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奇蹟16: 你和你的細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我們把人體比喻成一個「超級生命體」的話,最基本的建構單位應該是「人體細胞」,這是人體中最小且可以自給自足的單位,而且均源自於單一的受精卵,攜帶相同的遺傳訊息。
人體的細胞數目繁多,但到底有多少,可不容易估計,只是因為一篇廣被引用的論文,所以一些讀者可能會聽過人體內細菌是細胞數量的10倍說法,然而根據最新的估計,細菌和細胞的數量比可能是1 比1。(有興趣的朋友可見這篇報導。)
這些活躍的生命可說是人類的第二基因體,而科學人能夠認識這些微生物可溯自於荷蘭的黃金時期。
當時,許多人因貿易而致富,中產階級開始出現,開始有閒暇興趣,其中包括了住在台夫特的雷文霍克。
雷文霍克是一位布料貿易商,閒暇時喜歡研究如何磨製光學鏡片,磨好以後,他就拿著自製顯微鏡,以自己的好眼力東看西看,就這樣在1674年的夏天,成為第一個看見水中微生物的人。
雷文虎克的顯微鏡(圖片來自德國古騰堡大學)
西元1676年,雷文霍克彙整了自己的資料,包括從自己嘴裡刮出的蛀牙菌還有其他發現,送到倫敦皇家學會,意外引發一群人湧到台夫特觀看這些充滿生命力的小宇宙。
百年之後,西元1776年,霍爾威爾也寫了一封信給英國皇家學會,指「大量在空氣中漂浮卻無法捉摸的微生物」,是引發流行性疾病(尤其是天花)的主因。
經過近一百年的醞釀,西元1870年,柯霍登場,以一絲不苟的精神研究炭疽桿病,不但證明炭疽桿菌確實可以造成動物和人類疾病,也革新了這個領域的研究方法,被視為微生物學史上關鍵性的轉折點。
爾後,細菌們成了人類誓言對抗的惡毒加害者,直到今天,仍有許多人視細菌為健康大敵,欲除之而後快。
另一方面,也有越來越多的科學人試圖尋找那些在「抗菌戰爭」中,現代文明人所失落的「盟友」。
這些科學家認為人類之所以罹患過敏、氣喘、糖尿病還有許多文明病的關鍵在於腸道失去了許多過去一起合作的古老盟友。在歐美的生活方式影響下,腸道菌種已日益縮減,造成人體這個生態系的諸多問題。
或許,一些菌種就像免疫系統的訓練員一樣,能夠協助系統健康發展,有效抵禦外來的侵害。
關於這點,有機會到離現代文明較遠的地方旅行者或許比較容易有親身體驗 ----有些食物,當地居民食用沒有症狀,但現代文明人吃了就立刻「水土不服」。
所以,你想擺脫文明的詛咒,取回你的腸道多樣性嗎?
也許你可以參考「細菌:我們的生命共同體」(商周出版)一書,兩位作者很仔細地收羅了各式不同的科學觀點,幫助你做出選擇。
細菌:我們的生命共同體 德文版
我們的一生都離不開細菌,而細菌本身也各有各的基因體,彼此間有競爭也有合作,一如賽倫加蒂大草原一樣,會不斷產生新的動態平衡。如何平心看待細菌和人類的微妙關係,應該是值得長期關注的健康課題。
你想和他人交流什麼樣的細菌?又會因細菌阻斷了你與多少人的交流?
