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與巴勒斯坦(1/18追記)

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說實話,筆者對這問題沒多大興趣,倒不是因為以巴之間對錯有定論,而是因為這問題複雜難解,而且根本就不是對與錯的問題。所以本來也沒心思想要寫這方面的評論,但今天看了蘋果日報的這篇社論,筆者的感想實在是好氣有好笑,氣的是國內是無人了嗎?好笑的是評論者自己在說什麼,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難怪911的時候,一堆穿著阿拉伯服裝的教授上台評論,被譏笑乾脆找何雨雯來擔任主講好了,反正他念阿拉伯語系的。
筆者不擬用這些報紙的方式來評論,這種評論淪於「對錯」之爭,無濟於事,筆者用其他的角度來談談。先談談歷史好了。

簡易歷史回顧

首先,巴勒斯坦的問題出在哪?加薩走廊的問題出在哪?如果要深究歷史,那真的是可以上扯兩千年,沒完沒了。比較近的是一次大戰英國在當地的三個協定(條約),講穿了就是帝國主義的分贓,三個互相矛盾的約定埋下日後衝突的種子。又好死不死的,大戰結束後英國也沒遵守任一方的約定,這三個矛盾的協議曝光,讓阿拉伯人覺得他們被欺騙,猶太人認為他們遭到背叛。有興趣的上維基找找就好,這些東西有趣的很,可以當作基本的國際關係基本教材。(還是補上資料好了,1915弗桑-麥克馬洪協定,此協定答應阿拉伯獨立。1916薩克斯-皮克特協定,英法俄協定共同分割奧斯曼帝國的領土,當然包括了現在的巴勒斯坦地區。1917年貝爾福宣言,英外相宣布答應猶太人在不影響當地民族權益下,巴勒斯坦建立民族之家。這根本上就是互相矛盾的,不僅協定之間矛盾,連協定的內容都互相矛盾)
更好玩的是,二次大戰沒十來年就打起來,希特勒屠殺猶太人激起廣大的同情,尤其在美國更是如此,這間接促使了以色列的建國,當然啦,剛建國完就被阿拉伯諸王國聯合宣戰,沒人認為以色列撐的下去。在此離題一下,約旦軍隊的將軍還是英國佬,讀者應該就知道當時獨立歸獨立,真的要打現代戰爭......找老外幫忙比求阿拉賜福實際的多。總之,第一次中東戰爭,前半場以色列慘死的很,要不是猶太人大屠殺經歷,恐怕猶太人還不會有這種殊死的肉搏戰勇氣。後來的事情大家就知道了,西方各國調停,以色列從捷克等國家進口飛機跟戰車,後半場戰爭開打,阿拉伯王國軍隊開始潰敗,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當時號稱「同胞」的阿拉伯各王國間,到底怎麼個合作法,這充分證明阿拉真主還是待在清真寺就好,真的要談利益分贓,這還是交給魔鬼來處理比較適合。反正,以色列大勝,第一次中東戰爭,就在以色列幾乎是完全的勝利下結束,大致上以色列現有領土的樣貌,就差不多是當時打下來的結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比較一下開戰前後的領土差異,就知道真的開打倒楣的都是巴勒斯坦上面的老百姓,那些阿拉伯同胞拍拍屁股就閃了。(附註一下,雖說當時阿拉伯軍隊表面上有絕對的武器優勢,但當時以色列已經有穩定的移民流入,其中不乏大屠殺的倖存者,這些人對於要打仗維護自己的生存...可是狠角色。敘利亞軍隊在北部就被擋下,充分證明防禦者有心的話,可以利用地利撐多久。最大的戰事發生在中部戰線的耶路薩冷,約旦軍隊把以色列軍都趕出了耶路薩冷。第一次中東戰爭的歷史,非常值得讀者去瀏覽一下。)
這事情對錯就先不論了,但這件事情這樣發生下來,以色列建國後阿拉伯各王國就宣戰,最後還打輸。這像不像是你不滿隔壁蓋了一棟新房子,烙一群兄弟去打架拆屋,結果被打的鼻青臉腫爬回家,人家就順便把他家的範圍往外多畫了一圈,立個牌子「非請莫入」。主動找人打架還打輸,就別哭土地被搶多可憐,又不是人家主動來打的。附帶一提的是,以色列當時戰死人數有數千,聽起來不多,但以人口比列去推算,等於美國越戰紀念碑要多好幾倍,別以為人家是輕鬆獲勝。(這比喻最大的問題在於,誰宣撐多久以前這塊土地是自己的,就跟台灣中國宣稱釣魚台是固有領土一樣,不過實際上開軍艦巡弋的...)
歷史講到這,總之巴勒斯坦的問題慘就慘在這邊,之間又經歷數次中東戰爭,巴勒斯坦人的苦難,真的有一半要怪到這些「阿拉伯同胞」上,反正打輸了我走人,只是面子難看,但原住民可就......

