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學習應存在於生活細節之中,林家安以「學而時習之」教育思維反思教育體制│EP26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創新人物誌,全文共長2900多字,文字閱讀時間約十五分鐘。適合在一個寧靜的午後、睡前的省思與獨處的時間裡,跟講者做個簡單的閱讀互動。本文附上人物專欄另有專訪影片紀錄提供於原文下方。如果你有完整的半個小時,歡迎搭配茶水、坐在桌前聽聽人物故事,喜歡的話拍個手、留言回饋讓故事發聲。

林家安,現為時習教育的創辦人CEO,身為老師的「氣場」仍然沒有改變。在家安的學習歷程上,「師範」這個名詞一直緊隨尾後,從師大附中、師大附中高中部、師大以及師大研究所,說不清是一種緣份還是責任,但在「師範」的氛圍下成長,老師也自然而然是很好的仿傚對象。加上國小時念音樂班的經驗,小時候的家安覺得出路好像不是音樂表演者就是老師,因此對於成為老師的輪廓也逐漸清晰。偏好邏輯思考的家安,最後選擇了數理科的道路,向成為一名數學老師的方向前進。

秉持「學而時習之」的態度,把所學知識實踐在生活應用

時習教育利用創新的沉浸式教學讓體驗者在學習的氛圍融合生活情境,秉持「讓知識更有感、讓學習更簡單!」的理念,一直以來都積極地與台灣的中小學合作與溝通,希望解決學生們對「學有何用」的困惑和疑慮。
「時習教育」過去也推出過7款以上與數學相關的體驗活動,確實地改變了學習與生活的疏離感。 而「時習」命名的由來是出自《論語—學而篇》,裡面記錄了老師與弟子們之間的對話。家安認為師生的關係與學習方式本來就是需存在對話與討論的空間。

「時習」這兩字聽起來像是希望大家時常學習,但家安的意思更是希望學生們能夠實踐自我,把學習過知識能活用在真實情境,才是「學而時習之」的意義。

從實習老師到創業CEO,老師的歷練讓家安反思師生的相處關係

時代不同,學生對老師或是老師對老師這「角色」的理解上都逐漸變質。教育競爭的激烈,補習班的泛濫,把老師的工作導向了著重知識的壓縮與傳遞,同時學生也難以吸收,把背誦變成了學習的重心。在不健全的教育制度下,也造就了大多數學生對老師的刻板印象都伴隨著嚴格和難以親近的感覺。
教室裡我們需要的是一位老師還是教育工作者呢?這兩個身份是相似的概念,但卻不能劃上等號。在網路發達的時代,即使是Youtuber或臉書粉專上的小編都是能是一名好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不少人都在網路上擔當著知識的傳遞者。然而老師的可貴是在於能夠陪伴並聆聽學生的困難和需求,甚至會因一起經歷的小事而影響了學生將來的發展和思考方式。
活動「科教館營隊翻轉數學力」│圖片提供:時習教育
邁向平行與雙向的關係,嘗試對話並深入了解學生的問題才是老師需要把握和珍惜的經歷,學生們可以多給老師們機會與鼓勵,師生關係並不是其中一方的出力就能維繫。
若說時習在做的事情,就是「比起著重速度與效率的教學方式,更希望推動教學的倡議和執行方式。」推動沉浸式教學比較需要人力與時間成本。這時代正不斷在驗證和審視教育模式的階段,雖然兩者都只是對方短暫的過客,但一個偶然的機遇也能帶來無限的變數。延伸閱讀:人物專訪│讓你從「驚喜」中認識自我,透過沉浸式體驗學習與內心溝通│吳允方

