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妞麻的正向教養100天挑戰 Day 1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孩子對父母而言,是怎麼樣子的存在呢?

是附屬品? 還是平等的存在?

很多人都有此認知: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是需要被平等對待的存在。 但是,能否真的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raw-image

以前我也曾經不耐煩地對孩子脫口而出:「我是媽媽還是你是媽媽?!反正你就是要聽我的!不然你出去啊!」


雖然話一說出口就後悔了,但還是拉不下臉來和孩子道歉。直到有一天,我聽到大寶哥複製類似的言語對著兩歲多的妹妹咆哮。我才赫然驚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我口中說著「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但實際上,我仍把他們當成附屬品來指揮。既然認為孩子與我們是平等的,那就該做到相互尊重。要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想法,鼓勵孩子嘗試和努力。不但要尊重孩子,還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那就更該以信任的態度提供機會讓孩子發展和練習。

所以家長們真的要忍住,要停止「發號施令」的習慣,改用邀請的方式詢問孩子的意見,大家一起腦力激盪出好的解決方法。

但是「尊重孩子」也不是無限地以孩子的意見為準,什麼事都問孩子「好不好」、「要不要」。而是以「啟發式提問」的方法,在一問一答間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判斷,教導孩子怎麼做決定,把「決定權」交給孩子。


