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就是賺錢?(個人胡言亂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請別擔心,這邊沒有什麼數字跟圖表,也沒有什麼經濟學專有名詞,或是一大堆有看沒懂的股市分析線。筆者純粹是聊聊一些基本概念,咖啡館館聚幾分鐘後充分證明筆者這等廢才還是別去念經濟學了。
好吧,照慣例,筆者說一下這篇的緣起,理由是金融海嘯發生後,就開始出現很多半仙談怎麼救經濟,經濟如果真的是可以用算命的算出來,那馬政府真該去請幾個來當國師。筆者工作關係碰到不少傳統產業的老闆,也還有包括一些科技業的老同學、朋友等等,說實在的,聽他們講久了,筆者還真不知道我們在談的是台灣經濟,還是在談你公司怎麼賺大錢。就以個人層面來說,賺大錢就叫做經濟好,沒錢賺就是景氣差,被裁員就是大蕭條,這當然沒有問題,筆者比較想談的是。
「為什麼談經濟就是談賺錢?」
對普通人來說,這當然就是廢話,經濟不就是賺錢嗎?但就以群體層面來看,就有點不大對勁了,拉到國家層面的話簡直是錯到離譜。但偏偏台灣活半仙的概念都是教你賺大錢,然後就有一堆信眾拿這種當作救經濟的概念。所以筆者要談一下,什麼是經濟活動的基礎?
========================
多數人過日子的時候,大概很少會去想到離自己太遠的事情,今天如果去問問農夫、漁師,他們一定會跟你說,看老天爺吃飯的成分比較大。跑去問一個公務員或是銀行行員,講法也一定都不一樣。但事情的本質是什麼?讓我們從能源的角度往回看。
農夫看天吃飯,他們耗用的是什麼?是太陽的能源,植物生長可不能用機器強迫製造,你必須巧妙的控制陽光、空氣、水這些因素,但這些地球上隨處可見的東西,到底有多少價值?如果我們把眼光往太陽看過去,很多事情就很明白了。地球現在所有的資源,通通來自於太陽的恩惠,無論是現在看的到的陽光,還是億萬年前開始製造的石油,亦或我們現在使用的電腦,通通都可以追回到偉大的太陽身上,當然這在回溯下去就變成感謝上帝創造宇宙了。
我們需要定一個基準點,作為一個群體、國家判斷發展的基礎,總不能變成無限上綱的極端環保組織吧?
以一般的定義,產業分為一級、二級與三級,那麼現在台灣絕大多數人日常生活,都很難接觸到一級產業,多數人上下班的工作場合,多屬二級與三級產業。但我們回顧台灣過去發展,這種從多數國民從事一級產業,變成今天這種產業結構,這是怎麼造成的?我們稱呼這種改變是一種進步,而實際上那種幻想中的桃花源,什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美好烏托邦,根本上只存在書本裡,無論從考古還是歷史的證據,都表明人類打從有歷史開始到現在,無時無刻都需要跟大自然搏鬥,根本就沒有什麼無憂無慮的日子。農夫看天吃飯,就算沒事幹也要去求神拜佛,不要都不下雨或是雨下太多,就算是經驗豐富的老農,也可能遇到百年大旱這種沒經驗可以經歷的狀況,全家大小就因此活活餓死。這些例子歷史上太多了,數都數不完。
人類到今天會有這種生活,完全是出自我們想要過的更輕鬆、更有效率,不需要耗費大量的肌肉能,才能勉強獲得一餐溫飽。那麼?我們現在拼命講賺錢是幹嘛?不是講辛酸的嗎?
這其實是社會複雜後,必然出現的貨幣制度,也就是一種交換價值的概念,總不能每次要買衣服,就挑幾斤米出去找人家換吧?總之,現在我們台灣口口聲聲說的經濟經濟,只是一種原始活動的多重投影,並不是投影的本質。這也就是說-
「我們人類用什麼方法轉換了自然資源成為可用之物?」
筆者想,不少讀者大概已經看出這其中的關鍵點,就是在於我們要用多少的「效率」去轉換?以讀者熟知的食物來說,一公斤的肉品,需要十倍種的穀物才可以養出來,要養出我們身上一斤的肥油,,也不是吃了一斤肉就馬上長出來,人類轉換食物成為能量的效率其實很差的。但人類本身的限制就不提了,除非今天人類基因工程啟動,我們可以去改造身體,變成可以「直接」從呼吸作用得到能量(植物化?),不然短期內就先不提什麼「清心寡欲」的生活,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得道高僧,我們需要有更普及化的建議。
以農業來說,效率的增加體現在工具上,無論是從徒手翻土,到用鐵製器具挖,還是現在開機械挖,都是一種同等時間的效率提升,化學肥料的誕生,象徵著人類可以自己合成植物所需的養分,無須依靠堆肥等方式,而且還可以精準控制。每一個改變都象徵人類掙脫老天爺的擺佈,但實際上我們只是在作一種能源的效率轉換,本質上來說根本就沒有什麼特別的。
換言之,我們現在的產業發展,只不過是一種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轉換。對原始人來說,一個鐵礦石代表砸人比較痛,對現代的礦業家來說,他看到的是鐵礦石變成各種鐵製機具的想像。今天我們要作怎樣的改變?才能代表產業的進步與發展?個人來說,當然還是看有沒有工作可作,賺錢養家餬口,但就以國家層級來看,難道只是去想辦法「生出」更多工作?這樣有用?
