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觀察日記一|誰來做慈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你的眼中,「美國人」是什麼樣子的呢?

在許多人眼中可能以「現實主義」、「隨興」與「自由自在」等形象存在的美國人,其實社會中十分提倡以及重視個人的志願參與。相信許多想報考國外--尤其美國--學校的人都十分清楚:除了學術與工作經驗外,國外的學校十分看重學生是否參與學習場域外的活動。而台灣人多申請的高等教育階段,如碩博士,學生更是被認為應肩負起他們作為潛在的高知識份子及社會骨幹的社會責任,並由其經驗的豐富程度與反饋來檢驗該學生除專業領域以外的人格特質。

相較之下,雖然台灣以「最美的風景是人」及對觀光客友善程度名列世界前茅的特質名聞國際,但對於志工參與這方面卻似乎並不那麼地普及。雖然,現在的教育體制比起過往更重視學生除了成績以外的表現,許多高中和大學也都有規定須參加志工服務或服務學習。但這畢竟是一項規定,許多學生(也包括筆者本人)都是為了應付這項規定於假期時到公家機關如市立圖書館等單位求救,而並沒有達到訂定時所期望之讓學生能夠主動服務社會的目標。

說到志工,或慈善,你會想到什麼呢?

或許是一個個站在海邊揮灑汗珠、彎著腰用鐵夾撿起寶特瓶、塑膠袋和紙杯等垃圾的淨灘志工;或者是每當有天災人禍發生時,總會出現在第一現場穿著素色制服的慈濟「師兄師姐」們;又或是知名企業的大老闆們大手一揮,掏出好幾百萬、千萬捐贈給救助弱勢的團體。但這些似乎都分屬於某些「特定人士」的行為。

在美國,對許多人來說,慈善並非是屬於宗教團體的專門事務,也並非僅是財團應盡的義務。前面也提到了美國人隨興和自由自在的特性,或許對他們而言作慈善也就是想不想,而並非能不能的問題。例如:就筆者觀察許多當地的志工,其實也都是有自己正職工作的現任上班族,能夠自身活用的時間不多。其中甚至許多志工自己的經濟狀況都只能稱得上「過得去」,舉例來說,在台灣或許很難想像一個年輕人會將領底薪的職業作為自己的正職一路做到退休為止吧。然而,在美國這樣的人卻不少。

在我看來,這顯示出兩國不同的國情,及延伸出對慈善不同的思考與行動模式:

  • 台灣人對於自我職業及財富的追求遠比美國人來的具體且有規劃,但同時也顯現出台灣人在尋找工作時所受的壓力遠比美國人來的大。不僅台灣人,多半受到中華文化與儒家思想影響的亞洲國家都呈現如此現象。因這樣的思想導致亞洲國家如就業壓力,以及就業的種類選擇、升遷等等都造成莫大的壓迫。
  • 兩國對於消費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許多美國人不僅是月光族、他們甚至身上背著不少的債務。然而甚至不用到像感恩節、黑色星期五等大節日,許多美國民眾周休二日就選擇到附近的購物商場或outlet購物。

親眼看過當地人購物的筆者對於他們下手之「果決」總是嘆而觀止,往往在我仍然猶豫要不要買某件衣服的當下,隔壁同時間購物的當地人已經掛了一臂彎的衣服。如此頻繁的購物後果就是造成大量的廢棄物。在奧勒岡州,回收及購買二手物品的風氣十分盛行,許多不要的物品都被一批批載著到「goodwill」、「desert industry」等大型二手店再度販賣。這樣的現象在換季或過節時尤其明顯,例如萬聖節一結束,象徵萬聖節的骷髏、南瓜燈和萬聖節圖樣的毛巾就佔滿了各大店家大半的特價區。相較起亞洲國家,歐美國家的人們較不重視儲蓄的概念,尤其在商業資本主義大量渲染、環保意識又薄弱的美國,大量採買跟大量丟棄就如同家常便飯。

在這「壞習慣」背後支撐的卻是社會福利及信用卡借貸制度,使得他們能夠在領底薪又存不了錢的情況之下,繼續得以生存。或許因此他們養成了如此悠然自得的態度,他們或許會貪小便宜地去大賣場吹免錢的暖氣,順便排試吃飽餐一頓後再回家;但也同時會在大採買的時候留下一兩袋麵包和熱咖啡給無家可歸的民眾。