雙兄妹的正向教養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寶妞麻&書僮麻的沙龍
10會員
83內容數
2025/04/17
在家有兩寶以上的家庭中,最令人頭痛的教養問題之一莫過於是「手足爭吵」。相信不少父母在連假的時候充當了許多回調解員的角色吧。
2025/04/17
在家有兩寶以上的家庭中,最令人頭痛的教養問題之一莫過於是「手足爭吵」。相信不少父母在連假的時候充當了許多回調解員的角色吧。
2025/04/16
《教養,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 書中舉了三十一個常見、但其實不建議說的家長用語為例,除了為讀者說明最好不要用的原因,還提供建議說法。
2025/04/16
《教養,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 書中舉了三十一個常見、但其實不建議說的家長用語為例,除了為讀者說明最好不要用的原因,還提供建議說法。
2025/04/15
今天搭捷運時看到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 走在樓梯上的我聽到前方傳來一聲驚呼,原來是前方一位手提紙袋的男子,他的飲料杯從紙袋中掉落,飲料因此灑了一地。 你猜後續怎麼樣了呢?
2025/04/15
今天搭捷運時看到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 走在樓梯上的我聽到前方傳來一聲驚呼,原來是前方一位手提紙袋的男子,他的飲料杯從紙袋中掉落,飲料因此灑了一地。 你猜後續怎麼樣了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Dilemma14什麼叫公平 🍎情境 「你不公平,為什麼他的比較多」「你偏心」「他還不是一樣」 孩子沒有滿意的時候,總是抱怨東抱怨西,這種情況在有手足的家庭中更為明顯,很容易就把時間跟氣力都花在調停上面,結果就不用談什麼好的互動時間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實說沒有公平的時候,而父母怎麼避也避不了
Thumbnail
#Dilemma14什麼叫公平 🍎情境 「你不公平,為什麼他的比較多」「你偏心」「他還不是一樣」 孩子沒有滿意的時候,總是抱怨東抱怨西,這種情況在有手足的家庭中更為明顯,很容易就把時間跟氣力都花在調停上面,結果就不用談什麼好的互動時間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實說沒有公平的時候,而父母怎麼避也避不了
Thumbnail
親子關係研究這些年進展飛快, 從以往以家長為中心的是非觀, 逐漸演變成尊重且多元的價值觀。 大人如果還停留在舊觀念, 不懂得跟著與時俱進, 會感覺教養好難好苦, 那是一定的! ▪️ 上課鐘聲響完, 我正準備蹲下身子去繫脫落的鞋帶。 空蕩蕩的長廊, 一對母子低沈的對話聲顯得格外的清晰。 我忍不住抬頭,
Thumbnail
親子關係研究這些年進展飛快, 從以往以家長為中心的是非觀, 逐漸演變成尊重且多元的價值觀。 大人如果還停留在舊觀念, 不懂得跟著與時俱進, 會感覺教養好難好苦, 那是一定的! ▪️ 上課鐘聲響完, 我正準備蹲下身子去繫脫落的鞋帶。 空蕩蕩的長廊, 一對母子低沈的對話聲顯得格外的清晰。 我忍不住抬頭,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們家有兩寶,大女兒發展得快,沒兩歲就講話清楚,從小除了偶爾少根筋,其他大致不必操煩,在學校表現也算優異,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小女兒就不一樣了,她長得小,發展得慢,做事掉東掉西,都是按照自己的個人觀點,常弄得老師與家長啼笑皆非,她總是一句「沒有關係啦!」帶過所有的問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們家有兩寶,大女兒發展得快,沒兩歲就講話清楚,從小除了偶爾少根筋,其他大致不必操煩,在學校表現也算優異,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小女兒就不一樣了,她長得小,發展得慢,做事掉東掉西,都是按照自己的個人觀點,常弄得老師與家長啼笑皆非,她總是一句「沒有關係啦!」帶過所有的問題
Thumbnail
看到書上這句話時,我第一時間是在思考,自己到底有沒有對小孩說過這樣的話? 必須自首,我不但有,當時講的時候還自以為是在要求孩子思考。(汗顏) 看完書後,我開始理性地分析,「你去想想自己做了什麼」這句話帶給孩子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Thumbnail
看到書上這句話時,我第一時間是在思考,自己到底有沒有對小孩說過這樣的話? 必須自首,我不但有,當時講的時候還自以為是在要求孩子思考。(汗顏) 看完書後,我開始理性地分析,「你去想想自己做了什麼」這句話帶給孩子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Thumbnail
如果孩子對於「歸屬感」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會怎麼樣呢? 孩子可能會因此開始做出一連串讓家長頭疼的行為
Thumbnail
如果孩子對於「歸屬感」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會怎麼樣呢? 孩子可能會因此開始做出一連串讓家長頭疼的行為
Thumbnail
孩子對父母而言,是怎麼樣子的存在呢? 是附屬品?還是平等的存在? 很多人都有此認知: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是需要被平等對待的存在。 但是,能否真的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Thumbnail
孩子對父母而言,是怎麼樣子的存在呢? 是附屬品?還是平等的存在? 很多人都有此認知: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是需要被平等對待的存在。 但是,能否真的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Thumbnail
請孩子做事時,不但要以孩子能接受的語氣和說法告訴他,還要很明確地說明期待的成果是什麼,才不會因爲彼此的認知不同造成摩擦。如果家長想的是 90 分的標準,孩子卻認為只要做到 60 分就是達標了,那中間的 30 分差距往往就是爭執的來源。
Thumbnail
請孩子做事時,不但要以孩子能接受的語氣和說法告訴他,還要很明確地說明期待的成果是什麼,才不會因爲彼此的認知不同造成摩擦。如果家長想的是 90 分的標準,孩子卻認為只要做到 60 分就是達標了,那中間的 30 分差距往往就是爭執的來源。
Thumbnail
「媽媽、媽媽,我跟妳說啦~」 「怎麼啦?」 「剛才有個不認識的小朋友一直弄我們(bla bla bla ⋯⋯)」 「哦,真糟糕。那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我已經氣得七竅生煙了!」 「媽媽知道你很生氣。那你對這整件事有沒有什麼想法呢?」⋯⋯
Thumbnail
「媽媽、媽媽,我跟妳說啦~」 「怎麼啦?」 「剛才有個不認識的小朋友一直弄我們(bla bla bla ⋯⋯)」 「哦,真糟糕。那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我已經氣得七竅生煙了!」 「媽媽知道你很生氣。那你對這整件事有沒有什麼想法呢?」⋯⋯
Thumbnail
「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的處理方式」則提醒孩子處理方式不恰當,要求孩子思考⋯⋯
Thumbnail
「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的處理方式」則提醒孩子處理方式不恰當,要求孩子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