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第十七號人物專訪 — B編 】從編輯文稿到作品行銷,B編期待未來「專攻」的台灣編輯生態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文 陳彥如
攝 陳敬彥

創新人物誌,全文共長 2300 多字,文字閱讀時間約十五分鐘。適合在一個寧靜的午後、睡前的省思與獨處的時間裡,跟講者做個簡單的閱讀互動。本文附上人物專欄另有專訪影片紀錄提供於原文下方。如果你有完整的半個小時,歡迎搭配茶水、坐在桌前聽聽人物故事,喜歡的話拍個手、留言回饋讓故事發聲。

B 編,曾經是位編輯,目前依舊在出版業,不過現在是行銷部門。她經營臉書紛絲團:編笑編哭、B 編迷妹日常,經營許多社群媒體。在 B 編的粉專裡有編輯台上的酸甜苦辣,還有關於出版業的一些大小事。偶爾談一下書,偶爾談一下出版業,偶爾談一下韓劇,偶爾談一下社會。

raw-image

編笑編哭。的日常,讓 B 編誕生了!

剛踏入編輯行業的 B 編,原本是希望能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小天地,讓她能整理與工作相關的一切,但貼心的她怕在自己個人粉專上 PO 文會影響到不感興趣的朋友,因而創建了這個「編哭編笑」粉專。不過編哭編笑的由來是什麼呢? B 編說,是因為她要創辦時真的想不到名字,所以 PO 文讓大家幫她集思廣益,想想粉專名,結果其中就有人說,可以叫邊什麼邊什麼,所以這個「編哭編笑」就這麼誕生啦!不過,她也說到,其實編輯的工作就真的是邊笑邊哭,因為這份工作就像一般人一樣會遇見各式各樣的客戶,作者有的和善、好溝通,有的要求高、吹毛求疵,那就很容易讓人特別心累。但和她自己本身也很有關係,可愛的 B 編說,她自己本來就情緒大,本來容易邊笑邊哭了!

「隨著時間的發酵,沒想到,就變現在的樣子!」B 編開心的說。最初經營的時候按讚的都是朋友而已,那時還是用著自己的本名在經營,沒想到慢慢地人數逐漸上升,直到破五百的時候才意識到,好像越來越多不認識的人在關注這個粉專,那還要使用真實的自己嗎?因此 B 編才逐漸被形塑出來,因為不想再用自己本人的身分了,也發現到有些時候用 B 編的身分回話容易地許多,對於某些貼文,身邊的人也比較不會對號入座!

不過你一定很想問,那B編是怎麼來的呢?這就要說到她剛進的那家出版社,可能相較於別家真的比較小,整家出版社只有兩個編輯,而 A 編是她以前的上司。某次 A 編發文時,為了用對話的方式呈現,用了 A 與 B 來做其中的對話,結果大家因為好奇,所以總是在探討誰是 A 誰是 B,後來就有了 B 編的誕生啦!聽著 B 編說她的故事,總讓人覺得生命很有趣,處處是驚喜,等待著我們一一去發現。

raw-image

經營粉專,不為什麼只為分享我喜歡的一切

對於許多人來說,經營粉專看似容易,但要讓粉絲喜歡其中卻有很多奧妙的地方。B 編笑說「其實不是一開始就是在分享韓劇啦!那是很後來。」最初的時候,是比較多日劇,還有當時很紅的鸚鵡兄弟的圖,都是自己比較有感的圖,所以想跟大家分享。直到後來自己也掉入韓劇的世界,在分享的時候,意外的發現,韓劇的截圖和分享,粉絲是比較有共鳴,也能有較多回應,所以覺得可以多發韓劇這方面的文章。

剛開始經營其實是抱著較隨和的態度,沒有特別為了要上漲人數而做什麼,只覺得可以找幾個好的,出一些像是編輯名詞小教室等,當然也會有些粉絲好奇為什麼要當編輯,編輯的工作究竟是在做些什麼?她想,既然都要回答,那就就一起回答。直到她進入行銷業後,才有開始有想要認真做一些可以吸引人的經營方式,像是:編輯最討驗的事情、或是可以長期發展的話題、圖文。不過 B 編也說,她都是有靈感的時候才做,韓劇也是,書也是,所以如果你有喜歡某個單元,可能要傳達念力給 B 編,等她有感覺!

