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比查邦(Apichatpong)《致布魯斯》(For Bruce)評析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北市立美術館TFAM
此次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參與台北市立美術館《無垠之森》展覽的錄像作品《致布魯斯》(For Bruce),是2022年創作的新作,根據標題應為追悼布魯斯.貝利(Bruce Baillie)之作。
作品中,都是樹林及溪畔的自然景觀紀錄,觀者先是觀察到溪邊水面的震盪,在光影渲染下和草木融為一塊,可細睛凝視後,能發現漣漪泛得不大自然 — — 幾乎所有畫面都由兩個影像重疊構成。最初的困惑過後,就能迅速融入這如詩似畫的景色裡頭,阿比查邦也適時地切換影像的重疊位置,使得不同影片的疊合產生錯位,並因拍攝視角的不同,而導致觀看時強烈的分隔感。
拍攝水面上搖曳的樹影時,將直接拍攝草木的影像疊於其上,清晰的影像與水面的倒影合而為一,乍看之下彷彿岸上的植物確實生長於水中,可隨著岸上的鏡頭角度轉移,這份幻想又被打破;拍攝橋映射在水上的姿態,刻意將另外一個波瀾陣陣的影像放於上頭,製造出類似兩片玻璃不規則表面重疊、移動的效果,橋的影子顯得搖搖欲墜,似乎下一秒就要被推翻。
阿比查邦也將樹林間的吊橋和水面的影像直接疊合,在畫面左下角有水光粼粼,可整體又是拍攝山中的景色,勉強能通過吊橋下一小片空地看出溪谷之所在,此番視角的抽移和重構在這件作品中出現了數次,在遠遠遙望的同時又能看見低頭凝視才能得到的細節,看著水面時,亦能看見岸邊的石頭,一隻蝴蝶輕巧地覆於其上,翅膀的震動和溪水的流淌築出和諧的共振。
這裡的疊合除了影像內容以外,畫面比例也值得注意:單一影片時多為3:4的比例,可當兩個3:4的影片疊起、又稍稍移開時,中間便製造出1:1的影像夾層,兩種光在同一個矩形上互相試探、彼此增減,而此時,整體的影像比例變成9:16,最接近目前電影拍攝和網路平台上流通的長影音比例。從底片時代懷舊的3:4和1:1想像到數位影像的9:16,阿比查邦巧妙地運用比例堆砌出觀者對於畫面本身的想像,並且隨著每一次的黑幕不斷地變換。
作品中的聲音處理能令人迅速沈浸於山林的環境中,蟲鳴、水流聲和風聲都被清晰地再現,偶爾出現的咳嗽聲令我不禁轉頭看看是不是周遭觀眾發出的聲音,回去查資料後才發現是阿比查邦遭受新冠病毒侵擾時所做,此種連結在觀影當下實在無法扣合,可我認為咳嗽聲仍在作品中製造出一大缺口,使得觀眾感到不安,下意識地重新確認周遭狀況,並且延伸出後疫情時代的忐忑,此種侵擾實在與安寧的山谷呈現極大反差。
回到整個《無垠之森》展覽,可以發現關於自然風景的作品不在少數,不論是純粹對於大海或山谷的描摹及轉化,或是加上對於宗教信仰和薩滿(shaman)的挖掘,都能看出作品與作品間構築的「在之間」(in-between)狀態和不穩定的曖昧情緒,《致布魯斯》在整個展覽中尤其是把焦點放在了自然的錯位,以及人與山林之間多變的動態,在水面平坦的搖晃中,攝影師(藝術家本人)隱匿了蹤跡,似乎等待著布魯斯、又或是任何一位觀眾,踏進這片迷濛的水波裡,隨閃爍的陽光,載浮載沉。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8會員
55內容數
主要在台北看展覽,以藝術大學理論組學生的身份做一些簡單的評論。希望能跟喜歡看展覽的人一起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藝術評論 的其他內容
「冥想」已蔚為風潮,許多繁忙於文明的人們也藉此尋覓一絲慰藉。但當這一切搬到展場中,又套上「乩童」這一文化框架,此種類似的體感意義也完全迥異。「冥想」僅僅是追尋內心的平靜,可藝術家希望觀者能追求的是另一層次:非物質存有的凝視。這是一種不仰賴視覺的「看見」。
藝術家將文明社會中的「準則」消解了 — — 僅管眼前全都是影像,觀看卻變成最無關緊要的事,傳遞出的資訊僅是極少量,符號都似曾相識,每個線條都能代表任何一個事物,卻也什麼都不是。在這曖昧的現實中,藝術家在商業大樓林立的土地中抽離了社會,砌出一座反除魅的碉堡。
由虛擬至現實,由數位至類比,在媒介的替換和懸宕之中,我們驚覺:展間的牆壁也是灰色的,我們離開VR世界,卻又立刻置身於另一個「灰屋」之中,肉身游離在意識邊陲,誰又能肯定所見、所感、所聞絕對是真實?
