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出發簡論台灣問題的本質性

2007/12/31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這篇還是要談點教育的東西,雖然感覺有點硬,但筆者盡力做到可以讓每個人都看得懂的狀況,雖然這樣寫會失去一些原意,或是有扭曲的嫌疑,但筆者還是認為,總比沒幾個人看得懂好。
談論台灣的教育本質性,不可避免的會牽扯到所謂的比較問題,因為台灣就歷史上來看,從日治時代到今天,都是屬於接受外在的概念,而非自己創造出一套特有的教育體系。說實在的,這也不是過去的問題,因為台灣本來就不存在我們現代教育制度的雛形,那是日本打贏戰爭,獲得台灣後才有的事情。
歷史的就不多提,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件事情,既然是要比較,而且希望的是可以改變今天教育之弊病,那就要知道我們要藉由比較,到底是要去了解什麼。從比較的角度來說,各國的教育比較,目的不外乎有三,透過比較了解自己的教育制度、可以增進對教育發展與改革、獲得原理與原則以促進知識的普遍化。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不要自吹自擂、要不斷改進、追尋真理的道路。(註:不過在台灣網路上普遍的教育文章,要不是自我吹噓,不然就是跳脫不出自身階級思維。)
至於本質性問題,本篇文章並非論文,只是要從幾個點去切入,了解到台灣教育到底問題是出在哪裡,知道根源何在,才能夠對症下藥。本文將在後面列出幾個當代的理論,讀者可以自行理解與吸收,筆者是不期待可以讓每個人懂,但至少可以在讀完本文後,知道檯面上各專家學者、黨派立場、網路傳閱等文章,到底其背後思考是什麼,又是立基於哪一種狀況。
首先,就是現代化理論,這理論著重在解釋社會變遷,認為社會的變化依照傳統到現代,是一個線性過程。例如,組織架構從簡單到複雜、勞動分工由小規模轉變為大規模、社會階級由個人出身轉變為成就發展。持這理論者在台灣算多,只是多半不清楚自己是持這種想法,這種理論的最大問題就在於,如何可以確定社會變遷一定是線性,必定是階段發展,又如何界定現代化的意義?此理論用不好,就會陷入傳統就是不好,我們大家要往前看,這種很單細胞的說詞。
其次,是人力資本論,此論點最早是出現在將經濟發展轉為人力資源投資上,認為經濟發展必須奠基在人力資源上,這種視教育為投資論點,在今天的台灣幾乎是主流了。以人力資本論出發,加上數十年的各國研究顯示,高等教育的投報率低於初級教育,而且個人投報率高於社會投報率,所以在台灣演變出今天教育論爭中最激烈的部分,主要就是持此觀點。這結論就是義務教育最好是國家付出,且要盡心盡力做到做好,但高等教育就要使用者付費。這論點因太簡化複雜社會而受到很大的批評,但至少對了解教育之於經濟發展頗有幫助。
接著,是範圍比較大的全球化概念,這又分為依賴理論與世界體系理論,兩者的概念都有核心與邊陲。依賴理論指的是中南美洲發展出的概念,核心國家因為經濟強勢,邊陲國家依附在核心國家之下,所以教育被用來作為核心國家宰制邊陲國家的一種方法。而這種理論強在解釋現象,可以用於說明支配與被支配國家之間,其教育與經濟的關係,但就以解決問題來說,提出的方案是否有成效,頗受爭論。
世界體系理論,則是脫胎於依賴理論,從跨國企業開始,討論在資本主義世界中,強勢的企業甚至超越國家,傳統民族國家的解釋法已不適用。世界體系理論的解釋與依賴理論不同,在於因應不同地區之經濟型態不同,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控制勞力。此點用在教育上,就是意識形態之重要性,在操控邊陲國家時,核心國家所謂的教育援助,其實是一種意識型態的輸出,使得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更為擴大,目的在於維持這個全球權力關係。
再來,是所謂的再生產理論,再生產理論是指文化的複製現象,此理論認為學校乃是文化再生產的場所,是為了維持統治集團的權力,型塑有利的意識形態的地方。因此教育本身就有目的,目的就是確保學校成為文化複製的場所,所以教師的選拔、控制必須謹慎,以確保文化複製的成效。只是這種文化再生產的效果也是要看地方,就以法國為例子,法國對於殖民地越南的文化再生產幾乎是以失敗告終,法國文化確實有遺留到越南直到今天,但越南卻沒有成為被法國宰制的殖民地。
