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9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距離2019年結束剩幾天而已,今年做了一些嘗試和改變,其中一項是寫日記。雖然10月多才開始寫,但藉由寫日記我逐漸找回對自己的信心。
這個日記很簡單,紀錄幾點起床、睡覺、花了多少錢、吃了什麼東西、每天三件感謝的事、當天心情故事。
這個日記也不是太簡單,每個月都要再檢視和整理,要回顧今年做了哪些事、去了哪些地方、總共花了多少錢(遮臉),然後規劃明年的目標、確認自己是否朝著遠程目標前進。
今年,我花了兩天時間走完陽明山大縱走,也去走了其他郊山;去上自由潛水課程,雖然卡在平壓3~4米拿不到證照,但也瞭解了自己的身體、體驗這項運動;持續畫畫,出了一本桌曆和企鵝周邊商品,感謝所有支持和鼓勵的人;看了關於個人成長和理財方面的書,這些以往我很少碰觸的領域,還有看TED演講(我是拿來搭配吃早餐,補充精神正能量)。
我還有嘗試一件事:每天一段時間比如晚上8點到早上8點不碰網路,聽歌和看線上繪畫課除外。這段時間,我用來畫畫、運動、看書、打掃房間、洗澡、寫日記等,坦白說馬上就發現自己時間超多的,才明白以前真的花了好多時間在網路上,不管是netflix追劇、看FB、IG、PTT、搜尋有的沒的資料。
有許多文章指出,花太多時間在FB、IG等社群媒體上,會讓自己陷入比較、憂鬱的情緒,我真的曾經有過這樣的時期,很痛苦。有試著移除手機上的app,但過了2、3個月又裝回來,而且還有變本加厲的反彈期。現在藉由培養斷網路的習慣,我承認偶爾還是會打破規定,在這段時間上網、在社群媒體po文,但和以前相比,真的有慢慢減少對網路的依賴。也因為這段時間是去做其他事情,覺得自己滿有生產力的(整理房間是最快最有效的!),所以心情也會比較好。
套用一句在TED聽到的話:「人是矛盾的,不要拿別人的外在和自己的內在相比。」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煩惱,我之所以會去做這些事情,不是我有多麼地上進正向,而是因為我不滿意自己、感覺被困住了、需要停止和其他人比較,我需要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
目前為止,我喜歡這些改變,也希望明年能繼續下去,將這些改變轉化為習慣。
avatar-img
9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ilm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存下:12% 自己做三餐次數:44 購買物品:背包 在這個月裡,我定下一個規定:自己做三餐,次數總共要大於40次。 其實這樣並沒有特別省錢,尤其是台灣早餐真的很便宜、選擇也多,不過倒是讓我因此培養另一個習慣:在家吃早餐的時候,看一場約10分鐘的TED演講。 以前我沒有在看TED,會這麼做也是臨
到目前為止,我的興趣有:搖滾樂、電影、看書、旅行、運動、畫畫。 每一項興趣其實都花我滿多錢的,所以寫下來看看有甚麼地方是可以省下來的。 對於搖滾樂,我過去的花錢方式是買CD、買周邊商品(我有好幾件樂團T...)、看演唱會、參加音樂祭等等。不只是台灣各種大大小小的演唱會和音樂祭,我還去了日本兩大音樂祭
我原本以為經過上次搬家,已經清出了一堆衣服,在這次製作物品清單時,我還是被嚇到了:我居然有21雙襪子!這還不包括桃園老家的!喔天哪,真是太可怕了。趁著製作清單時,我也順手淘汰了一些衣物。 實體書一共有25本,其中關於畫畫的有15本,只有一兩本是整本有練習過的,其他只有做一部分。因此我的計畫是每一本都
契機是前陣子看了「不消費的一年」這本書,滿喜歡作者的紀錄方式,讓我覺得我應該也能做得到。但真正追溯起來,是因為我真的需要這麼做,而且我的心老早就渴望這麼做了。 過去的我,因為仗著有買儲蓄險的關係,基本上是沒有再另外存錢的,而且很多時候不曉得自己的花費去哪裡了。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記帳,但我很清楚這麼
