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影評|如何超現實地紀錄──《布紐爾 超現實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布紐爾 超現實人生》是獲得 2019 安錫影展評審團大獎的作品,講述了西班牙超現實主義大師導演路易斯.布紐爾拍攝紀錄短片《無糧之地》的過程。

本片開頭便揭示了藝術家們對於藝術目的懷抱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藝術是用來表達自我的──這當然是藝術的其中一個目的,無論是何種體裁,在先有觀者之前它已然被創作,「表達自我」是一個不需要經過他人同意就可以辦到的事情。然而一旦有了觀者,藝術便進入了被評價的階段,於是有了某些作品過於自溺的批評,就像布紐爾的某一位朋友如此嘲諷:「藝術家只會興觀群怨」。

raw-image

然而一部好的作品卻能改變人的想法,甚至促進世界齒輪的轉動,歷代威權政府必然也注意到了藝術所蘊藏的魔力,不論是內斂而溫潤的訴說,或是如布紐爾般挑釁而直指現實的超現實主義作品,都成了他們禁制的一環。因為他們明白,不論宗教或政治,一旦這些作品反覆地凝視體制,那座高牆終將有剝落的一天。一如中國第六代導演婁燁曾說的:「不要害怕電影!電影沒那麼可怕,也沒那麼重要。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政體,因為電影而感到恐懼,那絕對不是因為電影太強,而是因為他們自己太脆弱了。」布紐爾必然也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只需發出自己的聲音,而這已經足夠挑釁。

片中還提及了布紐爾與達利合作第二部超現實電影《黃金時代》,部分觀眾咒罵這部電影,稱之為「法西斯」、「共產主義」、「骯髒的無神論者」等等,人們能想到的邪惡化身都與之連結起來,因為它挑戰了人們長期信仰的思想,也打擊了人們以為的世界運行的準則。布紐爾因此被影壇封殺,處處碰壁。

raw-image

或許布紐爾的人生就是如此超現實。好友拉蒙中了樂透,於是依約前往西班牙偏遠山區拉斯烏爾德斯拍攝紀錄片,一個超現實主義泰斗如何去記錄真實本身就是一個複雜且有趣的課題,究竟布紐爾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模樣?本片將布紐爾的心境具象化,有著幾層樓高四肢的大象在路上遊走,黃色蝴蝶總是圍繞在他身旁,也呼應了布紐爾看出去的多是黃色色調。布紐爾一行人期望這部紀錄片能幫助這個地區的人們,這是藝術的目的,也是作為一個具有人文關懷的藝術家所期盼達成的事情。片中亦將布紐爾的爭議事件道出,活扯雞頭、強逼山羊墜崖、讓驢子遭蜂群叮咬等等,都讓《無糧之地》的真實性被質疑。

raw-image

紀錄片的客觀性與真實性究竟該如何達成,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因為即便只是紀錄都有可能因為被攝者感覺到攝影機的存在、而無法呈現最真實的模樣。紀錄片的視角與剪輯過程都是主觀的,它們從來不是虛假,而是部分真實,觀眾看到的是導演希望傳達的。如片中所說,他們希望能幫助這裡的人們,但他們的到來是一種介入與打擾,如同許多社會科學家在做田野調查時讓自己深入其中,人們從這個地方取得自己所需要的材料,甚至在經過十年、二十年後與當地人建立深厚情感。於是客觀變得越來越難,抽離則越趨殘酷,能做的便只有:用自己取得的資料回過頭幫助當地人們。

片中也刻劃了布紐爾與父親的關係,增添了一代大師更為人性化的面孔。不論幾歲,他在父親面前永遠都只是渴望獲得認同的男孩,然而父親與他總是隔著一段距離,或是背對著他。或許父親的缺席使得他渴望控制慾,渴望成為一位強而有力的男人,成為那個他所仰望的角色。他必須拍到那些他想要的畫面──不管它是否是自然發生,於是山羊和驢子都成了他作品的必要犧牲者。

然而,冷酷的表現在他面對村莊裡的孩子時瓦解了,他喜愛與孩子相處,卻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們的擁戴。布紐爾在那個身高只及父親腰際的年紀,必然也曾張開雙手乞求父親的擁抱,但或許一再落空,當他長到了當年父親的年紀,卻也部分複製了那年父親的模樣。

raw-image

本片主要以動畫呈現,輔以《無糧之地》的黑白畫面,且配合得天衣無縫,讓人們去揣想布紐爾在拍攝這些畫面時,他的所思所想究竟是怎麼樣的情狀。本片導演是如此定位的:布紐爾直視死亡與痛苦,那樣戲劇性的畫面卻反映了世界上每一天都在發生的事情,觀者覺得殘忍、不忍直視,卻更呼應了片頭布紐爾的朋友說的:「它極度挑釁,沒有人能視而不見。」