接著是新馬克思理論,這理論指出階級衝突與互相妥協,在學校內就是不同階級鬥爭與調適的場所。使用階級去觀察並非新鮮事,但讀者要注意到的,是從依賴理論、世界體系、再生產理論,往往跟新馬克思與殖民體系等混合使用,在台灣鮮少見到這類的學者在新聞媒體上出現,報章雜誌也很少這種說法。又或者說持此種說法的名嘴與寫手,會淡化其鮮明的左派思想,改用較為迎合中產階級喜好的用語。但觀其中心論點,通常都是反對將人力當作資本主義下,可以當作資本計算的論點。
上述的觀點,我們在台灣或多或少都會見到,好比某陳姓小姐的國際觀節目,還有某晚間的政論節目,提到有關教育跟歷史問題時,往往會間雜其左派思想,常用反新自由主義、反資本主義等當論點,包裝其左派思想。這本身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但問題在於他們本身算是假左派,因為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通常最後結論都含有政治性目的,用以打擊其反對的政黨。
而在台灣,比較適合用於探討本質問題的,是殖民主義、新殖民主義、後殖民主義的論點,這是因為台灣本來就沒有像西方國家一樣,是自己發展出一套教育系統。也不是如日本等後進國家,在追求富國強兵之時,擷取各國教育優點來發展本國教育,台灣是直接套用日本殖民體系,接著又在國民黨接收後,又一次的被改變。筆者之所以強調這部分,是因為以本質性來說比較像這個問題,台灣的教育問題到後來,其實並不是在討論要不要現代化上。
殖民主義是指,宗主國運用其強大的軍事力量,鎮壓與控制殖民地,建造行政官僚體系與學校系統,用以服務母國。新殖民主義,則是以經濟、語言、文化,前宗主國對殖民地獨立後造成的影響,尤其是獨立後的政治文化精英,幾乎就是殖民時期,由宗主國在殖民地訓練出的菁英份子,這使得前宗主國得以繼續控制殖民國家,讓已獨立的前殖民地繼續受到宰制。
就先以此論點而言,在台灣目前的統派學者與媒體,指稱台灣的教育必須擺脫日本殖民影響,這論點就純理論而言是對的。但問題在於台灣在清國統治的年代,也沒有什麼現代教育系統,也就是說打一開始清國在台灣就沒有建立過有普遍性的教育體系。既然如此,所謂的擺脫日本殖民影響後,所要採取的教育觀點,應該是什麼型態才對?統派學者提出的觀點是,要重回中華體系,這才是撥亂反正。這延伸出的最大困惑就是,台灣曾經有受到什麼具體的中華體系影響嗎,台灣就當年的清國來說,建省治理是非常後期的事情,更遑論實際的文化建設。簡單來說,清國對台灣的治理也算是殖民體系的一種,其目的是為了維持宗主國的利益。
新殖民主義的論點,常常跟新馬克思與依賴理論一起談,如前幾段所言,被拿來當成反新自由主義的論點。其論點根植於經濟、文化上的宰制,使得原殖民地仍然擺脫不了前宗主國的影響。這個論點在台灣很少被拿來探討本質性,就如同使用殖民主義的提倡者,對於中國與日本對台灣的殖民影響,往往是偏頗與獨斷的,在統派學者眼中,日本是殖民主義但中國不是。而在獨派學者看來,兩者都是殖民主義,只是日本比中國好的多。
這問題一搬到電視上就變成政治問題吵來吵去,但就實際上的比較政治來說,清國與日本都算是對台灣殖民,並沒有哪一個是或不是。這也是為什麼統派學者,或是受之前教育影響太深的群眾來說,會用二分法的觀點去看待這問題,因為真的要以殖民的定義來講,台灣本就是清與日本的殖民地。殖民者,將本國人民送到帝國邊陲土地,用以開發新領土,為本國服務。時間久了,殖民地的力量強了,遷移到殖民地的本國人民變多了,自然會形成政治力量,進而漸漸統合為一體。(註:這本來就沒什麼疑問,但要電視上那些學者把定義攤開,那就難看了,所以罵人皇民實在好用。)
後殖民主義,與前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但關鍵處在於討論國家認同,因為殖民關係雖然擺脫,但被馴服的人民如何被再製,都是重點。後殖民主義在台灣談論的很多,但沒講到重點的也很多,後殖民的問題在於處理被殖民國家人民的心境,重新思考與定位,以期終結帝國主義的影響。使用後殖民觀點看待台灣教育者,現在往往被政治打壓,甚至抹黑只懂意識形態。
這原因出在,後殖民在教育上,主要是要讓我們重新思考宗主國如何對殖民地文化的破壞,強迫被殖民對象在語言上學習宗主國國語,與殖民地有強烈的菁英化與排他現象。藉由這些思考的過程,區隔與宗主國之間,找出新的定位。
讀者若有點敏感度的,大概就會發現,一般偏藍的思考,往往是先入為主地認為,日本是殖民統治,但卻不認為中國是,更別提認為二次大戰後來台的國民政府,一樣也是殖民統治。先有其意識,再拿實際案例分析,才會得到本土化等於去中國化的結論。
但這在先以實際案例比較分析,從而得到後殖民主義各種結論的學者眼中,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日本有強迫台灣人學日語,國民政府一樣也有,做的還更徹底;日本政府在公務官員上有本國與台灣人的差別待遇,國民政府一樣也有,在所謂的外省族裔中的比例分配得更多;日本很努力地建立台灣已經日本帝國,不再是中國的意識形態,國民政府不僅有,還曾一度做到了徹底仇日的境界。