別忘了一點,當我們製作一台電腦的同時,也代表著電腦相關的化工、金屬、電子等各種產業都在運轉,不然根本就生不出一台電腦。每一個產業的運轉,都需要轉換能源,就如同我們冶煉金屬一樣,當我們使用高溫爐融化金屬的時候,多數的能源其實都轉換成熱消耗掉了。也就是說我們用一公升的石油,將石油蘊含的化學能轉換成熱能,再把這熱能轉變成金屬之間融化、再結合等的化學能,這個過程中可能有零點九公升的熱都浪費了。這是很複雜的過程,筆者只要說一句話,古代刀劍名匠干將莫邪鍛鐵的能源消耗一定比現在我們使用煉鋼廠熔煉爐要更沒效率。我們現在的煉鋼廠,有百倍優秀的隔熱裝置,還有比燒木頭更加有效率的加熱方式,古代工匠要花費很多時間去弄一個高溫爐,才足以鎔金鍊鐵。筆者現在出門去買幾個隔熱磚跟隔熱棉,再加上其他一些容器設備,用不了幾千塊,就可以在家裡弄一個八百度的香腸碳烤爐(烤好的香腸當然不能吃)。這不僅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一種技術的普及化。
那麼,今天台灣的經濟怎樣才叫做有發展?難道是持續用極低的效率轉換來生產產品?如果我們把每一個能源都轉換成相同的標準衡量,那麼台灣要作的是把能源的轉換效率提升,好讓每一個單位的太陽能量都可以發揮更高的功能,還是必須執著在這種靠「規模」撐出來的「龐大」產業?
筆者不是什麼環保信徒,但也不是天真的科技解決派,筆者很清楚科學目前的限制,理論上科技再發展五百年,我們也許家家戶戶都可以自己在家裡面製作想要的一切東西,甚至是開太空船自己跑到某個小行星上自產自足,就像小叮噹的口袋一樣,要什麼有什麼。很可惜的是,我們不見得還有五百年的好日子可以過。以一個簡單的概念來講,就是我們目前地球的總能源量的消耗,必須在人類可以跨到太空去找尋新天地前還沒被用完,不然一旦當人類耗盡可用資源,卻還在地球上晃來晃去,那麼人類就頂多是一個行星等級的小種族,想要變成跟星艦迷航記中的銀河聯邦?差的遠。
這當然是講得太遠,筆者只是要說,那些老認為賺錢就是經濟活動的人,你們腦袋瓜在想什麼?筆者個人當然也是領薪水過日子,但國家層級戰略規劃難道就只是「讓更多人領薪水過日子」?當老外企業家在想要用更少的能量製作更多的產品,台灣的老闆還在想用更多的能量來擴大產出,小小台灣容的了這麼多雄心壯志的夢想家?
筆者是不知道,台灣有沒有這個能力,以一個細菌培養的例子來說,喜氧菌要在一瓶水中存活,必須想辦法浮到水面上,如果整個菌落全部都是自私自利的細菌,不肯多花能量去發展讓自己有更大浮力的組織,那麼用不了多久這個菌落就會因缺氧死亡。若是一個菌落中有足夠的細菌把能量用在這種組織上,那麼只要菌落的總浮力足夠,就可以讓其他自私自利的細菌也浮到水面上,整個菌落得以生存。
台灣的發展應該要怎樣?可喜的是有不少人都有這種效率改善的想法,也有更多的企業家投身其中,例如太陽能產業就是一個例子,只要製作設備的能量總損耗夠低,那麼太陽能就是最直接的太陽能源收集法,效率絕對高過直接拿石油來燒。別以為石油算化學能,那是時間尺度太小的算法,地球的活動促使高溫高壓將生物遺骸轉變成石油,若把地球活動需要的太陽能量算進去,這些石油可稱的上是極端沒有效率的太陽能電池。
筆者不知道也沒辦法提出一個經濟計畫,來拯救台灣經濟不要大蕭條,但筆者知道台灣不大,所有看起來是自產的產品,真要計算這些能源的損耗,台灣其實是利用更多的能源去產生很少的產品,以前可以利用低廉低素質的人力去規模經濟的產出,現在台灣還在搞這一套?筆者實在不看好。
筆者是不清楚,什麼是經濟,筆者又不是經濟學博士,但筆者起碼清楚一個時間的概念,我們究竟是要算一個短期的流量?還是長期的存量?畢竟要賺錢還不簡單,搶劫永遠是最原始且基本的活動,但整體的可用資源變少了,在此同時又沒有更高效率維持同樣的資源消耗,這個用膝蓋想也知道供需最後的狀況會不會失衡。
依照咖啡館聚某大師的說法,台灣是落跑者的故鄉,所以每一個人都想辦法落跑到其他地方,我們何時看過跑路的兄弟會去永續經營的?
