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茶產地與殖民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馬可波羅,義大利旅行家,商人,他的遊記開啟歐洲對東方的探索。台灣甚至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連鎖麵包店。


紅茶能成為世界的寵兒自然有其獨特之處,從包裝來看,古代茶葉的運送不像現在大多採用真空包裝,當時多半壓成圓餅的形狀,利用乾燥的竹葉[1]來包裝,除了搬運方便,數量的計算也比較容易,通常採用七片包成一綑[2],裝在木箱裡,以馬車來運送。有喝過綠茶的朋友就會知道,剛採收的綠茶最是鮮嫩,隨著時間過去,大概半年之後,綠茶的鮮活口感、清雅的綠色茶湯、清揚的香氣都會隨之改變,清香消失、湯色變深黃、口感出現陳澀感。這是因為綠茶屬於不發酵茶,茶葉內部的物質因為與空氣接觸之後開始氧化,時間越久,香氣、湯色、口感都隨之改變。因此市場上很常會看到綠茶專賣店會廣告 “新茶上市”。但是反觀市場上很少會看到有紅茶專賣店會宣傳 “新茶上市”。因為紅茶是全發酵茶,葉片中的內容物質經過長時間的發酵過程幾乎都已經轉換,即便與空氣接觸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此,紅茶即便沒有真空包裝,也是屬於較耐存放的茶類,口感上既然沒有太大的差異,市面上對於紅茶的新茶通常不會特別著力宣傳。
再舉一個例子來試想為何紅茶能興起。馬可孛羅(1254-1324)是歷史上有名的威尼斯商人,甚至日本的國名都跟他有點關係[3],在台灣甚至有以其名字命名的連鎖麵包店。試想馬可孛羅的時代,難得來到中國,當然要發揮威尼斯商人的本色,買些土產回去發大財,按照過去的包裝方式與運送過程,以馬車、駱駝繞過蒙古再回到威尼斯,大概也要花上將近一年的時間[4]。當時還沒有紅茶的誕生,原本的綠茶類透過時間的氧化作用,想必風味不會太好。但是因為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大家還是很高興能買到自中土的物產。但在1610年紅茶誕生之後,歐洲人有不同於綠茶的選擇,以紅茶耐保存的特性,自然逐漸受到人們的喜愛,所以現在的歐洲大多還是以紅茶作為主要飲品[5]
現今紅茶生產地主要與氣候有關,赤道南北的熱帶性氣候較適合阿薩姆的品種生長,諸如:印度、斯里蘭卡、越南、印尼、肯亞、馬拉威等地。臺灣近年紅茶的生產也相當受到市場喜愛。不僅有阿薩姆的品種,也有烏龍茶的品種以及茶業改良場開發的品種[6]。除了地緣與氣候的關係,另一個關鍵的因素則跟馬可孛羅有點關係。自馬可孛羅的時代開始,歐洲大量從中國輸入香料、茶葉、織品等物資,幾百年的貿易逆差逐漸減少他們金錢的存量。打破平衡最好的方式,就是尋找新的土地生產物資給自己,甚至還可以反向輸出賺進大把金錢。殖民時代便與此背景有關,上述的紅茶生產地之所以能夠生產茶葉,與其曾經被殖民的歷史背景皆有關連。


[1] 竹籜(音:ㄊㄨㄛヽ),竹子外部會脫落的葉子,早期西雙版納一帶便是竹籜的生產地,就地取材方便之外,在葉片結構上也有過濾雜味、確保清醇的功效。

[2] 普洱茶往往在外面寫上七子餅茶,一說與每捆七片有關,另一說則是一心六葉的採收方式,七片葉子連在一起,故名七子餅茶。

[3] <東方見聞錄>裡,日本記為Cipangu,被認為是JAPAN的起源。

[4] 絲路總長約7000公里,道路崎嶇,若以駝獸每日30公里計算,大概也要230天。遇到種種突發狀況可能花費更多時間。

[5] 據說當時上流社會也有推波助瀾的功效,但我認為茶葉作為嗜好性飲料,如果不好喝,也很難獲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當時包存條件較差的情況,紅茶確實有著異於綠茶類的優勢。