非報紙報導因素

好吧,那你說以色列為何好像不留餘地?其實以色列要是不留餘地,巴勒斯坦人三十年前就死光了,不會留到現在天天丟炸彈到以色列領土上。各位有興趣的讀者,請自己去找一些大約是70年代左右的書籍,有關於巴勒斯坦當地居民的生活等等問題的,你會發現與台灣找外勞有驚人的相似程度。但請注意一點,非法外勞要來台灣,起碼要搭船偷渡,在巴勒斯坦想到以色列找工作,走路就好了,再說以色列在沒有戰爭威脅的狀態下,也不是說不歡迎巴勒斯坦人來做一些工作。這些工作是什麼?跟台灣人一樣,又累又髒薪水又差的那一種,只要想想外勞政策與本勞的衝突,讀者就不難理解以色列偏南部的居民怎麼想。畢竟你被老闆開除失業,原因是出在隔壁那一群難民願意用一半的薪資工作,還任勞任怨不怕操,更可惡的是這批人明明就是跟我們打仗輸的,怎麼會現在我們比較慘?(仇恨是沒辦法消除的,尤其是雙方都有親人死傷的狀況,要人放下這種世代仇恨,根本就是外人自己喊爽的。但就算如此,對雙方的大多數一般老百姓而言,平安過日子還是重要的多,不然巴勒斯坦人也不會每天走路去以色列老闆那上班。激進手段的人是少數,但可以很有效的掠取輿論注意)
別忘記,勞工數量永遠比老闆多,選票最終會促使以色列當局,進行一連串的動作來阻止或是限制這些巴勒斯坦工人,但實際上效果有嗎?看看台灣有多少雇主想辦法找非法外勞就知道。所以為什麼以色列的極端團體會用「屯墾」的方式進行佔領?為什麼以色列會有極端的勢力要求徹底封鎖巴勒斯坦?這些東西仔細想想就不難理解,別扯到什麼以色列人天性惡劣是恐怖份子,鬼扯連篇。
這其實陷入一種負面的正向回饋陷阱,當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水準因為限制,不斷的向下修正,年輕人越來越看不到未來的希望,這時候極端組織要崛起就不怕找不到支持者。看一看法塔跟哈瑪斯的成立與壯大,壯大到成熟等等時期,配合包括慕尼黑血腥奧運在內的各種恐怖活動時間點,有心的讀者就會發現其中有千絲萬縷的關連性,根本就不是用單純的誰欺負誰來解釋。這個負向回饋進一步的加強以色列極端勢力的成長,他們用選票迫使政策向強硬手段靠攏,這些手段又會進一步造成巴勒斯坦人的生活苦難,這又更讓巴勒斯坦的極端勢力有幾可趁,所以現在以色列會有相當多的人支持用霹靂手段解決問題,就別感到意外,巴勒斯坦會有人願意自殺炸彈攻擊,更不要感到驚奇。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事件從將近四十年以前就開始發生了,在這之後出生的人根本就對歷史糾葛沒印象,課本講的再精彩寫實,都比不上生活中的真實經歷,那麼新生代的人想法會怎麼走?看看台灣二十年來的選舉就知道,不需要講太遠。(不過依照現在年輕人的想法,顯然的父母親的影響還是蠻大的,看來筆者當初估計十年後台灣選舉會好很多,真的太樂觀XD。相對的,以巴可是互相還在死人的...要人和解共生......)