生物學有很多很有趣的東西,尤其一些細菌學,因為細菌生命週期短,我們可以很快的看出某些群體的生存策略,最後造成的影響會是如何。有些短空長多,有一些正好相反。筆者只是不希望,這個國家最後變成同事的說法:「老的賺飽了跑了,剩下我們這些年輕的怎麼辦?」
還是別人的小孩死不完?所以經濟就是賺錢,賺飽就跑管你去死?(最好是國家經濟也這樣搞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4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若將每月配息的錢再回購,是否複利的效果較佳?」  「還是直接買累積型的績效會更好呢?」
Thumbnail
當個有錢人有很多好處,其中一個是搭「私家太空船」上太空。昨天(2021/7/11)維珍銀河太空旅遊公司的老闆,71歲的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跟五位機組員,搭乘自家的「維珍銀河統一號」飛上了太空。
Thumbnail
看到《個人品牌》的書名,腦海中通常浮出的字彙包含網紅經濟、自媒體、KOL等,當初作者撰寫這本書的目的,也是因應現在社群媒體時常將「個人品牌」四字搬出來討論,卻沒有任何一本書籍在說明與分享如何打造個人品牌,因此出版了這本書。至於會想要閱讀《個人品牌》的讀者,大致分成兩群,一群是想要開始建立個人品牌、
Thumbnail
投資,你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端看你的事前規劃是否充足。文中的3件事其實是很多人忽略的,參考看看吧!
Thumbnail
2019是台灣地方創生元年,政府期待地方的復興能夠為國家帶來新的動能。從花東地方經濟的案例,我們發現透過產業六級化,妥善運用各地的資源優勢,小地方也是有機會長出更多產業的可能,又或者透過合作社或其他社區經濟組織,集結志同道合的夥伴們,分進合擊達到社區的共榮共好。然而,在產業發展初期,這群地方的夥伴們
Thumbnail
這個標題一定可以騙到很多人點閱,所以,我把這篇文章變成付費限閱文章。 當然,大家可以稍微注意一下,網路上很多人標榜著經濟學賺錢術,我不能說這樣不好,但學好經濟學,真的可賺大錢嗎? 還真的有人用經濟學賺了錢,還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Thumbnail
●2016港劇【幕後玩家Two Steps From Heaven】當我可以用面子賺錢的時候,我就是個人物(黃宗澤 蕭正楠 張繼聰 黃翠如) 35集。心情不開朗時看時裝商戰港劇真是大快人心。在我看過的電視劇印象裡,一部劇第一男主角和第一女主角都是反派耍招的安排很少,所以要筆記下來。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若將每月配息的錢再回購,是否複利的效果較佳?」  「還是直接買累積型的績效會更好呢?」
Thumbnail
當個有錢人有很多好處,其中一個是搭「私家太空船」上太空。昨天(2021/7/11)維珍銀河太空旅遊公司的老闆,71歲的理查‧布蘭森(Richard Branson)跟五位機組員,搭乘自家的「維珍銀河統一號」飛上了太空。
Thumbnail
看到《個人品牌》的書名,腦海中通常浮出的字彙包含網紅經濟、自媒體、KOL等,當初作者撰寫這本書的目的,也是因應現在社群媒體時常將「個人品牌」四字搬出來討論,卻沒有任何一本書籍在說明與分享如何打造個人品牌,因此出版了這本書。至於會想要閱讀《個人品牌》的讀者,大致分成兩群,一群是想要開始建立個人品牌、
Thumbnail
投資,你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端看你的事前規劃是否充足。文中的3件事其實是很多人忽略的,參考看看吧!
Thumbnail
2019是台灣地方創生元年,政府期待地方的復興能夠為國家帶來新的動能。從花東地方經濟的案例,我們發現透過產業六級化,妥善運用各地的資源優勢,小地方也是有機會長出更多產業的可能,又或者透過合作社或其他社區經濟組織,集結志同道合的夥伴們,分進合擊達到社區的共榮共好。然而,在產業發展初期,這群地方的夥伴們
Thumbnail
這個標題一定可以騙到很多人點閱,所以,我把這篇文章變成付費限閱文章。 當然,大家可以稍微注意一下,網路上很多人標榜著經濟學賺錢術,我不能說這樣不好,但學好經濟學,真的可賺大錢嗎? 還真的有人用經濟學賺了錢,還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Thumbnail
●2016港劇【幕後玩家Two Steps From Heaven】當我可以用面子賺錢的時候,我就是個人物(黃宗澤 蕭正楠 張繼聰 黃翠如) 35集。心情不開朗時看時裝商戰港劇真是大快人心。在我看過的電視劇印象裡,一部劇第一男主角和第一女主角都是反派耍招的安排很少,所以要筆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