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眼中,「美國人」是什麼樣子的呢?
在許多人眼中可能以「現實主義」、「隨興」與「自由自在」等形象存在的美國人,其實社會中十分提倡以及重視個人的志願參與。相信許多想報考國外--尤其美國--學校的人都十分清楚:除了學術與工作經驗外,國外的學校十分看重學生是否參與學習場域外的活動。而台灣人多申請的高等教育階段,如碩博士,學生更是被認為應肩負起他們作為潛在的高知識份子及社會骨幹的社會責任,並由其經驗的豐富程度與反饋來檢驗該學生除專業領域以外的人格特質。
相較之下,雖然台灣以「最美的風景是人」及對觀光客友善程度名列世界前茅的特質名聞國際,但對於志工參與這方面卻似乎並不那麼地普及。雖然,現在的教育體制比起過往更重視學生除了成績以外的表現,許多高中和大學也都有規定須參加志工服務或服務學習。但這畢竟是一項規定,許多學生(也包括筆者本人)都是為了應付這項規定於假期時到公家機關如市立圖書館等單位求救,而並沒有達到訂定時所期望之讓學生能夠主動服務社會的目標。
說到志工,或慈善,你會想到什麼呢?
或許是一個個站在海邊揮灑汗珠、彎著腰用鐵夾撿起寶特瓶、塑膠袋和紙杯等垃圾的淨灘志工;或者是每當有天災人禍發生時,總會出現在第一現場穿著素色制服的慈濟「師兄師姐」們;又或是知名企業的大老闆們大手一揮,掏出好幾百萬、千萬捐贈給救助弱勢的團體。但這些似乎都分屬於某些「特定人士」的行為。
在美國,對許多人來說,慈善並非是屬於宗教團體的專門事務,也並非僅是財團應盡的義務。前面也提到了美國人隨興和自由自在的特性,或許對他們而言作慈善也就是想不想,而並非能不能的問題。例如:就筆者觀察許多當地的志工,其實也都是有自己正職工作的現任上班族,能夠自身活用的時間不多。其中甚至許多志工自己的經濟狀況都只能稱得上「過得去」,舉例來說,在台灣或許很難想像一個年輕人會將領底薪的職業作為自己的正職一路做到退休為止吧。然而,在美國這樣的人卻不少。
在我看來,這顯示出兩國不同的國情,及延伸出對慈善不同的思考與行動模式:
- 台灣人對於自我職業及財富的追求遠比美國人來的具體且有規劃,但同時也顯現出台灣人在尋找工作時所受的壓力遠比美國人來的大。不僅台灣人,多半受到中華文化與儒家思想影響的亞洲國家都呈現如此現象。因這樣的思想導致亞洲國家如就業壓力,以及就業的種類選擇、升遷等等都造成莫大的壓迫。
- 兩國對於消費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許多美國人不僅是月光族、他們甚至身上背著不少的債務。然而甚至不用到像感恩節、黑色星期五等大節日,許多美國民眾周休二日就選擇到附近的購物商場或outlet購物。
親眼看過當地人購物的筆者對於他們下手之「果決」總是嘆而觀止,往往在我仍然猶豫要不要買某件衣服的當下,隔壁同時間購物的當地人已經掛了一臂彎的衣服。如此頻繁的購物後果就是造成大量的廢棄物。在奧勒岡州,回收及購買二手物品的風氣十分盛行,許多不要的物品都被一批批載著到「goodwill」、「desert industry」等大型二手店再度販賣。這樣的現象在換季或過節時尤其明顯,例如萬聖節一結束,象徵萬聖節的骷髏、南瓜燈和萬聖節圖樣的毛巾就佔滿了各大店家大半的特價區。相較起亞洲國家,歐美國家的人們較不重視儲蓄的概念,尤其在商業資本主義大量渲染、環保意識又薄弱的美國,大量採買跟大量丟棄就如同家常便飯。
在這「壞習慣」背後支撐的卻是社會福利及信用卡借貸制度,使得他們能夠在領底薪又存不了錢的情況之下,繼續得以生存。或許因此他們養成了如此悠然自得的態度,他們或許會貪小便宜地去大賣場吹免錢的暖氣,順便排試吃飽餐一頓後再回家;但也同時會在大採買的時候留下一兩袋麵包和熱咖啡給無家可歸的民眾。
作為生活在台灣二十餘年的我來說,這是很奇妙的現象。在我的觀念裡,人總要先顧好自己,發展自己的能力、有一番成就,才能夠「推己及人」的去幫助他人。但觀察了這裡的現象後,似乎幫助他人或是慈善是遠比我想像還要簡單而又能夠做到的。不過在感嘆這裡的人對弱勢伸出援手之輕易之餘,我也不住思考:「會不會在這個經濟與權力層層剝削的時代,某個人伸出援手給予的一杯大量製造的咖啡、一件保暖的毛毯其實也是造成他們無家可歸的原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