以色列揮軍加薩

那麼,這次以色列的攻擊呢?坦白說,筆者不知道他們打什麼主意,只能跟各位讀者說,別聽報紙上面的鬼扯淡,要是以色列只打算消滅哈瑪斯並且迫使巴勒斯坦改變,他們只要把水龍頭關掉就好,現實的一個問題就是,加薩地區的水資源可是以色列控制的,關掉不出半個月,就可以等著巴勒斯坦「私下」派人來「跪求」了,公開的當然是不可能。可以做的方法好幾種,首選就是不包括揮軍進入,雖然以軍事角度來看,以色列的手術刀攻擊非常精準,所謂的陷入苦戰根本是現代人過太爽,戰爭哪一場是打得很輕鬆的?除非是美軍這種可以因為一個狙擊手,就呼叫戰機外加砲兵與直昇機輪番轟炸,將狙擊手可能藏身的地區都打成碎片後才挺進的火力,以色列這種打法已經很「克制」了,換筆者真的要「掃除」哈瑪斯勢力,筆者直接把話跟巴勒斯坦人說,要是藏一個戰士,就轟掉整棟房子,地毯式的從北掃到南。你看看巴勒斯坦人會不會徹底「抗暴到底」。
現實是很殘酷的,巴勒斯坦現在的生存物資,幾乎「完全」仰賴以色列,最起碼的是運輸要看以色列臉色,在這種權力結構下,以色列願意簽六個月停火已經很客氣了,換你是以色列選民,停火這期間巴勒斯坦都是以色列在養,現在每天射火箭到我們頭上,你他媽政府是混吃的嗎?換個方式來想,今天蘭嶼宣布他們獨立,然後每天向台東射一顆火箭,讀者去推想一下這種狀況,台灣的選民會怎麼做就好。以色列的行動不僅想了很久,而且應該有更長遠的打算,只是很多事情資訊沒有攤開來,光是總理出來說說話,誰知道他們到底想什麼。
讀者可以去注意一個訊息,現在的巴勒斯坦政府,哈瑪斯並沒有獲取過半支持,換句話說自從上次哈瑪斯得到多數選票後,這一次就沒有了。說穿了這道理很簡單,革命戰士打打嘴砲是一回事,真的要你穿西裝打領帶治國,你治不治個出東西又是一回事,細節不需多談,巴勒斯坦人民用選票來告訴哈瑪斯,那一套我們領教過了。那麼哈瑪斯射火箭的意義何在?說白一點,當巴勒斯坦民眾發現停火的好處高於開火,他們就沒選票可以拿了,那現在唯一要打破這局面,好讓我哈瑪斯重新「掌權」的途徑是什麼?當然是把這個「和平的虛像」打破啊!說廢話那麼多,對以色列射火箭去。
講白一點,跟台灣的該死政客有什麼兩樣,差別在於台灣的無恥政客靠銀彈,哈瑪斯用子彈。想要掌權不擇手段的心態一模一樣。

巴勒斯坦怎麼做?

巴勒斯坦民眾的最佳選項?坦白說,除了放下武器外沒有別的可能,阿拉伯世界是不可能為了你巴勒斯坦,真的去跟以色列再打一場大戰,打打嘴砲大戰倒是很樂意,國際間的奧援又能有多少?別以為現在西方各國都在聲討以色列,就真的代表巴勒斯坦有未來,這些從俄羅斯到西班牙的歐洲國家,罵以色列的意圖都在於美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只要美國還是以色列的最大支持者,那麼這些國家就可以佔據「道德高度」來批評美國很偽善,至於是不是哈瑪斯先動手的?那這根本就不重要,反正以色列只要還擊,就是「不對稱」的還擊。好吧,顯然美國因為兩棟大樓垮掉,就滅掉兩個國家也是不對稱的還擊。
巴勒斯坦在這停火期間,有嚐到多少和平的好處?光看以色列本身的選舉結果就可知道一二,顯然就以色列的想法來說,給糖果吃就可以不被搗蛋,是一種可以接受的選項。但這種結果對於靠著極端民眾混飯吃的哈瑪斯來說,根本就沒得混,再說他們執政期間也沒搞出名堂,除了把責任都推到美國跟以色列頭上,又還能怎樣?別以為巴勒斯坦人是白癡,你我想想台灣選舉就好,陳水扁把責任推給國民黨推八年,現在誰理他?馬英九上來還沒一年就要推責任,「馬上」就被「幹橋」說牽拖。在那種戰爭與和平一線之隔的地方,民眾的感受力比我們想像的要纖細的多。
別以為放下武器,巴勒斯坦就會任人宰割,現實的問題仍然是美國支持以色列,但不支持以色列消滅巴勒斯坦,以色列能造成的既定事實,最多是給予重大打擊,要「消滅」巴勒斯坦?恐怕連以色列人自己都不支持。阿拉法特也是在多年抗爭後才體認到,沒有美國支持,獨立建國根本作夢,阿拉伯同胞的支持都是嘴砲,唯一能做的就是談判。但是他肯談,也是因為他算是巴勒斯坦權力的最高峰,那些不是最高峰的怎麼想?看看到頭來以色列直接開坦克要阿拉法特好好管治巴勒斯坦,阿拉法特還是拿哈瑪斯一點輒都沒,就可以知道人家其實內部鬥爭比我們看的還要激烈。

伊朗的角色?

