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規劃顧問二三事】除了建築和展廳以外的重要視覺設計:VI與導視系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台灣一談到VI,八成會以為只是做做LOGO吧…
雖然不是視傳本科出身,但在踏入企劃領域之前,也在平面設計公司紮紮實實打滾過五年。

這樣的工作經驗,不僅成為從事行銷企劃與策展的超強助力,也讓我在同時面對業主與設計師時可以良性溝通,更能協助雙方構思方案與解決問題。

目前正擔任大陸一間博物館的規劃顧問,也遇到公共空間的設計階段。

所以,就趁機來聊聊這部份的實務概念囉!

raw-image

還是先正經介紹一下VI。

其實,VI屬於CIS裡的一環。

CIS 為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包含了MI/理念識別(Mind identity)、BI/行為識別(Behavior identity),以及VI 視覺識別(Visual identity)。

對內,CIS能對於辦公、生產、管理系統,以及行銷、包裝、廣告等宣傳形象形成規範設計和統一管理,以此匯聚公司各部門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對外,CIS透過一體化的符號設計可形成企業的獨特形象,便於公眾辨別、認同定位,促進品牌商品或服務的推廣。

藉由VI 設計,以標誌、標準字、標準色為核心,展開完整且系統的視覺表達體系;將理念文化、服務內容等抽象概念轉換為具體符號,塑造出獨特的企業形象。

VI深具強大的傳播力,訊息也最容易被大眾所接收。

raw-image

博物館的VI項目是什麼?

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1. 基本形象要素,包括標誌(LOGO)、 標準字、標準色和組合規範。
2. 內部行政應用設計 ,包括辦公用品、行政文件和廣告宣傳...等。
3. 外部展館應用設計 ,包括導視系統、展品說明系統...等。

也就是說,除了博物館的建築外觀與展廳裝修,其他如室外招牌、廣告、看板,乃至室內的指標、展板、文宣,甚至辦公人員名片;妳所能看到的平面視覺,都可列入VI的設計範疇。

而對於博物館VI來說很重要的,便是「導視系統」。

raw-image

導視系統的設計重點有哪些?

