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小說聖經--舊約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初讀時,純粹為了瞭解中東為何長年爭戰不斷的原因,讀後知曉了自亞伯拉罕為始,以撒、雅各至雅各的十二個兒子,為以色列十二部族的源頭。也才瞭解為何中東地區總是戰火不歇,多是為了爭奪聖地而起。

以前聽說舊約裡的上帝和新約裡的不一樣,不是教徒的我,也可以分得出來新約裡的是慈愛的,甚至為了世人犧牲自己的獨子。而舊約裡的上帝可不一樣,善妒、嚴厲而情緒化,愛試煉人性,有時甚至是殘酷的,一點不如祂的意就降災禍,又愛顯示自己的大能,一旦子民背離祂,又顯出些許寂寞的傷感。要以色列人敬畏祂,偏偏碰上祂選定的子民是具有人性缺點的人類而非牲畜,而且對付非以色列人的族群手段是不留情的。怪哉,只有以色列人是人,非以色列人就不是人嗎?而且就算是以色列人,一旦犯了罪,也是會招致可怖的災禍。

犯了哪些罪呢?自摩西領他們出了埃及,餓到快沒食物時,摩西請求上帝,於是天降嗎那,味如攙蜜的薄餅,於是乎解決了饑餓的問題,但是再好吃的東西餐餐吃,月月吃,總有吃膩的時候,於是人們想念起在埃及時的各種食物,即使只有一點點蒜也好。

於是人們要求要吃肉,這就惹怒了上帝,用風颳下一大群鵪鶉,人們還沒享受到肉的滋味,祂就降大瘟疫,多人死亡。只不過是人性中的一個小小要求而已,有必要這樣嚴苛嗎?我想舊約裡的上帝是要求人們像溫馴的牲畜一樣,給你們東西吃就要感恩了,給什麼吃什麼,居然還不滿意?

征服其他王的城邑後,城中所有的東西都要燒燬,有一個人因為看到一件精美的織袍,納為己有,還拿了些銀子金條想為他父親買他想了一輩子的一塊地,於是他連同他的家人財產,一切的一切被族人用火燒死。

他是犯了罪,犯了人性中偶有的貪念,他並不是聖人,只是一個老百姓,但他卻遭到了滅族的下場。

接下來以色列建國立王,一代代有的敬奉祂,有的背離祂,國與國之間開始爭戰,有的還是祂發起的。自立王後,十二部族分裂了,十個部族歸北方以色列,便雅憫和猶大二族歸南方猶大。加上大馬士革、亞述、亞蘭(今敘利亞),彼此爭戰不已。

在舊約裡我看不到上帝的慈愛,一切都是利益交換,祂需要子民的敬拜與獻祭,人民需要有神保護。敬拜我、謹守我的誡律的就可以得到我的保護,否則就受難或死,簡言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從這點看,所謂的上帝也只是充滿人性弱點的人,像個獨裁者。而不知為何,到了新約就突然變成了慈愛的上帝,與其相信上帝性格轉變,我寧可相信是教廷為了鞏固勢力改寫聖經。

而上帝真是神嗎?有沒有可能是上個文明殘存下來的人類呢?擁有比我們現在先進的科技,同時與原始的先民共存,為了某種原因,要將某種資訊傳承下去,又顧慮到民智未開的先民無法理解先進事物,於是用最簡單的信仰來吸引他們,先處處顯現他們無法理解的科技,讓先民以為他們是神而敬畏,然後再授與誡律要他們謹記。

試想,如果當時游牧的希伯來人看到我們現在的飛機,會有怎樣的想法?看到我們夜晚持手電筒出現在他們面前,會不會以為我們是持光的上帝使者?看到雷射光柱燒毀山石,會不會以為是天火?