存下:12% 自己做三餐次數:44 購買物品:背包 在這個月裡,我定下一個規定:自己做三餐,次數總共要大於40次。 其實這樣並沒有特別省錢,尤其是台灣早餐真的很便宜、選擇也多,不過倒是讓我因此培養另一個習慣:在家吃早餐的時候,看一場約10分鐘的TED演講。 以前我沒有在看TED,會這麼做也是臨
到目前為止,我的興趣有:搖滾樂、電影、看書、旅行、運動、畫畫。 每一項興趣其實都花我滿多錢的,所以寫下來看看有甚麼地方是可以省下來的。 對於搖滾樂,我過去的花錢方式是買CD、買周邊商品(我有好幾件樂團T...)、看演唱會、參加音樂祭等等。不只是台灣各種大大小小的演唱會和音樂祭,我還去了日本兩大音樂祭
我原本以為經過上次搬家,已經清出了一堆衣服,在這次製作物品清單時,我還是被嚇到了:我居然有21雙襪子!這還不包括桃園老家的!喔天哪,真是太可怕了。趁著製作清單時,我也順手淘汰了一些衣物。 實體書一共有25本,其中關於畫畫的有15本,只有一兩本是整本有練習過的,其他只有做一部分。因此我的計畫是每一本都
契機是前陣子看了「不消費的一年」這本書,滿喜歡作者的紀錄方式,讓我覺得我應該也能做得到。但真正追溯起來,是因為我真的需要這麼做,而且我的心老早就渴望這麼做了。 過去的我,因為仗著有買儲蓄險的關係,基本上是沒有再另外存錢的,而且很多時候不曉得自己的花費去哪裡了。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記帳,但我很清楚這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很感謝自己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每天放空的自由書寫不知不覺成為挖掘自我意識的好地方。 轉職至今已有半年,某天一個靈光乍現想說來回顧一下這幾個月寫的內容好了(因為寫日記時我會完全的放鬆,所以每天寫的內容基本上隔天就忘記),沒想到一回顧才發現,滿篇的抱怨啊,自己都沒想到原來我這半年過得這麼辛苦(笑)。
Thumbnail
一週的心靈日記概括了作者在這段時間的行為、情緒和內心反思。從儀式、戶外活動到康復過程,每天的活動和反省都體現了作者的成長和挑戰。無論是尋求新的精神科醫師,還是練習讓自己快樂的方法,都彰顯了正面的思考方式和改變生活作習的決心。
Thumbnail
又是一個好久不見,這三個月我在幹嘛? 沒想到再打開來寫作又是三個月後的事,平常時,瑣碎的時間很多,一月的暑假、二月的年假、三月的下學期,很奢侈的擁有了一些空閒的時間,每每想動筆,卻又覺得無法沉澱,鼠標就不斷地閃爍,閃爍到三月。有些似乎改變了,有些仍然沒變。
Thumbnail
我在去年12月初有投稿一篇關於去年的回顧與今年的期望。今天就想寫一下目前的進度作為紀錄! 我也打算每個月的最後一天以這樣的記錄方式,來檢視我這一年的成果。 2023一年的回顧 準備迎接2024年到來,同樣放上去年寫的文章讓大家了解一下我對今年的期望! 1.拖延症問題 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05留白 #Day3 Q.你是否有過把行事曆塞滿的時候呢? 什麼樣的行程安排會令你感到最自在? 例如:一週至少一天在家休息。 ✍️很少將自己的行事曆排滿。 一週出門活動大概三天or四天,盡量下午就回到家。 現在也盡量將活動安排在白天,晚上盡量不出門。 寫於20240
Thumbnail
陽光正好,2024的第一個月也過了一半了。去年你有什麼計畫,是放在今年準備執行的嗎 「It’s not all about me」是我想在今年慢慢練習的一個功課。以前我是很喜歡掌控事情的人,比較難接受突然發生的臨時狀況,所以通常我會將事情安排好,希望一切都可以順著我的想法走。
Thumbnail
這幾年養成每一年重新檢視自己人生目標的習慣,而後往下規劃年目標、月目標,進而到日目標,然後一年檢視一次,再做調整。 當然從小到大我們都會寫所謂的新年新希望,然後往往沒多久就破功,但今年我檢視了一下自己去年寫的事,9成以上都完成了,其實有些意外,因為去年寫完後,就鮮少再拿出來看(當然積極一點應該