那麼,這看起來無解嗎?筆者不想再提太多,因為這會打到十萬字都打不完,筆者沒空。只再提到一點,以色列總理今天指控,伊朗在以色列南北方各安插棋子,北邊是黎巴嫩真主黨,南邊是巴勒斯坦哈瑪斯。這種指控有其相對應的道理在,而且很可能是真的。
這怎麼說?筆者也只提一個就好,伊朗雖然是世界產油大國,但其石油的「含硫量」偏高,讀者若能理解這其中的關連,就可以來談談中東「不」和平,對油價產生的影響,伊朗到底可以獲取多少好處。有興趣的讀者只要比對一下伊朗對外的發言、針對的對象以及時間點,在配合一下原油價格,大概就可以心裡有數他們在想什麼。只是要牽扯到他們真的支持哈瑪斯騷擾以色列?這當然要有確實的證據。
但筆者認為這其中的可能性遠高過賓拉登支持,以美國情報單位全力查緝蓋達組織的作為,要是哈瑪斯真的笨到去接受賓拉登等援助,以色列早就獲得免死金牌,直接兵臨城下把哈瑪斯徹底打爆,還沒人敢干涉。只要讀者去看看911後的阿拉伯世界,能撇清就撇清,可以自清的就努力自清,反正這時候絕對不能跟賓拉登扯上關係,除了一個白目的海珊,誰想在美國抓狂的時候去找麻煩?伊拉克戰爭後阿拉伯國家中,腦袋夠清楚的都看得出其中訊息,哈瑪斯要是笨到去找蓋達組織合作,早就死透不會活到今天,他們就是因為是標準的政客,所以才很清楚誰可以碰誰不能碰。也因此,他們的支持者只剩下兩個可能,一種是本來就槓上以色列與美國的組織團體,另一種就是本身夠強大到可以無懼美國壓力的國家。
算來算去,讀者心裡就要有數了,沒有數的請麻煩回家翻一翻中東資料與歷史。

小結

總之,以巴問題之難解的理由,不是什麼正義與否的鳥答案,而是赤裸裸的生存競爭與權力鬥爭,血淋淋的資源分配與利益分贓,其中的爭執不僅僅是國家與國家,還有國家內部也有,不然故以色列總理拉賓不會死在自己人手上,哈瑪斯不會無視阿拉法特被國際承認為巴勒斯坦領導者的事實。要是以為看過幾本歷史小說,聽幾個阿拉伯語教授念一念,這程度就跟清真寺教長發表國際關係評論一樣。
讓阿拉的歸阿拉吧,回清真寺念經對大家比較好。

後評

筆者的後評比較毒辣,筆者對這種宗教人士開金口向來沒好感,管你是清真寺教長還是什麼長老教會牧師。先看一看這些教長的問題。
讀者知不知道,伊斯蘭教傳播到馬來西亞等地,開始受到很大的阻力,原因並不是出在伊斯蘭教義難解,而是因為傳播者的手法很暴力,常常強迫馬來西亞的婦女穿上所謂的伊斯蘭服飾,但去過東南亞旅遊的人應該都知道,這些國家各有各的傳統特色與民族情調,伊斯蘭教傳播會撞牆的理由,多半是傳播的人一知半解,以為去過麥加還是阿拉伯哪邊學過幾年經,就夠格稱自己是教長,可以開始傳播教義。這些人多半都搞不清楚,學到阿拉伯文化跟學伊斯蘭教義是不一樣的,你把阿拉伯文化強加在原有的民族文化上,當地人不打爆你才有鬼。
不講這講太遠,先講講這些上電視節目會戴頭巾「阿拉伯通」好了,今天我們想一下文化的問題,在台灣為什麼民眾不習慣戴頭巾?會戴的人多半是國外來的。這道理很簡單,你在亞熱帶的台灣出門帶頭巾?除非你本身的文化習慣,讓你習慣了這種打扮,不然正常的台灣人誰無聊出門會戴頭巾的?你說法國之前的頭巾爭議,這也不是法國人自己要去戴,而是法國的移民很多,移民的文化要戴。
這些阿拉伯通上節目帶頭巾,要製造效果就算了,如果他們是真的沒事就帶頭巾,那筆者真想問。你是因為阿拉天啟你要戴,還是你從小到大都戴?如果是阿拉天啟,筆者認了。若是從小到大都戴,那筆者也沒意見。如果是因為接觸到伊斯蘭教,接觸到阿拉伯文化,開始心生嚮往,那麼這位戴著頭巾的「阿拉伯通」所說的中東情勢......
讀者您自己判斷一下,這位仁兄的可信度會有多高?你會相信一個扁迷說阿扁沒錯嗎?你會去相信某立委說他頭髮都是真的嗎?評論的客觀性要是有這麼簡單就可做到,世界哪會這麼亂。

