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些誤會,所以我去翻了一些資料,才知道lag半年以上,今年3月這本書《為義捐命》已經出了,作者是門田龍將,出版在2010年。這個誤會在後面解釋,總之這本書在講的是「古寧頭大捷」的真相,是根本博守住金門,不是我們課本說的陳誠、胡璉。
這本書,筆者真的不想介紹太多,強烈建議讀者直接閱讀。筆者不想抄太多上去來破壞閱讀趣味,主要原因是書中內容大致分成三個部分。
- 第一,是根本博的個人事蹟,以及來台前的前因後果。
- 第二,是根本博在台幫助國軍守住金門的這三年期間,守住金門的具體方案,以及日本國內的輿論。
- 第三,則算是後記,主要講根本博回日本後的狀況,還有包括湯恩伯在內,讓根本博來台灣的相關人等的個人事蹟與理由。
第一部分的個人事蹟,主講他在擔任北支那方面軍司令官的時候,是如何抵抗蘇俄紅軍的南侵,保護日僑與日本的華北方面軍平安撤出。對照東北關東軍在接受天皇的投降聲明後,消極與放棄抵抗所造成的破壞,來顯示出根本博個人的人格特質。
其次是他回到日本後,接到李鉎源的連絡,希望根本博能到幫蔣介石守住台灣,這個化身國民黨特務的李鉎源真實身分書中後面有記述,此處不提。根本博就在之後,在明石元長的奔走下成行,偷渡成功來台,之後見到蔣介石本人,前往金門與湯恩伯籌畫金門防衛作戰。
第二部分,主要在講根本博根據其經驗與評估,判斷解放軍的進攻意圖與地點,做出最佳的戰略決策,並提供給湯恩伯與蔣介石。最後解放軍就在渡海來台攻擊下,一步步走入佈下的陷阱,最後被包圍殲滅,成為解放軍南下長江後,戰無不勝的神話終結點。關於軍事部分筆者會在後面解釋一些。
第三部分,主要分成各章節,算是後記了,介紹根本博、湯恩伯日後的狀況,還有調查李鉎源等協助人員真實的身分,以及其行動的意圖。還有幾章是新聞與資料補遺,包括聯合報在民國52年的報導等等,重點在強調這是千真萬確的史實,並不是被憑空捏造的幻想。
筆者不打算講的太多,因為這種歷史資料最好自己親眼看過,才會對戰爭有更深的體悟,而非紙上談兵的把人性去除得一乾二淨,或是只挑自己想看的解釋。
在這邊要跟管仁健先生道歉,我之前以為他是抄人的,這本書的作者有提到,他在寫作時有跟管仁健先生討論過,所以根本博的事情管仁健先生是自己獨自搜尋資料出來的,並非事抄襲日本的著作。雖然這只有我個人私底下跟人提過,但還是公開表示一下,我真的搞錯了。
個人心得
古寧頭的戰役,相信很多人都大概知道狀況,也就是解放軍會攻入后江灣,在后沙一帶登陸,只是遇到潮流問題,被吹到壟口沙灘,然後運氣很差的碰到正好維修的M5A1輕戰車,登陸受到嚴重的干擾,最後與李良榮的部隊展開激烈戰鬥,最後解放軍在無重裝備的支援下,退守到古寧頭村莊,最後在海灘被圍困後投降。
若依照本書的說法,有幾個疑點可以解釋。
- 第一就是為什麼湯恩伯跟根本博的指揮為何是在海軍船艦上,非是在大金門的司令部?
- 第二就是解放軍進攻金門與青年軍201師幾乎是遭遇戰,士氣低落的201 師可說完全措手不及,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第三點就是破壞機帆船的時機點太詭異,依照標準說法,是被海空軍擊毀的,但登陸部隊豈會沒有人把船開回去接第二波,怎麼可能等到空軍來炸翻半數了才敢快開回對岸?
