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故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對都市人來說,故事通常出現在流行小說、電視劇和電影之中,屬於娛樂;對患難中的人,尤其面對病魔的人而言,故事是一種療法。有心理學家認為運用古老的儀式,讓患者寄懷本身族群的歷史,重新塑造歸屬感,是具有良好的效果的方法。最直接的形式就是說故事。


人類自有文化以來,就會說故事,說故事能培養文化意識。許多受到心理創傷的人無法從抑鬱中掙脫出來,因為他們總覺得無能為力。故事既帶動想像力和創造力,亦助人尋求一條心靈的逃生路。


有一個日本的民間故事述說一位領主,命令百姓把長者遺棄在山上,有一個兒子卻把老父藏起來。有一天,領主為難百姓,要他們用灰燼搓出一條繩子,不然就重重懲治他們,大家都苦無對策。這時老父暗中教導兒子,將繩子綁緊後再燒,就能做出用灰燼做的繩子。領主知道後十分拜服,更廢止了「遺棄老父母」的陋習。


這故事有趣,亦能使人從愁苦的桎梏中掙脫出來。好好說故事,有時不只為了娛樂,更為了令世界更美好。


喬靖夫 (註1)說得好:「寫小說是一門技藝,很多人窮一生都在磨練。」


如何能把故事說得好,要視乎寫作人的技藝有多高。而技藝的高低,首先不是談論懂得運用多少種寫作技法,而是對故事本身有多深刻的洞見和感受。亞里士多德提出過一個永恆存在的問題:「人該如何度過一生?」故事就能為人提供許多可能性。法國劇作家尚.阿努伊(Jean Anouilh) (註2)說:「小說為人生提供了形式。」形式負載著的,並非單純的娛樂,而是對生命的探索。簡單而言,就是讀者可在故事中尋找到怎樣的人生價值。缺乏探索生命意義和價值的故事,它本身的壽命就很短暫。歷久不衰的故事,特別是童話,彷彿就是生活的隱喻,從它裡面發掘到的意義,可謂取之不竭。


基本上,探索生命的「裝備」有以下幾樣:


經驗:唯有經驗能把故事說得實在和引起共鳴;

知識:這與經驗可說說同樣重要的,缺乏知識的故事有可能只是一埋虛妄的言詞;

自覺:這是作者在故事中整合知識和經驗的一種內在自省過程,能賦予故事靈魂。


就以上述的故事為例,故事本身可能來自作者的經驗,或者民間的集體經驗,而老父妙計解困是來自知識,或者來自民間智慧,故事結尾,領主廢除不人道的規例,是一種省察的結果,帶出一種價值觀。若作者缺乏這種自省,故事就只會停留在娛樂的層面上。


