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學生只會一星期上一節課,學習的進步絕大部份是靠在練習的時候消化老師的資訊,再多加練習而成的。
有時候學生學的東西和上星期是一模一樣的,鋼琴老師,家長,學生其實都應負上責任。相信如果讀者是以上三個角色其中之一,都想找到解決方法。
究竟怎樣的練琴才是高效和怎樣練才對?以下是一個鋼琴老師的經驗之談。
練習鋼琴時間愈多愈好?
「家長T」對她的兒子在學習的進度非常大期望,但自己卻對音樂一無所知,只能在時間上量化練琴的進步:“我每天也要求我兒子練習三十分鐘,但他每次只會敷衍了事,有時更會偷工減料”
其實「家長T」的兒子的手指的確因為長時間練琴,手指的機能和速度是不錯的,但其實他沒有在練習的時間消化老師的資訊,所以在音色變化的進步方面一直停滯不前。
這個時候,老師要管理好學生在家練習的任務,定下課題練習的方法和次數,我的做法是做一張練習表給他,在家練習時只需完成練習表的內容和次數(當然要安排他能消化的最大次數)。
所以學生應該練琴的多少不應由時間來量化,Open end question 般叫學生盲目練琴是很大壓力,而且沒有成功感的,沒有對症下藥地解決問題之餘更令學生漸漸失去興趣。
完成練習表上一個一個內容會建立自我鼓勵機制,令練習變得有目標和有成功感。
鋼琴老師如果面對同樣問題的時候可以參考以上方法,在家課冊明確列出練習內容和次數。
家長在監督過程中更清楚練習有沒有針對學習內容。
不要在盲目地要求學生坐在鋼琴前消耗時間作練習,要思考和針對上課內容作提升,那就能事半功倍。
學完整首歌,是否應該在練習時便全首練習,提升整首歌連貫性?
我分享一個故事給大家:
“我從小到大都非常喜歡游泳,自小學起便是泳隊成員,每次練水的時候,教練從來不會叫我不斷重複大量游很多很多,那樣不會愈游愈快,只是無謂地消耗體力。
我特別喜歡教練叫我練的那個左腳一重一輕的踢腳練習,那個時期的左腳強壯後,自由泳時間足足快了1.5秒!”
這個故事記憶猶新,當然現在的我已經不能游到我小時候那個速度了。
其實練琴也應該是這樣,抽出有問題的地方,在那些地方用心思考,將那個手部運動練到極致,一小部份一小部份的極致組合起來,聲音和型態才會變得細膩和被照顧到,而且,學到演奏級的曲目總不能每次都把整首20分鐘的曲彈下來吧!
抽出有問題的地方來練吧!老師有責任例出那些地方,可是老師也漏眼的地方,學生那個時候是可以自己決定重複練習哪些地方,解決彈奏上的問題。
當學生在練習時能跟得上到那些細緻的變化,一段一段將他們連起來,找到適當的速度慢慢提升,這個步驟其實不用花很長時間的,需要的時間跟練幾個細節差不多。
小朋友初學,家裡沒有鋼琴練習,怎麼辦?
三至六年齡的小朋友,在學習初期半年會主要建立小朋友的邏輯思考,小手指肌肉協調和對指令的理解和執行
這個時候在家只需作以下練習作基礎
- 高低音譜號辨認
- 五線譜音高變化
- 四拍到半拍音長辨認
- 基本聽力練習
- 桌上控制手指運動 (模仿下圖的運動,每隻手指獨立操控),建立每隻手指的協調和獨立性。
當開始學習曲目時就需要有一個數碼鋼琴或直身琴作平日練習
以上過程大約需時三個月到半年,那時候家長可以觀察一下他對鋼琴的熱愛和興趣,再決定繼不繼續學習。
*很多時候小朋友在買了鋼琴之後興趣會有所提升。
不論學習什麼,學習的內容和面對的資訊都是第一次,在學習和練習上是沒可能在第一次做到完美。
在每一個步驟都會經歷挫敗,老師和家長的角色要塑造多鼓勵的氛圍,令學生勇於繼續嘗試,在不害怕失敗的過程中默默成長,那才是練習和學習成功的不二法門。
在音樂的路上我無法認識所有讀者,所有老師;家長;學生,學習的路其實並不孤單,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