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警,真的是壞人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香港事件演變到現在,每個週末都有遊行示威,甚至平日在中環吃午餐都有可能被催淚彈加料,這樣的衝突升級已經深深地加大的人民與政府的對立,現在如果問香港人對國家的認同感,有六成會認為自己是香港人,只有約一成五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當香港人發現自己不能再信任這個政府時,地區性的民族意識就會團結,起而反抗。
在這段衝突的日子裡,有一個被多次提起的議題就是港警的暴力事件,也是在香港的五大訴求之一,「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察濫權」,為什麼在一個法治的國家之中,香港警察會濫用職權呢?從情感面上來看,港警也是香港人,難道他都沒有想過遊行的人、示威的人、學校裡的學生,可能是他某一個親戚或是朋友的小孩嗎?更或是自己的小孩就在其中?
港警,這個詞已經變成一個代名詞了,港警裡面有這麼多人,一定有好警察,也有壞警察,但是好的事情大家不會報,只有警察使用暴力,才會有新聞,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當這些好警察也被貼上暴力的標籤時,可以想見他們內心有多大的壓力,就算他想跟人民站在一起,但是他有他的家人要養,他沒有辦法違抗上級的命令,當他下班回到家時,也許朋友、家人也不會支持他,反而認為他是為虎作倀。
也就是說當你把每個人的獨特性拿掉的時候,他就只剩下一個標籤,整天打開電視就是看到自己被罵無良港警,久了,好警察自己也習慣這樣的標籤了,因為他的努力是被忽視的,是不會被看見的,那就安安份份遵守上級的命令就好。
看到港警的處境就讓我想到當初台灣太陽花學運時也有警察的暴力,面對激進的群眾,台灣的警察當然也是一樣,你不激進就沒辦法控制場面,你不給警察權力他就沒有辦法執行任務。在這麼混亂的場面中,我相信沒有人可以用冷靜客觀、心平氣和的態度面對示威者,這是他們的工作,他們的任務,換成自己站在那個位子,我也不覺得能做得比他們好,要求別人很容易,用高道德標準檢視別人很容易,但想像自己是執行公權力的一方,才發現我們其實都一樣。
曾經有一個很著名的「史丹福監獄實驗」,監獄實驗在1971年8月14至20日進行,實驗地點位於史丹福大學,由剛成為該校心理學教授的津巴多領導。實驗參與者主要為大學生,他們都同意以每日15美元的報酬,參與這場預期一至兩星期的實驗。24位參與者獲隨機分派成為「囚犯」或「守衛」的角色,各佔一半,這個模擬監獄的「職員」則包括「獄長」津巴多和他的學生。
這個實驗恐怖的地方不是在於血腥與暴力,而是在於太過真實,真實地反映人性,你內心中最不堪,平時被隱藏非常好的“惡”性,赤裸裸地被揭露了出來,而你卻沒有辦法察覺。
第一天,大家還相安無事。
第二天 「 囚犯」便發起了一場暴動,撕掉囚服上的編號、拒絕服從命令、取笑看守。扮演典獄長的教授津巴多要求守衛們採取措施控制住局面,他們照著做了。
守衛開始逼迫囚犯做伏地挺身、脫光他們的衣服、拿走他們的飯菜、讓他們空著手清洗馬桶、逼迫模擬交配的過程。更可怕的是,守衛們還禁止囚犯上廁所,只能用牢房裡的水桶大小便,很快積滿的排泄物,將房間薰到不行。最後整個場面失控,被迫在第六天就結束了實驗。
雖然這個實驗在學術的方法論上有許多質疑,但是最令人無法忽視的也就是,當我們每一個人的獨特性被拿掉時,你就已經不是原來的你,你就是守衛,你就是獄卒,而且你能適應得很好,善與惡之間不是鴻溝,而是一瞬就可以跨越的分野。
根據實驗,有一個問題是,當津巴多說好人變成了壞人時,那些「壞人」並不認為自己成了壞人,他們要麼認為受害者罪有應得,要麼認為自己只是採用了惡的手段來實現其正當的目的,用目的的合理性為自己採取的手段辯護——虐囚的士兵是為了獲取反恐所需的情報,恐怖分子是為了民族解放,在他們的同仁眼裡他們也是道德英雄。這根本上是不同的善之間的衝突,而不是善和惡之間的衝突,已經超出了心理學的範疇。
港警也是一樣,當港警變成代名詞,變成一個濫用公權力、濫用暴力、隱藏真相的代名詞時,每一個警察都沒有區別了,他會服從他們的標籤,甚至根據實驗,他們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為自己辯護。你可能會覺得很生氣,但是同樣的一個問題,如果當你在那個位置上,你有辦法保證你能做得更好嗎?人性實驗告訴我們,這是非常困難的。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按個讚吧!