沉浸式教學為學生們建構出真實情境,跳出教室的思維框架

聊到為何時習為什麼當初就決定是用沉浸式學習,而不是以翻轉教學或線上教育這些其他的學習途徑作為主要教學工具呢? 家安認為翻轉和線上教學都是有意義教學的方式,翻轉教學讓老師和學生的角色對調,或是透過小組教學都提供了更多的討論和意見交換的機會。
然而時習採用沉浸式或情境式的教學並不是想要標新立異,而是它也是一種可行和有趣的教學方式。或許我們在脫離教室在形式上的規範,能夠讓小朋友感受到更大的自由度和能動性。 家安補充:「當然比起正式教育,沉浸式學習比較像是輔助的角色,但時習的團隊會嘗試挑戰舊有的規則找出不同的觀點。像是現在習而為常發生的事是否就是代表正確和合理?還是我們過份習而為常導致視而不見,造成知識的斷軌。」
當我們嘗試真正打開眼睛和耳朵觀察世界,社會上不少的議題都仍有可見的討論空間。 時習教育在推出過的「桌上遊戲」、「密室逃脫」、「真人解謎」的教學體驗活動中都會以加入生活元素為初衷。例如近日因疫情而熱門的口罩供需問題、大選投票、貨幣匯率等,都希望透過有趣的方式提供小朋友一種與社會連結的途徑。
以日常數學知識結合咖啡廳行銷學習│圖片提供:時習教育
家安說:「我可以嘗試做些什麼,但我不可以嘗試做些什麼『嗎』?比起別人說你只能做什麼挑戰了更多的可能。」很多人在求學路道上時常不自覺地自我設限,用自己的準則劃地為牢更是可惜。但當我們可能只要看過一種新的可能性後,便會自我反省,尋找更多的意見與解決方法,想象力或許我們最容易忽略的能力。

學習並不是獨立進行,學以致用是源自對生活態度的詮釋

時習教育強調「結合教育與生活」作為核心的理念,在近日上路的108課綱中的核心素養內涵(三面九項)也同樣提及生活情境的重要性。那到底這種教學藍圖應如何描繪呢? 家安舉了簡單的例子講解:「我們是不是不能教火箭飛出去要多少速度,能量的話題呢?因為大部份小朋友基本很少接觸這種經驗,或者連親眼火箭的機會都沒有。好像不屬於一種生活情境。但這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至少它是一個合理與實際的生活情境,像是希望學習航空技術或相關議題的人也是大有人在。」
但是像「雞兔同籠」這種假想問題,難道我們真的機會在教室外遇見這種不符合一般邏輯的事件,以前課本上內容的合理性便是現在教育部和時習教育都在思考的問題。 家安認為:「我們認為的生活是小朋友在教室外遇到的問題,如果假想情境能夠類比到其他的生活情境,那麼也算是一種廣義的生活。」

線上教學熱潮襲來,老師們需重新思考角色定位

現時因肺炎而迫使全球加速推動線上教學實踐,重新喚起老師們被AI取代的焦慮。在2016年AlphaGo打敗人類的一役早已可見一斑,人們對新科技和新技術一直充滿好奇與渴望。雖然在目前的科技環境下,AI或線上教學仍是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但老師們是否即將要被AI取代仍是值得注意的問題。
假以時日當AI能夠辨識人們所有的行動,動作或資訊,老師便不能是以出考題、改考卷作為核心技能。而是要掌握更多工具協助教學,像是沉浸式的教學也可能推廣至線上或遠距離實現。 既然老師們有面臨被取代的風險,那麼就責任與動力持續學習與進修。因為將來在教學上需要了解的範疇跟以往教學模式相比會有很大改變,當老師們感受到自身對知識的把握不足的時就是很好的警訊。
雖然時習教育現在體驗活動的主要對象是以中小學為主,但家安也正在積極地與大學生們接觸並與師大合作。因為有時候教學上的創造力更能夠從學生身上發現。學生們從網絡資源吸收的知識能培養出與老師們完全不同的觀點,時習也擔任著師生之間轉換器的角色。

創造少年PI作為期許,推動學習者們帶著好奇心面對世界

少年PI時習教育是在去年設計的角色,一對大眼睛是他招牌,希望成為形象化學生與學習者的樣貌,以開闊的心胸學習,抱有好奇性格與熱情,而頭頂的鴿子-威廉二世則是扮演著我們身邊亦師亦友的角色,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提供一點幫助與提醒,成為學習道路的良師益友。在時習推出的桌遊「少年PI的經濟沙盒」也會看到PI生動地呈現在體驗者的面前。
桌遊「少年PI的經濟沙盒」封面│圖片提供:時習教育
少年PI的角色示意│圖片提供:時習教育
關於時習教育的願景,家安目前希望能與更多單位合作並倡議。家安說:「現在的知識產業並不缺乏教法,但有些單位轉達社會議題類別的知識有時候可能缺乏了合適的資源,因此在未來下半年期盼與青年和學生共創溝通議題的方法。」而長期來說則盼望時習教育能夠與教學有更深厚的連結,使「學而時習」的概念能實現作為前提,它也能帶有一定的趣味性。讓學生給學習多一次機會,從學習中找到自己的熱愛的事物。
什麼是「創新人物誌」?我們在追求什麼?

