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食者的兩難:吃肉,違反動物權?
方格精選

雜食者的兩難:吃肉,違反動物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目前維繫人類生存的三條主要食物鏈:工業化食物鏈、有機食物鏈,以及採獵食物鏈。(頁13)

書中所談論的議題不脫離工業化、有機及採獵這三條食物鏈,工業化與上半部有機食物鏈章節是作者麥克‧波倫親自到場觀察,實際紀錄農場大小事,後半部有機和採獵食物鏈內容則是他的親身經歷,到森林裡採集菇類和獵捕野豬。

假如比較聰明並不代表就能為了自己的目的而利用他人,那麼人類又憑什麼為了相同目的去利用其他非人類的動物?(頁313) |PhotoCredit:ebay.com

假如比較聰明並不代表就能為了自己的目的而利用他人,那麼人類又憑什麼為了相同目的去利用其他非人類的動物?(頁313) |PhotoCredit:ebay.com

在閱讀此書前,我已閱讀《孟山都的遺產》和《傷心農場》兩本書,以下簡述兩本書內容;第一本書說明孟山都改良的種子帶來前所未有的毒害,第二本書則詳盡記錄作者親眼所見農場動物的慘況。若是閱讀完這兩本書,你會對此書第一部《工業化的玉米》有感。

閱讀過程我不斷想起《傷心農場》中動物們的生活狀況;蛋雞在有限的空間不斷生產雞蛋,火雞從出生便被迫快速增重與增肉,母豬懷孕或哺乳皆在骯髒且陰暗的鐵欄裡,以粗暴的人工授精的方式迫使母牛受孕和產出乳汁,待宰的雞隻們看著自己的同伴被電擊,然後在十五秒內被無情地解剖。

問題不在於『能不能』理性,或『能不能』說話,而是『能不能』感受痛苦(頁313)|Photo Credit:bobvenables.co.uk

問題不在於『能不能』理性,或『能不能』說話,而是『能不能』感受痛苦(頁313)|Photo Credit:bobvenables.co.uk

《雜食者的兩難》並未提到如前述兩本書詳盡,但是作者從觀察生產、體驗收成到實作飲食,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人類雜食的緣由與習慣,讓人更能清楚明白何謂「兩難」。

作者提及兩本有意思的著作──《飢餓的靈魂》、《動物解放》,前句書摘正是出自《動物解放》,引用這段話的用意,並非是為了討論素食者或肉食者的優缺點,而是單純地反思人類的行為,人類有許多時候自視萬物主宰,而任意地使用自然資源,萬物為了生存,必有其生存手段,但是手段中必須是踐踏牠者的屍體嗎?或是殺伐對方的族群?


對任何動物而言,所謂幸福,就是有機會展現自己的動物天性(頁324)|Photo Credit:illustratoren.de

對任何動物而言,所謂幸福,就是有機會展現自己的動物天性(頁324)|Photo Credit:illustratoren.de

當人類主張人權,動物是否也有權為自己主張動物權?活在速食時代的人們,是否能放慢腳步、享受慢食?感激動物的犧牲,珍惜食物的可貴,減少肉類的食用,也許能改變肉品市場的供給,讓市場不須生產大量肉類,動物能更健康的成長。


avatar-img
享閱沙龍的沙龍
16會員
38內容數
文章題材出自《642件可寫的事》 挑戰自己的文筆與想像 歡迎回覆分享創作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享閱沙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雪佛》 記憶也像雪佛,終究要崩塌,滅毀,消融於無跡,我卻用我的文字,不知靡費地為它妝點纓絡,為它打造佛龕,為它起建院寺。到最後,雪佛不見了,只剩下文字,文字取代雪佛,成了記憶本身。我留不住雪佛,能夠掌握的只有自己的文字。 《血與土》 《殘暴之巔》
閱讀之餘 ‧ 雜談 No.2 ✨突破閱讀週紀錄 ✨挑戰跨出舒適圈 ✨掰掰安撫之書們 在送走曾經珍藏的安撫之書們,我慎重地悄聲對它們說聲「謝謝」,希望能在未來某個時期再度被它們療癒、撫慰。
《幸運之子》是一本沒能「換氣」的書,閱讀過程就像是游泳不小心嗆到、腳筋抽搐,而使人載浮載沉於水面,永遠恐懼著會不會在下一刻即滅頂的感覺,這正是小說中角色們所經歷的磨難,疾病與死亡輪番打擊,努力維持關係平衡,以及保持生命的渴望。
《雪佛》 記憶也像雪佛,終究要崩塌,滅毀,消融於無跡,我卻用我的文字,不知靡費地為它妝點纓絡,為它打造佛龕,為它起建院寺。到最後,雪佛不見了,只剩下文字,文字取代雪佛,成了記憶本身。我留不住雪佛,能夠掌握的只有自己的文字。 《血與土》 《殘暴之巔》
閱讀之餘 ‧ 雜談 No.2 ✨突破閱讀週紀錄 ✨挑戰跨出舒適圈 ✨掰掰安撫之書們 在送走曾經珍藏的安撫之書們,我慎重地悄聲對它們說聲「謝謝」,希望能在未來某個時期再度被它們療癒、撫慰。
《幸運之子》是一本沒能「換氣」的書,閱讀過程就像是游泳不小心嗆到、腳筋抽搐,而使人載浮載沉於水面,永遠恐懼著會不會在下一刻即滅頂的感覺,這正是小說中角色們所經歷的磨難,疾病與死亡輪番打擊,努力維持關係平衡,以及保持生命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