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在家自學日誌 44 經過三個月的外求老師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2-7-26
今天練哈農,要自學生做一件事,閉上眼睛,感覺自己的手,如何存在在彈奏中,因為,彈哈農是要求手指的獨立與韌性,而一但稍不注意,很容易造成手部肌肉緊張,有力度和速度,卻不可失去的卻是柔軟和放鬆。
經過三個月的外求老師之後,調整了自學生的學習心態,決定鋼琴技巧還是收回來教。觀念上,我還是認為重要的是給時間去經驗和體會( 如果感覺得到自己的肌肉運動狀態,或者,我可以脫離很多論述,畢竟言語描述需要高等能力,接收者也須具備頂級的領悟力 ),我看,既然我們有的是時間,不如從可以明白的地方進入。
還有,我要切入的如果是讓自學生開始覺得哈農變好玩,且真的有意義 ( 感覺肌肉運動狀態 ),應該很有用,那就達成目的了,因為喜歡練哈農,學琴就成功的完成其中一個重要學習了( 把練習曲的枯燥視為必須,需要學生自覺,要求的都很難在內容和狀態上正確 )。
琴的自學生,直到外求老師的那三個月才知道,外面老師更嚴格,於是三個月結束之後,才真的甘願被要求,願意儘量定心練琴,所以,每個孩子不同,學習真的是需要觀察和調整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6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在家自學這樣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5會員
202內容數
實體書出版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Ocarin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2-7-3 明天決定讓自學生到國中參加入學的一場「校方自設」考試,因為這個國中自己編了一條「 不參加考試,視同放棄入學本校 」。這件事我正在思考中,為什麼可以這樣訂定,學校這樣規定合理嗎? 
終於在自學生的自學穩定後,我自己的課也申請復課成功了,這剩下來的三個月課程,正好就在暑假,自學生有興趣,又我可以用他的興趣,得到協助,今天上課內容已經引起他的動機,太好了。
我們家沒買健康教育課本回家,因為不打算用學校進度學習,結果回學校考數學時,又正好遇見學校的健康教育這科畢業考,我家小六自學生就自己決定順便考了,按他的理解大概就是寫寫字,回答、回答問題而已。 幾天後的昨天,要回學校拿數學考卷,老師說要和我們談談,哇,我有嚇到,難道兒子的數學考卷發生什麼重大問題嗎
感謝訪視委員付出真心的來訪,並於觀察評估後,提出頗具「學校教學現場現況」的建議。由於我們採取非學校型態的個人實驗教育,其目的就是希望把學生的學習,朝向終生學習的目標與能力前進,故強調在短期內可見果效的學習方式,並不符合我們的核心價值與學習目標,所以,
腳踏車騎這麼快也是很累的,我和隔壁這位睡午覺被搖到嚇翻的太太,四眼對望,然後哈哈大笑了起來,原來,我們看不到自己的樣子,卻看到別人的樣子,說,「房子裡沒有人,就不必過來看,就是倒了,也沒關係,如果有人在裡面,才要緊張,房子倒了就倒了,人完好比較重要」。
2012-6-5 我們家這兩年沒有看電視的時間和習慣,所以,都利用晚餐時間邊聽新聞邊用餐,結果,還是有害身體健康,於是,我要開始實施關電視吃飯。 晚餐實施關掉電視的今晚,餐桌上發出的新問題 兒子問:「為什麼雞湯上面的油都是大圓和小圓」。
2012-7-3 明天決定讓自學生到國中參加入學的一場「校方自設」考試,因為這個國中自己編了一條「 不參加考試,視同放棄入學本校 」。這件事我正在思考中,為什麼可以這樣訂定,學校這樣規定合理嗎? 
終於在自學生的自學穩定後,我自己的課也申請復課成功了,這剩下來的三個月課程,正好就在暑假,自學生有興趣,又我可以用他的興趣,得到協助,今天上課內容已經引起他的動機,太好了。
我們家沒買健康教育課本回家,因為不打算用學校進度學習,結果回學校考數學時,又正好遇見學校的健康教育這科畢業考,我家小六自學生就自己決定順便考了,按他的理解大概就是寫寫字,回答、回答問題而已。 幾天後的昨天,要回學校拿數學考卷,老師說要和我們談談,哇,我有嚇到,難道兒子的數學考卷發生什麼重大問題嗎
感謝訪視委員付出真心的來訪,並於觀察評估後,提出頗具「學校教學現場現況」的建議。由於我們採取非學校型態的個人實驗教育,其目的就是希望把學生的學習,朝向終生學習的目標與能力前進,故強調在短期內可見果效的學習方式,並不符合我們的核心價值與學習目標,所以,
腳踏車騎這麼快也是很累的,我和隔壁這位睡午覺被搖到嚇翻的太太,四眼對望,然後哈哈大笑了起來,原來,我們看不到自己的樣子,卻看到別人的樣子,說,「房子裡沒有人,就不必過來看,就是倒了,也沒關係,如果有人在裡面,才要緊張,房子倒了就倒了,人完好比較重要」。