Thumbnail
從2023年初開始,我才終於認清自己和「一週運動5次、每天閱讀半小時」之類的,這種目標的距離感,並認真思考:我到底想幹嘛?我喜歡什麼?因為,有些事其實不用人家一直催,當我們發自內心享受在其中時,就會很有動力了啊。
Thumbnail
日記 113年1月4日(四) 我以為我會就懶了 不寫日記了 我想這應該是我很久沒有這麼想做的一件事情了,(內心純萃的力量) 我又想距離上次寫日記是高中時期了,但還記得是簡單的記錄。 忙完的一個早上和吃完了中餐,觀察了一下天氣  還不錯喔 開口約老公下午我們去環保公園曬太陽,他沒思考的說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很感謝自己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每天放空的自由書寫不知不覺成為挖掘自我意識的好地方。 轉職至今已有半年,某天一個靈光乍現想說來回顧一下這幾個月寫的內容好了(因為寫日記時我會完全的放鬆,所以每天寫的內容基本上隔天就忘記),沒想到一回顧才發現,滿篇的抱怨啊,自己都沒想到原來我這半年過得這麼辛苦(笑)。
Thumbnail
一週的心靈日記概括了作者在這段時間的行為、情緒和內心反思。從儀式、戶外活動到康復過程,每天的活動和反省都體現了作者的成長和挑戰。無論是尋求新的精神科醫師,還是練習讓自己快樂的方法,都彰顯了正面的思考方式和改變生活作習的決心。
Thumbnail
又是一個好久不見,這三個月我在幹嘛? 沒想到再打開來寫作又是三個月後的事,平常時,瑣碎的時間很多,一月的暑假、二月的年假、三月的下學期,很奢侈的擁有了一些空閒的時間,每每想動筆,卻又覺得無法沉澱,鼠標就不斷地閃爍,閃爍到三月。有些似乎改變了,有些仍然沒變。
Thumbnail
我在去年12月初有投稿一篇關於去年的回顧與今年的期望。今天就想寫一下目前的進度作為紀錄! 我也打算每個月的最後一天以這樣的記錄方式,來檢視我這一年的成果。 2023一年的回顧 準備迎接2024年到來,同樣放上去年寫的文章讓大家了解一下我對今年的期望! 1.拖延症問題 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05留白 #Day3 Q.你是否有過把行事曆塞滿的時候呢? 什麼樣的行程安排會令你感到最自在? 例如:一週至少一天在家休息。 ✍️很少將自己的行事曆排滿。 一週出門活動大概三天or四天,盡量下午就回到家。 現在也盡量將活動安排在白天,晚上盡量不出門。 寫於20240
Thumbnail
陽光正好,2024的第一個月也過了一半了。去年你有什麼計畫,是放在今年準備執行的嗎 「It’s not all about me」是我想在今年慢慢練習的一個功課。以前我是很喜歡掌控事情的人,比較難接受突然發生的臨時狀況,所以通常我會將事情安排好,希望一切都可以順著我的想法走。
Thumbnail
這幾年養成每一年重新檢視自己人生目標的習慣,而後往下規劃年目標、月目標,進而到日目標,然後一年檢視一次,再做調整。 當然從小到大我們都會寫所謂的新年新希望,然後往往沒多久就破功,但今年我檢視了一下自己去年寫的事,9成以上都完成了,其實有些意外,因為去年寫完後,就鮮少再拿出來看(當然積極一點應該
Thumbnail
從2023年初開始,我才終於認清自己和「一週運動5次、每天閱讀半小時」之類的,這種目標的距離感,並認真思考:我到底想幹嘛?我喜歡什麼?因為,有些事其實不用人家一直催,當我們發自內心享受在其中時,就會很有動力了啊。
Thumbnail
日記 113年1月4日(四) 我以為我會就懶了 不寫日記了 我想這應該是我很久沒有這麼想做的一件事情了,(內心純萃的力量) 我又想距離上次寫日記是高中時期了,但還記得是簡單的記錄。 忙完的一個早上和吃完了中餐,觀察了一下天氣  還不錯喔 開口約老公下午我們去環保公園曬太陽,他沒思考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