[6] 白鷺、紅玉、紅韻都是適合紅茶的品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6會員
142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的其他內容
同樣是 "茶",透過海路與陸路不同方式傳播,而有了不同的名稱 關於紅茶,目前公認紅茶起源為1610年中國福建武夷山桐木關的正山小種[1]。前述有提及,當茶葉由藥飲進入品飲的時代,對於品種藥性的關注便降低許多,主要命名方式多以地名為主。這種地區性全村動員的方式一旦打出名號,經濟上生活也有了依靠。但是
茶葉的製程從起源至今隨著工具的改善也逐漸產生各種精細的變化。現今茶葉的分類方式其實與古代大異其趣,本篇就歷史的角度論述各類茶葉的差別。
現代生活繁忙,往往沒有時間好好使用專門器具泡一杯茶,馬克杯反倒成為工作時最方便的泡茶道具。如何用馬克杯泡一杯簡單美味的好茶其實只要搞懂幾個重點即可。
將茶葉長時間浸泡在大茶壺裡面的沖泡方式稱之為大桶泡茶法,是台灣農業時代常見的泡茶方式。現今珍珠奶茶店、早餐店的基底茶也大多採用這樣的沖泡方式,可以視為是標準泡的延伸應用。  
茶壺的構造材質變化甚多,是茶文化具體展現的主要器具。台灣茶文化之美往往透過茶席給予飲者更深刻的心靈感受。
蓋碗泡是三件式的泡茶器具,照片為2009前往北京參展時所攝,當地餐廳以蓋碗沖泡的方式直接作為個人飲用的茶杯,頗有古風。
同樣是 "茶",透過海路與陸路不同方式傳播,而有了不同的名稱 關於紅茶,目前公認紅茶起源為1610年中國福建武夷山桐木關的正山小種[1]。前述有提及,當茶葉由藥飲進入品飲的時代,對於品種藥性的關注便降低許多,主要命名方式多以地名為主。這種地區性全村動員的方式一旦打出名號,經濟上生活也有了依靠。但是
茶葉的製程從起源至今隨著工具的改善也逐漸產生各種精細的變化。現今茶葉的分類方式其實與古代大異其趣,本篇就歷史的角度論述各類茶葉的差別。
現代生活繁忙,往往沒有時間好好使用專門器具泡一杯茶,馬克杯反倒成為工作時最方便的泡茶道具。如何用馬克杯泡一杯簡單美味的好茶其實只要搞懂幾個重點即可。
將茶葉長時間浸泡在大茶壺裡面的沖泡方式稱之為大桶泡茶法,是台灣農業時代常見的泡茶方式。現今珍珠奶茶店、早餐店的基底茶也大多採用這樣的沖泡方式,可以視為是標準泡的延伸應用。  
茶壺的構造材質變化甚多,是茶文化具體展現的主要器具。台灣茶文化之美往往透過茶席給予飲者更深刻的心靈感受。
蓋碗泡是三件式的泡茶器具,照片為2009前往北京參展時所攝,當地餐廳以蓋碗沖泡的方式直接作為個人飲用的茶杯,頗有古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類題材的書,原因很簡單,我對於人類心智活動一直很感興趣,對於原初意識的構成更是好奇,尤其「神」的「概念」更是其中最有意思的部份,畢竟與那位超越者的相遇,本身帶來的刺激可以說是最為重大的一件事情。 我在「美國眾神」的讀書心得裡有寫過一段神話故事就是像這樣的猜想,當然,這只是猜想,因為那個年代
Thumbnail
生存在於一個宣稱民主終結,由民粹主導輿論戰火,中國崛起,歐盟體系日漸崩解的紛雜時代,我們的世界被形述地動蕩不安,更別提讓人類無所遁逃的疫情虎視眈眈著。然而,正因位處於紛亂,我們不應被恐懼主導,保持思考,認識世界局勢是我們可以做的。
在新年的第一周終於來到音樂史最終章,能有這個系列要感謝各位讀者的支持與訂閱,也預祝所有大考戰士金榜題名、考取自己的理想學校!