2012-6-5 我們家這兩年沒有看電視的時間和習慣,所以,都利用晚餐時間邊聽新聞邊用餐,結果,還是有害身體健康,於是,我要開始實施關電視吃飯。 晚餐實施關掉電視的今晚,餐桌上發出的新問題 兒子問:「為什麼雞湯上面的油都是大圓和小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會彈琴不等於會教琴,讓家長放心把孩子交給你上課,並且願意配合教學方式,才能把課上得更有意義更有成就感。 一、找出學生的優點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有的反應快,上課卻不專心;有的很配合,但是學習慢;有的很有主見,不喜歡按部就班照規矩學;而大多數都很懶,不想練過一遍再一遍。 其實很多家長不見
的確,學生鋼琴課後練習應該是學生的責任、父母的責任、家庭的責任。但是老師應該也可以幫幫忙,讓孩子回家練琴的意願提高。 一起制定回家練習量 練習量絕對是因人而異,跟資質、個性、家庭教育有關;尤其現在的孩子補習多,老師也要貼心的幫他扣掉忙碌的那天不用練習鋼琴,學生會覺得有喘息空間,而不是被鋼琴練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現在去上鋼琴課好像不那麼害怕沒有練完了 以前會覺得自己練完一段新段落 才代表完成 代表有進展 不過現在慢慢不那麼想了
— 太用力還是不夠用力 用力與放鬆的認知 教學相長的日常:「老師不耐,學生無奈」的戲碼正上演著~ 師:彈得太用力了 生:噢,我以為要彈得夠清楚 *下次上課* 師:怎麼都用摸的? 生:啊,不是說不能太用力 矯枉過正的問題很惱人,元兇就是不清不楚地用力或放鬆…
輔助訓練的選擇~ 練與不練之間的為難 輔助訓練的目的就是加強專項項目需要使用的肌群,也用來強化比較弱的部位,及放鬆緊繃的部位,藉此提升專業表現與傷害預防。而彈琴由於是坐姿的型態,所以首先會被著重的,大約都是針對: 1.坐穩(背肌及其他😆) 2.手部力量(上臂及其他) 而放鬆~~⋯
Thumbnail
這次課程主要是讓大家可以習慣注意自身外他人在演奏時的變化,在團隊中有人彈錯時要怎麼調整,訓練自己上台不緊張
Thumbnail
練琴對多數人來講, 的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甚至是很需腦力的過程. 但我經過這麼多年的練琴經驗, 無論是學生時代音樂系的練琴、考試、比賽與伴奏等, 到目前以教會司琴準備為主, 慢慢可以更多發現體會在練琴時的一些心得與收穫. 以下內容比較適合針對: 會刻意排一些時間練習與有特定目標的人
歡迎來到處暑競技場 我先說,鋼琴檢定考如果可以給學生目標,適度安排是好的,但我在對岸所遇到的學生家長老是一句話:「我們小學之內要考完十級(最高級)」 然後勒,那些高級別的曲子就不是小學生適合彈的,而且讓他們聽點音樂,就在那邊「孩子聽不懂」什麼的,如果連音樂都不願意去了解,那你們讓孩子去彈那些曲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會彈琴不等於會教琴,讓家長放心把孩子交給你上課,並且願意配合教學方式,才能把課上得更有意義更有成就感。 一、找出學生的優點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有的反應快,上課卻不專心;有的很配合,但是學習慢;有的很有主見,不喜歡按部就班照規矩學;而大多數都很懶,不想練過一遍再一遍。 其實很多家長不見
的確,學生鋼琴課後練習應該是學生的責任、父母的責任、家庭的責任。但是老師應該也可以幫幫忙,讓孩子回家練琴的意願提高。 一起制定回家練習量 練習量絕對是因人而異,跟資質、個性、家庭教育有關;尤其現在的孩子補習多,老師也要貼心的幫他扣掉忙碌的那天不用練習鋼琴,學生會覺得有喘息空間,而不是被鋼琴練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現在去上鋼琴課好像不那麼害怕沒有練完了 以前會覺得自己練完一段新段落 才代表完成 代表有進展 不過現在慢慢不那麼想了
— 太用力還是不夠用力 用力與放鬆的認知 教學相長的日常:「老師不耐,學生無奈」的戲碼正上演著~ 師:彈得太用力了 生:噢,我以為要彈得夠清楚 *下次上課* 師:怎麼都用摸的? 生:啊,不是說不能太用力 矯枉過正的問題很惱人,元兇就是不清不楚地用力或放鬆…
輔助訓練的選擇~ 練與不練之間的為難 輔助訓練的目的就是加強專項項目需要使用的肌群,也用來強化比較弱的部位,及放鬆緊繃的部位,藉此提升專業表現與傷害預防。而彈琴由於是坐姿的型態,所以首先會被著重的,大約都是針對: 1.坐穩(背肌及其他😆) 2.手部力量(上臂及其他) 而放鬆~~⋯
Thumbnail
這次課程主要是讓大家可以習慣注意自身外他人在演奏時的變化,在團隊中有人彈錯時要怎麼調整,訓練自己上台不緊張
Thumbnail
練琴對多數人來講, 的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甚至是很需腦力的過程. 但我經過這麼多年的練琴經驗, 無論是學生時代音樂系的練琴、考試、比賽與伴奏等, 到目前以教會司琴準備為主, 慢慢可以更多發現體會在練琴時的一些心得與收穫. 以下內容比較適合針對: 會刻意排一些時間練習與有特定目標的人
歡迎來到處暑競技場 我先說,鋼琴檢定考如果可以給學生目標,適度安排是好的,但我在對岸所遇到的學生家長老是一句話:「我們小學之內要考完十級(最高級)」 然後勒,那些高級別的曲子就不是小學生適合彈的,而且讓他們聽點音樂,就在那邊「孩子聽不懂」什麼的,如果連音樂都不願意去了解,那你們讓孩子去彈那些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