(1/6)追記
看今天的新聞,以色列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藥還是不得而知,而且看起來美國打算放手讓以色列幹一陣子。真的有趣的不是表面的新聞報導,有趣的是隱藏在其中的小訊息,不過事實如何也要等幾天了,看起來以色列真的是只打算攻擊哈瑪斯武裝份子,平民百姓並不打算濫殺,不然現在的死傷應該會.....................多到連布希都要跳出來罵人。
簽以色列想要的協議?這其實沒什麼道理,以色列應該也知道哈瑪斯只要還有外界援助,就絕對不會簽約,簽了也不會遵守,要是會遵守約定,今天也不會到這局面。要說逼迫其他巴勒斯坦組織上談判桌?這實質意義也不大,巴勒斯坦又不是阿富汗,可以找部落長老來個別談的。要說這是以色列大選考量?那這時機也太爛了,為了美國總統換人?這倒是說的過去,但跟美國實際對外政策的一貫性差很大,奧巴瑪不可能會自己跑去開記者會要以色列住手,一定是徵詢所有意見後才會決定,這就變成與現在的狀況差不會太多,頂多是表面的功夫作足,實際上跟沒做一樣。要是美國換了一個「好像」跟阿拉伯有關係的總統,馬上對以色列國策就180度大轉變,那美國就不是美國了。美國會強不是沒有原因的,少拿台灣這種三等民主素養的國家去衡量對比。
要清楚以色列的想法,可能要從軍事行動下手的地點與對象來反推,不過目前有的資訊都是報紙講的,實際上也不清楚。軍事行動也要看其針對的目標,目前還在初期階段,實在很難明朗化。這時候在說以色列想什麼的,大概都是拿水晶球用猜的,反正六個評論家中只要有一個猜對,這機率就比丟骰子高了.......

(1/8)追記
擊中學校喔,大屠殺啊......如果以美國一般刑事案件的習慣,超過五個人喪生的血案就會被稱做大屠殺,依照伊朗總統的定義,死六百萬人也不能算是屠殺,屠殺必須有先決條件。看來台灣人真的過太爽,除了聲光刺激的消息可以滿足其道德的爽度外,其他引不起台灣人的興趣。不提巴勒斯坦,光是非洲現在有內戰的,之前打過內戰的,哪一次打下來不是死幾千幾萬?還人吃人,連骨頭都不剩。這些事件背後的成因,往往都跟法律面、道德面完全無關,相關性最大的原因,通常不出兩種,一種是經濟性的,簡單說就是吃不飽穿不暖,或是看隔壁家的人過太爽自己很賭爛。第二種就是情緒因素,例如宗教領袖說某些異教徒該死,某些政治人物說某批人掠奪他們的資源。但大體上經濟因素很重要,沒有前者往往後者也作用不出個鬼。
以巴的問題,要去深究的話,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中東地圖,研究當地自然資源以及包括可耕地在內的各種生活資源的分佈,腦筋清楚的讀者查清楚後,馬上就可以對衝突有一個大致的概念在。有些事情真的要清醒點,在台灣很難想像的基本生活問題,在當地可能是生死交關的生存問題,宗教因素?歷史情結?很多都是一種藉口而已。當然,兩個團體的對抗很複雜,但更複雜的還要連團體內部的內鬥也算進去,但依照這幾天一些討論區的討論,顯然對正義的台灣人來說,每一個團體都是鐵板一塊,想法都很單純,有一方必定是邪惡的。
筆者的估計可能也過頭了,以色列可能真的沒想太多,在那種「與問題共存」而不是「解決問題」的地方,也許真的沒有想到幾十年後的事情。不過嘛......以色列真的承受不起這次失敗嗎?若是如此,那巴勒斯坦人的未來真的就糟糕了。