《超限社會》很全面地囊括了當今社會,科技發展遇到的諸多問題。其討論的觀點不會受限於單一題材,並且以有創意的方式轉化新聞報導中艱澀的問題敘述,使得技術帶來的擔憂不只是紙上談兵,觀眾能對同一件事有更深的體悟,並且回過頭來思考自身的日常生活,是否在受惠於技術的同時,也受其控制,成為《超限戰》的犧牲品。
在我看來,法蘭西斯・艾利斯的作品也是一本本成人繪本,在絢爛的色彩和玩耍間,幾行簡單的文字敘述,「圖為主、文為輔」的形式和繪本一樣,畫面和想法都很簡要,卻能直擊內心。 藝術家像是一位說書人,他不掩藏、不粉飾,可他也不下評語、不自視甚高。從而使得整個展覽顯得誠摯且迷人。
「薄影像」的概念應為藝術家挪用杜象「次薄」一詞而自創的,主要體現在同名的《薄 影像》中,我猜測所謂薄影像應是那一小塊從鐵板上反射而出的二手影像吧,不完整、被識破的紋理幻象,嫁接自投影機的光源,看上去像一場精心安排的意外,當我們如此思考時,便已進入藝術家難言的影子和影像中。
「冥想」已蔚為風潮,許多繁忙於文明的人們也藉此尋覓一絲慰藉。但當這一切搬到展場中,又套上「乩童」這一文化框架,此種類似的體感意義也完全迥異。「冥想」僅僅是追尋內心的平靜,可藝術家希望觀者能追求的是另一層次:非物質存有的凝視。這是一種不仰賴視覺的「看見」。
藝術家將文明社會中的「準則」消解了 — — 僅管眼前全都是影像,觀看卻變成最無關緊要的事,傳遞出的資訊僅是極少量,符號都似曾相識,每個線條都能代表任何一個事物,卻也什麼都不是。在這曖昧的現實中,藝術家在商業大樓林立的土地中抽離了社會,砌出一座反除魅的碉堡。
由虛擬至現實,由數位至類比,在媒介的替換和懸宕之中,我們驚覺:展間的牆壁也是灰色的,我們離開VR世界,卻又立刻置身於另一個「灰屋」之中,肉身游離在意識邊陲,誰又能肯定所見、所感、所聞絕對是真實?
《超限社會》很全面地囊括了當今社會,科技發展遇到的諸多問題。其討論的觀點不會受限於單一題材,並且以有創意的方式轉化新聞報導中艱澀的問題敘述,使得技術帶來的擔憂不只是紙上談兵,觀眾能對同一件事有更深的體悟,並且回過頭來思考自身的日常生活,是否在受惠於技術的同時,也受其控制,成為《超限戰》的犧牲品。
在我看來,法蘭西斯・艾利斯的作品也是一本本成人繪本,在絢爛的色彩和玩耍間,幾行簡單的文字敘述,「圖為主、文為輔」的形式和繪本一樣,畫面和想法都很簡要,卻能直擊內心。 藝術家像是一位說書人,他不掩藏、不粉飾,可他也不下評語、不自視甚高。從而使得整個展覽顯得誠摯且迷人。
「薄影像」的概念應為藝術家挪用杜象「次薄」一詞而自創的,主要體現在同名的《薄 影像》中,我猜測所謂薄影像應是那一小塊從鐵板上反射而出的二手影像吧,不完整、被識破的紋理幻象,嫁接自投影機的光源,看上去像一場精心安排的意外,當我們如此思考時,便已進入藝術家難言的影子和影像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比啊,姐姐想念你勒,你有想我嗎? 比啊,你在天堂過得好嗎?你有壞蛋嗎?你不好壞蛋咯,打你屁股才知道。
Thumbnail
本文含有FGO1.5.4「禁忌降臨庭園塞勒姆」​部分劇情,請讀者自行斟酌觀看。
Thumbnail
其實沒有想過這麼快會輪到我, 所以三級警戒後就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要跟大寶一起在家關好關滿, 過著除了產檢以外只靠外送足不出戶的生活。 結果, 當我還在苦口婆心導正家中第8類65歲老人被媒體洗腦打疫苗會死的錯誤觀念時, 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畢竟上周才剛去柯P那兒羊穿完, 還是先觀望觀望?