作為生活在台灣二十餘年的我來說,這是很奇妙的現象。在我的觀念裡,人總要先顧好自己,發展自己的能力、有一番成就,才能夠「推己及人」的去幫助他人。但觀察了這裡的現象後,似乎幫助他人或是慈善是遠比我想像還要簡單而又能夠做到的。不過在感嘆這裡的人對弱勢伸出援手之輕易之餘,我也不住思考:「會不會在這個經濟與權力層層剝削的時代,某個人伸出援手給予的一杯大量製造的咖啡、一件保暖的毛毯其實也是造成他們無家可歸的原兇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蠑螈的沙龍
4會員
19內容數
中國為主的原創耽美(BL)小說書評
蠑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4/28
大家好久不見! 在經歷了約兩個月的修整後我回到方格子繼續書寫了。在撰寫這篇文的同時,我已經平安從美國回到了台灣。雖早有返台的打算,但因肺炎產生的許多不定要素而一路推遲到現在,在返台規劃中我遇到不少的問題,並在「台灣海外Covid-19自救會」社團得到許多幫助,希望能透過這篇文章回饋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Thumbnail
2021/04/28
大家好久不見! 在經歷了約兩個月的修整後我回到方格子繼續書寫了。在撰寫這篇文的同時,我已經平安從美國回到了台灣。雖早有返台的打算,但因肺炎產生的許多不定要素而一路推遲到現在,在返台規劃中我遇到不少的問題,並在「台灣海外Covid-19自救會」社團得到許多幫助,希望能透過這篇文章回饋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Thumbnail
2021/01/31
許多人或多或少都聽過「情緒勒索」這個詞吧?近年來在心理學的普及,腦神經科學對於人腦「認知」的測量技術不斷上升,及因心理與精神疾病數量攀升造成以西方為領的大眾對於心理健康之重視,原本從不被劃進科學範疇的「情緒」也越來越多人爭相研究。可以說在這個趨勢下,「情緒」逐漸被重視,不再只是「情緒化」、「敏感」的
Thumbnail
2021/01/31
許多人或多或少都聽過「情緒勒索」這個詞吧?近年來在心理學的普及,腦神經科學對於人腦「認知」的測量技術不斷上升,及因心理與精神疾病數量攀升造成以西方為領的大眾對於心理健康之重視,原本從不被劃進科學範疇的「情緒」也越來越多人爭相研究。可以說在這個趨勢下,「情緒」逐漸被重視,不再只是「情緒化」、「敏感」的
Thumbnail
2021/01/22
《麟趾》一文如同其標題,麒麟現時、明主出,這不但是一部歷史小說,還是一部成長小說。邀請你一同守護賀融與賀湛兩兄弟互相扶持,從谷底拚搏成為一代新君的故事。
2021/01/22
《麟趾》一文如同其標題,麒麟現時、明主出,這不但是一部歷史小說,還是一部成長小說。邀請你一同守護賀融與賀湛兩兄弟互相扶持,從谷底拚搏成為一代新君的故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說起來很有意思,台灣很崇拜美國也對美國算是情感上比較熟悉,但自從去過歐洲之後,我對美國的感覺就不如小時候那樣崇拜. 台灣對美國有特殊的情感,我們也從好萊塢電影認識美國,全台瘋迷學習英語這件事情,跟美國也有很大的關係.整體來說,我相信說台灣崇拜美國,應該是相當合理的描述.自從長大後有機會認識不同國家的
Thumbnail
說起來很有意思,台灣很崇拜美國也對美國算是情感上比較熟悉,但自從去過歐洲之後,我對美國的感覺就不如小時候那樣崇拜. 台灣對美國有特殊的情感,我們也從好萊塢電影認識美國,全台瘋迷學習英語這件事情,跟美國也有很大的關係.整體來說,我相信說台灣崇拜美國,應該是相當合理的描述.自從長大後有機會認識不同國家的
Thumbnail
這世上痛苦需要幫助的人很多,利用別人善心的人也很多,今天為什麼要探討這個題目,因為我希望善心的人們可以真正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讓這樣的愛心一再被利用去斂財。我希望能夠從根本去改變這個世界,改變思想改變行為和行動,可以讓所有人變得幸福!很多機構在勸募,而把錢都匯到海外去,為什麼?我們在台灣的人們
Thumbnail
這世上痛苦需要幫助的人很多,利用別人善心的人也很多,今天為什麼要探討這個題目,因為我希望善心的人們可以真正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讓這樣的愛心一再被利用去斂財。我希望能夠從根本去改變這個世界,改變思想改變行為和行動,可以讓所有人變得幸福!很多機構在勸募,而把錢都匯到海外去,為什麼?我們在台灣的人們
Thumbnail
你捐款嗎?你是有智慧的捐款人嗎?台灣人連捐款的風景都很美!公益責信單位公佈了2022年的公益觀察,發現台灣的韌性真的很驚人。但是也有一些面向比較缺少關注。
Thumbnail
