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神氣蛙:總之,我堅持,絕不相信你們的鼻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對我自己的鼻子可是很有信心的。」愛心豬說。
「不過,這要怎麼驗證呢?」摩摩喳喳問蓮子心。
「如果從實驗設計的角度,可以替愛心豬找一個對照組,比較一下。」蓮子心說。
「找誰好呢?」摩摩喳喳打電話給招財㹴:「你要不要來和我們一起研究嗅覺?」
「我沒空啦!」電話另一頭的招財㹴強調:「我可不是怕輸喔,我只是想讓『愛心豬』有機會表現而已。」
「是這樣嗎?」摩摩喳喳追問:「那你推薦誰來當愛心豬的對照組?」
「這個嗎?」招財㹴說:「你等等,我問我的兄弟『招才』⋯⋯ 他說他推薦『神氣蛙!』」
「好!」摩摩喳喳立刻打電話邀請神氣蛙一起來研究嗅覺。
「神氣蛙要來啊?」蓮子心提醒摩摩喳喳:「他很怕乾,所以我們得為他準備好清水喔!」
「那當然!」摩摩喳喳說:「來者是客,我們當然要好好款待他。」
一切準備就緒後,摩摩喳喳問蓮子心:「我們要如何決定愛心豬的嗅覺比較好還是神氣蛙的嗅覺比較好?」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1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蓮子心和摩摩喳喳的生活札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52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什麼是「物質不滅定理」,這是什麼樣的經濟模型呢?
立志成為世界第一勇雞的黃小雞,到底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連續兩天都是下雨天,摩摩喳喳聽著窗外雨聲的滴滴答答,努力看著「水之書」,可是因為沒有紅柿子的導讀,所以怎麼樣也提不起勁來。 正當蓮子心為摩摩喳喳擔心時,門外來了位不速之客「灰妍晶」。她為何全身插滿了牙籤呢?
摩摩喳喳一早起床,就發現外頭下大雨,於是打電話找招財㹴來家裡玩。 招財㹴和摩摩喳喳不斷對話,終於想出一個籌資的新構想。 蓮子心如何評估這構想?采風耳又給了蓮子心什麼樣的勸告呢?
毫無疑問的,「得民調者得痔瘡」是一句很熱門的邏輯命題,摩摩喳喳和蓮子心為此展開討論。 「這句話的意思是民調高的人就會有痔瘡嗎?」摩摩喳喳問。 「如果你假設其為真,從邏輯來說是這樣沒錯。」蓮子心回答:「但是從實證主義的角度,就很難說。」
為了替蓮子心實現世界旅行的計劃,摩摩喳喳想出了一個絕妙的募款方案。 蓮子心又如何評估這方案呢? 摩摩喳喳又怎麼因應這方案呢?
什麼是「物質不滅定理」,這是什麼樣的經濟模型呢?
立志成為世界第一勇雞的黃小雞,到底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連續兩天都是下雨天,摩摩喳喳聽著窗外雨聲的滴滴答答,努力看著「水之書」,可是因為沒有紅柿子的導讀,所以怎麼樣也提不起勁來。 正當蓮子心為摩摩喳喳擔心時,門外來了位不速之客「灰妍晶」。她為何全身插滿了牙籤呢?
摩摩喳喳一早起床,就發現外頭下大雨,於是打電話找招財㹴來家裡玩。 招財㹴和摩摩喳喳不斷對話,終於想出一個籌資的新構想。 蓮子心如何評估這構想?采風耳又給了蓮子心什麼樣的勸告呢?
毫無疑問的,「得民調者得痔瘡」是一句很熱門的邏輯命題,摩摩喳喳和蓮子心為此展開討論。 「這句話的意思是民調高的人就會有痔瘡嗎?」摩摩喳喳問。 「如果你假設其為真,從邏輯來說是這樣沒錯。」蓮子心回答:「但是從實證主義的角度,就很難說。」
為了替蓮子心實現世界旅行的計劃,摩摩喳喳想出了一個絕妙的募款方案。 蓮子心又如何評估這方案呢? 摩摩喳喳又怎麼因應這方案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這篇文章是是生物科學裡一個老師覺得很迷人的領域,基因影響了身體許多蛋白質的組成,像文章中提到的MHC就是一種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在巨觀世界就會呈現出各種結果,像是長相、氣味、血型、健康或疾病。而嗅覺本身就是一個極度複雜的機制,我記得他有兩萬多種分子受器,但我們的意識對這些嗅覺的結果是很「扁平的」
Thumbnail
喜歡哪一邊! 愛蛙的會說喜歡左邊? 愛植物的會說右邊? 也許有人兩種都愛........ 於是傳了馬利筋花粉與與花粉管的照片給他, 坤程說:哈~有點像黑蒙西氏小雨蛙的的蝌蚪 前陣子寫馬利筋的時候有把花粉塊泡糖水,看是否可以看到花粉管冒出來,果真如願 當時在寫馬利筋的花粉塊與花粉管時有想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肉體很好用,尤其是大腦。 雖然與靈魂相比較時,所帶來的種種困擾,可以讓自己待在「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卻能「Keep in skin」的疊加態裡,讓能量湧現。 但是若用對祂的虔誠,來信賴著這個臭皮囊時,就能發現人的無窮潛力,不僅在於精神。
Thumbnail
