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論性台灣戰略研究人性版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篇也蠻長的,筆者儘量用例子來說明。首先什麼叫作非理論性?筆者不知道有多少人有去研究正規的戰略理論,這些理論是會讀起來很頭痛的,原因說穿了沒甚麼,原則簡單易懂的如孫子兵法,念完了還是不知道怎麼運用,複雜一點的如戰爭論後半講到攻擊與防禦的概念,不了解當時背景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克勞塞維茲在想什麼,以及他為什麼要這樣想。
大體上,戰略的爭論可以用兩大派去區分,一種是技術本位,比較有名的是富勒將軍,大致上他認為戰略的發展脫不了技術,正如同沒有戰車就沒辦法突破壕溝一樣,若又被一些道德問題限制住,例如施放毒氣來突破敵方戰線,那當然是僵持到底沒有結果。這一派人,在台灣很多,中國更多,還有非常多的人,以為美國人最崇尚這一套,其實美國人才不相信這一套,美國人相信的是這一套的背後玩意。另一種是哲學本位,講哲學對多數台灣人太玄了,簡稱思想本位,有名的大師如法國的薄富爾,他們認為一套思想方法是比技術要來的重要的,例如英法出兵蘇伊士運河是戰術上的成功,卻是政治上的大失敗,而這正是欠缺思想的理由。這一派人在台灣很少,中國更少,還有非常多的人,以為美國人不吃這一套,其實美國人信的是這套。
以上是理論性的,就先不提太複雜,筆者不打算在這邊討論這種問題,私下來問也不回答,因為這整套的東西太多了,沒有那麼簡單兩百字就講完。筆者要說的是比較不理論的,還跟大眾比較有親和力的。也就是這篇要談很多的「夢境」,既然是作夢,麻煩別查證。
所位的非理論性,意思是指現實生活中常看到的一些現象,並加以解釋與延伸,這種非理論性的戰略討論,網路上到處都是,所以基本上講的大概都不大對,因為非理論性的研究還是要有理論作基礎,並不是光看現實中碰到的,就認為世界就是如此,這種認為眼中看到的就是對的,是標準的台灣代工模式教育邏輯,認為相關性有了,必然性也就存在了。真的這樣想的人何不看看北韓平壤的建設,讀者真的認為平壤可以代表全北韓嗎?
所以,廢話講完了,要開始講正格的。非理論的問題不在於沒道理,而是常常違反一般性的理論,其實想開一點,這不過就是一般社會上,包括名嘴以及很多部落格幹的事情,他們看的多半是類似孫子等很「大」的戰略理論,然後就拿去應用在生活周遭邊的小事上,簡單說就是念了一本總體經濟學,就開始去解釋個體行為,還把個體的行為就直接乘以總數得到總體經濟狀況。最有名的就是某些名嘴,拿上海的發展,去演繹二線都市的未來,然後得到以後的中國全貌。真的是這樣就好了。
台灣的戰略困境,說白一點就是實力太差,沒辦法在國際大棋盤上擔任重要角色,這也是一般觀察家認為,台灣沒辦法去搞「親美友日和中」的理由,假如今天台灣有日本的一半水準,那筆者會很支持這種國際平衡。日本的一半?讀者想也知道不可能,所以會規畫這種對外關係的,不是笨蛋就是另有所圖,而且讀者千萬別認為會當到國家一級單位的官員,是一群笨蛋,這種說了很爽的民意代表式宣傳法可以說說,別當真。也千萬別相信這套「理論上」對台灣很好的戰略,只是「技術上」出問題,所以作不到,這是鬼扯,台灣沒那屁股去玩西太平洋戰略均衡啦。連日本都玩不起來了,台灣算哪根蔥。
所以,當我們知道,一群絕對不是笨蛋的人,包括日本的高層,居然都會相信「中美」等距戰略是可行的,那我們就可以合理的去懷疑,真正的狀況不是這樣。當日本國民看著宮內廳長被迫下台,天皇要聽一個秘書長意見就要接見外國首腦,又看到小澤帶著大批議員跑到北京去,別說是日本自己人,我們旁觀的看都覺得裡頭有鬼。當然,如果考慮到民主黨的金主是哪一些產業,這些產業跟企業現在又是被哪一些國外資金操縱,那麼這種結果就是很理所當然。筆者只是要跟讀者說,絕對不要相信一個人說他愛台灣,就真的認為他很愛台灣,要看一個人到底做了些什麼,而且不是理論上可行就可行。
中國的崛起代表錢也越來越多,有錢可使鬼推磨是「千古至理」,換作是筆者當中國國務院總理,筆者當然會拿錢去買南韓、日本跟台灣的政界高層啊,可以買下一個國家,何必派兵去打?是發神經病喔。那些認為中國只想用武力攻打其他國家的天才,麻煩醒一醒,中國自己很清楚自己有幾金兩重,別說跟美國打一仗了,就是現在去跟日本打都會輸,要跟台灣打一場也不見得會贏得很輕鬆,宣傳是一回事,真的要幹了又是另一回事。如果可以用錢買,為什麼要累個半死去打仗?這唯一的可能就是內鬥,有一派人拿不到利益,眼看其他人吃香喝辣,那當然是去主張用非經濟手段來獲利啊。真的要看中國會不會打台灣,別相信台獨不獨就打不打這種事,請去研究一下中國內部權力鬥爭,因為就算要打台灣好了,中國內部也是會看一件事,哪件事?是不是喊要打台灣的人,自己的軍方人馬都不出動,叫其他非自己人的出兵去打。中國的軍隊可不是像台灣一樣,組成成員來自四面八方,廣東軍區的人就很多是來自湖南,當一個軍區的組成單一化,這跟軍閥有何兩樣?