「創新人物誌」藉由數位化技能,從規劃、製作、故事、包裝等整合來製作完成。目的要推廣各色人物歷程,來激發有潛質之青年吸收與進步。以失敗、挫折、轉型等職涯與目標路途上所面臨的困難作契機,邀請你/妳共同參與這場成長改革的硝煙! 如果喜歡我們,也歡迎來到火力創新實驗室幫我們按個讚 👍! 或是在臉書粉絲團上進行互動,我們都熱情的歡迎您 🔥 🔥 🔥
想分享你的創新轉折與故事嗎?填表單我們會聯繫您
▶️ http://bit.ly/2Vv7P6B
🚩追蹤 ig 帳號:https://reurl.cc/Lby17
🚩訂閱 Youtube 頻道:https://goo.gl/vJszkx
🚩按讚 Faceboook 專頁:https://goo.gl/VwSUT8
🚩搜尋官方網站:https://goo.gl/Ns81dC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1會員
28內容數
獨特的人正獨特的活著,你還尚未見識到不代表不存在,創新星球中是新的居所,持續湧進。 歡迎觀看創新人物誌,何時你會被入選到星球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火力創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曹良賓(阿定)是LightBox公共圖書室的創辦人,也是一名藝術攝影家。除此之外仍有其他瑣碎的工作,協助藝術策展,舉辦攝影交流的活動等等。但大部份時間都是留在Lightbox,維持團隊的運作。從前訪到當日專訪,都感受到阿定談話時的魅力。一開始抱著以藝術攝影家定義他的身份,但經過幾句的交流後,從中卻察
不知道大家否曾經有學習過樂器的經驗,樂器與音樂之間能劃上等號嗎?雖然自己也接觸過數年的樂器,面對這個問題卻啞口無言。到底我們對學習音樂這件事有足夠的了解嗎?現在身處的社會環境又是否有利音樂的學習呢?很榮幸邀請到BonBonMusic創辦人Henry(徐逢均)分享親身的經歷,大學在音樂系畢業而且隨後更
吳允方,畢業於政大廣告系。畢業後的她,曾經一度輾轉在不同的產業擔任行銷工作,而目前她則落腳在驚喜製造Surprise Lab.擔任行銷公關。我們表面上看到允方的工作經驗彷彿與行銷離不開掛勾,然而她的興趣及想法卻比我們想像的來得更多。表演、政治、創作及電影幕後製作等她都有所涉獵,到最後還是選擇了行銷。
郭家佑,曾就讀台大工商管理學系。經過對於自我的充分探索,她發覺管院不適合自己,於是透過參與許多學校活動與實習增加自身的經驗。「我發現自己喜歡創造,也喜歡解決問題,而且偏好公共政策。大三的時候我做了一個創新專題,可能是從這邊開始的吧。」大學畢業後,家佑頂著索羅斯獎學金,到中歐
林慧秋,中文系畢業,是台灣的平面設計師,同時也是銀海設計工作室負責人,經營有寫作頻道「設計私房誌」。並致力於透過文字幫助大家做設計,以及傳達設計。一位善於聆聽客戶需求,有溫度的設計師。
張希慈,畢業於從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業,是城市浪人創辦人之一,TED x YuanzeU 年會講者,也曾擔任過社團法人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秘書長,用社會學的靈魂,創出充滿溫度的團隊,畢業後展開充滿創新的生活...
曹良賓(阿定)是LightBox公共圖書室的創辦人,也是一名藝術攝影家。除此之外仍有其他瑣碎的工作,協助藝術策展,舉辦攝影交流的活動等等。但大部份時間都是留在Lightbox,維持團隊的運作。從前訪到當日專訪,都感受到阿定談話時的魅力。一開始抱著以藝術攝影家定義他的身份,但經過幾句的交流後,從中卻察
不知道大家否曾經有學習過樂器的經驗,樂器與音樂之間能劃上等號嗎?雖然自己也接觸過數年的樂器,面對這個問題卻啞口無言。到底我們對學習音樂這件事有足夠的了解嗎?現在身處的社會環境又是否有利音樂的學習呢?很榮幸邀請到BonBonMusic創辦人Henry(徐逢均)分享親身的經歷,大學在音樂系畢業而且隨後更
