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於中國的茶,經過陸路與海路運輸傳播到世界各地,我在一個下著大雨的午後,搭上朋友的便車,循著茶香,來到了坪林茶業博物館,準備一探茶葉傳播的過程。
《茶遊記-茶的超時空壯遊》特展由茶業博物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攜手合作,於茶葉博物館展示館一樓展出,展期從二○一九年九月十六日到二○二○年六月十四日。本次展覽共分成「茶的誕生」、「萬里茶路」、「海上茶香」三大主題,講述茶葉從誕生地中國,經由陸路與海路向外傳播的旅途。現場除了展出橫跨唐、宋、明、清各朝代的國寶文物以外,也跨越地域,展出日本、俄羅斯、印度等地的茶具文物,以及英國植物獵人羅伯特‧福鈞與茶的冒險故事,將茶的千年歷史盡展在眾人面前。
茶的誕生
中國是最早開始食用、飲用「茶」這種植物的國家,「茶的誕生」展區講述茶在誕生地中國,如何隨著時代演進,開啟近代茶文化發展的過程。
唐代時,飲茶開始在大眾日常生活中普及,並且發展出煮茶法,將中國的茶文化推向另一個高度。到了宋代,品茗的方式從唐代的煮茶法轉變為點茶法,使茶不苦澀,更加甘醇順口,而「鬥茶」也在當時蔚為風尚。明清兩代的瀹茶法則延續至今,成為近代茶文化發展的重要基石。
展區內展示多個各朝喜愛使用的茶具,讓觀眾從器物上了解前代茶人們如何製作出一碗好喝的茶湯。
萬里茶路
這一個展區從陸上運輸著手,分成兩個部分講述茶在歐亞大陸上的傳播路徑:一是利用茶馬古道將茶送到青藏高原,二是從福建武夷出發,經過一萬兩千公里的漫漫長路將茶送往俄羅斯。
藏民開始飲用茶,始於八世紀時吐蕃貴族與僧侶飲用了唐使帶去的茶,發現茶味道清新,且能補充飲食以肉類為主而缺乏的維生素,從此酥油茶就成了藏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青藏高原並不產茶,茶葉只能從雲南和四川這兩個省份運入藏區,而藏民則以馬匹來交換茶葉。因此從唐代起就有以馬易茶的交易,宋代時則因中國西北邊境受到侵擾而轉向西藏尋求良馬,以茶換馬的交易規模也逐漸擴大。北宋神宗時在四川設立了茶馬司,負責茶馬貿易、監管和賦稅,而這樣的貿易關係也持續到清代。這段將茶運進青藏高原的路徑,就被稱為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主要有兩條路線,一個是從四川雅安一路到拉薩再到尼泊爾、印度的川藏道,一個是從雲南普洱到西藏的拉薩再經過江孜、亞東抵達緬甸、不丹、尼泊爾、印度等地的滇藏道。從中國西南方前往西藏的道路漫長艱險,除了要保證茶的運量以外,也要提防天災,以及防範不時出現的搶匪,所以發展出了獨特的緊壓茶技術和馬幫文化,以確保茶在運送到西藏的路途上得以安然無恙。
至於運送往俄羅斯的茶,則是在十七世紀經由莫斯科商人所進口,但是開啟了俄羅斯四百年飲茶歷史的,卻是1683年時由蒙古可汗回贈給俄國貴族的茶葉,從此茶便進入俄國皇室,並且深受喜愛。中國的茶要運到俄羅斯,除了走一萬兩千公里的陸路以外,還有由英商主導,走海路從倫敦經由柯尼斯堡或是漢堡進入俄國的方式,但是通過海上運輸抵達俄國的茶的保存狀況比走陸上運輸的茶要差,價格也低了許多。
十七、十八世紀的茶,價格昂貴,只有上流社會能夠飲用,到了十九世紀初,飲茶才逐漸盛行於俄國各地。俄羅斯人酷愛紅茶,並且有一套獨特的俄羅斯飲茶法-他們會在茶壺中泡好濃茶,再加水調和到適合的濃度,加糖攪拌飲用,並且喝茶時多會搭配糕點或是硬麵包,茶、糖以及茶點是俄羅斯茶文化當中密不可分的三個要素。
海上茶香
此一展區講述海陸運輸的發展擴大了茶葉的傳播範圍,將茶葉透過海路傳播到位於東方的日本、台灣,並且飄洋過海抵達歐美。
唐代時茶葉隨著留學僧傳入東洋,逐漸發展成如今融入自然、宗教、藝術與哲學的日本茶道。清代嘉慶年間逐漸開放移民來台,茶葉也跟著移民一起渡過黑水溝,在台灣這座小島上落地生根。
到了大航海時代,茶藉由船運進入歐洲,而台灣也隨著開港通商,使台灣的烏龍茶遠銷到美國,成為極受歡迎的飲品,進而迎來台茶輝煌的外銷時期。而茶在十九世紀時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飲料,但當時的茶葉市場被中國壟斷,英國在殖民地印度也做不出可以與中國茶相媲美的茶品,於是東印度公司派遣當時擔任切爾西藥用植物園管理員的的羅伯特.福鈞多次前往中國,以取得中國的茶種與製茶知識,進而改變全球的茶葉供應鏈。
了解了茶葉的傳播歷史與途徑之後,可以到展示館地下一樓參觀另一個特展《共茗-世界茶文化之旅》,一探茶葉旅行到了不同的國度之後,對當地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展區中陳列了包含台灣、中國、日本、摩洛哥、俄羅斯、北極圈等十二個地區的特色茶文化,並設置高科技互動裝置,以「茶」在各國語言中的發音感受各異其趣的茶文化大觀。
茶的迷人魅力無遠弗屆,堪稱是一種最能引起「共鳴」的日常飲品,無論是皇室貴族,或市井小民,都能品嚐茶的美好,而「品茗」也是無需翻譯的世界共通語言。
國慶連假將至,如果還沒有計畫安排的話,不妨來茶鄉坪林一趟,感受被群山環繞的舒適氛圍,到茶業博物館了解曾經創造台灣外銷黃金期的商品是如何製成,一杯甘甜潤喉的茶湯又如何令人為之著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