想想多年前紅極一時的《聖經密碼》吧,是用希伯來文字字相連無一間斷的記載方式,輸入電腦後,用某種程式以跳接字母的方式找到所謂的「預言」,聖經裡的「封印」,一直要到電腦發明之後才有幸開啟。(舊約是以希伯來文寫成,記載上帝揀選以色列人作為子民,帶領他們脫離壓迫與險阻,前往迦南美地。新約是以希臘文寫成,記載神的兒子為了救贖人類,肉身成聖的故事。)

那時先民沒有電腦,要等兩千年之後,那怎麼辦呢?他們的時間有限,﹝這也許就是為什麼自聖經記載神蹟後,我們再沒有見過所謂「上帝」顯現祂的大能的原因。﹞只有用最原始的文字記載的方式囉,可是要怎樣確定這些記錄一定能正確地傳下去,直到科技進步到可以解讀的時候呢?所以他們想到了宗教信仰,唯有敬畏某種東西,才會戰戰兢兢地保守誡律不敢遺漏。

我猜想他們的科技已經進步到可以往來所謂的「信息界」(所以天主教和基督教都有聖蹟的記載),可以看到可能的未來,為了警告人類,於是擬好了資訊,還要某些希伯來人改名,如亞伯拉罕原名亞伯蘭,他的妻子撒拉原名撒萊,還為某些未出生的人命名,大概是為了讓表面的資訊(聖經)和暗藏的訊息能相符的做法,無論如何,那種科技是超出我們所能想像的先進。