第一點的原因是,當時廈門還沒有失陷,湯恩伯的防衛作戰包括廈門與金門,來回調度指揮,在艦艇上反較方便,之後廈門棄守,司令部暫移小金門,後來才到大金門,基本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依照當時的記載是,司令部從廈門先遷到船上,還沒遷到大金門,古寧頭戰役就爆發了。簡單的說,純粹是時間問題,
第二點的理由是,根本博設下的防衛計畫,基本上就跟日軍再硫磺島等太平洋小島是差不多的,先讓美軍上岸到沙灘,等到大批部隊集結後,才開始掃射與攻擊登陸艦。此時海灘上人太多反倒沒辦法作戰鬥展開,要進攻則遇到日軍挖掘的坑道與壕溝陣地而寸步難行。
美軍是因為有絕對的海空優勢,才能逐步的突破日軍防衛線,但換做海空優勢在國軍這一邊的金門,解放軍一上岸後,就被且戰且退的青年軍,吸引到一個口袋中,然後再被戰車營突破貫穿,整個部隊大亂潰散。但也可以看出,解放軍的士氣非常高昂,就算被優勢兵力包圍,失去海空優勢,還是可以將部隊集中到古寧頭村莊防禦,等待第二波的援軍。
解放軍進攻的軍官,軍事素養能力也不能說是很差。但若青年軍的實力太差,士氣太低,根本博應該不會讓他們守住第一線,並執行誘敵深入的計畫。青年軍201師基本上是蔣介石調派金門防守的,沒有道理湯恩伯跟胡璉等人都撤退到金門的時候,蔣介石還會把在台灣完整的201師送到前線。他也許是王八蛋,但不是笨蛋。
若加上根本博的戰略指導,這一切都說得通了。
第三點,就是機帆船的燒毀時間,照本書所說,根本博的設定是,在沙灘附近挖掘小坑,進駐數百人的敢死隊,在解放軍部隊全數上岸並推進後,以最快速度到沙灘上把這些機帆船放油點火,燒毀大半船隻。
這種說法說的通,因為若是漲退潮因素,那照道理是絕大多數船隻漲潮登陸後,登陸的機帆船還要等幾個小時到退潮,才會全數擱淺。換作是任何的軍官,都不會做這種蠢事,第一波上岸了,船隻還不快回去載第二波,所以事實應該是被這些敢死隊燒毀大半,逃出的船隻不足,讓解放軍只剩下四十多艘船隻,不敢在貿然運送部隊送死。
依照本書所說,解放軍在國軍刻意打開古寧頭北方的缺口後,奔向古寧頭海岸,然後被海陸空三方包圍砲擊,解放軍知道絕望的情況下投降了。書中也有提到,解放軍在發動渡海攻勢後,掩護的砲火相當猛烈,金門島上的國軍也不好運動,直到空軍壓制了廈門、大嶝等砲火後,海軍砲艇才能夠繞到北面沙灘轟擊解放軍殘部。
筆者個人的想法是,這才是真的有道理的說法。將軍不是天才,都需要訓練與經驗,善長陸戰的國軍將領,絕對沒人知道日軍在硫磺島怎麼構築工事,怎樣讓美軍吃足苦頭,這要日本人自己才知道,很顯然的這種誘敵深入島內,是日軍的標準戰法。在書中提到,根本博在張家口與俄軍的戰鬥,大致上也是類似的概念,建設障礙工事與陷阱,弄成一個個小口袋,這種打法應該是日本陸軍將官的普遍觀念。
二戰的隆美爾在北非高速機動與突擊,絕對不是他本人的靈光一閃,他在進攻法國的作戰中,就擔任裝甲師師長,並身先士卒衝到最前方,帶領整個裝甲部隊全速衝鋒。要知道那時候的士兵想法,當你看到敵軍坦克大隊出現在你身邊,你會想到這是孤軍深入嗎?絕對不會,通常是認為我軍大敗了,敵軍才會肆無忌憚的出現在我們周圍。
但他是當師長才這樣做嗎?他一次大戰擔任上尉的時候,就大膽突襲義大利軍隊,俘虜了將近一個營的兵力,他是從這些經驗知道,突襲可以震攝與打擊敵軍的心靈,在敵軍還處在震撼中,是非常容易被擊敗的,而且一般士兵的想法,當遇到這種令人驚嚇的場面,通常是恐懼的逃跑本能會超過勇敢的抵抗。
簡單說,沒有類似的經驗,多半會不知道該怎麼辦。解釋古寧頭戰役的角度很多,但筆者認為最直接簡單的解釋應該最符合實情,那就是一個有經驗的日本將領,指揮沒有海島防衛經驗的國軍,打贏一樣沒有海島作戰經驗的解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