你捐款嗎?你是有智慧的捐款人嗎?台灣人連捐款的風景都很美!公益責信單位公佈了2022年的公益觀察,發現台灣的韌性真的很驚人。但是也有一些面向比較缺少關注。
Thumbnail
常常看到很多人發表文章 享受要及時 不要等到老的時候才....... 我有一個沒有背景的朋友,過去五年換了10來部車,每年出國3~5次 享受了人生,但當人生遭逢變故時才發現,必須強忍一切繼續工作 現在人們有著享受主義,相信也是因為歐美文化所導致 當初在美國讀書時,看到美國人的享受主義,好不快樂。
Thumbnail
常常看到很多人發表文章 享受要及時 不要等到老的時候才....... 我有一個沒有背景的朋友,過去五年換了10來部車,每年出國3~5次 享受了人生,但當人生遭逢變故時才發現,必須強忍一切繼續工作 現在人們有著享受主義,相信也是因為歐美文化所導致 當初在美國讀書時,看到美國人的享受主義,好不快樂。
Thumbnail
一群等待美国拯救的人 很多人在小时候幻想过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被伺候的人。这大概是因为年幼而尚无能力去改造世界,所以只能期望他人的照拂。 然而很多人在成年后却仍然怀揣着幼儿期的梦想,像小孩一般幻想着天降横福,这就不是童真而是愚钝。因此他们去赌博,买彩票,或干脆做着
Thumbnail
一群等待美国拯救的人 很多人在小时候幻想过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被伺候的人。这大概是因为年幼而尚无能力去改造世界,所以只能期望他人的照拂。 然而很多人在成年后却仍然怀揣着幼儿期的梦想,像小孩一般幻想着天降横福,这就不是童真而是愚钝。因此他们去赌博,买彩票,或干脆做着
Thumbnail
他說:「其實是我們要向你們學習才對,你們台灣的志工真的很不一樣,我現在雖然已經不在第一線工作,但是每次活動結束後,總會聽到我們的社工員誇獎你們的領隊和志工們。」
Thumbnail
他說:「其實是我們要向你們學習才對,你們台灣的志工真的很不一樣,我現在雖然已經不在第一線工作,但是每次活動結束後,總會聽到我們的社工員誇獎你們的領隊和志工們。」
Thumbnail
天下沒有寒酸的衣著,也沒有寒酸的工作,只有寒酸的人生目標。要度過艱困,就要先給自己製造那一個悄悄的未來,然後專心地去熬。
Thumbnail
天下沒有寒酸的衣著,也沒有寒酸的工作,只有寒酸的人生目標。要度過艱困,就要先給自己製造那一個悄悄的未來,然後專心地去熬。
Thumbnail
西雅圖秋天的楓葉 其實這篇是寫於2020/4/29的舊文,當時人還在邁阿密,而COVID-19疫情正在美國失控,每天都有十幾萬確診案例,除了最必要的外出採買,哪裡也不敢去。 但即便時至今日,我已經回到台灣,除了戴口罩以外,幾乎是完全遠離了疫情的陰影。但此刻回頭看一年前寫下的文字,還是很有感觸。 究竟
Thumbnail
西雅圖秋天的楓葉 其實這篇是寫於2020/4/29的舊文,當時人還在邁阿密,而COVID-19疫情正在美國失控,每天都有十幾萬確診案例,除了最必要的外出採買,哪裡也不敢去。 但即便時至今日,我已經回到台灣,除了戴口罩以外,幾乎是完全遠離了疫情的陰影。但此刻回頭看一年前寫下的文字,還是很有感觸。 究竟
Thumbnail
還是得解釋一下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2019年春天,我在美國求學的生活進入當時的低點,我記得在風光明媚的一天,我發現了這個寫作平台,我開了一個帳號,然後選了一張以翠綠到不真實的標準歐美校園草地作為背景的自拍當作大頭貼,打算開始寫自己身為在美國的社會工作研究所國際學生的故事。
Thumbnail
還是得解釋一下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2019年春天,我在美國求學的生活進入當時的低點,我記得在風光明媚的一天,我發現了這個寫作平台,我開了一個帳號,然後選了一張以翠綠到不真實的標準歐美校園草地作為背景的自拍當作大頭貼,打算開始寫自己身為在美國的社會工作研究所國際學生的故事。
Thumbnail
前情提醒: 如果你是觀念保守的人或講求政治正確的人我會提醒你不要看這篇文章 因為每天在上班的關係,都會經過特定的路段,沿途中會看到不少遊民在路邊乞討。有的會拿著碗跟你討零錢、有的則會跟你所發票,各式各樣的類型。每當看到他們在路上乞討我都會想: 到底是發生了甚麼事才讓他們不得不在路上乞討? 好手好腳為
Thumbnail
前情提醒: 如果你是觀念保守的人或講求政治正確的人我會提醒你不要看這篇文章 因為每天在上班的關係,都會經過特定的路段,沿途中會看到不少遊民在路邊乞討。有的會拿著碗跟你討零錢、有的則會跟你所發票,各式各樣的類型。每當看到他們在路上乞討我都會想: 到底是發生了甚麼事才讓他們不得不在路上乞討? 好手好腳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