兒童和少年人同樣有能力運用以上的裝備來探索生命,從而創作具有深遠價值的故事。


1. 喬靖夫(1969 - ),香港小說作家及流行曲作詞人,代表作是《武道狂之詩》。

2. 尚.阿努伊(1910-1987),法國二戰後最多產的劇作家之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子遴的沙龍
29會員
194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鄭子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18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Thumbnail
2022/03/18
一個疫症,顛覆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其中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忽然間,孩子要適應在家上課與學習的模式,家長們自然份外緊張,到底孩子在家能否集中精神學習,而除了學校提供的課程外,他們又可以藉甚麼課外的材料—-例如兒童文學—-來幫助學習呢? 啟發的重點在於開放式的探索。 至於所謂的啟發,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Thumbnail
2021/08/28
林良先生秉持「淺語的藝術」來寫作。他所要呈現的是文章內在的意義、情感,所要傳達的是作者的理念與想法,而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堆砌與美麗的詞彙構成的文學世界。他讓語言回歸溝通的本質,兒童在小學階段的語言學習,原本就是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Thumbnail
2021/08/28
林良先生秉持「淺語的藝術」來寫作。他所要呈現的是文章內在的意義、情感,所要傳達的是作者的理念與想法,而不只是單純的文字堆砌與美麗的詞彙構成的文學世界。他讓語言回歸溝通的本質,兒童在小學階段的語言學習,原本就是在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Thumbnail
2020/06/28
故事確實必須往前推進,總得發生一些事情,但單單一封已寄出卻未送達的信,沒有明言的想法,或盛夏的一天,都算是行動。故事中不斷出現激烈的行動,通常只顯示出作者根本沒有在說故事。
Thumbnail
2020/06/28
故事確實必須往前推進,總得發生一些事情,但單單一封已寄出卻未送達的信,沒有明言的想法,或盛夏的一天,都算是行動。故事中不斷出現激烈的行動,通常只顯示出作者根本沒有在說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人寫作是為了工作;有些人寫作為了記錄回憶、分享,而我寫作是為了──
Thumbnail
有人寫作是為了工作;有些人寫作為了記錄回憶、分享,而我寫作是為了──
Thumbnail
故事的美妙之處在於,你不僅可以準確地將你想傳遞的訊息告訴人們,而且你能夠引導他們,使他們感受到比你所傳達的訊息還要更多的力量。故事的原型是譬喻。在基督教時代,有多少人在他們的生命中花費了無盡日子來試圖理解這些譬喻?現在,耶穌來了,他告訴你,他只是在講一個故事。
Thumbnail
故事的美妙之處在於,你不僅可以準確地將你想傳遞的訊息告訴人們,而且你能夠引導他們,使他們感受到比你所傳達的訊息還要更多的力量。故事的原型是譬喻。在基督教時代,有多少人在他們的生命中花費了無盡日子來試圖理解這些譬喻?現在,耶穌來了,他告訴你,他只是在講一個故事。
Thumbnail
你喜歡聽故事嗎? 說故事 Storytelling 說故事是一種古老的溝通情式。從遠古時代一直綿延至今,它始終是充滿魅力,並且跨越語言、文化以及地理界限。當我們聆聽故事時,我們情緒隨故事發展牽引並引發共鳴,當我們說故事時,我們創造意義、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創作故事是培養語文表達能力很好的練習,但
Thumbnail
你喜歡聽故事嗎? 說故事 Storytelling 說故事是一種古老的溝通情式。從遠古時代一直綿延至今,它始終是充滿魅力,並且跨越語言、文化以及地理界限。當我們聆聽故事時,我們情緒隨故事發展牽引並引發共鳴,當我們說故事時,我們創造意義、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創作故事是培養語文表達能力很好的練習,但
Thumbnail
「寫作」到底需不需有才華?我覺得是要的。但才華是什麼呢?可以學習嗎?我倒是很肯定電影裡寫作班的導師說的:要從「生活」開始找到你要說的故事,用心感受生活是靈感的一部分!
Thumbnail
「寫作」到底需不需有才華?我覺得是要的。但才華是什麼呢?可以學習嗎?我倒是很肯定電影裡寫作班的導師說的:要從「生活」開始找到你要說的故事,用心感受生活是靈感的一部分!
Thumbnail
有人認為小說是寫得好的故事,有些人則認為小說是故事加上許多技巧,有些則認為小說的本質就是虛構。我比較喜歡法國文學評論家阿貝爾.謝瓦萊(Abel Chevalley)的說法: 小說就是用散文寫成一定篇幅的虛構故事。
Thumbnail
有人認為小說是寫得好的故事,有些人則認為小說是故事加上許多技巧,有些則認為小說的本質就是虛構。我比較喜歡法國文學評論家阿貝爾.謝瓦萊(Abel Chevalley)的說法: 小說就是用散文寫成一定篇幅的虛構故事。
Thumbnail
講故事是一個幫助自己理解經驗和自我的自然過程。它幫助我們組織經驗並使其變成記憶,將想法和感受合而為一,給我們一種能掌握人生和預測未來的感覺。當經驗有了脈絡和意義後,人就比較容易接受因它而生的情緒反應。
Thumbnail
講故事是一個幫助自己理解經驗和自我的自然過程。它幫助我們組織經驗並使其變成記憶,將想法和感受合而為一,給我們一種能掌握人生和預測未來的感覺。當經驗有了脈絡和意義後,人就比較容易接受因它而生的情緒反應。
Thumbnail
如何能把故事說得好,要視乎寫作人的技藝有多高。而技藝的高低,首先不是談論懂得運用多少種寫作技法,而是對故事本身有多深刻的洞見和感受。亞里士多德提出過一個永恆存在的問題:「人該如何度過一生?」故事就能為人提供許多可能性。法國劇作家尚.阿努伊(Jean Anouilh) (註2)說:「小說為人生提供了
Thumbnail
如何能把故事說得好,要視乎寫作人的技藝有多高。而技藝的高低,首先不是談論懂得運用多少種寫作技法,而是對故事本身有多深刻的洞見和感受。亞里士多德提出過一個永恆存在的問題:「人該如何度過一生?」故事就能為人提供許多可能性。法國劇作家尚.阿努伊(Jean Anouilh) (註2)說:「小說為人生提供了
Thumbnail
「把讀者帶到現場」就是與讀者一起「案件重演」,讀者並非坐在觀眾席上的旁觀者,而是故事中的一員,他可以觸摸和瞭解角色,以及置身在場景之中,沿著情節的高低起伏,感受故事的氛圍,用自己的角度領略故事的一切。
Thumbnail
「把讀者帶到現場」就是與讀者一起「案件重演」,讀者並非坐在觀眾席上的旁觀者,而是故事中的一員,他可以觸摸和瞭解角色,以及置身在場景之中,沿著情節的高低起伏,感受故事的氛圍,用自己的角度領略故事的一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