隨著粉專的人數逐漸上升,有些新書的出版商或編輯就會想拜託 B 編能發一些推薦書,一開始會覺得,這有點與編輯無關,不過後來發現有些是自己喜歡的,既然自己喜歡,當然也可以推薦。而跟著心情走的她,連發文時間,也是想發就發、隨心情發文,不過發文內容也很跟著感覺,她說,發廢文必須是當下或當日,因為過了,那個情緒就過了,這是她的粉專,也是她對於工作上抒發的小天地,勇於做自己的態度,實在是讓人很喜歡。

看見台灣編輯生態問題,她選擇走進行銷的世界一探究竟

曾經是編輯的她,現在還在出版業,但卻換成了行銷的方向走。編輯的工作主要都是和書的內文排版相關,後續的行銷力道卻相當薄弱,為了想要更進一步知道出版行銷這塊,所以她決定去了解這塊行銷領域。她說,之前就想過,為什麼書很好,為什麼賣得不好?為什麼編輯跟行銷為什麼不能相補相乘,總是要分割的非常清楚。因為看見問題,所以決定轉行銷。也是因為進到行銷後,她才開始重視「編笑編哭」的經營,不過她不會將行銷工作像編輯工作一樣去歸納分享,因為行銷工作其實是很難歸納的。

行銷的工作,也讓她開始思考粉專的方向要往哪邊走,同時想知道個人品牌可以帶給出版社什麼。有些人或許會覺得編輯明星化不好,紅花綠葉,編輯總是只能當最不起眼的幕後推手,書成名了,恭喜作者;書賣得好,出版社很棒,那編輯呢?這個職業總是很難被能看見。

曾和一個朋友聊過,他是位律師。律師有了知名度,大家都可以找他,但編輯卻沒有。台灣,好像沒有廣為人知的編輯,但日本卻有,這也是我希望未來出版業能發展的一塊,可以讓大家一想到什麼類型的書就可以找這個編輯,像律師有擅長政治類、離婚類,那為什麼編輯不能也有專門負責心靈類、人文類的。希望在出版圈裡,有朝一日可以是,有人只要一想到台灣相關的書「欸~那是不是可以找那個編輯來做!」每個編輯都能有擅長某一類型的書,都各有特色,能夠讓專業化被塑造出來。


raw-image

用 B 編的模樣,走進真實世界

在經營粉專的身分切換或許有些人會好奇,實際與虛擬世界編輯的差異。有些時候只是剛好當下遇到的都是比較開心的事,不是想要美化編輯的工作有多歡樂,其實只是自己當下的心情。之前的她會刻意隱瞞B編的身分,是最近才開始公佈的,而且她也發現到,其實大家好像都比較知道B編是誰,但卻比較不知道本人。這次的專訪其實是很大的突破,算是一個腦筋卡很久的問題突然迎刃而解。她提到本來不知道我的就是不知道,那我又何必一糾結,所以她開始會去現實世界,告訴大家她是B編,漸漸展露出自己的身分。

開始從虛擬世界跳脫到真實世界,她希望自己能嘗試虛擬身分去經營,並在現實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期待用 B 編的身分,可以去告訴大家一些什麼。用虛擬跟真實身分做結合,會是什麼樣的自己,學會踏出那步。其實在編輯界早有經營粉專而成名的人物,像是:編輯小姊 Yuli、出版魯蛇碎碎念。

現在的出版社市場是很 M 型化的,大型出版社、獨立小出版社,不過反觀小的出版社,書籍選擇路線就會比較專精,B 編說,其實編輯也該這樣。有些大間出版社,也開始這樣,它底下會有很多的分線,越來越精緻化。面對出版市場,B 編也希望未來編輯跟行銷可以是一連串的,是連續的過程,而不是一個一個分開化,應該要一起行銷規劃,要有結合的規劃,從包裝到行銷方式,都要考慮進去。



你們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請追蹤或是贊助讓我們知道您喜歡這樣的故事!

同時也別忘了「分享」讓更多人知道我們,持續關注更多創新故事!


什麼是「創新人物誌」?我們在追求什麼?

