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實力才能談戰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毫不意外,安倍強行通過了安保法,有在關心的讀者應該會發現到,這是一個將日本軍事實力解禁的方案。即便如此,日本離軍國主義實在遠的很,新的安保法只是回歸正常的狀態,在此之前日本自衛隊如果跟美軍艦艇同行,只要日方沒被攻擊到,美軍就算被殲滅了,自衛隊連反擊都違法。

這種詭異的法律修掉,稱不上是軍國主義,但不可不評估美國到底在想什麼。可以想見的是,不管是民主還是共和黨,讓日本保有一定程度的軍事自主權,對美國本身來說是有軍事跟財政多重面向的優勢。最大的優勢是戰略緩衝增加,面對崛起的中國,即使與日本在釣魚台和南海起衝突,只要不是真的發生高強度衝突,美國都還可以保有介入空間,在東亞創造一個模糊的和平地帶。講白話點就是留台階給大家下,不要動不動就演變成區域戰爭。

至少到目前為止,看來都是照劇本演出,牢牢套在日本頭上的項圈,被有限度的解開,美國重新回到菲律賓,與越南展開新的合作,同時增加台灣與美軍的公開交流。這一切的意思都很清楚,就是中國如果只是想成為一個東亞強權,在陸地上嗆聲,美國基本上會予以尊重,但如果想要往海上發展,很抱歉大海是美國的。

當然,另一套劇本,就是中國乖乖地朝俄羅斯設定的路線走,明明是個陸地強權,卻整天投入大把鈔票搞海軍,與超級強權美帝對幹。這白癡都看得出是怎麼回事,但台灣就是有一堆人因為神奇的民族主義就高潮了。

筆者為何說有實力才能談戰略?第一,現在國際上還是講國際法,所以台灣才有辦法在南海局面上多少說點話。第二,中國的武力投射能力還是很小,卻小孩玩大車的想在整片西太平洋與美軍玩膽小鬼遊戲。這很奇怪,筆者也不是沒認識過解放軍軍官,會有這種情況,若不是層峰腦筋有問題,就是別有所圖。腦筋有問題不予討論,別有所圖也很難說,是要撈錢移民出國,還是內部鬥爭外部化,真的沒辦法講明白。

台灣與中國,在東亞的棋盤上,海軍實力是明顯的自保有餘,擴張不足。台灣整天在扯的南海主權,先不提中華民國提出的南海主權根本違反國際法,就現實層面來說,太平島真的出事,台灣海軍與陸戰隊也欠缺反攻與奪島的能力。現在之所以可以保住太平島,說穿了就是在美軍的看管下,附屬美國的東亞諸國,非得在國際法上來談,不能動刀槍去搶。

中國在南海的擴張基本上也是如此,只是把國際法略為扭曲的去談,然後配合相對東南亞諸國龐大的海軍,軟硬兼施的逼迫。但為何看來成效甚微?如果只有某個國家在嗆聲,那可能是政策問題,但如果是每個國家都很大聲嗆,那最有可能的結果是,大家知道你是紙老虎。

解放軍的規模龐大是不用說,但怎樣投入才是問題,現階段大家都知道不可能打真軍,來一場正規的南海艦隊決戰。那你投入多少海軍又如何?頂多當成護衛艦隊,去填砂造陸的宣稱主權。好吧,退一萬步說,當這兩年沒有超強颱風橫掃,這些造陸的島礁,是可以宣稱多少主權,甚至往外延伸到東南亞各國家門?

這話說破了就沒意思,各國相繼到華盛頓求援,美國開始放話,中國也反嗆回去,然後呢?中國有本事真的派軍,在現在這種氣氛下,強行攻佔幾個南海有人島嶼?攻佔無人島是沒意義的,你的人回家去,隔天換另一個國家來插旗子,這種家家酒是演給國內看的。但實際上派軍上島殺人略地,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會引起真正的糾紛。

同樣的道理,真的發生這種狀況,解放軍海軍最終要面對的還是美國海軍,在美國已經宣稱南海主權不是中國說了算的情況下,還真的去殺人越貨,狀況就沒辦法收拾了。現在的狀況有點相反,是中國到處插旗子,但夏天颱風季到了,這些在島上的駐軍與漁民撤回國內後,萬一越南趁沒人跑上去佔了,中國是要派軍打下來,還是派人去談判?