(1/18)追記
還是看不懂以色列要幹嘛,只知道目前大致達成作戰目標,若以目標看,大概就是把哈瑪斯的高層打趴,截斷通訊這些手段,不然要真的「殲滅」應該是做不到。只是這樣做的意義在哪?看來真的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推,以色列很可能打一開始就不打算解決問題,只想讓問題控制在自己的手掌心上,畢竟之前哈瑪斯跟真主黨的問題逐年失控,直到以色列無法控制的地步,必須花費更多資源才可以重新奪回掌控。
如果真是這樣,那巴勒斯坦人的命運會比想像的更悲慘,不過並不是以色列單方面搞的。大概跟台灣政客鬥爭,差不多的狀況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5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厚臉皮文化造就以色列科技與軍武大國Chutzpah是常用來形容今日以色列人的一個字,但這個字該怎麼翻譯呢?最新的ChatGPT 4o一開始翻成「厚臉皮」,我追問還能怎麼翻?ChatGPT又回答可以翻成「無畏」「大膽」。也有人翻譯成「膽大妄為」、「反權威」、「膽大妄為」,可見這個字蘊含多重意義。
Thumbnail
avatar
陳豐偉
2024-05-16
股癌EP445筆記整理(市場趨勢與降槓桿、以色列與伊朗衝突對市場影響、Humane的AI Pin)這篇文章介紹了最新的市場趨勢,以及對於未來科技和金融結合的看法,特別是針對最近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對市場的影響分析,以及Humane的AI Pin討論。文章內容豐富,提供了許多對於投資策略的分析和未來展望。
Thumbnail
avatar
Kevin_malamute |凱文-馬拉穆
2024-04-18
從法國校園襲擊案,看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下複雜的中東問題了解這些國際事務能進一步了解各國政局、產業、經濟…,對自己的國家乃至對個人所造成的種種影響…
Thumbnail
avatar
法國宅媽
2023-10-20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戰爭這場戰爭恐怕最終只能以一種結果作結束。
Thumbnail
avatar
龜兔
2023-10-14
【中東新聞 Podcast】071 以色列與利比亞見光死?蘇丹何時停戰?土耳其能與俄羅斯達成黑海新協議嗎?大家好,終於完成學位回歸!目前規劃是一週更新一集,讓大家久等真不好意思! 利比亞準備與以色列建交? 蘇丹能不能迎來停戰曙光? 俄羅斯退出黑海運糧協議多時,土耳其要如何勸普京回頭?
Thumbnail
avatar
孫迦陵
2023-09-02
當蘇丹與以色列和解:在背刺巴勒斯坦中創造歷史? 此次蘇丹選擇與以色列來場世紀大和解,打的仍是對美如意算盤,其短期目標是讓美國把自己移出「恐怖主義國家贊助者」名單,長遠則欲藉美援推動國家現代化進程。但在發展與外交考慮外,此次舉措也攸關內部的權力鬥爭。
Thumbnail
avatar
劉燕婷
2022-05-11
食到死 - 杜甫窮到食死與以色列民食肉而死的奇談餓死常見,飽死都有,雖然罕見得多。
Thumbnail
avatar
歷史叔叔
2021-04-13
【中東新聞】002 平安夜裡的海灣、以色列與基督徒平安夜裡的中東時事,除了英國發生病毒突變,導致諸多中東國家封鎖邊境外,海灣也十分熱鬧。 卡達外交部長在12月23日表示和解談判正在進行中,科威特方面亦釋出樂觀訊號;然而12月24日,卡達向聯合國表示,12月9日曾有四架巴林軍機侵犯其領空,視同挑釁,成為海灣和解的不穩插曲。此外卡達也開始施打輝瑞疫苗,
Thumbnail
avatar
孫迦陵
2020-12-24
世紀直航飛往阿聯酋,阿拉伯與以色列的外交共舞8月31日,編號LY971的以色列客機自特拉維夫的本古里安機場起飛,歷時三小時半飛行後,降落在阿聯酋的阿布扎比。
Thumbnail
avatar
劉燕婷
20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