「創新人物誌」藉由數位化技能,從規劃、製作、故事、包裝等整合來製作完成。目的要推廣各色人物歷程,來激發有潛質之青年吸收與進步。以失敗、挫折、轉型等職涯與目標路途上所面臨的困難作契機,邀請你/妳共同參與這場成長改革的硝煙! 如果喜歡我們,也歡迎來到火力創新實驗室幫我們按個讚 👍! 或是在臉書粉絲團上進行互動,我們都熱情的歡迎您 🔥 🔥 🔥

原文出處:http://bit.ly/2M9KReQ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火力創新的沙龍
31會員
28內容數
獨特的人正獨特的活著,你還尚未見識到不代表不存在,創新星球中是新的居所,持續湧進。 歡迎觀看創新人物誌,何時你會被入選到星球呢?
火力創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7/21
如果每個人的起跑線一樣,與成功相關的論證與方程式大概早就存在,也不用各路投資專家每天盯著股票市場分析,何況現在網上資源從來不缺。但我想幾乎所有領域的成功人士大概都不會否認,我的成功並不是因為我對自身的要求與規劃。 理財比起存錢更像是一門自我管理的學問,這老生常談大概在腦中大概已打轉了無數次,好像也
Thumbnail
2020/07/21
如果每個人的起跑線一樣,與成功相關的論證與方程式大概早就存在,也不用各路投資專家每天盯著股票市場分析,何況現在網上資源從來不缺。但我想幾乎所有領域的成功人士大概都不會否認,我的成功並不是因為我對自身的要求與規劃。 理財比起存錢更像是一門自我管理的學問,這老生常談大概在腦中大概已打轉了無數次,好像也
Thumbnail
2020/05/04
李萬鏗,為「三明治工」共同創辦人。大學就讀於香港藝術學院,畢業後緊接著來到臺北藝術大學修讀藝術跨域研究所。與香港相比,他更喜愛台灣的生活步調,對於創作環境來說也較為舒適,因而研究所畢業決定逗留在台灣發展自己的事業。起初李萬鏗與兩位好友成立三明治工的故事源於研究所時期的課程「藝術與社會參與」,也因此與
Thumbnail
2020/05/04
李萬鏗,為「三明治工」共同創辦人。大學就讀於香港藝術學院,畢業後緊接著來到臺北藝術大學修讀藝術跨域研究所。與香港相比,他更喜愛台灣的生活步調,對於創作環境來說也較為舒適,因而研究所畢業決定逗留在台灣發展自己的事業。起初李萬鏗與兩位好友成立三明治工的故事源於研究所時期的課程「藝術與社會參與」,也因此與
Thumbnail
2020/04/13
時代不同,學生對老師或是老師對老師這「角色」的理解上都逐漸變質。教育競爭的激烈,補習班的泛濫,把老師的工作導向了著重知識的壓縮與傳遞,或是學生背誦的重要性,因而大多數對老師的刻板印象都會伴隨著嚴格和難親近的感覺,與像朋友般的相處模式好像沾不上邊。 學校中我們需要的是一位老師還是教育工作者呢?兩者之間
Thumbnail
2020/04/13
時代不同,學生對老師或是老師對老師這「角色」的理解上都逐漸變質。教育競爭的激烈,補習班的泛濫,把老師的工作導向了著重知識的壓縮與傳遞,或是學生背誦的重要性,因而大多數對老師的刻板印象都會伴隨著嚴格和難親近的感覺,與像朋友般的相處模式好像沾不上邊。 學校中我們需要的是一位老師還是教育工作者呢?兩者之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想先聊聊快樂。」
Thumbnail
「我想先聊聊快樂。」
Thumbnail
那是個炎熱多風的六月週末,我和婉瑄大大(以下簡稱大大)相約先到附近餐廳用餐後,再進行下午的人物採訪。我與大大原是同事關係,離開公司後我們還是有維持聯繫,因此想藉由這次稍微半正式的方式與她聊聊從事出版產業的各種點滴與想法。記憶中,初次見面的婉瑄是個帶有人文氣息的鄰家女孩,覺得她無論做什麼事看起來都游刃
Thumbnail
那是個炎熱多風的六月週末,我和婉瑄大大(以下簡稱大大)相約先到附近餐廳用餐後,再進行下午的人物採訪。我與大大原是同事關係,離開公司後我們還是有維持聯繫,因此想藉由這次稍微半正式的方式與她聊聊從事出版產業的各種點滴與想法。記憶中,初次見面的婉瑄是個帶有人文氣息的鄰家女孩,覺得她無論做什麼事看起來都游刃
Thumbnail