Facebook : 查思慢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2會員
75內容數
因為世界很大、很有趣,更希望用多元思維模型來了解不同的事物。 透過不同的角度,讓我們的生活可以更完整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查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開一間飲料店有多困難,最近的新聞可以告訴你,想要在飲料界中生存,不是飲料好喝、噱頭十足就行,連政治立場都要選邊站,為什麼世界會變得那麼複雜呢?想要簡簡單單賣個飲料都不行。
政治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政治,反送中到現在每週幾乎都有遊行,更是有三名香港人因為反送中事件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的離去能為香港帶來什麼樣的未來?
這禮拜看到長榮航空罷工的消息,我的第一反應是“怎麼又來了?”當然,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不要罷工最好,每趟旅程開心上機,平安回家,但是現在航空公司出了亂子,付了錢回不了家,我們只好仔細來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學生時期有固定的敵人,就是把成績搞好,要上台大、政大就是那個分數,目標很明確;出了社會以後,目標一樣在那裡,但是要考量的事變多了,資源分配、主管心情、團隊績效,面對的不再是單行道,大人要面對的是兩難問題。
如果在某些方面做出了一點成績就會說自己過去有多努力,如果考過了國家考試就會說我以前如何寒窗苦讀,把成功歸因於自己的水準高,這會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這是人類的天性。 但是真實世界是,我們常常忽略一項非常重要的因素:「運氣」。
西方國家的白佐往往認為西方的發展是一種原罪,既瞧不起資本主義又限制落後國家的發展。這樣有理想的白佐,要如何分配資源?
開一間飲料店有多困難,最近的新聞可以告訴你,想要在飲料界中生存,不是飲料好喝、噱頭十足就行,連政治立場都要選邊站,為什麼世界會變得那麼複雜呢?想要簡簡單單賣個飲料都不行。
政治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政治,反送中到現在每週幾乎都有遊行,更是有三名香港人因為反送中事件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的離去能為香港帶來什麼樣的未來?
這禮拜看到長榮航空罷工的消息,我的第一反應是“怎麼又來了?”當然,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不要罷工最好,每趟旅程開心上機,平安回家,但是現在航空公司出了亂子,付了錢回不了家,我們只好仔細來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學生時期有固定的敵人,就是把成績搞好,要上台大、政大就是那個分數,目標很明確;出了社會以後,目標一樣在那裡,但是要考量的事變多了,資源分配、主管心情、團隊績效,面對的不再是單行道,大人要面對的是兩難問題。
如果在某些方面做出了一點成績就會說自己過去有多努力,如果考過了國家考試就會說我以前如何寒窗苦讀,把成功歸因於自己的水準高,這會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這是人類的天性。 但是真實世界是,我們常常忽略一項非常重要的因素:「運氣」。
西方國家的白佐往往認為西方的發展是一種原罪,既瞧不起資本主義又限制落後國家的發展。這樣有理想的白佐,要如何分配資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警界存在的腐敗現象,分析為何一些不法警員難以被淘汰,以及權力如何腐蝕人性。在回顧《腐敗》一書的基礎上,指出臺灣警界的制度問題和提升警察素質的必要性,並提出眾人可如何應對及支持改革的具體建議。希望透過更好的監督與改革,提升警方形象,確保社會正義與安全。
Thumbnail
「如果制度令無辜的市民受害、令公義無法彰顯,那麼,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去反抗那些僵化的制度。」
近年來,香港的遭遇屢屢獲得國際社會的同情,但是作爲大陸人,我實在不能同情香港。因爲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都是富人同情窮人,强者同情弱者。現在就大陸人的境況來說,怎可比香港呢? 香港雖然遭到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是畢竟還沒有發展到64的程度。想想當初被坦克車碾過的學生,被子彈打死的市民。。。過去香港人笑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Thumbnail
在這充斥罪惡的世界,不管是職場、家庭生活,還是遭遇巨變,人們會追求自我。然而,臺灣罪惡的氛圍持續中,詐騙事件頻傳,造成社會不安與不信任。人們應該思考如何減少罪惡,而不只是追求自我的快樂。救世主的嚮往是人類對美好、正義的渴望,但重要的是人們自身的努力,而不只是等待救世主的到來。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個好人,這是因為「人類自我馴化」讓自己更友善。有團隊的時候,人類也會傾向團隊合作。如果我們真的天性善良,又怎麼會同時幹出「殘忍的事?」,怎麼看就怎麼矛盾!人類雖然擅於社交、同情,甚至會害羞,但為什麼也能殘酷到極致呢?