在強調多元文化並立的今日,或許有人會質疑幫助原始地區的必要性,然而在見證了這些地區的生活情況後,是否還能站在高處旁觀這些人們的苦痛呢?埋首於研究室的蛋頭翻遍文獻資料,深知保護傳統文化的急迫性,卻忽略了文化從來不是固定不變,它是由經年累月的演化而來,此刻的我們,不過見證了它這個時期的風貌。

raw-image

鮮少有人願意如布紐爾一般深入未開化之地,更別說長期定居於此,但多數人們卻大聲疾呼該如何守住這些地方的「原貌」。時間不斷地走著,外人卻視這裡的靜止為珍寶,這樣癡迷地觀望籠中鳥的態度實成了殘酷。這些人們長相怪異,因為村落封閉近親繁殖,使得他們的身體承載了那些本已被隱匿其中的症狀;他們沒有足夠的醫療水平,死亡總是離得很近,諷刺的是這裡也沒有墓園,要完成人生的最後一段路卻又要好遙遠。

電影導演的眼睛是溫柔抑或殘酷的?他們總直視殘破,試圖捕捉人間萬象,用演繹或紀錄來呈現一個地區的人文面貌。布紐爾紀錄了這個國境邊界的荒蕪與悲涼,而《布紐爾 超現實人生》則是從一個粉絲的視角試圖望進布紐爾的眼睛,望盡他的心靈。

