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個起始式吧~Let’s start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learning English.
「你想要學英文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是我進課堂時,一定會問學生的第一件事。對於學生,這是個最根本的問題,非常需要被教授課程的老師理解。畢竟,學生花時間坐在教室需要帶著很大的勇氣,要面對未知的教師,同學,課本,氛圍。學生坐在你面前的時候,她也逃不掉,必須至少坐在那裡45分鐘,去「體驗」一種完全不同於他生活的情境。通常第一堂課,老師會進行破冰遊戲,好讓環境熱絡,大家熟悉環境,因此同學之間就減少隔閡,也因此,學生和老師的氣氛就會很融洽。
但我不那麼做。
原因有好幾個。台灣的第二外語學習是EFL(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 ),而不是ESL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在台灣沒有共同的語言文化架構,學生學習時間有限,所以在課堂的時間顯得格外珍貴。雖然在學校或英文學習體制中有所謂的學習架構(curriculum),但那並不代表進了教室的學生,都會在課程預定結束的期間之內,學會你打算要教的東西。
問題是,身為老師的你,介意嗎?
看著學生的學習焦慮,我總是不忍心。當你聆聽著每一位學生真誠且帶著一種等待救贖的心情,詳細描述他之前的英文學習經驗有多麼令他不解,甚至畏懼向前,甚或寧可趴在桌上放給他沈沈睡去,接到敗壞的成績,也要咬牙抗拒英文; 但現在卻帶著便當和疲憊的臉,坐在你前面等著另一場可能的災難。(他們心裡很大成分是拉布條般的大叫「我不要學英文!!!神啊!告訴我為什麼我要在這裡!!我應該在家喝啤酒看電視/ 打手遊吃炸雞」)
只有少數學生來到課堂上,帶著滿滿的信心,告訴你説,他很喜歡英文,想要再更進一步。大約100個裡面有3個。在台灣,我沒聽過任何一個人跟我說他英文很好的,就算他英文的外在表現都可以應付舉凡學校課業或工作表現,但大多數的人仍然覺得自己英文不好。
英文到底學到怎樣算好?怎樣是不好?這就跟「你覺得自己夠瘦嗎?」是一樣的問題,在台灣沒有人覺得自己是瘦的。當他跟你說他很胖的時候,他還會順便捏捏任一身體部位的肉佐證,不讓自己錯過任何一絲可以貶損自己的機會!
Amazing!
帶著重度焦慮或憂慮來到英文精神診所,課堂中的教學者需要先冷靜的面對。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人來瘋地跟著起舞,秀一下你的嘻哈英語或英國腔美國腔,企圖阻嚇你的學生,或證明你的英文多麼到位或嗆辣,但是一堂課下來,你可能需要把賺來的微薄薪資拿去推拿或按摩。因為那樣表演實在太累,教英文不適合你(建議行業:網紅或脫口秀可能對你而言比較適宜。)更重要的是,你的學生學到了什麼?還是後來你就帶他們萬聖節一下,買些面具,發些糖果教他們 ’ trick or treat’,慎重表示你教了美國文化給他們?
I don’t do that either. 我也不這麼做。
如果你花了四分鐘讀到這裡,應該有發現我是一個多麼喜歡搬磚塊砸自己的腳的老師了吧?好賺的錢不賺,該大秀自己的英文的時候不秀,好混的課不混。
回歸這件事。「你想要學英文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是我進課堂時,一定會問學生的第一件事。當一個人帶著學習的心來到英文課堂,說實在,他真的打從一開始就不是來找下一攤可以去KTV的咖,也不是來找中秋烤肉的伴,所以!歡樂氣氛不是建立在社交時間。我珍惜學生的每一片刻可以學習的時間,那段小小的時間是他們用力擠出來的,所以教學者得幫他們好好運用。
如何運用?下次說(喂~不要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