難得要回歸老本行(?)談一下工作上的事情,因為身兼出版行銷與出版界迷妹代表的雙重身分,在工作上我經常要寫信邀約各界KOL,另一方面我也很常接到不同出版社的書籍合作邀請。以下的信件範本是我工作時經常套用的格式,可以視自身工作習慣、邀請對象跟產業類型等面向調整。
Thumbnail
難得要回歸老本行(?)談一下工作上的事情,因為身兼出版行銷與出版界迷妹代表的雙重身分,在工作上我經常要寫信邀約各界KOL,另一方面我也很常接到不同出版社的書籍合作邀請。以下的信件範本是我工作時經常套用的格式,可以視自身工作習慣、邀請對象跟產業類型等面向調整。
Thumbnail
相信成為「編輯」的技巧或眉角一定不止如此,但在第一章就描出了編輯意義的概要。從會議改革至雜誌內容、團隊改革,不帶筆電的開會方式,我都覺得超帥,但也同時又細微的地觀察與照顧到團隊夥伴的微小感受,看起來很「漢子」的總編輯,其實原廠內建柔軟的貼心。
Thumbnail
相信成為「編輯」的技巧或眉角一定不止如此,但在第一章就描出了編輯意義的概要。從會議改革至雜誌內容、團隊改革,不帶筆電的開會方式,我都覺得超帥,但也同時又細微的地觀察與照顧到團隊夥伴的微小感受,看起來很「漢子」的總編輯,其實原廠內建柔軟的貼心。
Thumbnail
第一篇反應熱烈真是驚人,文章寫好之後我立刻跟張菁小姐聯絡,畢竟是筆記怕有錯漏,結果她說她很感動,那我只好繼續寫了。(笑)第二場的講者是木馬文化的林立文小姐。她是個大眼睛的活潑女孩,也曾經是全職譯者。以她的經驗來講〈編輯為何那樣〉實在是太有說服力了。
Thumbnail
第一篇反應熱烈真是驚人,文章寫好之後我立刻跟張菁小姐聯絡,畢竟是筆記怕有錯漏,結果她說她很感動,那我只好繼續寫了。(笑)第二場的講者是木馬文化的林立文小姐。她是個大眼睛的活潑女孩,也曾經是全職譯者。以她的經驗來講〈編輯為何那樣〉實在是太有說服力了。
Thumbnail
文 陳彥如 攝 陳敬彥 創新人物誌,全文共長 2300 多字,文字閱讀時間約十五分鐘。適合在一個寧靜的午後、睡前的省思與獨處的時間裡,跟講者做個簡單的閱讀互動。本文附上人物專欄另有專訪影片紀錄提供於原文下方。如果你有完整的半個小時,歡迎搭配茶水、坐在桌前聽聽人物故事,喜歡的話拍個手、留言回饋。
Thumbnail
文 陳彥如 攝 陳敬彥 創新人物誌,全文共長 2300 多字,文字閱讀時間約十五分鐘。適合在一個寧靜的午後、睡前的省思與獨處的時間裡,跟講者做個簡單的閱讀互動。本文附上人物專欄另有專訪影片紀錄提供於原文下方。如果你有完整的半個小時,歡迎搭配茶水、坐在桌前聽聽人物故事,喜歡的話拍個手、留言回饋。
Thumbnail
我是陳千惠, 「我們都正在用自己的步伐前進, 別小看自己的一無所有。」 渴望用文字做點什麼的我, 帶著一些初生之犢不怕虎的勇氣, 踏上了半年編輯之路......
Thumbnail
我是陳千惠, 「我們都正在用自己的步伐前進, 別小看自己的一無所有。」 渴望用文字做點什麼的我, 帶著一些初生之犢不怕虎的勇氣, 踏上了半年編輯之路......
Thumbnail
身為編輯,天生就應該是個抖M(被虐狂),還是因為我天生是M,所以我選擇了編輯成為我的志業?
Thumbnail
身為編輯,天生就應該是個抖M(被虐狂),還是因為我天生是M,所以我選擇了編輯成為我的志業?
Thumbnail
        人生有時候是充滿著意料之外,預知的求職,第三個登場的職業是編輯,這是個意料之外的選擇,在退伍後的幾天四處遊走參加演講活動,偶然間在一家報社櫃台看到履歷表,雖然不知道它們是否有徵人......
Thumbnail
        人生有時候是充滿著意料之外,預知的求職,第三個登場的職業是編輯,這是個意料之外的選擇,在退伍後的幾天四處遊走參加演講活動,偶然間在一家報社櫃台看到履歷表,雖然不知道它們是否有徵人......
Thumbnail
從編輯到寫手,真正實踐版的「換位思考」,試著去了解每個專業的眉眉角角,相信重新回到編輯台時,一切或許更加豁然開朗。
Thumbnail
從編輯到寫手,真正實踐版的「換位思考」,試著去了解每個專業的眉眉角角,相信重新回到編輯台時,一切或許更加豁然開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