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的良善天使》用科學數據探討「人性本善」|閱天地

2020/02/14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2014年台北捷運隨機殺人案、2016年小燈泡事件、2019年肉圓加辣的家暴事件,近年的暴力新聞,和2001年美國的911恐怖攻擊案一樣尤歷在目,讓人印象深刻。各界不同的聲音,或撻伐、探討、想改變,成為當今社會人人引以為鑒的代表性事件。
比爾蓋茲、祖克柏推薦選書,《人性中的良善天使》遠流出版 (2016
實驗心理學家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面對這些新聞案件,與眾不同的「樂觀」,他說:與其說是樂觀正面,不如說是感激,感激促成此成就的文明和啟蒙的力量,珍惜這一切。
《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是本很有份量的書,作者史蒂芬・平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問、解答,他希望在思想的大觀園裡,讀者也能因為他的著作,觸動另一個新的想法,彼此琢磨走向更完善、美好的世界。
請做好心理準備翻開這本書,翻開歷史裡兇殘的那一頁。

一、暴力的起源

想要改變現在,就要了解過去,正所謂以古鑑今,因此作者開篇就揭露那些被「過度美化」的歷史真相——古代是一個容易弄傷人的地方

1、史前遺骸

「冰人奧茲」從五千年前的石器時代被冰封到現在,是現今被發現最古老的人體,他為我們帶來過去的訊息,讓我們一窺過去人類生活的秘密。(2016年4月)
科學家以放射線透析這具保留五千年的遺骸,發現奧茲的肩部埋了根箭頭,原來他不是因為跌入山坳,無人救援而死,而是死在他人之手。考古鑑識專家研究,奧茲手部有多處傷口未癒合,頭部和胸部也有多處創傷,DNA檢測發現他攜帶的箭頭上有其他兩人的血跡。
於是一群科學家還原古代現場,推測奧茲一夥人和鄰近部落起了衝突,他用弓箭射殺對方一人,拔出劍後在射殺另一人,最後也被對方用箭射殺。

2、文獻記載

但是一具骸骨不能代表全部,第二項考古證據就是文獻記載,《荷馬史詩》和《舊約聖經》。
荷馬所著的《伊里亞德》和《奧德賽》,落筆年代大約在公元前800~650年間,一般認為其內容反映了那個年代地中海東部地區部落和酋邦的生活方式。古希臘的戰士以手持武器,殺傷力卻不比高科技武器(槍藥彈砲)來得遜色。
利刃在年輕身體上進出:有的在額頭正中、有的在太陽穴、有的在兩眼間、有的從脖子一路切到嘴巴或另一頰、有的進了兩肋、有的進了胯下、在股上、在手上⋯⋯槍戟、矛頭、箭、刀劍、匕、石頭,都成了嗜血的兇器。鮮血四濺、腥風血雨、骨肉橫飛、刀落髓出⋯⋯(《人性中的良善天使》第18頁)
《舊約聖經》記載上帝教導以色列人殺牲畜獻祭,也描述國與國、王與王、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攻擊、毀滅、殺戮,雖然大半記載並沒有真實發生過(因為沒有化石佐證),但其經文可能是鐵器時代部落間共同尊奉的行事規範。

3、科學論證:暴力的演化

霍布斯(1588~1679),英國政治學家
(圖片出處:牛津學術
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天擇」讓我們了解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世界,但能夠解釋同類相殘的行為嗎?可能沒那麼簡單。天擇篩選出具有暴力傾向,可能傷害到近親體內跟自己相同的基因複製備份,少了一個備份就增加被淘汰的風險。
因此作者認為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看法更能解釋同類相殺的暴力邏輯。無統治階級的人類,是自私、不知自制、毫不文明地彼此競爭。其著作《巨靈論》(Leviathan,或譯利維坦)有一段文字相當精妙:
是故衝突之因,肇因人性者有三。一曰競爭,二曰猜忌,三曰名望。其一,為有所獲而犯人;其二,為自保而犯人;其三,為名望而犯人。其一者,為奴役他人身體、妻兒、牲口而行強暴之舉;其二者,為保全所有不為所奪;其三者,則為細故,小如一言一笑、意見乖違,乃至輕蔑之兆,或及於個人,或及於親友族人、職業、名望。(《人性中的良善天使》第56頁)
例如:部落民族間彼此爭奪、競爭資源,忌怕對方先出擊或復仇,為保護親友族人,所以歷史裡的酋邦的暴力手段更為凶殘,連嬰孩也不放過,因為嬰孩長大後會復仇。
作者用「暴力三角」關係圖解讀霍布斯的巨靈邏輯,若想阻止衝突,則需要旁觀者的牽制,也因此任何暴力行都為會涉及三方:加害者有圖於受害者、受害者意欲報復、旁觀者意欲將衝突傷害減到最低。
《巨靈論》的邏輯可以用暴力三角總括。(出自《人性中的良善天使》第59頁)
霍布斯的理論貫穿整本書,作者在其後探討各種暴力行為時,都會提到這三個肇因:競爭、猜忌(恐嚇)、名望。