讀者想不通嗎?假設今天台北某步兵旅,旅長宣佈要攻入總統府清剿匪諜,結果高雄人有一百個,台北有八十個,台中有兩百個,讀者您真的認為,有多少人會願意打下去?但如果這個步兵旅,旅長到所有軍官,加上九成士官兵都是高雄人,有沒有這可能性?
那麼,這就代表台灣直接宣布獨立算了嗎?反正不會被打?別亂搞啊,台灣有一派人真的這樣想,那才是禍國殃民。今天我們的目的,是只要台灣獨立就好,其他都不管?別鬧了,美國會不會放你被中國打一半再介入?中國會不會丟八百顆飛彈把台灣重要建設炸一炸?今天台灣可不是自給自足啊,在經貿上依賴美國跟中國的情況下,擅自更動這個大棋局是找死啊。
也別急著說獨派還是統派好,我們這些走不掉的人,要考慮的是哪一種對我們大家最有利,換一個方式說就是哪一種比較不會把自己賣掉。筆者對台灣不少支持跟靠向中國的人心懷疑慮,並不是因為討厭統一,而是他們不是為了台灣好。請讀者想一下,現在有一些政治跟經濟學者,對他們來說,在台大教書與在北大教書差在哪?如果筆者是中國高層,開一個院長缺給在台灣某些教授,你說這教授要不要接這個缺啊?接這個缺要不要鼓吹統一啊?為何筆者聽到統派就吐血,因為一個人心中的統獨,影響的不是絕對的愛不愛國,而是這個「把台灣賣掉,自己到北京消遙自在,過舒服日子」的底線高低,今天中國要是拿一億元給筆者,搞不好筆者明天也會轉支持統一。一百萬呢?不幹。讀者看懂了嗎?你可能要付一億元才能買到一個從台獨轉統一的,但只要一萬元就可以讓原本就沒差的人去支持統一,那對這一億元的怎麼辦?答案是,一顆子彈並不需要一萬元。
讀者知道筆者想說的嗎?現在地球並不是亂世,是美利堅帝國治下和平,中國在這權力結構中要崛起,勢必會衝突到美國的利益結構,就算要霸權和平移轉,也不是幾年可以做到的,那麼在這些年裡,台灣應該怎麼作?其實理論上的答案簡單到不行,只是看你個人相不相信而已。非理論性的戰略研究,其實「非常的簡單」,麻煩讀者去看看這些人背後領誰的錢就知道了。
當一個政府官員,會去相信完全沒道理的戰略論述,那麼在我們相信他是一個白癡前,先想想看他的金主是誰,查看看他的同學是誰,研究看看他的親朋好友現在都在哪裡,都在做些甚麼,又領誰的薪水,替誰在辦事。
極少部分的人,才能做到胸懷天下,無私無我的程度。絕大多數的人,其考慮的範圍,多半不出其親朋好友幾個圈子以外,這並不奇怪也不值得我們去譴責。我們的問題在於,當我們選某人上台,這個人的親朋好友,相關的利益全部都不在台灣國內,我們是不是應該對這個人宣稱對台灣有利的所有行為,都要嚴格的、巨細靡遺的審視?
歷史的巨輪,大概在十年內又要動了。筆者不知道確實的時間,也不知道發生的確切地點,雖然大致上心理有譜,但戰略畢竟不是預言。在歷史上,人類的一生極少像20世紀兩次大戰後的世界,在沒有大變動下可以平靜一生,但在各地的小變動上,隨便一場小型戰爭,都影響一個國家半世紀之長。歷史上的平安時代並不多,多數人的一生就可能經歷一次所謂「大時代的變動」,現在沒有不代表之後沒有,我們這代人過的太和平,其實反倒不正常。太過和平的時代,只會出現死於安樂的人民,台灣向來不是主角,連配角都不算,如果不想當個龍套,那就要磨練演技,如果不肯磨練又不肯去陪導演睡,那下場當然是被開除,沒有表演的機會。
說這麼多,筆者只是很好奇,為什麼台灣有一堆人,真的相信選上去的人,不會背叛你?歷史上的定律是,良心、親人、國家與世界和平,都是可以論斤秤兩賣的,既然連自己都不相信,為何要去相信政府官員,而且還是家人不在台灣的官員。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6.1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