"導視系統"簡單解釋就是"指標系統"。

如果說建築外觀是博物館的外表,展陳內容是博物館的內涵;那麼,導視系統可以說是博物館的行為。

遊客或許會被美麗的外觀裝潢與珍稀展品所吸引,但一間博物館如果動線紛亂、指標不清、引導不佳,甚至icon圖示說明都讓人有看沒有懂…

就像是遇到了漂亮帥氣的約會對象,談吐動作卻粗魯不堪一樣。

一個好的導視系統,不僅要先分析展館內外的人流動線、確認遊客移動或停留的行為需求,規劃出良好的引導配置、方向尺度;還要融入博物館主題元素,呈現符合展廳的風格定調。

更要透過圖示設計、色彩計畫、材料規劃、燈光效果等多種細節,讓導視系統具有高辨識度、高閱讀性、高引導性,以及統一的視覺整合性。

所以,視覺成果往往看似簡單,但要做的功課可是很多呀…(吐菸)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博物館的VI與導視系統,就像一個品牌的形象與行為;需要理性分析加上感性設計,才能完美引導遊客行為,成為舒適的觀展體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子Liangz的沙龍
153會員
101內容數
從策展企劃到知識跨界的職人筆記,偶而聊聊古生物博物館的冷門經歷。
梁子Liangz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13
策展聽起來很美妙,但一提到展覽需要「展示空間」,其實就讓人很頭大了。 很抱歉,距離上篇竟然也超過了半年... 這段時間,因為持續在發行地方刊物《新莊騷》,同時也開始舉辦實體活動,認識了很多前輩,也認識了許多想接觸策展或地方創生的年輕人。 接下來,就是策展人最需要的:找到呈現內容價值的「場域」。
Thumbnail
2022/09/13
策展聽起來很美妙,但一提到展覽需要「展示空間」,其實就讓人很頭大了。 很抱歉,距離上篇竟然也超過了半年... 這段時間,因為持續在發行地方刊物《新莊騷》,同時也開始舉辦實體活動,認識了很多前輩,也認識了許多想接觸策展或地方創生的年輕人。 接下來,就是策展人最需要的:找到呈現內容價值的「場域」。
Thumbnail
2022/02/14
目前策展人的工作職缺好找嗎? 以我自己定義來看,實際上應該「有人想要請你或你的團隊來策展」,才能成為理想中的策展人。 那麼,如果未來想成為這樣子的人,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以下有幾個執行層面可以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2/02/14
目前策展人的工作職缺好找嗎? 以我自己定義來看,實際上應該「有人想要請你或你的團隊來策展」,才能成為理想中的策展人。 那麼,如果未來想成為這樣子的人,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以下有幾個執行層面可以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1/07/09
有了展品內容與展示單元後,空間配置往往是最難啟動的第一步。如果你有過展覽專案的經驗,應該會知道,前期工作主要是確認「展示內容」,像是展陳大綱為何?展品有幾件?展示單元有幾個...等。但到了中期,需開始安排單元與空間的配置、考量動線的關係,又是另一門學問了...
Thumbnail
2021/07/09
有了展品內容與展示單元後,空間配置往往是最難啟動的第一步。如果你有過展覽專案的經驗,應該會知道,前期工作主要是確認「展示內容」,像是展陳大綱為何?展品有幾件?展示單元有幾個...等。但到了中期,需開始安排單元與空間的配置、考量動線的關係,又是另一門學問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為《在建築與文化之間,我們設計》一書序論。本書集結了建築學者殷寶寧近年來在建築、設計與文化領域的研究與寫作。看似獨立成篇,但共同貫串的,來自於對文化深層的關注與提問。 在西方歷史發展的脈絡中,藝術與文化通常也是緊密相連的──藝術所寓意的美學、品味與豐盈富庶,被視為文化的。
Thumbnail
本文為《在建築與文化之間,我們設計》一書序論。本書集結了建築學者殷寶寧近年來在建築、設計與文化領域的研究與寫作。看似獨立成篇,但共同貫串的,來自於對文化深層的關注與提問。 在西方歷史發展的脈絡中,藝術與文化通常也是緊密相連的──藝術所寓意的美學、品味與豐盈富庶,被視為文化的。
Thumbnail
我覺得,編輯、企畫、策展,其實是很相近的能力,都是一種「溝通」,溝通的意思是,你得先知道「你要說什麼」,先確定你很想傳達的訊息(不是先想口號),再來才是「怎麼說」。如果沒有觀點,展就會只是展示而已,而沒有「策」。觀點是你看事情的角度,「展」是你呈現的方式。
Thumbnail
我覺得,編輯、企畫、策展,其實是很相近的能力,都是一種「溝通」,溝通的意思是,你得先知道「你要說什麼」,先確定你很想傳達的訊息(不是先想口號),再來才是「怎麼說」。如果沒有觀點,展就會只是展示而已,而沒有「策」。觀點是你看事情的角度,「展」是你呈現的方式。
Thumbnail
一般設計的起始階段,為找尋主題,如無特定方向,常在任意的狀態,自由捕捉概念,以形成主題。 在此狀況下,設計者往往要根據情境需求,擬定主題來發展設計,並在設計完成階段,以成果來評 估所 發展的設計,是否與概念主題相符。  此種設計模式,尋求概念(解析)→形成概念(综合)→ 檢討(評價)→製作
Thumbnail
一般設計的起始階段,為找尋主題,如無特定方向,常在任意的狀態,自由捕捉概念,以形成主題。 在此狀況下,設計者往往要根據情境需求,擬定主題來發展設計,並在設計完成階段,以成果來評 估所 發展的設計,是否與概念主題相符。  此種設計模式,尋求概念(解析)→形成概念(综合)→ 檢討(評價)→製作
Thumbnail
近年因身份辨識科技逐漸發達,人流控管也變成一門策展的小學問。
Thumbnail
近年因身份辨識科技逐漸發達,人流控管也變成一門策展的小學問。
Thumbnail
覺得寫概念很麻煩的人注意了,你可能遺漏了初期最重要的一環。
Thumbnail
覺得寫概念很麻煩的人注意了,你可能遺漏了初期最重要的一環。
Thumbnail
這通常關係三個主要層面:展演對象、展陳內容和展示目標。
Thumbnail
這通常關係三個主要層面:展演對象、展陳內容和展示目標。
Thumbnail
Design is the silent ambassador of your brand. 若以英文design的解釋為:事前的規劃或製作前的描繪。設計是一種有目的的創作行為,過程將經歷情報的蒐集與分析,再將不同的情報構築成作品,簡言之,可視作為一種情報的構築。
Thumbnail
Design is the silent ambassador of your brand. 若以英文design的解釋為:事前的規劃或製作前的描繪。設計是一種有目的的創作行為,過程將經歷情報的蒐集與分析,再將不同的情報構築成作品,簡言之,可視作為一種情報的構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