Thumbnail
 歐洲的騎士階級(equestrian class)在羅馬帝國時代興起,位階在貴族階級(partician)之下。騎士的身分資格,一開始雖也是來自繼承,但亦可以靠聚積財富晉升到這個階級。不過,騎士文學卻是羅馬帝國崩解後的中世紀才產生的,中世紀的歐洲為什麼有這麼多騎士呢?一起探索吧!     
Thumbnail
創世紀22:7,以薩問父:「柴、火在這了,要宰殺獻祭的羔羊在哪?」誰家的羊該被犧牲?「又是誰想要『進步』呢?是那些不通過『進步』來滿足直接利的人:工人、雇農和左翼知識份子。它被那些勞作而又因此被剝削的人所需要。……『進步』是一個(在社會和政治意義上)理想化的概念
記得剛滿20初歲,擁有投票權利的時候, 剛好正值選舉期間,那時,在台南念書。 只依稀記得小時候父親帶著我們全家去參加造勢活動,身邊的人高喊著,旗海飄揚,氣鳴喇叭按的勤快,整個熱血沸騰。當時,應景,還買了CD。 20初歲,根本沒意識強烈的想回家投票,身邊同學為了回家投票,紛紛改變我們在學校做活動的日程
Thumbnail
《筆尖上的世界史》是哈佛大學人氣課程「Hum 10人文經典」講師的權威作品,融會貫通東西方經典,精選16部經典作品,探索文學和故事如何塑造了四千年的世界歷史!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類題材的書,原因很簡單,我對於人類心智活動一直很感興趣,對於原初意識的構成更是好奇,尤其「神」的「概念」更是其中最有意思的部份,畢竟與那位超越者的相遇,本身帶來的刺激可以說是最為重大的一件事情。 我在「美國眾神」的讀書心得裡有寫過一段神話故事就是像這樣的猜想,當然,這只是猜想,因為那個年代
Thumbnail
生存在於一個宣稱民主終結,由民粹主導輿論戰火,中國崛起,歐盟體系日漸崩解的紛雜時代,我們的世界被形述地動蕩不安,更別提讓人類無所遁逃的疫情虎視眈眈著。然而,正因位處於紛亂,我們不應被恐懼主導,保持思考,認識世界局勢是我們可以做的。
在新年的第一周終於來到音樂史最終章,能有這個系列要感謝各位讀者的支持與訂閱,也預祝所有大考戰士金榜題名、考取自己的理想學校!
Thumbnail
 歐洲的騎士階級(equestrian class)在羅馬帝國時代興起,位階在貴族階級(partician)之下。騎士的身分資格,一開始雖也是來自繼承,但亦可以靠聚積財富晉升到這個階級。不過,騎士文學卻是羅馬帝國崩解後的中世紀才產生的,中世紀的歐洲為什麼有這麼多騎士呢?一起探索吧!     
Thumbnail
創世紀22:7,以薩問父:「柴、火在這了,要宰殺獻祭的羔羊在哪?」誰家的羊該被犧牲?「又是誰想要『進步』呢?是那些不通過『進步』來滿足直接利的人:工人、雇農和左翼知識份子。它被那些勞作而又因此被剝削的人所需要。……『進步』是一個(在社會和政治意義上)理想化的概念
記得剛滿20初歲,擁有投票權利的時候, 剛好正值選舉期間,那時,在台南念書。 只依稀記得小時候父親帶著我們全家去參加造勢活動,身邊的人高喊著,旗海飄揚,氣鳴喇叭按的勤快,整個熱血沸騰。當時,應景,還買了CD。 20初歲,根本沒意識強烈的想回家投票,身邊同學為了回家投票,紛紛改變我們在學校做活動的日程
Thumbnail
《筆尖上的世界史》是哈佛大學人氣課程「Hum 10人文經典」講師的權威作品,融會貫通東西方經典,精選16部經典作品,探索文學和故事如何塑造了四千年的世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