之前態度太硬,日後是很難處理的。你沒那個實力,只想趁實際的海上霸主很忙碌的時候去佔便宜,一旦沒成功可是丟臉。這個道理一樣等同於所謂的克拉地峽、巴基斯坦油管與尼加拉瓜運河,根本沒有硬實力可以去維護,就在那邊幻想拿錢砸,蠢到爆。

更蠢的是台灣有一狗票人,看到中國這種崛起就高潮,笑死。

台灣其實也沒好到哪去,有很多人念茲在茲所謂的南海主權,但如果台灣沒有積極的發展海軍與陸戰隊實力,在國際外交上沒有積極經營,尤其是在東南亞周邊一堆貪腐政客橫行的地方,砸錢去玩黑的,所謂的主權不過是幻影,沒有任何意義。

筆者最後想說的,是對那些看到亞投行與一帶一路就高潮的台灣人,歷史上帝國都是先成為一個強國,才逐漸變成一個帝國,一開始就想成為帝國的,還沒看過成功的例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5.2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美國眼皮底下,在美日安保條約的約束下,在日本的國家安全思維從陸地擴張轉型成海上運輸線的安全下,在民選政府的控制下,都會使得日本的重整軍備不至於發展成以前的那種軍國主義。本文探討日本的軍事重新崛起的內容,為什麼中共打台灣之前會先打日本的軍事基地,以及台灣的戰略角色。
Thumbnail
在美國眼皮底下,在美日安保條約的約束下,在日本的國家安全思維從陸地擴張轉型成海上運輸線的安全下,在民選政府的控制下,都會使得日本的重整軍備不至於發展成以前的那種軍國主義。本文探討日本的軍事重新崛起的內容,為什麼中共打台灣之前會先打日本的軍事基地,以及台灣的戰略角色。
Thumbnail
日本追求「國家正常化」,要修憲,要有自己的正規軍,而不是自衛隊,要把國防預算從目前佔GDP的1%提高到2%,甚至更多。於是,人們很自然會問,那日本走回軍國主義的可能性如何?基於日本的國家戰略與國家利益,日本會希望比美國更對台灣好,希望把台灣從美國手裡爭取過來,希望與台灣形成命運共同體。
Thumbnail
日本追求「國家正常化」,要修憲,要有自己的正規軍,而不是自衛隊,要把國防預算從目前佔GDP的1%提高到2%,甚至更多。於是,人們很自然會問,那日本走回軍國主義的可能性如何?基於日本的國家戰略與國家利益,日本會希望比美國更對台灣好,希望把台灣從美國手裡爭取過來,希望與台灣形成命運共同體。
Thumbnail
安倍其實給台灣很大的啟發,不但讓台灣人認識到自己的地緣政治價值,而且也讓台灣人明白,小國完全可以透過戰略視野來引導美國,甚至於引導歐洲,讓大國在追求他們自己的利益的時候,也對小國有利。大國都不想被小國牽著鼻子走,小國都不想被大國霸凌,所以,小國必須透過戰略視野與大國發展出共同利益,以應對共同的威脅。
Thumbnail
安倍其實給台灣很大的啟發,不但讓台灣人認識到自己的地緣政治價值,而且也讓台灣人明白,小國完全可以透過戰略視野來引導美國,甚至於引導歐洲,讓大國在追求他們自己的利益的時候,也對小國有利。大國都不想被小國牽著鼻子走,小國都不想被大國霸凌,所以,小國必須透過戰略視野與大國發展出共同利益,以應對共同的威脅。
Thumbnail
安倍其實給台灣很大的啟發,不但讓台灣人認識到自己的地緣政治價值,而且也讓台灣人明白,小國完全可以透過戰略視野來引導美國,甚至於引導歐洲,讓大國在追求他們自己的利益的時候,也對小國有利。大國都不想被小國牽著鼻子走,小國都不想被大國霸凌,所以,小國必須透過戰略視野與大國發展出共同利益,以應對共同的威脅。
Thumbnail
安倍其實給台灣很大的啟發,不但讓台灣人認識到自己的地緣政治價值,而且也讓台灣人明白,小國完全可以透過戰略視野來引導美國,甚至於引導歐洲,讓大國在追求他們自己的利益的時候,也對小國有利。大國都不想被小國牽著鼻子走,小國都不想被大國霸凌,所以,小國必須透過戰略視野與大國發展出共同利益,以應對共同的威脅。
Thumbnail