想信我們都可以從近來的新聞事件體會到仇視細菌可能引發的人際爭端。另一方面,你的細菌也確實會影響你和他人的交流。
你並不只是你。你和你的細菌是不折不扣的共生體。
不過,本書收集的資料龐雜且牽涉相當的專業知識,也許比較適合對微生物領域熟悉者閱讀。當然,另一方面,最難以接受本書觀點者,也可能是承繼十九世紀末根深蒂固的「除菌觀念」的醫界或衛教界人士。
要與處在不同動態平衡中的人們談細菌,絕非易事。

avatar-img
52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賽倫蓋提大草院並非只是觀看動物大遷徙的名勝,而是現代生態學的聖地。食物鏈是什麼?現代生態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請聽紅柿子導讀「生命的法則」(讀書共和國出版)
 燃燒為何帶來能量? 請隨紅柿子一起前往101,欣賞美景之餘,也思索細菌和真核細胞的不同。真核細胞究竟是如何演化出來的?真核細胞的出現又如何改寫了地球的生命史。請聽紅柿子導讀「生命的躍升」(貓頭鷹出版)第四章「複雜的細胞」。
能量是什麼?生命體是什麼? 活著又是什麼? 本文從生命檢視熱力學出發,從生命能量學的角度討論病毒和生命的不凡之處。
生命為何是今天的形式? DNA 是所有生命現象的答案嗎? 薛丁格這位物理學家又如何影響了生命科學的進展?請聽紅柿子導讀「生命的躍升」(貓頭鷹出版)。
紅柿子導讀化學界的畢卡索 Roald Hoffmann 的散文作品 : The Same and Not the Same. 貫穿霍夫曼51篇化學散文的核心概念是什麼?這和波斯帝國又有什麼關線?
   海洋商業文明的起源與特色是什麼? 人是萬物的尺度,但人類的思想哲學又如何創造了萬物的歷史,形塑了物質文明的發展? 請聽紅柿子導讀「十種物質改變世界」。
賽倫蓋提大草院並非只是觀看動物大遷徙的名勝,而是現代生態學的聖地。食物鏈是什麼?現代生態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請聽紅柿子導讀「生命的法則」(讀書共和國出版)
 燃燒為何帶來能量? 請隨紅柿子一起前往101,欣賞美景之餘,也思索細菌和真核細胞的不同。真核細胞究竟是如何演化出來的?真核細胞的出現又如何改寫了地球的生命史。請聽紅柿子導讀「生命的躍升」(貓頭鷹出版)第四章「複雜的細胞」。
能量是什麼?生命體是什麼? 活著又是什麼? 本文從生命檢視熱力學出發,從生命能量學的角度討論病毒和生命的不凡之處。
生命為何是今天的形式? DNA 是所有生命現象的答案嗎? 薛丁格這位物理學家又如何影響了生命科學的進展?請聽紅柿子導讀「生命的躍升」(貓頭鷹出版)。
紅柿子導讀化學界的畢卡索 Roald Hoffmann 的散文作品 : The Same and Not the Same. 貫穿霍夫曼51篇化學散文的核心概念是什麼?這和波斯帝國又有什麼關線?
   海洋商業文明的起源與特色是什麼? 人是萬物的尺度,但人類的思想哲學又如何創造了萬物的歷史,形塑了物質文明的發展? 請聽紅柿子導讀「十種物質改變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了解到了多肽的價值,這篇帶大家了解到多肽在人體裡是如何運作的。 人體的結構是由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所組成的。 人體由60兆細胞所組成,細胞核中含有人體基因DNA,每個細胞又是由80億個蛋白質所構成。 因此,可以說沒有蛋白質等於沒有生命! 多肽:生物導彈、載體作用、激素平衡
Thumbnail
第二章 : 人類的微生物群:最近發現的器官 過往發現微生物作用的學者,讓大家知道避免接觸並殺死微生物,就能避免某些疾病,因此開始想要消除微生物,並建立的許多措施,雖帶來健康,卻也讓「細菌」開始惡名昭彰,直接與疾病畫上等號。但如此卻忽略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必須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才能發展完
Thumbnail
作者 : B.Brett.Finlay;Marie-Claire Arrieta 譯者 : 游懿萱 內容 :第一部,與其說我們是人,不如說我們是微生物 第一章 : 兒童:微生物的磁鐵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體驗了科學進步的優點,減少從小到大發生感染的風險。這些進步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素
Thumbnail
如果要我說「愛情是什麼」,我的答案就是「為了種族的生存」
Thumbnail
從《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這個書名就能看出這是本主題宏大的書(笑)。作者丹尼爾.李伯曼是哈佛演化生物學教授。書中,他從演化的角度出發,結合基因與文化,探討人類如何「變」成現在這模樣。接著,再進一步細談這些演化如何讓導致許多現代生活中惱人的健康問題。是本精彩絕倫的優質科普。
Thumbnail
多細胞生物的細胞之間可以透過細胞連接(intercellular connections)或原生質絲(plasmodesmata)來互相聯絡、互通有無,單細胞的藍綠菌(cyanobacteria)會嗎?最近的研究發現,給了肯定的答案!