全文劇照提供:佳映娛樂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常理的背後,是如同幽靈鬼魅般牽制著多數人的,由社會上一小群精英分子所制定的禮儀準則。布紐爾在現實人生中,發覺自由與權力不過是同一坨血肉模糊的團塊,同時也在他一生中少數記得的夢境裡,發覺自由思想與自由意志,其實就是稱之為命運與機運的權力宰制。因此,無論向左向右欲找尋的自由和權力,到頭終是泡影。
Thumbnail
常理的背後,是如同幽靈鬼魅般牽制著多數人的,由社會上一小群精英分子所制定的禮儀準則。布紐爾在現實人生中,發覺自由與權力不過是同一坨血肉模糊的團塊,同時也在他一生中少數記得的夢境裡,發覺自由思想與自由意志,其實就是稱之為命運與機運的權力宰制。因此,無論向左向右欲找尋的自由和權力,到頭終是泡影。
Thumbnail
他是少數在三大影展都有斬獲的電影巨匠,他的風格特色不外乎是偏愛用非職業演員,去表演化(他形容演員要像「模特兒」),以及去戲劇性地方式來創作,刻意透過一種疏離冷漠的敘事方式,來延遲拖沓影片的節奏造成情感的「間離效果」。這種低限度的戲劇性,甚至是反戲劇性與感官效果,不去讓觀眾投入沈浸在影片的氛圍...
Thumbnail
他是少數在三大影展都有斬獲的電影巨匠,他的風格特色不外乎是偏愛用非職業演員,去表演化(他形容演員要像「模特兒」),以及去戲劇性地方式來創作,刻意透過一種疏離冷漠的敘事方式,來延遲拖沓影片的節奏造成情感的「間離效果」。這種低限度的戲劇性,甚至是反戲劇性與感官效果,不去讓觀眾投入沈浸在影片的氛圍...
Thumbnail
《致布魯斯》在整個展覽中尤其是把焦點放在了自然的錯位,以及人與山林之間多變的動態,在水面平坦的搖晃中,攝影師(藝術家本人)隱匿了蹤跡,似乎等待著布魯斯、又或是任何一位觀眾,踏進這片迷濛的水波裡,隨閃爍的陽光,載浮載沉。
Thumbnail
《致布魯斯》在整個展覽中尤其是把焦點放在了自然的錯位,以及人與山林之間多變的動態,在水面平坦的搖晃中,攝影師(藝術家本人)隱匿了蹤跡,似乎等待著布魯斯、又或是任何一位觀眾,踏進這片迷濛的水波裡,隨閃爍的陽光,載浮載沉。
Thumbnail
《巴比倫》描繪的電影產業,就如開頭呈現的——穿著一身華麗衣裳的大象,聲勢浩大地闖進電影的殿堂,創造吸睛的效果,腳底下卻踩著無數電影工作者的屍體。這些犧牲者不是在片場被道具刺死,就是被不穩定的背板壓死,就算技術再怎麼進步,還是有可能在機房裡被熱死。儘管面臨各種無法控制的死亡威脅,然而現場仍可以看見導演
Thumbnail
《巴比倫》描繪的電影產業,就如開頭呈現的——穿著一身華麗衣裳的大象,聲勢浩大地闖進電影的殿堂,創造吸睛的效果,腳底下卻踩著無數電影工作者的屍體。這些犧牲者不是在片場被道具刺死,就是被不穩定的背板壓死,就算技術再怎麼進步,還是有可能在機房裡被熱死。儘管面臨各種無法控制的死亡威脅,然而現場仍可以看見導演
Thumbnail
採「圓形敘事」的《游牧人生》,故事內核隱藏著超驗主義。
Thumbnail
採「圓形敘事」的《游牧人生》,故事內核隱藏著超驗主義。
Thumbnail
大衛林區的爸爸曾勸諫兒子別生小孩?拉斯馮提爾的家人們從沒喜歡過他的電影?阿薩亞斯從沒想過當個導演?神童多藍一開始曾被嗆沒才華?米歇爾歐斯洛為了捍衛裸體差點搞到破產?《大師之前》邀請五位名導,讓這些被收進教科書的名導,回顧他們蜚聲國際的那部作品是怎麼來的,還有是什麼推動著他們拍電影,當然還有各種八卦。
Thumbnail
大衛林區的爸爸曾勸諫兒子別生小孩?拉斯馮提爾的家人們從沒喜歡過他的電影?阿薩亞斯從沒想過當個導演?神童多藍一開始曾被嗆沒才華?米歇爾歐斯洛為了捍衛裸體差點搞到破產?《大師之前》邀請五位名導,讓這些被收進教科書的名導,回顧他們蜚聲國際的那部作品是怎麼來的,還有是什麼推動著他們拍電影,當然還有各種八卦。
Thumbnail
薩爾加多曾經如此深信這一切,因此當他坦承自己無法面對的時候,如此令人哀傷。但更哀傷的或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我們可以不再崇拜那個現代主義的大師形象,不再相信照片可以見證苦難進而改變世界,甚至不再追隨他們的目光,但是苦難並不需要我們相信,不管我們拍不拍他們,無數人生活在真實的地獄之中,每天每天地死去
Thumbnail
薩爾加多曾經如此深信這一切,因此當他坦承自己無法面對的時候,如此令人哀傷。但更哀傷的或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我們可以不再崇拜那個現代主義的大師形象,不再相信照片可以見證苦難進而改變世界,甚至不再追隨他們的目光,但是苦難並不需要我們相信,不管我們拍不拍他們,無數人生活在真實的地獄之中,每天每天地死去
Thumbnail
電影導演的眼睛是溫柔抑或殘酷的?他們總直視殘破,試圖捕捉人間萬象,用演繹或紀錄來呈現一個地區的人文面貌。布紐爾紀錄了這個國境邊界的荒蕪與悲涼,而《布紐爾 超現實人生》則是從一個粉絲的視角試圖望進布紐爾的眼睛,望盡他的心靈。
Thumbnail
電影導演的眼睛是溫柔抑或殘酷的?他們總直視殘破,試圖捕捉人間萬象,用演繹或紀錄來呈現一個地區的人文面貌。布紐爾紀錄了這個國境邊界的荒蕪與悲涼,而《布紐爾 超現實人生》則是從一個粉絲的視角試圖望進布紐爾的眼睛,望盡他的心靈。
Thumbnail
看似荒唐與灰暗,夢魘卻彷彿眼前的一切,或許正是布紐爾的超現實吧。《布紐爾 超現實人生》以動畫及配樂的詭譎奇幻之貌,令我們一同參與布紐爾的創作歷程。電影有徬徨掙扎、友誼衝突、死亡宗教,同時帶來「電影」定義的思考,
Thumbnail
看似荒唐與灰暗,夢魘卻彷彿眼前的一切,或許正是布紐爾的超現實吧。《布紐爾 超現實人生》以動畫及配樂的詭譎奇幻之貌,令我們一同參與布紐爾的創作歷程。電影有徬徨掙扎、友誼衝突、死亡宗教,同時帶來「電影」定義的思考,
Thumbnail
當我們用雙眼看著世界,把手舉起來,遮住世界,再次打開,會有甚麼不同嗎?讓自己的眼光沒有離開這個世界,凝視著自己、身邊的人與所有的一切,真實就會無所不在。德國電影無主之作,無主之作以葛哈.李希特這位當代藝術家的故事切入,探討的是在這些二戰到東西德分裂,如何引響了主角的心靈與視野,內在所探求的是甚麼?
Thumbnail
當我們用雙眼看著世界,把手舉起來,遮住世界,再次打開,會有甚麼不同嗎?讓自己的眼光沒有離開這個世界,凝視著自己、身邊的人與所有的一切,真實就會無所不在。德國電影無主之作,無主之作以葛哈.李希特這位當代藝術家的故事切入,探討的是在這些二戰到東西德分裂,如何引響了主角的心靈與視野,內在所探求的是甚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