美國海軍新布局,第一艦隊和太平洋多國聯合艦隊箭在弦上,將反制解放軍在太平洋西岸的布局。解放軍則以短中程導彈,打擊第一島鏈有生力量,美海軍評估如果新太平洋戰爭打響,將會在集結的時候被殲滅。 為此,美方將調整戰術訓練,將海空軍分散為不同的小隊,搭配海軍陸戰隊兩棲作戰,精準打擊解放軍反艦火力
Thumbnail
美國海軍新布局,第一艦隊和太平洋多國聯合艦隊箭在弦上,將反制解放軍在太平洋西岸的布局。解放軍則以短中程導彈,打擊第一島鏈有生力量,美海軍評估如果新太平洋戰爭打響,將會在集結的時候被殲滅。 為此,美方將調整戰術訓練,將海空軍分散為不同的小隊,搭配海軍陸戰隊兩棲作戰,精準打擊解放軍反艦火力
Thumbnail
眼下中美博弈日趨激烈,台海問題再成焦點。有別於川普(Donald Trump)對一中紅線的猛烈衝撞,拜登(Joe Biden)更加偏好同盟戰略,選擇聯合日本的回潮右翼,於台海議題上反復試探中國底線。與此同時,美國亦逐步撤出在中東的軍事部署,好讓戰略重心更加聚焦印太,並加大對東協與印度的拉攏力道,各式
Thumbnail
眼下中美博弈日趨激烈,台海問題再成焦點。有別於川普(Donald Trump)對一中紅線的猛烈衝撞,拜登(Joe Biden)更加偏好同盟戰略,選擇聯合日本的回潮右翼,於台海議題上反復試探中國底線。與此同時,美國亦逐步撤出在中東的軍事部署,好讓戰略重心更加聚焦印太,並加大對東協與印度的拉攏力道,各式
Thumbnail
近期的「台獨」論戰,呈現了中美在台海上空的隱形博弈。 先是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表示美日應將台灣「當作一個民主國家來保護」; 7月5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再度出擊,於演講中稱「美日要協防台灣才行」。如此表態,看似有意將「台
Thumbnail
近期的「台獨」論戰,呈現了中美在台海上空的隱形博弈。 先是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表示美日應將台灣「當作一個民主國家來保護」; 7月5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再度出擊,於演講中稱「美日要協防台灣才行」。如此表態,看似有意將「台
Thumbnail
日本右派的副首相兼財政大臣(副總統兼財政部部長)麻生太郎於2021年7月5日在東京演講時提到:若中國入侵台灣,將出兵保護台灣。詳細的指出若台海發生戰事,這已觸犯日本法律中的安保條約,將嚴重影響了日本的生存權與安全問題,因此美國必須依照集體自衛權行事,是真的幫助台灣?還是背後另有政治算盤?請看內文。
Thumbnail
日本右派的副首相兼財政大臣(副總統兼財政部部長)麻生太郎於2021年7月5日在東京演講時提到:若中國入侵台灣,將出兵保護台灣。詳細的指出若台海發生戰事,這已觸犯日本法律中的安保條約,將嚴重影響了日本的生存權與安全問題,因此美國必須依照集體自衛權行事,是真的幫助台灣?還是背後另有政治算盤?請看內文。
Thumbnail
我們要注意的是,美國真正在意、確實要打掉的目標,是海南島的核潛艦基地,以及用來保護核潛艦進出的南海的島礁,目的是要把中共的核打擊能力拿掉,其他的都不需要真的打熱戰…
Thumbnail
我們要注意的是,美國真正在意、確實要打掉的目標,是海南島的核潛艦基地,以及用來保護核潛艦進出的南海的島礁,目的是要把中共的核打擊能力拿掉,其他的都不需要真的打熱戰…
Thumbnail
這篇來稍微提一下,戰略上較正統的解釋法怎麼看,除了有人問以外,主要也是看到太多…呃,怎麼說呢,也不是一廂情願,感覺像是看了太多特定說法,想要灌輸你誰當選都不會改變的思維。
Thumbnail
這篇來稍微提一下,戰略上較正統的解釋法怎麼看,除了有人問以外,主要也是看到太多…呃,怎麼說呢,也不是一廂情願,感覺像是看了太多特定說法,想要灌輸你誰當選都不會改變的思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