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名為”博物館駭客”的年輕人,靠著帶團導覽賺進一大桶金。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經歷過新博物館的籌建,也看過一些舊博物館的改建,常顯得令人唏噓,所謂設計真的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妳十年前的得意手法現在可能平淡無奇,你五年前的新穎科技如今顯得庸俗老套。
這不免會產生一個質疑:當博物館老了時候怎麼辦?
難道真只有打掉重練、改建換新一途嗎?他們難道就無法吸引年輕人或新群眾了嗎?
首先,你要夠經典!
實際上,以本身參與博物館規劃顧問的角色來說,的確有很多風格過於陳舊、建築不夠優質、設計略顯粗糙的博物館,大約不到十年就會從神壇上落下來。
當然,這常是倉促建館的歷史共業,無論外觀室內或展品規劃都不足以支撐長久。
也就是不夠「經典」。
有的博物館建築本身就是藝術品,可能是百年古蹟或知名設計師作品;有的精心蒐藏了名貴稀有展品,許多人不辭千里也要來看它一眼。
「經典」的往往不是展示手法,而是「價值 — 無論空間或展品」,這是博物館能歷久不衰的第一步。
或者,試試新的導覽員!
嗯,你沒看錯,就是博物館導覽員。
印象中那位字正腔圓飽讀詩書的資深義工或公務人員。
但我要說的是,另一個關於美國人Gray的故事。
Nick Gray在2013年和一名女孩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約會,女孩介紹了許多他從沒注意、她卻很喜歡的作品,還如數家珍地分享作品背後的趣事與八卦。
這讓 Gray 非常驚艷,他發現原來可以用截然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博物館。
”Museum Hack”的導覽員們多是演員、劇團或業務出身,口條幽默,個性既活潑又歡樂,他們不照本宣科、介紹冷門但有趣的展品軼事,還會加入遊戲互動等出奇不意的說故事方式,讓整個參觀過程充滿感染力。
這種非典型導覽,竟然大大吸引到不同年齡層、從來不曾進博物館的人搶破頭報團;連嬌生、Google 等大公司也請他們為員工上課。
”Museum Hack”的2017年營收更近300萬美金,三年成長率達450%以上。
創新,有時候是觀念的更新。
”Museum Hack”的成功態度,著實讓我們受到啟發,我們總是沉浸在”硬體”的創新,卻往往忽略了”軟體”的更新。
博物館最重要的,終究還是”觀展體驗”。
能不能讓人「開心地看展」、「下次想再來看展」,可能遠比吸引來看建築、看手法或經典展品的目的性更值得我們深思。
而博物館的價值,似乎也更因為「人」的加入,以及「人與人」的互動,顯得更為完整而豐富。不是嗎?
或許過沒多久,台灣的博物館也會出現這樣有趣的導覽員喔!
導覽從來都不被視為一門學問。也常淪為博物館不太重視的底層業務。
新型態互動式導覽,不僅呈現創意才是創新的源頭;更代表著,老博物館還是有機會玩出新把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