二、歷史裡的暴力

活人獻祭、巫術、血謗(誣陷指控),懲罰褻瀆神明者、懲罰邪說異端者、懲罰背信宗教者,專制統治下逾常的刑罰,實在不忍目睹⋯⋯
以下引用書裡讓我印象深刻的三種暴力行為,光是文字敘述,不免心寒反胃,如果你跟我一樣,請斟酌閱讀。

1、被公開認可的酷刑

旁觀者喜歡看酷刑,跟犯不犯罪無關,他們視為一種娛樂,舉凡火烤貓、追逐棒打豬隻,或羅馬競技場中人與人格鬥、人與野獸競技,都讓群眾、尤其貴族特為興奮。今天我們將之稱為病態的迷戀被扭曲的道德優越感,這其實是一種心理缺陷。
18世紀的西方更是極刑的轉捩點,為了確保邪說異端者不再犯,「制度化」極刑,愈殘忍愈能發揮「殺雞儆猴」的最大功效。若說18世紀的政府不人道,他們的邏輯概念卻是從更早的歷史演變而來。公元590年的基督教文化推崇殘酷行為的態度,可從英文的慣用語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 to be racked with pain 肢刑架拉扯之痛(現代英語比喻:極其痛苦)
  • to be drawn and quartered 剖肚後切四段(現代英語比喻:下場及其淒慘)
  • to press 重壓逼供(引申為:強迫人做事)
  • the garrote 鐵環絞刑(原為刑具名詞,引申為:以類似方式勒人)
  • a slow burn 火刑(引申為:事發後很久才愈想愈忿怒的事)
早期基督教的態度有其德性上的理由,認為真心信奉耶穌為教主,死後才不會入烈焰地獄,故而在此受罪,好過永世受罪。在此並非指責基督教,今日的基督徒寬容且和善,而是要反問「轉變的契機是什麼?」

2、中世紀騎士的暴行

古代騎士英姿挺拔,格鬥精神受人景仰,影響今日的歐美國家,並提出訴求,希望將中世紀騎士運動納入奧運項目。以下引用公視新聞2019年7月29日的報導畫面,可供想像騎士的模樣。
但其實中世紀騎士一點也不「英雄」,他們就像軍閥和軍頭,在封地上強括民脂民膏、偷襲其他騎士的領地。如霍布斯理論所言,「競爭」、「恫嚇性攻擊」和「復仇」,結果卻是農民苦不堪言,如下圖所繪。
若你決心點閱圖片,不妨仔細觀察圖中描繪的資訊。(圖片出處:《人性中的良善天使》第97頁)
歷史學家芭芭拉・塔克曼(Barbara Tuchman)描述當時人們討生活的方式:
這些私人戰事都是由騎士發動,他們樂此不疲、手段凶狠,策略只有一個,就是盡可能摧毀敵人,包括領地內的農民、農作物、葡萄園、工具、穀倉,和他們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這樣對方的歲收資源就會大減。到頭來,這些戰事中最大的受害者卻是各國的農民。(《人性中的良善天使》第98頁)
現代有些遊戲設計正是模擬這種城池策略,但若真實發生在眼前,可一點也不好玩。

3、意識形態下的屠殺

多數種族屠殺起因於集體的組織暴力,將團體的光榮歷史化為神話,同時將其他人屏除於社會契約之外,這就是意識形態。諸如納粹黨屠殺猶太人、毛澤東的文革、柬埔寨種族滅絕等,都不離極權/獨裁政府為特定著迷的理想,妖魔化敵對國族。下圖是作者用「受害人數÷世界人口」的比例計算方式,呈現各年份大規模屠殺程度。
(圖表來源:《人性中的良善天使》第461頁)
族群屠殺最讓人費解的地方在於它「視族群類別殺人」,推翻了霍布斯「競爭、恐嚇、復仇」的動機來源假設,超出我們一般對加害者的認識。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文章裡提到人類有「二分化直覺偏誤」,大腦會自動簡化群體、誇大落差,族群屠殺就是被大腦欺騙的結果。面對與自己不同特徵的人,我們的心智會依特性將之歸類,甚至因為恐懼型直覺偏誤,害怕被侵犯而主動出擊,讓原本只侷限人與人之間的霍布斯式競爭,演變成族群間的霍布斯式競爭。
種族屠殺之所以致命的第二個原因,就是百萬人的意識形態。為了推動烏托邦式的信念,強迫別人遵照特定價值觀,動用極限的毀滅力量,有別於冰人奧茲的部落衝突、騎士佔領封地的摧毀行為,烏托邦藍圖卻是人類的浩劫。

三、轉變的契機

了解人類歷史中同類相殘的殺戮惡魔後,接下來探討「人性善」的轉變契機,為什麼數據顯示凶殺率下降?