Thumbnail
時隔25年,曾經以搞笑和快樂、瘋狂與溫馨征服無數青少年影迷的《阿比阿弟大冒險(Bill & Ted's Excellent Adventure)》系列作又回來了!但,25年遠比聽起來還驚人......
Thumbnail
一位來自未來的宇宙領袖之女,要阿比與阿弟在限時之內創作一首音樂救世界,阿比與阿弟熱血沸騰搭上時光機,穿梭過去、不久將來與未來,想找尋那首能救世界的作品,卻...
Thumbnail
老影迷不會錯過的回歸,但對於錯過 80 年代阿比阿弟的觀眾來說,這會是一部不合時宜到令人困惑的電影。電影裡講時空旅行,但觀影經驗幾乎也是時空旅行,仿舊仿得太入戲,雖故事頗海萊茵,但整部片終究收為一個兩極的超古怪所在。
Thumbnail
來自泰國孔敬的國際導演-阿比查邦,第一部實驗短片作品《子彈》,即是難以在第一時間咀嚼的堆疊影像,但隨著展場的影片一個個在腦內發酵,回頭再看一次,可以理解這位喜愛神秘主義的導演,早在年輕時己欲透過層層疊疊的影像交織出「記憶即是穿越時空的子彈」,好似不斷堆疊累積的鏽蝕、葉脈、骨骼、等等無盡穿梭的人生片刻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比啊,姐姐想念你勒,你有想我嗎? 比啊,你在天堂過得好嗎?你有壞蛋嗎?你不好壞蛋咯,打你屁股才知道。
Thumbnail
本文含有FGO1.5.4「禁忌降臨庭園塞勒姆」​部分劇情,請讀者自行斟酌觀看。
Thumbnail
其實沒有想過這麼快會輪到我, 所以三級警戒後就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要跟大寶一起在家關好關滿, 過著除了產檢以外只靠外送足不出戶的生活。 結果, 當我還在苦口婆心導正家中第8類65歲老人被媒體洗腦打疫苗會死的錯誤觀念時, 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畢竟上周才剛去柯P那兒羊穿完, 還是先觀望觀望?
Thumbnail
時隔25年,曾經以搞笑和快樂、瘋狂與溫馨征服無數青少年影迷的《阿比阿弟大冒險(Bill & Ted's Excellent Adventure)》系列作又回來了!但,25年遠比聽起來還驚人......
Thumbnail
一位來自未來的宇宙領袖之女,要阿比與阿弟在限時之內創作一首音樂救世界,阿比與阿弟熱血沸騰搭上時光機,穿梭過去、不久將來與未來,想找尋那首能救世界的作品,卻...
Thumbnail
老影迷不會錯過的回歸,但對於錯過 80 年代阿比阿弟的觀眾來說,這會是一部不合時宜到令人困惑的電影。電影裡講時空旅行,但觀影經驗幾乎也是時空旅行,仿舊仿得太入戲,雖故事頗海萊茵,但整部片終究收為一個兩極的超古怪所在。
Thumbnail
來自泰國孔敬的國際導演-阿比查邦,第一部實驗短片作品《子彈》,即是難以在第一時間咀嚼的堆疊影像,但隨著展場的影片一個個在腦內發酵,回頭再看一次,可以理解這位喜愛神秘主義的導演,早在年輕時己欲透過層層疊疊的影像交織出「記憶即是穿越時空的子彈」,好似不斷堆疊累積的鏽蝕、葉脈、骨骼、等等無盡穿梭的人生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