本書內容是在說智人在許多人種當中如何脫穎而出,也說到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以及想像力讓人類生活方式大幅改變,而且妙的是就算我們的生活水準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了,但本能上我們跟七萬年前的智人其實差不了多少,在基因上可以說是毫無變化,但人類還是創造了許多新事物讓生活與以前大不相同。
這篇文章探討了對死亡與存在的思考,從宇宙與人類的起源開始,到轉化與觀點的改變,表達了對生死與轉世的理解。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愛德華•威爾森,是是美國昆蟲學家、博物學家和生物學家,被尊稱為社會生物學之父 以下彙整書中內容,以及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金寶英在這八篇小說中都一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角,她提到:「這就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世界。我們只了解自己觀察到的世界,每個人就只活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們上了年紀以後,都會像見過整個世界一樣誇誇其談。」永遠以挑戰你認知,卻也讓生命故事有所連結的哲學,這正是我喜愛科幻小說的本質。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了解到了多肽的價值,這篇帶大家了解到多肽在人體裡是如何運作的。 人體的結構是由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所組成的。 人體由60兆細胞所組成,細胞核中含有人體基因DNA,每個細胞又是由80億個蛋白質所構成。 因此,可以說沒有蛋白質等於沒有生命! 多肽:生物導彈、載體作用、激素平衡
Thumbnail
第二章 : 人類的微生物群:最近發現的器官 過往發現微生物作用的學者,讓大家知道避免接觸並殺死微生物,就能避免某些疾病,因此開始想要消除微生物,並建立的許多措施,雖帶來健康,卻也讓「細菌」開始惡名昭彰,直接與疾病畫上等號。但如此卻忽略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必須在充滿微生物的環境下,才能發展完
Thumbnail
作者 : B.Brett.Finlay;Marie-Claire Arrieta 譯者 : 游懿萱 內容 :第一部,與其說我們是人,不如說我們是微生物 第一章 : 兒童:微生物的磁鐵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體驗了科學進步的優點,減少從小到大發生感染的風險。這些進步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素
Thumbnail
如果要我說「愛情是什麼」,我的答案就是「為了種族的生存」
Thumbnail
從《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這個書名就能看出這是本主題宏大的書(笑)。作者丹尼爾.李伯曼是哈佛演化生物學教授。書中,他從演化的角度出發,結合基因與文化,探討人類如何「變」成現在這模樣。接著,再進一步細談這些演化如何讓導致許多現代生活中惱人的健康問題。是本精彩絕倫的優質科普。
Thumbnail
多細胞生物的細胞之間可以透過細胞連接(intercellular connections)或原生質絲(plasmodesmata)來互相聯絡、互通有無,單細胞的藍綠菌(cyanobacteria)會嗎?最近的研究發現,給了肯定的答案!
本書內容是在說智人在許多人種當中如何脫穎而出,也說到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以及想像力讓人類生活方式大幅改變,而且妙的是就算我們的生活水準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了,但本能上我們跟七萬年前的智人其實差不了多少,在基因上可以說是毫無變化,但人類還是創造了許多新事物讓生活與以前大不相同。
這篇文章探討了對死亡與存在的思考,從宇宙與人類的起源開始,到轉化與觀點的改變,表達了對生死與轉世的理解。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愛德華•威爾森,是是美國昆蟲學家、博物學家和生物學家,被尊稱為社會生物學之父 以下彙整書中內容,以及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金寶英在這八篇小說中都一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角,她提到:「這就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世界。我們只了解自己觀察到的世界,每個人就只活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們上了年紀以後,都會像見過整個世界一樣誇誇其談。」永遠以挑戰你認知,卻也讓生命故事有所連結的哲學,這正是我喜愛科幻小說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