2024.04.10 「科學(西醫)的盡頭就是玄學(中醫)。」——蟲哥 以上,有可能是蟲哥在瞎扯,可以不用認真。 總之,今天蟲蟲和蟲哥帶情勒仔去看中醫。 不得不說這醫生比另一家微妙的醫生好太多了,雖然開場有點像在算命,他先了解一下情勒仔的身世、過往居住環境、平常習慣和個性之後
Thumbnail
為什麼? 當我們聞見不同的氣味時 氣味繞過丘腦直接到達嗅球 嗅球與海馬體(負責記憶)和杏仁核(處理情緒的地方)直接相連由於氣味首先經過這些區域 然後才到達丘腦 因此它們與記憶的聯繫更為緊密 這解釋了為什麼香可以對我們的情緒身體 以及精神狀態產生深遠的影響 🌿因此某些氣味確實能夠
Thumbnail
靈魂與思想不死,若存在於腦細胞越久,那麼延長壽命就可以因此合理化,畢竟生理所有器官機能運作,全是靠腦細胞控制。 |義大利科學家指出研究,生理機能死亡後,因腦細胞沒有生命期,如將腦細胞移植至另一生物體,仍可存活至此生命體結束。而嗅覺功能,更是存活在腦細胞時日最長的。| 了解腦細胞的強大功能
Thumbnail
哲學家內格爾(Thomas Nagel)於1974年發表了一篇論文《當蝙蝠是什麼滋味》,他主張我們無從了解當另一種生物是什麼感覺。感覺和意識都是「主體的」經驗,因此無法分享,其他人也無從想像。 這是我在台北書展逛了兩個小時最後只買了這本書的理由,因為我很想知道;人真的有可能感知當一個鳥的感
Thumbnail
當時接觸皮指紋十隻手指所對應大腦區域,就覺得大腦很奧妙,每個手指都代表多元智能能力。 近幾年國際學者研究大腦有一個「慈悲利他」的神經區域,不只是人,連貓、狗都有,這一個區域非常小,但是很容易激發活動。 內文 譬如一隻狗看見別的狗受傷,這個神經區塊就會不斷啟動,人也一樣,看到災民的苦況,這塊區域
Thumbnail
如何能幫助我們平衡海底輪的能量呢? 一起來看看平衡海底輪/足少陰腎經/腎上腺的負芳對策😊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這篇文章是是生物科學裡一個老師覺得很迷人的領域,基因影響了身體許多蛋白質的組成,像文章中提到的MHC就是一種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在巨觀世界就會呈現出各種結果,像是長相、氣味、血型、健康或疾病。而嗅覺本身就是一個極度複雜的機制,我記得他有兩萬多種分子受器,但我們的意識對這些嗅覺的結果是很「扁平的」
Thumbnail
喜歡哪一邊! 愛蛙的會說喜歡左邊? 愛植物的會說右邊? 也許有人兩種都愛........ 於是傳了馬利筋花粉與與花粉管的照片給他, 坤程說:哈~有點像黑蒙西氏小雨蛙的的蝌蚪 前陣子寫馬利筋的時候有把花粉塊泡糖水,看是否可以看到花粉管冒出來,果真如願 當時在寫馬利筋的花粉塊與花粉管時有想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肉體很好用,尤其是大腦。 雖然與靈魂相比較時,所帶來的種種困擾,可以讓自己待在「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卻能「Keep in skin」的疊加態裡,讓能量湧現。 但是若用對祂的虔誠,來信賴著這個臭皮囊時,就能發現人的無窮潛力,不僅在於精神。
Thumbnail
2024.04.10 「科學(西醫)的盡頭就是玄學(中醫)。」——蟲哥 以上,有可能是蟲哥在瞎扯,可以不用認真。 總之,今天蟲蟲和蟲哥帶情勒仔去看中醫。 不得不說這醫生比另一家微妙的醫生好太多了,雖然開場有點像在算命,他先了解一下情勒仔的身世、過往居住環境、平常習慣和個性之後
Thumbnail
為什麼? 當我們聞見不同的氣味時 氣味繞過丘腦直接到達嗅球 嗅球與海馬體(負責記憶)和杏仁核(處理情緒的地方)直接相連由於氣味首先經過這些區域 然後才到達丘腦 因此它們與記憶的聯繫更為緊密 這解釋了為什麼香可以對我們的情緒身體 以及精神狀態產生深遠的影響 🌿因此某些氣味確實能夠
Thumbnail
靈魂與思想不死,若存在於腦細胞越久,那麼延長壽命就可以因此合理化,畢竟生理所有器官機能運作,全是靠腦細胞控制。 |義大利科學家指出研究,生理機能死亡後,因腦細胞沒有生命期,如將腦細胞移植至另一生物體,仍可存活至此生命體結束。而嗅覺功能,更是存活在腦細胞時日最長的。| 了解腦細胞的強大功能
Thumbnail
哲學家內格爾(Thomas Nagel)於1974年發表了一篇論文《當蝙蝠是什麼滋味》,他主張我們無從了解當另一種生物是什麼感覺。感覺和意識都是「主體的」經驗,因此無法分享,其他人也無從想像。 這是我在台北書展逛了兩個小時最後只買了這本書的理由,因為我很想知道;人真的有可能感知當一個鳥的感
Thumbnail
當時接觸皮指紋十隻手指所對應大腦區域,就覺得大腦很奧妙,每個手指都代表多元智能能力。 近幾年國際學者研究大腦有一個「慈悲利他」的神經區域,不只是人,連貓、狗都有,這一個區域非常小,但是很容易激發活動。 內文 譬如一隻狗看見別的狗受傷,這個神經區塊就會不斷啟動,人也一樣,看到災民的苦況,這塊區域
Thumbnail
如何能幫助我們平衡海底輪的能量呢? 一起來看看平衡海底輪/足少陰腎經/腎上腺的負芳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