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笑編哭/B編
我是B編,
出版業打滾中的多重身分人。
偶爾談一下書,偶爾談一下出版業,偶爾談一下社會。
偶爾看一下韓劇,偶爾看一下電影,有空就會寫心得。
我會將來信目的打在信件標題上,可視情況調整,考量到一些人氣KOL的各種邀約信應該超多,越是明確的標題被打開或不被忽略的可能性越高。信件內容也一樣,越是明確的告知合作內容,也能減少彼此來往溝通的時間成本。
請事先確認邀請對象的名稱,可以是對方社群名稱,也可以是經營者的自稱,例如我的社群叫做「編笑編哭。」(沒錯,官方名稱有句號),而我自稱「B編」,所以寫信給我的時候,可以稱呼我「編笑編哭」也可以叫我「B編」。建議不要大主大意加入社群名稱裡沒有的成分,例如「編笑編哭的小編」,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誤踩地雷。
我習慣先自報家門,包含任職單位、身分跟名字,以及簡單的招呼語。如果不是第一次合作,招呼語請自行調整成符合雙方交情的內容。
簡要介紹新書/產品,並附上詳細說明的文件附檔或商品網頁。目的是讓收件人方便、快速的理解內容,不用再花時間自己估狗。對邀請方來說,也能針對產品亮點加強說明。以書籍為例,如果通路已經上架,可以附上網路書店的頁面,另外我也習慣再附上書介,PDF、WORD或甚至簡報檔,隨信附件或放上雲端都可以。(BTW 書介我會再另外整理一個美化版,不會給建檔用的表格,出版社從業應該會懂我在說什麼。)
簡要敘明邀約緣由,即使你的心中充滿峰迴路轉、起心動念的原因,也請簡單的、客觀的跟對方說明,在此要明確傳達受邀者跟你想推廣的新書(產品)有什麼關聯,為什麼邀請他;當然如果對象是景仰已久的人,稍微、恰當地透露一點迷妹的心意也是允許的。目的是讓受邀者明白你的邀請是經過思考的、不是亂槍打鳥,也讓整封信不會像是公版信(即使前幾段可能都是反覆使用的)。
接著請明確的說出來信邀約的目的,以出版行銷來講最常見的目的就是:進行新書推廣合作/撰寫推薦文/擔任推薦人這三項。如能進一步的說明細節會更好,如要在哪個時間點進行推廣合作、預期的方式是什麼(貼文?限動分享?其他規劃?)、如有編列預算請對方提供報價、推薦文會放在哪裡?截稿期限?字數要求等、什麼時候需要回覆意願、如有意願擔任推薦人請提供頭銜等。總之,除了讓對方知道知道你的目的外,也要讓他知道如果有意願的話,下一步要做什麼。
無論是書籍還是其他商品,都請儘可能完整提供給對方試讀或試用,不過通常我不會第一封信就附上全書稿,會先確認對方是否感興趣後再提供(但書介絕對是必要的,其中包含一部分的內容試讀)。
如果是有時間壓力的邀約(例如推薦人要印在書上),或有預期曝光的時間安排,也建議先稍微跟對方說明,以便確認檔期。溫馨提醒,請不要設下一個距離寄信日期只有三、五天或一週期限的時間,收到信的當下真的難免會產生:「你是不是找不到人才在最後踩時間死線找上我?」
我的習慣是最後一定會壓署名加日期,然後附上官方格式的簽名檔——包含公司名稱、單位、職稱、聯絡方式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