吳允方,畢業於政大廣告系。畢業後的她,曾經一度輾轉在不同的產業擔任行銷工作,而目前她則落腳在驚喜製造Surprise Lab.擔任行銷公關。我們表面上看到允方的工作經驗彷彿與行銷離不開掛勾,然而她的興趣及想法卻比我們想像的來得更多。表演、政治、創作及電影幕後製作等她都有所涉獵,到最後還是選擇了行銷。
郭家佑,曾就讀台大工商管理學系。經過對於自我的充分探索,她發覺管院不適合自己,於是透過參與許多學校活動與實習增加自身的經驗。「我發現自己喜歡創造,也喜歡解決問題,而且偏好公共政策。大三的時候我做了一個創新專題,可能是從這邊開始的吧。」大學畢業後,家佑頂著索羅斯獎學金,到中歐
林慧秋,中文系畢業,是台灣的平面設計師,同時也是銀海設計工作室負責人,經營有寫作頻道「設計私房誌」。並致力於透過文字幫助大家做設計,以及傳達設計。一位善於聆聽客戶需求,有溫度的設計師。
張希慈,畢業於從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業,是城市浪人創辦人之一,TED x YuanzeU 年會講者,也曾擔任過社團法人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秘書長,用社會學的靈魂,創出充滿溫度的團隊,畢業後展開充滿創新的生活...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那年 22 歲,領著 28K 的薪水在台北租房子。四年過去,一路走來,她是如何越級打怪,讓薪水三級跳?
Thumbnail
小時候我們的襪子大部分都是媽媽買的,N雙100元是買襪子的常態。 長我們能自己挑選襪子時,常是因為我們的特殊需求:走很長的路、做很劇烈的運動、或是我們流腳汗、腳臭的問題,而需要挑選一雙符合需求的襪子。 在彰化有一個專門針對「特殊需求」製作的在地品牌「織步加」,藉由品牌創辦人政佑的紡織背景與工研院
Thumbnail
懸緝?要懸賞還是緝捕?一看到「懸緝」這兩個字,總會有很多的疑問,因為懸表示「懸而未決」,而「緝」代表著抓。 而當這兩個字成為一個人的筆名時,更是有讓人無法測度的感受。 沒錯,這是網路創作者「懸緝」給自己取的筆名,背後的意義對懸緝來說,就是懸賞一個讓生活變得更好的機會,而這個座右銘,也成為懸緝在自
Thumbnail
我是一個很愛上課的人,實體課、線上課、免費、有價課,各種課程我都喜歡參一腳。 喜歡上課有很多原因,學習新知,讓自己持續前進沒有退後讓我多了一點安心感,或是因為自己教學的緣故,上不同的課程觀摩別的教學技巧或是技術能如何運用在自己的教學上都成為了我的上課理由。而這些事我也是從學習與開課的實踐中慢慢體會
Thumbnail
在台中南區有一間小而巧的手作店,販賣著各式各樣作皂的材料,不管是從零開始打皂的材料,還是方便大家自己DIY的半成品,都可以在這間皂坊一網打盡。這間「南和月」的當家南姐,在20幾年前因為住在台中南區的南和社區因而取了「南和月」的名稱,沒想到這個名稱,也跟著老師一直到現在。 為什麼想要作皂? 南
Thumbnail
從貫井德郎的推理懸疑、恩田陸的古典音樂、劉宇昆的近未來科幻,再到平野啟一郎的純文學,詢問導演對於自己四部長片為何皆改編自不同類型的小說,他說,自己不會因為故事類型而決定拍不拍,而是一個更簡單的理由:「故事有趣最重要,但若只有有趣是不夠的,所以透過電影的主題與類型,來表現這個故事的有趣之處。」
Thumbnail
林予晞進一步聊到:「我覺得理性跟感性是必須一起交織的,像天文和占星。我是抱著這樣的心情去面對占星的,會有一點想要替它撕標籤。而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要身在其中,要夠了解它,自己要懂算。」小孩才做選擇,林予晞理性與感性全都要,而原來她真的略懂占星學。
Thumbnail
電影裡,盧以恩與姚以緹兩人是母女,又不是母女,疏離或親密的關係難以定義。姚以緹與盧以恩在戲外的緣分似乎也是如此。兩人早在四五年前就曾一同演過《真愛神出來》與《用九柑仔店》,不過其實沒同框對戲過,《科學少女》算是她們第一部真正有交流、對到戲的作品。
