產出的結果之間會開始產生隔閡,
讓我們無法立即更新對現實的理解。

所以可以怎麼解套呢?

今天我想跟你們分享其中的一個思維模型 : #了解自己的能力圈

▌思維模型 : 了解自己的能力圈

書中舉個例子:
一個外地人,
從大城市到小鎮待了幾天,
就認為自己掌握了小鎮的全貌,
因為他已經見了很多的人包含鎮長,店家,警長等等。
外地人堅信,
他已經知道在地長老知道的所有一切了,

這個例子有沒有讓你想到在企業組織或是在自己的生活中看到類似的情境呢 ?

▌能力圈的兩個步驟與一個小心

所以第一步 : 要先了解我們的能力圈在哪裡
先區分那些是我們知道,
那些是我們不知道的。
理解沒有捷徑,
能力圈需要多年的經驗,
從錯誤中學習,
以及積極尋找更好的實踐與思考的方法。

第二步: 維持能力圈
因為世界在變,
所以知識會不斷更新,
所以能力圈也需要持續的更新。

如何保持 :
保持好奇心與學習的動力以及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

誠實的紀錄自己的表現跟行為
例如 :
投資: 紀錄詳細的交易日誌
管理職 : 觀察並記錄你的決策結果

時常徵求外部回饋
如果發現自尊心作祟,
自我防禦系統又啟動,
就把目光再放到希望獲得的結果。

能力圈外如何應付自如呢?
所有的能力圈是在這一塊專業領域有多年的經驗,
但通常你很難在很短的時間達到。

接觸新領域要先掌握基本的知識

請教這新領域的高手

了解基本思維模型,
幫助自己在陌生領域有基本的了解

因為要去借用別人的專業,
所以我們要小心理解對方的動機造成的專業建議的可靠性。
很幸運的是我們現在可以藉由網路查到許多重要的資訊,
並學習一些基本的相關知識。
我們每天有系統地累積成功經驗,
就不用每次碰到新問題,
就都有束手無策的感覺。


raw-image



avatar-img
布姐的沙龍
4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布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 剛剛跟在大陸工作的好朋友敘舊,​ 聊天內容有聊到這半年的進展。​ 在聊天的過程中,​ 他跟我聊到在大陸工作真的很辛苦很拚。​ 拚就算了,​ 但是常常有種努力忙了半天,​ 但說不出到底做了哪些可以拿來說嘴的成就,​ 到是身體變差,​ 心情也常很低落。​ ​ ----​ 這也不奇怪。​ 因為有很
學員D :「布姐我最近換新工作, 我好痛苦喔。 我流程不熟, 都會被同事噹。」 布姐 : 「很好啊 !」 學員D : 「啊 ???????????(黑人問號)」 布姐 :「先分清楚哪些是他的情緒字眼,哪些是他抱怨你的地方。 如果真的是你的做法部分可以改進, 那很好啊。 有人點醒你, 就謝謝他, 就改
合作專案的同事老是推託, 影響進度。 怎麼辦? 專案快要到死線(deadline)了, 你還是需要這個同事的幫忙, 這個同事態度很不爽的說他很忙, 現在還沒有辦法處理, 你除了不爽或是焦急之外, 還可以做點甚麼? 因為畢竟不爽或自己焦急無法解決事情, 專案沒處理完, 被老闆噹的還是你。 --- 上次
▌ 高階主管很忙,請尊重他們的時間。 這件事我自己深有同感。 帶領 五百, 上千員工的高階主管在那些超級忙碌時段中, 願意安排給我一個月一次的一小時面談, 我都覺得很珍惜, 一定把握時間提出重要問題跟分享我的進度狀況。 因為他們要處理事情的面向,及面對到的壓力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就像你在101的15
前陣子結束了一場職場溝通讀書會 :  《為什麼我很努力, 卻沒被看見?:30堂國際溝通課, 打造你的職場能見力》​ ​ 讀書會中我分享了一個書中有提到的概念 : 在職場中不要自己悶著頭做要懂得有效求助。​ ​ 你在職場中,會求助於別人嗎 ?​ ​ 我有位朋友很厲害,​ 她的職涯發展跳級得很快,而很多
​​ 剛剛跟在大陸工作的好朋友敘舊,​ 聊天內容有聊到這半年的進展。​ 在聊天的過程中,​ 他跟我聊到在大陸工作真的很辛苦很拚。​ 拚就算了,​ 但是常常有種努力忙了半天,​ 但說不出到底做了哪些可以拿來說嘴的成就,​ 到是身體變差,​ 心情也常很低落。​ ​ ----​ 這也不奇怪。​ 因為有很
學員D :「布姐我最近換新工作, 我好痛苦喔。 我流程不熟, 都會被同事噹。」 布姐 : 「很好啊 !」 學員D : 「啊 ???????????(黑人問號)」 布姐 :「先分清楚哪些是他的情緒字眼,哪些是他抱怨你的地方。 如果真的是你的做法部分可以改進, 那很好啊。 有人點醒你, 就謝謝他, 就改
合作專案的同事老是推託, 影響進度。 怎麼辦? 專案快要到死線(deadline)了, 你還是需要這個同事的幫忙, 這個同事態度很不爽的說他很忙, 現在還沒有辦法處理, 你除了不爽或是焦急之外, 還可以做點甚麼? 因為畢竟不爽或自己焦急無法解決事情, 專案沒處理完, 被老闆噹的還是你。 --- 上次
▌ 高階主管很忙,請尊重他們的時間。 這件事我自己深有同感。 帶領 五百, 上千員工的高階主管在那些超級忙碌時段中, 願意安排給我一個月一次的一小時面談, 我都覺得很珍惜, 一定把握時間提出重要問題跟分享我的進度狀況。 因為他們要處理事情的面向,及面對到的壓力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就像你在101的15
前陣子結束了一場職場溝通讀書會 :  《為什麼我很努力, 卻沒被看見?:30堂國際溝通課, 打造你的職場能見力》​ ​ 讀書會中我分享了一個書中有提到的概念 : 在職場中不要自己悶著頭做要懂得有效求助。​ ​ 你在職場中,會求助於別人嗎 ?​ ​ 我有位朋友很厲害,​ 她的職涯發展跳級得很快,而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