宗教的目的都是要人向善,但也許可以因時代的進步,用一種新的眼光來看宗教,或許還有更多的訊息是要告訴我們的。以上只是我個人的揣想,信教的朋友看看就算了,可別真生氣打我喔。
這裡收錄我的手繪、手寫作品,以及各類讀書心得,和早期部分極短篇,鋪展出極個人的創作及閱讀之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翻開這本書,彷彿打開一幅卷軸,在你眼前展開的,是一段歷史的記憶,也是事件的紀錄。然而,這幅卷軸的份量太厚重,那裡頭所透出的情感重量,會滲入你內,再化為淚水,卻仍在內心震盪。 為了回答兒子的提問,為了讓那個時代的模糊面貌真正被看見,而不是教科書裡一小段簡單又沒有溫度的敘述,作者花費了四百天的心力,和團
上星期看完了《第十三個故事》,實在是一本精彩的小說,快到結尾時,還能帶給讀者意外,故事節奏由剛開始的平緩,到中段開始高潮迭起,直至落幕,讀完還讓人沉浸在作者建構出的虛擬故事裡,如同看了一場絕妙的電影。 故事的主軸是一對雙胞胎,但卻要從整個家族開始說起,女主角瑪格麗特則是一名一出生就失去雙胞胎妹妹的古
翻開這本書,彷彿打開一幅卷軸,在你眼前展開的,是一段歷史的記憶,也是事件的紀錄。然而,這幅卷軸的份量太厚重,那裡頭所透出的情感重量,會滲入你內,再化為淚水,卻仍在內心震盪。 為了回答兒子的提問,為了讓那個時代的模糊面貌真正被看見,而不是教科書裡一小段簡單又沒有溫度的敘述,作者花費了四百天的心力,和團
上星期看完了《第十三個故事》,實在是一本精彩的小說,快到結尾時,還能帶給讀者意外,故事節奏由剛開始的平緩,到中段開始高潮迭起,直至落幕,讀完還讓人沉浸在作者建構出的虛擬故事裡,如同看了一場絕妙的電影。 故事的主軸是一對雙胞胎,但卻要從整個家族開始說起,女主角瑪格麗特則是一名一出生就失去雙胞胎妹妹的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文章探討聖經中羅得的故事及其意義。羅得是亞伯拉罕的姪兒,雖有機會跟隨神,卻因被動和自私而逐漸墮落。他選擇居住在罪惡之城所多瑪,最終遭遇悲慘結局。然而,使徒彼得仍稱他為義人,顯示神的憐憫。文章警戒信徒不要輕忽神的救恩,應主動追求神,避免像羅得一樣失敗,以免在千年國遭受管教。最後勉勵信徒要警醒,堅持信仰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神在平凡的日子拜訪亞伯拉罕,這段寶貴的經歷強調了神與人的親密互動,以及亞伯拉罕信心和順服的表現。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和考驗後,神加速了應許的實現,啟示亞伯拉罕成為神的朋友,展現了信仰的力量和生命改變的價值。全文探討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體驗與神的同在和交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重新詮釋了創世紀廿二章中亞伯拉罕獻以撒的故事。通過對亞伯拉罕的內心和行為的分析,提出不同的觀點,同時探討上帝對亞伯拉罕的考驗是否真的是對他的信心和愛的測試。文章還從以撒和撒拉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從而試圖打破對該故事傳統詮釋的壓抑,並提倡對信仰不同層面的理解。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大衛 年間有饑荒,一連三年, 大衛 就求問耶和華。耶和華說:「這饑荒是因 掃羅 和他流人血之家殺死 基遍 人。」—‭‭撒母耳記下‬ ‭21:1‬
Thumbnail
此篇聖經是喜愛攻擊基督教最著名的一段經文,身為基督徒,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如何正確的解讀,好預備自己來溫柔地回答個人。
Thumbnail
亞伯拉罕犯錯了,神卻一味的祝福他,甚至成為鉅富!有這種事?絲毫不誇張,這就記錄在聖經中,這本在現今恩典時代隨手可得的書。 「因饑荒甚重,亞伯拉罕就下埃及去,要在那裡寄居。他將近埃及,就對妻子撒萊說,我知道你是容貌美麗的婦人。埃及人看見你,必說,這是他的妻子,他們就會殺我,卻叫你活著。求你說,你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文章探討聖經中羅得的故事及其意義。羅得是亞伯拉罕的姪兒,雖有機會跟隨神,卻因被動和自私而逐漸墮落。他選擇居住在罪惡之城所多瑪,最終遭遇悲慘結局。然而,使徒彼得仍稱他為義人,顯示神的憐憫。文章警戒信徒不要輕忽神的救恩,應主動追求神,避免像羅得一樣失敗,以免在千年國遭受管教。最後勉勵信徒要警醒,堅持信仰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神在平凡的日子拜訪亞伯拉罕,這段寶貴的經歷強調了神與人的親密互動,以及亞伯拉罕信心和順服的表現。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和考驗後,神加速了應許的實現,啟示亞伯拉罕成為神的朋友,展現了信仰的力量和生命改變的價值。全文探討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體驗與神的同在和交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重新詮釋了創世紀廿二章中亞伯拉罕獻以撒的故事。通過對亞伯拉罕的內心和行為的分析,提出不同的觀點,同時探討上帝對亞伯拉罕的考驗是否真的是對他的信心和愛的測試。文章還從以撒和撒拉的角度進行了分析,從而試圖打破對該故事傳統詮釋的壓抑,並提倡對信仰不同層面的理解。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大衛 年間有饑荒,一連三年, 大衛 就求問耶和華。耶和華說:「這饑荒是因 掃羅 和他流人血之家殺死 基遍 人。」—‭‭撒母耳記下‬ ‭21:1‬
Thumbnail
此篇聖經是喜愛攻擊基督教最著名的一段經文,身為基督徒,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如何正確的解讀,好預備自己來溫柔地回答個人。
Thumbnail
亞伯拉罕犯錯了,神卻一味的祝福他,甚至成為鉅富!有這種事?絲毫不誇張,這就記錄在聖經中,這本在現今恩典時代隨手可得的書。 「因饑荒甚重,亞伯拉罕就下埃及去,要在那裡寄居。他將近埃及,就對妻子撒萊說,我知道你是容貌美麗的婦人。埃及人看見你,必說,這是他的妻子,他們就會殺我,卻叫你活著。求你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