1、貿易促成和平

因為有錢,所以善良。——《寄生上流》
雖然難過,卻是事實。因為有了自由貿易,國家之間、人與人之間的實質利益就緊緊相繫,禍福與共。這裡暫且不討論資本主義下的暴力行為,單從近幾十年冒出頭的國際貿易與戰爭關係作討論。
政治學家布魯斯・羅賽特(Bruce Russett)和約翰・歐尼爾(John Oneal)用統計手法釐清是「民主導致和平」還是「貿易所以和平」。他們針對每一對瀕臨衝突國家中,找出較仰賴貿易的一方,再查出貿易總量,發現在特定年份較倚重貿易的國家,比較不可能在隔年發生軍事衝突(即使有其他變項,對軍事衝突的影響依然不變)。
如果一個國家施政行事公開透明且意向明白清楚,又擁有自由市場經濟,可以讓鄰國安心,知道該國不會忽然進入備戰狀態,就不致任何一國步入「霍布斯式陷阱」。從歷史走勢來看,國家逐漸從以戰爭作為刺激財政的政策轉向貿易。

2、知識革命

閱讀是一種採納他人觀點的能力。
17、18世紀是一個知識圈的時代。工業革命及活字體印刷技術的革新,讓書信往返不下數萬封、書籍出版就立刻售罄,諷刺文學、苦難回憶錄闡述被害者的痛苦,抬起世人的同情心與道德情感。
書籍、歌劇、電影等作品讓人能夠從自己以外的視野看待每一件事,讓同理心與關注擴展到他人身上,是一種智識的敏銳度,鼓勵人踏出自己出生、駐足的地區限制, 想想假設的世界樣貌,然後回頭省思掌控著信仰與價值觀的習慣、衝動與傳統制度。
思想的傳播讓人們從有毒害的信念中覺醒,了解到別人也是血肉之軀,也會痛苦、悲傷、高興,從而建立起彼此信任瞭解的道德準則。

3、「國家」逐漸成形

民主制度涓滴謹慎地使用武力,制止暴力橫行。
經過長久的土地與鮮血的爭奪,許多啟蒙時代的思想家紛紛提出國家的統治方法。劃分國界減少鄰國間的戰爭,執法公正降低村落惡行。而民主體制牽制政府,讓掌權者不敢造次。
這裡所談的「國家」定義,是根據歐洲歷史的政體演變為討論對象,聯盟定義不同,因此戰爭的本質和波及範圍也在變化。艾文・魯亞德(Evan Luard)在《國際社會戰爭》(War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1986年出版)一書中,建議歐洲衝突史可以劃分為五個年代,分別是:
  • 1400~1559 王朝年代(皇室的血統繼承)
  • 1559~1648 宗教年代(教會主政)
  • 1648~1789 主權年代(軍事武力的較勁)
  • 1789~1917 民族主義年代(種族與軍國主義的爭奪)
  • 1917~1989 意識形態年代(民主與獨裁,作者補充替魯亞德劃分截止至1989年)
魯亞德的劃分法不只將歐洲戰爭史勾勒出來,同時讓我們看到統治型態的轉變也是影響暴力行為的關鍵。民主國家不一定全然是和平的政府,尤其近代才發展民主的國家,他們內戰頻仍,難以擺脫軍權管制。「國家」與「和平」是無止盡的課題,至少成熟的民主國家「比較」不會引起戰爭。

讀後感

我很喜歡史蒂芬・平克的這本著作,要說它唯一的缺點的話就是太厚了。
作者用各學科的研究實驗證明他所提出的論點:人類社會正在逐步變好。不只附上數據、圖表,也把整個實驗緣由、實驗方法、後續發展等一一詳細述說。不僅如此,在這些研究資料的說明之後,史蒂芬・平克會再加註自己的理解,一步步連結到他的論點。條理分明,大標題、小標題運用得當,更別說在前言為每一章節提綱挈領,即使閱讀時不能明白整個推算邏輯,也能翻看前言知曉一二。
讀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收穫,就在用文字清楚表達整個概念與推理過程。以前我的作文曾被老師評語「思緒跳躍、閱讀不能順暢」,而《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正是教導我如何清楚地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表達。很喜歡這本書。
歡迎點閱參考我所整理的心智圖。(網頁右下角縮放調整大小)
願閱讀成就彼此。
Neomi
Neomi
嗨,我是Neomi。佛性經營方格子,喜歡讀各學科的研究理論,也喜歡鑽研文字。學業進修中,所以更新更慢。「閱讀是投資,書寫是報酬」是人生宗旨,快樂讀,寫開心。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