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討論的一本書和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大家有看過嗎?
書還未找來看,電影中卻有一幕令我印象深刻,主角金智英為了照顧孩子受困於家中,無法滿足想回到職場上大展身手的那份渴望而產生精神疾病,母親得知後趕至她家企圖幫忙承擔一切讓女兒能重回職場,此時生病的金智英卻突然換上了外婆的角色發言,心疼女兒(也就是金智英的媽媽)一生已為了當女兒、媳婦、妻子、母親等這些角色吃盡苦頭,要她別再操心,好好過自己的生活了。
那一剎那,我也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她一路走來的不容易,我也全都看在眼裡。
當然,我也深深明白媽媽甘願替孩子承受的心思,於是那些理解、慚愧和心疼都只能化成眼眶中打轉的淚水。
因為其中交織難解的情感及牽扯無數層面,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在上個世代中,社會價值觀賦予女性許多限制與應該,於是媽媽這個角色似乎成了一肩挑起所有的代表。
我的外婆是這樣,我的媽媽也是這樣,我也在不知不覺中差一點走上這條路。
在此我並非想挑起男性與女性究竟是否平等的爭論。
而是想藉此機會來聊聊,倘若靈魂在此生選擇成為女性,除了每個人各自獨有的生命議題外,那必然代表你我還有著在集體意識下要去穿越的課題,才能令整體層面有一大躍進。
是否比起憤怒的指責這世界的不公,或只是丟下一句「你們男人就是不懂女性的為難」,我們可以先同理自己,拿掉這些我們也往自己身上加諸的標籤,進而能對其他女性的各種選擇有著理解後的包容。
很多時候我們都沒發現,把我們關進女性牢籠中的正是自己,無意識之下便拿了整體社會價值在核對自己,於是心中拉扯及自我批判油然而生。
甚至有時候,看到其他女性活出自我,把自己擺在家庭之上時,我們不自覺地拿了各種道德框架評斷她們。
倘若願意回過頭看,便會發現那些點評也許就是自己沒有勇氣跨越的障礙,是我們心中渴望活出的部分,其實自己無比羨慕。
況且那些評判如同雙面刃,在腦中對他人叫囂的同時,也在無形之中為自己又多設下了一道界線,交織成的網更是讓自己難以逃脫。
與其期待世界對女性的公平,讓我們都有意識的從自身開始,對自己寬容也對身邊的女性放下期待吧!
有次在牌卡諮詢的過程中,我問了個案一句話:「你能容許自己是個不堅強的母親嗎?」
她回答:「不行。」
而這個兩個字已足以道盡她一生為何如此艱辛,不但要一肩扛起家計養老公小孩,還要忍受老公難以捉摸的脾氣。
「得要是堅強的母親」這強大的信念,宛若咒語般困住了她大半輩子,也使她不由得認為男人都是弱者,於是她花了幾十年演出了這個版本的生命故事,用來證明自己是堅強的母親。
在那之前她都無所察覺,直到我們一起找到了這個關鍵句,又進而發現信念的源頭與她的父母也息息相關。
我相信這不是單獨的特例,幾千年來這樣的故事比比皆是,我們套在女性身上應該要有的特質,無形中深入許多傳統婦女的骨髓之中,使她們誤以為那些就等於自己,沒有機會去看見真正的自己究竟是誰。
當然,我相信賦予在男性身上的形象不亞於女性,那沉重的包袱也許又是另一個版本的生命故事了。
你是否看見自己在詮釋哪一種人生腳本?
你找到了那個讓你出演此刻角色的核心信念了嗎?
花點時間發現它,也許就可以大聲喊停,重新詮釋截然不同的劇本,有意識地用新的信念決定自己的生命故事。
❤️工商時間❤️
若是對於找到自己底層核心信念不得其門而入,歡迎與我一起透過牌卡的方式尋找。
牌卡諮詢服務內容請見以下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362029707846103/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