Thumbnail
為什麼我支持私刑正義,你正義不還給我們一公道當然才會出現私刑正義猖狂的現象 (壞人都不會死,死都是好人在死)司法公平不會有私刑正義,司法不公私刑正義就會出現
Thumbnail
提到「鴿子」,你會想到什麼?導航?比賽?還是和平大使? 在台灣,鴿子還代表著「警察」,從警帽、臂章、警車,到派出所的盾牌型招牌,都看得到鴿子的身影。 警政署網頁上說明,這隻金黃色的鴿子,代表警戒、和平與效率。更深一層的含義,這隻鴿子上的羽毛,有大羽八支、小羽五支、尾羽三支,代表三民主義、五權憲法
3月23日,基本法第23條立法刊憲正式實施,標誌著香港歷經2019黑暴肆虐後,香港各界對堵塞國安漏洞取得了廣泛認同和共識,這將為香港的行穩致遠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同時,回顧第23條立法的過程中,反華組織又極盡巧舌如簧,顛倒黑白之能事,意圖再如2019年阻礙《逃犯條例》通過,重掀亂港之圖謀。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警界存在的腐敗現象,分析為何一些不法警員難以被淘汰,以及權力如何腐蝕人性。在回顧《腐敗》一書的基礎上,指出臺灣警界的制度問題和提升警察素質的必要性,並提出眾人可如何應對及支持改革的具體建議。希望透過更好的監督與改革,提升警方形象,確保社會正義與安全。
Thumbnail
「如果制度令無辜的市民受害、令公義無法彰顯,那麼,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去反抗那些僵化的制度。」
近年來,香港的遭遇屢屢獲得國際社會的同情,但是作爲大陸人,我實在不能同情香港。因爲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都是富人同情窮人,强者同情弱者。現在就大陸人的境況來說,怎可比香港呢? 香港雖然遭到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是畢竟還沒有發展到64的程度。想想當初被坦克車碾過的學生,被子彈打死的市民。。。過去香港人笑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Thumbnail
在這充斥罪惡的世界,不管是職場、家庭生活,還是遭遇巨變,人們會追求自我。然而,臺灣罪惡的氛圍持續中,詐騙事件頻傳,造成社會不安與不信任。人們應該思考如何減少罪惡,而不只是追求自我的快樂。救世主的嚮往是人類對美好、正義的渴望,但重要的是人們自身的努力,而不只是等待救世主的到來。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個好人,這是因為「人類自我馴化」讓自己更友善。有團隊的時候,人類也會傾向團隊合作。如果我們真的天性善良,又怎麼會同時幹出「殘忍的事?」,怎麼看就怎麼矛盾!人類雖然擅於社交、同情,甚至會害羞,但為什麼也能殘酷到極致呢?
Thumbnail
為什麼我支持私刑正義,你正義不還給我們一公道當然才會出現私刑正義猖狂的現象 (壞人都不會死,死都是好人在死)司法公平不會有私刑正義,司法不公私刑正義就會出現
Thumbnail
提到「鴿子」,你會想到什麼?導航?比賽?還是和平大使? 在台灣,鴿子還代表著「警察」,從警帽、臂章、警車,到派出所的盾牌型招牌,都看得到鴿子的身影。 警政署網頁上說明,這隻金黃色的鴿子,代表警戒、和平與效率。更深一層的含義,這隻鴿子上的羽毛,有大羽八支、小羽五支、尾羽三支,代表三民主義、五權憲法
3月23日,基本法第23條立法刊憲正式實施,標誌著香港歷經2019黑暴肆虐後,香港各界對堵塞國安漏洞取得了廣泛認同和共識,這將為香港的行穩致遠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同時,回顧第23條立法的過程中,反華組織又極盡巧舌如簧,顛倒黑白之能事,意圖再如2019年阻礙《逃犯條例》通過,重掀亂港之圖謀。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