Thumbnail
經營《微誌》期間,之於採訪、之於議題,影響我最深的一篇文章!
Thumbnail
科學之路系列正式開始。 首發由留學英國,曾於國衛院及台北醫學院任職,現任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的王建鎧老師,來開張試音。 從小就喜愛動物的王老師是怎麼樣曲折離奇的走到現在的位置? 他對現在的工作與生活是否滿意? 對同在研究之路上的大家有什麼建言? 歡迎一起來聽聽,王老師說故事喔~ 歡迎收聽 An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那年 22 歲,領著 28K 的薪水在台北租房子。四年過去,一路走來,她是如何越級打怪,讓薪水三級跳?
Thumbnail
小時候我們的襪子大部分都是媽媽買的,N雙100元是買襪子的常態。 長我們能自己挑選襪子時,常是因為我們的特殊需求:走很長的路、做很劇烈的運動、或是我們流腳汗、腳臭的問題,而需要挑選一雙符合需求的襪子。 在彰化有一個專門針對「特殊需求」製作的在地品牌「織步加」,藉由品牌創辦人政佑的紡織背景與工研院
Thumbnail
懸緝?要懸賞還是緝捕?一看到「懸緝」這兩個字,總會有很多的疑問,因為懸表示「懸而未決」,而「緝」代表著抓。 而當這兩個字成為一個人的筆名時,更是有讓人無法測度的感受。 沒錯,這是網路創作者「懸緝」給自己取的筆名,背後的意義對懸緝來說,就是懸賞一個讓生活變得更好的機會,而這個座右銘,也成為懸緝在自
Thumbnail
我是一個很愛上課的人,實體課、線上課、免費、有價課,各種課程我都喜歡參一腳。 喜歡上課有很多原因,學習新知,讓自己持續前進沒有退後讓我多了一點安心感,或是因為自己教學的緣故,上不同的課程觀摩別的教學技巧或是技術能如何運用在自己的教學上都成為了我的上課理由。而這些事我也是從學習與開課的實踐中慢慢體會
Thumbnail
在台中南區有一間小而巧的手作店,販賣著各式各樣作皂的材料,不管是從零開始打皂的材料,還是方便大家自己DIY的半成品,都可以在這間皂坊一網打盡。這間「南和月」的當家南姐,在20幾年前因為住在台中南區的南和社區因而取了「南和月」的名稱,沒想到這個名稱,也跟著老師一直到現在。 為什麼想要作皂? 南
Thumbnail
從貫井德郎的推理懸疑、恩田陸的古典音樂、劉宇昆的近未來科幻,再到平野啟一郎的純文學,詢問導演對於自己四部長片為何皆改編自不同類型的小說,他說,自己不會因為故事類型而決定拍不拍,而是一個更簡單的理由:「故事有趣最重要,但若只有有趣是不夠的,所以透過電影的主題與類型,來表現這個故事的有趣之處。」
Thumbnail
林予晞進一步聊到:「我覺得理性跟感性是必須一起交織的,像天文和占星。我是抱著這樣的心情去面對占星的,會有一點想要替它撕標籤。而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要身在其中,要夠了解它,自己要懂算。」小孩才做選擇,林予晞理性與感性全都要,而原來她真的略懂占星學。
Thumbnail
電影裡,盧以恩與姚以緹兩人是母女,又不是母女,疏離或親密的關係難以定義。姚以緹與盧以恩在戲外的緣分似乎也是如此。兩人早在四五年前就曾一同演過《真愛神出來》與《用九柑仔店》,不過其實沒同框對戲過,《科學少女》算是她們第一部真正有交流、對到戲的作品。
Thumbnail
經營《微誌》期間,之於採訪、之於議題,影響我最深的一篇文章!
Thumbnail
科學之路系列正式開始。 首發由留學英國,曾於國衛院及台北醫學院任職,現任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的王建鎧老師,來開張試音。 從小就喜愛動物的王老師是怎麼樣曲折離奇的走到現在的位置? 他對現在的工作與生活是否滿意? 對同在研究之路上的大家有什麼建言? 歡迎一起來聽聽,王老師說故事喔~ 歡迎收聽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