這邊筆者就先下個人的結論,雖然筆者個人對後殖民這個後字很反彈,但就以結論來說,筆者是認為台灣目前教育本質,最大問題是出在後殖民主義上,國民政府來台後,強調其中國正統價值觀,並將其他日本建立五十年的整個意識形態抹殺的結果,其政權最初的目的是要鞏固統治,其作法與帝國主義的殖民心態並無二致。而在近幾十年中,由於民主化與政黨輪替的影響,現在教育體系內的爭鬥,比較像是後殖民主義的狀況。越來越多台灣人想要重新思考與定位,但受到馴服或根本就是原本殖民心態的人強烈的抗爭。這最大的問題,就是造成我們台灣的中學社會教育,大概十年內都不會寧靜。
後面要提的,是與前面漸漸有點不同的東西。首先要提的是批判教育學,批判教育學一掃過去用結構來看問題的缺失,這造成了將人力資本化、社會發展線性化的缺點,嚴重忽略了下層階級。因為用之前的結構論點來看,充滿了實證與預設的線性思考框架,在上世紀後期受到了強烈質疑。批判理論不以國家為單位,認為不應只從量化結果評估,更應用質性研究的角度去看。就以教育現場來說,批判教育理論,著重於對話、閱讀,帶領學生從教育中去觀察到無所不在的意識形態問題,從而轉變為自身主動行事的信念,來實現個人自由、平等的理想。(註:這在台灣越來越多人提,只是聯考至上的思維一時間還難以扭轉。)
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這兩個看來很像的理論,本質上卻是彼此針對的。這兩者的差別一時三刻很難解釋清楚,大致上比較如下:結構主義重視主體性,後結構強調異質性。結構主義強調理性,後結構批判結構主義過度重視理性。結構主義認為知識是有系統性的存在,後結構主義則全面性的否認與批評,認為這加強了的國家教育體系下的霸權與排他性。(註:至於後現代主義,因為筆者實在難以苟同,所以恕不介紹。哇哈哈咬我啊)
再來要提的,是台灣目前被罵得最慘的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我們就先不論究竟是怎麼出現的,畢竟這思想受到很多人影響,但就以教育上來說,這指的是教育私有化、自主選擇、自由競爭,開放教育與引進企業化管理,改善教學平量已達到效能與效率的目標。這理想上是很正確,教育系統的確不可以故步自封,也不能不顧效率,但因為改革過程常以自主與緊縮,反倒對個人權力多方干預,造成實際上教育的階級複製化與學習成果兩極化的現象。這些現象在現在的教育現場都存在,在自由主義的提倡者中,則認為這是政府的問題,非自由化的問題,但就以反對方的角度來說,教育本就無法脫離政治,前提就有問題。(註:這吵不完的。)
以上各種論點,大概不脫幾個面向,認為教育為國家人力的配置與投資,必須精算其效用,以及用殖民主義觀點出發,認為教育機構不過是意識形態的形塑與複製場所,要擺脫殖民就必須重新定位,還有近年來從新自由主義出發,延伸出各種教育市場化的意見。
筆者個人的意見是,比較傾向教育並非為國家可以調控的,不甚認同線性發展的結構,因為這過度強調了單一價值觀,配合了國民黨政權的殖民主義傾向,造成了台灣現今教育亂象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我們根本不在乎台灣到底怎麼樣,政府公然掠奪私人財產,可以被解釋為發展經濟的非常手段,工商業污染與破壞家園,可以被解讀為發展經濟的必要之惡。
筆者不反對發展經濟,也不反對賺錢是一種美德。但殖民主義的問題是,產生了一批以鄰為壑的人,有高度階級意識但卻不承認的新菁英階級,這些人的發展經濟並非建立在實力上,是以犧牲他人福利,轉嫁成本到全民身上的搶劫行為,若真有那麼強,怎麼政府扶植與保護了數十年,依然跨不出台灣大門一步?雖說新興民主國家,與前殖民地自主意識興起之國,多半有這類問題,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裝死。
筆者雖然是外省二代,但完全認同活在哪裡,腳下的土地就是家園,沒有道理以鄰為壑,自己賺錢爽就好,管同胞去死這種事。再說,口口聲聲說在乎台灣同胞,卻把國籍遷往他國,稅收台灣抽不到半毛,汙染卻是大家買單清楚,天底下哪有這種事情?這明擺的就是殖民心態。
教育的本質性,只是筆者認為,我們在本質上必須去修正的地方,若沒有這樣做,我們還是會教育出同樣一批小鬼,讓他們長大後繼續以掠奪同胞為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3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